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谁懂啊!直播带货被祖龙打赏了 > 第748章

第74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洪武陛下可还记得,之前让您老人家曾计算过的大明宗室,每年所需花费?”

    大明朱元璋:……

    记得,怎么不记得。zhaikangpei

    当时那个数字让他震惊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更是与六部商谈,要拿出一个确切方案。

    可乔姑娘说可以考虑分封世界,所以此时他的大明正在建设海船,他也正在逐步敲定对待宗室子弟的政策。

    “其实我当时给洪武陛下所说的数目还是比较保守的,到了明朝后期,崇祯年间,具体有多少大明宗室数量已经无法考究。”

    “但据记载,往前推二十年,也就是万历年间,大明宗室数量已经达到六十万之巨。”

    “由此可见,到了崇祯年间,明朝宗室极有可能已逼近七十万大关。”

    “这么多人,就国库那点钱粮,压根就支撑不起。”

    “而农民起义最多的地方,就是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正是大明宗室子弟数量最多的地方。”

    “老百姓为什么要造反起义?因为这一省的钱粮都拿来去供养你大明宗室去了,只要发生一点天灾,老百姓都活不下去,而你大明宗室,又是个只进不出的主。”

    “百姓供养他们可以,但要让他们拿钱粮出来反哺百姓救灾?那简直就是做梦。”

    “如果说洪武陛下分封诸王,是为了镇守大明,防止专权,而永乐陛下上位后,就直接对诸王实行了圈养政策。”

    “剥夺兵权,减少府卫,命当地官员进行监视,而到了宣德年间,宣宗陛下更出昏招,不许他们与官员通婚,更不许他们参加科举,或是出来找工作。”

    “这是在圈养的基础之上,又加深一层,真正把藩王当成猪来养,他们什么都不用干,就有人把饭做好了送到嘴边。”

    “为了能得到更多利益财富,只能每天不断的生孩子,生的孩子越多,就意味着能从国库分到的利益更多。”

    “可我想说的是,你大明要养宗室,为何要让老百姓来替你们养,他们难道天生就是要给你们老朱家当牛做马的吗?”

    “他们自己都吃不饱,自己家人都养不活,却要为了给你大明养宗室子弟,而被迫承受着各种苛捐杂税,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自己家孩子饿的哇哇直哭,却还是得把家里仅剩的米粮拿出来去赡养你大明宗室。”

    “他们不反谁反?”

    “要是我,我早就反了。”

    大明朱元璋:………

    “其他不说,我就说其中一个人,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福王朱常洵。”

    “福王作为万历陛下的爱子,单是王府建造就花费28万两,其封地在大明的富庶之地,洛阳,就封之时,万历陛下一次性赏给福王2万顷农田。”

    “这2万顷是多少呢,差不多有30万亩地。”

    “除此之外,还有扬州到安徽太平的杂税,四川部分的盐税,也都赐在了福王名下。”

    “可以说,为了让自己的好儿子能够尽享无穷财富,万历陛下用尽了心思。”

    “在李自成带兵攻打洛阳之时,洛阳的守城将士已经弹尽粮绝,也不见福王有半分支援,洛阳城中百姓,哀嚎遍野,也不见福王有丝毫表示。”

    “福王依旧坐于府中,生活奢靡,大鱼大肉。”

    “将士们彻底心寒,不愿意再给大明王朝卖命,直接打开城门,将农民军给迎了进去。”

    “李自成攻入洛阳之后,闯入福王府中,只见府中尽是珠宝美玉,后院更是圈养着珍贵的麋鹿。”

    “比起百姓面黄肌瘦,福王朱常洵更是吃的有三百多斤重,李自成于是下令,犒赏三军,将麋鹿与福王一起烹煮,史称福宴。”

    大明朱元璋:………

    大明所有皇帝:………

    “有了福王的前车之鉴,我们再来看看周王是如何应对。”

    “第十一代周王朱恭枵,其祖上是洪武陛下第五子朱橚。其封地河南开封,经过十几代周王的财富积淀,周王可谓是富甲一方。家中妻妾成群,金银珠宝、古董字画无数。”

    “周王朱恭枵听说了福王被烹煮的结局,于是十分惊恐,随随便便从府中拿出五十万两白银来犒赏开封城的守军,并且下令杀敌一名者,赏银50两。”

    “除此之外,他还拿出几万两白银来加固城墙。”

    “最终,开封城守住了,援军也来了,李自成的军队也撤了,周王朱恭枵也算是留下了一条性命。”

    “简单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国库没钱,崇祯陛下哀求众大臣捐款,也才只筹了不到二十万两。”

    “但藩王却有金银百万,粮田满仓。”

    “而这些,就是你洪武陛下最想要的结果。”

    “你的大明子孙,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你的大明百姓,却被这等负重,压弯了腰。”

    “洪武陛下心疼自己的后世子孙,希望自己将来殡天之后,朱明王朝后世子孙仍旧能够衣食无忧,得享富贵尊荣。”

    “洪武陛下只需动动口,便将这副重担压在了老百姓身上,逼得他们叫天不灵,叫地不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