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降智女配悟了(快穿) > 第149章 番外<!>

第149章 番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朕是大魏王朝开国皇帝的长女,生来就是人中龙凤,天之骄女。十六岁正式被册为太女,成为大魏王朝的皇储。

    朕能成为皇储,接任天下,最该感谢的就是阿娘的坚持。

    朕的阿娘是大魏开国皇帝,尊名明溪,世称魏太·祖高皇帝。

    阿娘的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非寥寥数语可以概括。

    朕现在要说的是为何朕继任大统,需要感谢阿娘。

    很多年以前,阿娘揭竿而起,剑指四分五裂的盛王朝。后来,她和还是她副手的阿耶、以及武国公许慎率三十五万大军兵围京城。

    攻城当天,武国公失了心疯一样,在朱雀门前说要娶阿娘做皇后。让阿娘的三姐姐,也就是我的三姨母,淮阴郡王做贵妃。

    原因无他,武国公那时是军队里的二把手。

    他听阿耶和三姨母撺掇,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他想着攻下京城后,自然是要另立新朝。在阿娘没做皇帝之前,千百年来只有垂帘听政的太后殿下,没有君临天下的女皇陛下。

    因此,武国公以为他会是新朝的开国皇帝。

    不得不说,他实在是想的太美。

    打天下的功绩没朕阿娘大,还想当皇帝;想当皇帝就算了,还想左拥右抱,娶妹为妻,纳姐为妾,享齐人之福。

    朕做太女时和武国公喝酒吹牛,听他说起那时的心路历程,笑得前俯后仰,差点从高高的屋顶摔到地上。

    他醉着酒对朕说:“臣想着新朝总要有皇帝,以陛下的功绩必然震主。唯有臣做了皇帝,封她为后才可保全她。”

    “当然了,臣那时确实也没想过女子能做皇帝。心里寻思着臣在军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位非臣莫属。”

    “臣想着既然要当皇帝了,有个皇后和贵妃也挺寻常。当时臣都想好了,封陛下做皇后,赐她垂帘听政之权,和臣一起治理天下。”

    “而淮阴郡王,臣就封她做贵妃,打理臣的私事。一内一外,实乃人生美事。”

    说实话,朕初听时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来人啊,把这个乱臣贼子给孤叉出去。

    听到一半时,朕只觉得好笑。

    听他絮絮叨叨讲完后,朕却生出“既生瑜,何生亮”之感。

    朕同时也明白阿娘留他一命的原因。

    他那时好歹是军中老二,杀了多浪费人才。

    阿娘不怕他造反,不仅不怕他造反,还给他军权,想他给她打一辈子工。

    阿娘想的很美,但确实做到了。

    武国公孤独一生,给她打了一辈子的工,任劳任怨,指哪打哪,真心臣服。

    朕有时候在想,如果没有阿娘,武国公绝对能成为新朝的开国皇帝。

    可惜没有如果,世上有阿娘这么一位千百年来,她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的奇女子。

    他不知道阿娘十五岁被逼离家,目光所及便是京城太极殿正中的位置。

    朕听阿耶事后回忆,阿娘在朱雀门前听到武国公的狂悖之言后,丝毫不拖泥带水,抽出刀砍断他的左臂,说出震惊天下之言。

    阿娘说:“我想当皇帝!”

    然后阿娘创立大魏,成为大魏王朝的开国皇帝。

    朕和皇弟出生于大魏开国后的第二年。

    大魏开国的第二年,阿娘怀胎,太医说腹中是一双龙凤胎。

    根据阿娘力排众议定下的《皇位继承法》,皇帝长子继承皇位,长子若薨,二子继,若无子,平辈年长者继,以此类推。

    当然,阿娘也想过会有男帝的情况。

    由于男女先天差异,男帝皇位的继承人必须是皇后的嫡长子。皇后无子的情况下才可选旁的妃妾所出的长子,再以此类推。

    但不管谁登基,继任者只能认皇后为母,其生母只能称太妃。

    原因无他,阿娘不太赞成女子入宫为妃,她更希望女子入朝为官,堂堂正正来争利益。

    至于阿娘为何没有明令废除后宫,原因再简单不过。阿娘虽然一生博爱天下,但终究是个凡人。

    是凡人,就会有私心。

    不过终阿娘一生,她的私心没能用上,反倒便宜了朕。

    还要特别注意的是,“长子”的“子”,非“儿子”的“子”,而是“孩子”的“子”。

    也就是说,阿娘赋予了她的女儿、孙女、曾孙女同等继承皇位的权利。

    当文武百官和京城众郎君得知阿娘腹中是一双龙凤胎时,皆求神拜神,祈求龙先降生,凤在后,好使阴阳归位。

    呸!说到这里,朕就不得不多槽一句。

    凭什么来个男帝就是阴阳归位?阿娘做皇帝不好还是怎么?

    阿娘登基不过两年,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比前朝那劳什子男帝好了不止百倍。

    总之,阿娘生产当天,京郊国寺里上香的郎君排了老长的队伍。皆说若遂心意,给佛祖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用金子。

    朕和皇弟降生的时辰是在子时。

    据说第一声响亮的哭声哇哇响起时,天降祥瑞,阿娘生产的紫宸殿上方盘旋的一龙一风,绽放出烨烨华光。

    由于龙比凤长的原因,守在皇宫内外的朝

    臣皆先看到神龙的虚影。

    他们便以为先降生的是皇弟,当即敲锣打鼓,颇有普天同庆的架势。

    然而,让众位失望了。

    先出生的是朕,隔了接近一炷香后,皇弟呱呱坠地。

    在排序问题上,某些人拱着祖母和阿娘起了不大不小的争执。

    祖母听了旁人的话,对阿娘说:“让男孩做哥哥,女孩做妹妹,哥哥护着妹妹。”

    祖母会有这种想法,来源于阿娘的十一位义兄。

    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几位舅舅们的全力支持,阿娘女儿身暴露引起的动荡不会那么轻易解决。

    所以,哥哥保护妹妹,再合适不过啦。

    但是,阿娘不这么认为。

    阿娘觉得既然是朕先出生,那朕便是她的长子,是姐姐,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这个争执持续了一个月,直到阿娘出月,颁下圣旨,才将朕和皇弟的名分确定下来。

    朕为长女,承继大统;皇弟封一字并肩王,辅佐朕治理天下。

    从小到大,朕学君王权术,皇弟学辅佐之道,井水不犯河水。

    终于在朕十六岁那年,朕文武双全,哪怕再轻视女子的男臣也不得不承认朕很优秀,足够成为皇储。

    于是,阿娘昭告天下,封朕为太女,入主东宫,皇弟为翊王。

    自此,开始朕烂桃花不断、政绩斐然、波澜壮阔的一生。

    皇弟和朕不同,他向往阿娘和阿耶少年携手的浪漫,立志要和他的小青梅共度此生。

    结果他真重复阿耶的遭遇,年近三十才抱得心上人归。

    言归正传。

    十七岁那年,朕看上一个面若桃花的小郎君,他虚长朕一岁。

    他出身不高,且是家中庶子,斗大字不识一筐。他除了好看和脾气好,没有其他优点,走的就不是朝臣那条道。

    朕和他阿耶随口提了一嘴,他阿耶便把他洗白白送到东宫。

    记得他承宠那天,眼睛都哭红了,委屈地不行。

    但朕是谁,朕是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个皇太女殿下,文武双全,长相俊美,三言两语就把他哄好。

    朕看在他漂亮的份上,愿意宠着他,借他势,由着他在他混账阿耶面前耀武扬威。

    阿娘听说朕宠幸了一个郎君后,朕以为她要训斥朕不知收敛,毕竟阿娘遵循了一生一世一双人。

    哪里晓得,阿娘把一张方子塞进朕手心,摸着朕的脑袋,笑语盈盈:“你还小,胡来可以,孕育子嗣,需得二十岁以后。”

    那张方子是赐给朕的小郎君的,每次承宠前需得朕的亲信亲眼看他喝下汤药。

    他初时和朕闹过,朕觉得阿娘说得有道理,他闹归他闹,避子汤该喝还是要喝。

    朕专宠他将近半年,直到朕随阿娘巡视军营,看上一个脱光上衣、露出八块腹肌,正在武剑的少年将军。

    少年将军倒也耿直,朕和他比个剑的功夫,他便拜倒在朕的罗裙下。

    有了少年将军后,朕就把面若桃花的小郎君抛在脑后,好生和少年将军闹了一阵。

    但一盘菜吃久了,总是会腻。

    于是朕时而宠幸小郎君,时而宠幸少年将军,轮换着来后,朕便舒畅许多。

    阿娘听说了朕的荒唐,又把朕拉到一边,对朕说:“阿娘是主角,晋江不允许阿娘这样做,但你是阿娘的女儿,是配角,你可以。”

    “不对,你在全文连配角都算不上,只是一个没有名字的路人甲。不过,就算你可以这样做,也要注意身体。”

    虽然朕很难过,但是阿娘说的没错。

    朕就是一个没有名字的路人甲。

    但有一点,朕比阿娘幸运,朕可以这样做哈哈哈哈哈哈哈。

    阿娘派太医将小郎君和少年将军的身仔仔细细检查一遍,特意为他们准备一种净身的药浴,以免给朕染了什么不干净的病。

    同时,也给朕准备了事后洁身的汤药。

    从此,净身汤药和避子汤,成为朕宠幸男子前的必备戏码。

    阿娘当真心疼朕。

    没办法,朕是路人甲,朕是皇帝,朕只是犯了一个天下女子都会犯的错。

    后来,朕陆续又收了好些宠侍,但在朕心里,小郎君和少年将军总是不一样的。

    二十岁那年,朕遇到了朕的皇后。

    他是朕所有桃花中最烂的一朵,朕与他相爱相杀,一对怨偶天成。

    不过没关系,朕的皇后每闹一次事,朕就磨碎他一块傲骨。

    人身上有二百零六块骨头,根据闹事的频率,他的傲骨足够朕磨到他死。

    他是白衣书生,入京赶考,才华出众,武得一手好剑,又生的俊美,阿娘钦点他为探花郎。

    不过阿娘曾和朕槽过他,说他颇为大男子主义,但架不住他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朕以前从没听过大男子主义,但根据字面意思,还是能猜出一二。

    难怪他每次见到朕,就鼻孔朝天冷哼一声,模样颇为不屑。

    朕这一生称得上顺风顺水,从未有人敢如此待朕。他的行为举止,激起朕征服的。

    二十二岁那年,趁舒坦日子过惯、想找刺激的阿娘率

    军北上,收拾死灰复燃的北庭蛮子,朕在紫宸殿前跪了整整三天。

    阿耶被朕逼得没有办法,一道赐婚懿旨颁下。对朕没有好脸色的探花郎成了朕的东宫太女君,从此远离朝堂机要处。

    阿娘凯旋后,好生数落了阿耶一通,又将朕唤到紫宸殿好一阵骂。

    但阿耶懿旨已下,她不可能再下一道圣旨驳阿耶的脸面,故而只好承认此事,调旁人补探花郎的缺。

    大婚初期,朕顶着小郎君哀怨的目光专宠于他,府库里的各式珍宝流水似的摆到他面前。

    哪怕他整天摆着张臭脸对朕,朕都没有生气。

    但日子久了,谁受得了冷脸,朕转头临幸被封为侧君的小郎君,偶尔出宫和小将军厮混。

    朕的小将军,朕没有把他纳入东宫的很大原因是因为舅舅们。舅舅们认为他是军中青年一辈的翘楚,就连阿娘都夸他。

    而且,朕和他在一起很快乐,那是和东宫宠侍待在一起时,不同的快乐。

    朕出生起,就注定要为大魏奉献一生,无法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小将军是无拘无束的风,向往驰骋疆场。

    风被拘在东宫,就不是风了。朕愿意给他别样的自由,让他带着朕对自由的憧憬,快意一生。

    后来两年,东宫又陆陆续续来了好些年轻貌美的小郎君。

    小郎君们年轻气盛,被朕宠的无法无天。他们被盛宠不衰的侧君笼络,一同针对失宠许久的太女君。

    他们都是些娇生惯养的小郎君,哪里算的过曾在朝堂上勾心斗角的太女君。

    太女君一出手,就给朕闹出了个东宫巫蛊案,以期朕的太女位被废,改由皇弟入主东宫。

    阿娘不信巫蛊之事,朕也没必要行巫蛊之事。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一同审理此案,还朕一个清白。

    他们继续查巫蛊源头,竟然查到朕近来最宠爱的侍臣身上,理由是争宠。

    而太女君,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冲朕挑衅一笑。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朕忍不下这口气,他伤朕宠爱的侍臣,朕就去命人去抓他为官的父亲的把柄。

    水至清则无鱼,官场上的人,鲜少有从里到外都是干净的。

    皇弟的小青梅很能干,很快就找到他父亲结党营私的罪证。阿娘判下来之前,朕去问了阿娘,秋后问斩,其家财产充公。

    然后他跪在朕身前,求朕搭救。

    那夜,东宫的红烛燃了一夜。

    朕从没见过卑躬屈膝、曲意逢迎的他,他满脸不情愿,眼睛深处却又藏着被他按下的意·乱·情·迷。

    第二天,朕以未来皇帝之祖父不可为罪人为由,请阿娘从轻发落。最后,他父亲被贬为庶人,其家三代不得入京。

    一来一去,朕和他打平,暂时休战。

    那一段时间,朕和他的关系谈不上好,也谈不上不好,平平淡淡。

    朕偶尔和他品茶对弈,谈天说地。

    说到兴头上,他仿佛示朕为知己,畅所欲言朝政之事,眉飞色舞。

    朕看意气风发的姿态,突然在想,朕把困在东宫,到底是对是错?

    朕娶他,究竟是为了所谓的征服欲还是什么?

    当夜,朕没有留在他的殿阁中。

    朕临走之前,他张了张嘴,似乎有话想说,最终却什么都没说。

    朕打马出宫,和小将军大醉一场。

    小将军抱着酒坛子,半边脸隐在篝火后,跃动的火苗在他的琥珀色瞳孔中起舞。

    他说:“太女君为人高傲,本性不坏。当初他遭殿下强娶,无缘朝堂,心中憋着一口气。

    “殿下如果真的喜欢他,就慢慢化去他心中的那口气。人心不是石头,总有捂热的一天。”

    然后他话锋一转,说:“但我观殿下左拥右抱,似乎也没有多喜欢他。想来殿下是因他从前眼高于顶,不甚尊敬殿下,故才娶他。

    “殿下何不像放我自由一样,还他天高海阔。”

    朕记得朕听完后,用力将酒坛子扔到地上,对小将军说:“他已经上了皇室谱牒,终他一生,生是明家的人,死是明家的鬼。”

    小将军摇头轻叹,不再相劝。

    回宫之后,朕与他又回到最初的距离,这些天的谈花饮月仿佛只是一场空。

    朕想起小将军所言,本想好好哄着。不曾想江南税收突有异动,阿娘派朕前去清查。

    这一去,就是大半年。

    江南烟雨,人也极美。

    半年后,朕带回一个温温柔柔的小郎君。

    对此,阿娘揪着朕的耳朵,提醒朕注意身体,也多关心关心太女君。

    朕从小习武,身体可好了,拍着胸脯请阿娘不要担心。阿娘欲言又止,终究没再说什么。

    他见朕又带回一个小郎君,彻底对朕关闭殿阁的大门,终日与自己对弈,不理东宫俗事。

    朕对小郎君正在兴头上,也没想着哄他。

    一夜,朕随阿娘宴请藩属国的使臣。

    使臣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男子,举手投足间不卑不亢。朕突然想起他在朝为官时的意气风发,当夜爬墙去了他的殿阁。

    那夜过后,朕不再宠

    幸旁的侍臣。

    又过了两月,太医诊出朕怀有身孕。孩儿他阿耶总归身处东宫,但具体是谁呢,朕也不知道。

    怀胎时,他高兴惨了,对朕关怀备至,严令禁止侍臣们向朕邀宠。

    朕诞下长女,他视如己出,性情不再像以前执拗。但朕每每宠幸侍臣后,他还是会几天不和朕说话。

    朕简直都要觉得他爱上朕了。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三年,东宫里的人开始争论起女儿像哪位侍臣。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最像朕近来最宠幸的那个。

    那人没见过大世面,被人捧着,开始以未来的太女殿下生父自居,还背着朕和女儿滴血认亲。

    滴血认亲的具体结果朕不知道,朕也不关心。

    毕竟女儿日后能成为太女,是因为她是朕的长女,而不是因为她的生父。

    事发后,朕发落了那人。

    同时,朕也罚太女君幽禁三月。没有他推波助澜,那人没胆子敢和朕的长女滴血认亲。

    再后来,女儿到了半大不小的年纪。

    东宫里又传出女儿像另一位侍臣的言论,某一天朕经过东宫花园时,又恰巧听到那侍臣教尚懵懂无知的女儿寻宗之事。

    何为寻宗,他日女儿登基后,就更名改姓,随他姓。

    朕当场命人抱走女儿,下令杖毙有谋逆之心的侍臣,拖着他的尸体来到太女君的殿阁。

    他看见侍臣的尸体后露出轻蔑的笑容。

    朕让人把尸体拖进他的寝殿,要他日夜盯着血肉模糊的尸体,歇了从中作梗的心思。

    他终日面对腐烂的尸体,继续我行我素。以这样那样的名义,清除朕身边的侍臣。

    到最后,朕的身边只留下他和最初的侧君,以及戍守边关、偶尔回京的小将军。

    又过了几年,阿娘和阿耶于睡梦中含笑驾崩。朕登基为帝,册他为后,封侧君为贵君。

    登基不过两年,他闹出一件大事。

    他独自去往离宫。

    阿娘登基后,觉得任用太监内侍太不人道,在前朝皇宫的基础上扩建,将后宫一分为二。

    一半为坤宫,供女帝的侍臣起居,服侍之人皆为男子;一半为乾宫,供男帝的妃嫔起居,服侍之人皆为女使。

    朕居坤宫时,乾宫即为离宫。

    然后,关于他和乾宫女使的谣言便传了出来。

    朕扯着他的衣领,问他到底要干什么?

    他咬牙切齿地说:“陛下新欢不断,臣给他们腾地方。”

    是的,朕又招了些年轻的郎君入宫。这就是他口中的新人。

    他要朕废了他的后位,他说他愿幽居冷宫,更愿意饮下一杯毒酒。

    奈何后宫自戕是祸及家人的大罪,他不敢。

    所以他闹出这件事,他跪在朕的面前,请求朕,要么废了他,要么杀了他。

    不,朕不会废他,也不会杀他。

    他一天是朕的皇后,一辈子都是。死后,朕还要和他同葬皇陵,千古相随。

    听朕说完,他仿佛失去所有力气,颓丧地走回属于他的宫殿,紧闭宫门,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

    就这样又过了五年,朕的长女足够优秀,通过考验,正式入主东宫。

    回想过去种种,朕再一次爬墙,只见他躺在藤椅上晒太阳。

    他念起了经书,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看见坐在宫墙上的朕,他轻轻招了招手,仿佛朕是他阔别多年的老友。

    再往后,朕批完奏章后,便时常坐在墙头和他闲话。为了方便,朕还特意命人在他的宫外修了个高台。

    后来,朕和他都很老很老了。

    他吃力的爬上梯·子,为朕梳理耳畔散落的发。

    他低声道:“来世,陛下的心不要分给这么多人好不好?”

    朕戏谑道:“天子博爱众生。”

    然后他轻叹一声,爬下梯·子。

    几日后,朕再登上高台,却不见他在庭院中念经喝茶。

    朕命人撞开宫门,踏入他的寝殿。

    和进京赶考时一样,他身穿一袭白衣,安稳地睡在简陋的床铺上。

    朕目送他的棺椁被抬入皇陵,心中涌起莫名的悲伤。

    小将军已经成了老将军,他站在朕身边,摇头叹息。

    “陛下和大行皇后,终究是错过了。”

    他离去后一年,朕立在长安的城墙上,俯瞰秀美江山。

    朕看见一个白衣书生背着书箱,憧憬地仰望长安城墙,脸上是少年人特有的轻狂。

    朕恍然大悟。

    原来,朕一直爱着在朝堂上挥斥方遒的他。

    驾崩之前,朕留下一道遗诏。

    凡高中进士者,若其本人不愿,后世帝王不可强纳其入宫。

    (全文完):,,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幸旁的侍臣。

    又过了两月,太医诊出朕怀有身孕。孩儿他阿耶总归身处东宫,但具体是谁呢,朕也不知道。

    怀胎时,他高兴惨了,对朕关怀备至,严令禁止侍臣们向朕邀宠。

    朕诞下长女,他视如己出,性情不再像以前执拗。但朕每每宠幸侍臣后,他还是会几天不和朕说话。

    朕简直都要觉得他爱上朕了。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三年,东宫里的人开始争论起女儿像哪位侍臣。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最像朕近来最宠幸的那个。

    那人没见过大世面,被人捧着,开始以未来的太女殿下生父自居,还背着朕和女儿滴血认亲。

    滴血认亲的具体结果朕不知道,朕也不关心。

    毕竟女儿日后能成为太女,是因为她是朕的长女,而不是因为她的生父。

    事发后,朕发落了那人。

    同时,朕也罚太女君幽禁三月。没有他推波助澜,那人没胆子敢和朕的长女滴血认亲。

    再后来,女儿到了半大不小的年纪。

    东宫里又传出女儿像另一位侍臣的言论,某一天朕经过东宫花园时,又恰巧听到那侍臣教尚懵懂无知的女儿寻宗之事。

    何为寻宗,他日女儿登基后,就更名改姓,随他姓。

    朕当场命人抱走女儿,下令杖毙有谋逆之心的侍臣,拖着他的尸体来到太女君的殿阁。

    他看见侍臣的尸体后露出轻蔑的笑容。

    朕让人把尸体拖进他的寝殿,要他日夜盯着血肉模糊的尸体,歇了从中作梗的心思。

    他终日面对腐烂的尸体,继续我行我素。以这样那样的名义,清除朕身边的侍臣。

    到最后,朕的身边只留下他和最初的侧君,以及戍守边关、偶尔回京的小将军。

    又过了几年,阿娘和阿耶于睡梦中含笑驾崩。朕登基为帝,册他为后,封侧君为贵君。

    登基不过两年,他闹出一件大事。

    他独自去往离宫。

    阿娘登基后,觉得任用太监内侍太不人道,在前朝皇宫的基础上扩建,将后宫一分为二。

    一半为坤宫,供女帝的侍臣起居,服侍之人皆为男子;一半为乾宫,供男帝的妃嫔起居,服侍之人皆为女使。

    朕居坤宫时,乾宫即为离宫。

    然后,关于他和乾宫女使的谣言便传了出来。

    朕扯着他的衣领,问他到底要干什么?

    他咬牙切齿地说:“陛下新欢不断,臣给他们腾地方。”

    是的,朕又招了些年轻的郎君入宫。这就是他口中的新人。

    他要朕废了他的后位,他说他愿幽居冷宫,更愿意饮下一杯毒酒。

    奈何后宫自戕是祸及家人的大罪,他不敢。

    所以他闹出这件事,他跪在朕的面前,请求朕,要么废了他,要么杀了他。

    不,朕不会废他,也不会杀他。

    他一天是朕的皇后,一辈子都是。死后,朕还要和他同葬皇陵,千古相随。

    听朕说完,他仿佛失去所有力气,颓丧地走回属于他的宫殿,紧闭宫门,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

    就这样又过了五年,朕的长女足够优秀,通过考验,正式入主东宫。

    回想过去种种,朕再一次爬墙,只见他躺在藤椅上晒太阳。

    他念起了经书,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看见坐在宫墙上的朕,他轻轻招了招手,仿佛朕是他阔别多年的老友。

    再往后,朕批完奏章后,便时常坐在墙头和他闲话。为了方便,朕还特意命人在他的宫外修了个高台。

    后来,朕和他都很老很老了。

    他吃力的爬上梯·子,为朕梳理耳畔散落的发。

    他低声道:“来世,陛下的心不要分给这么多人好不好?”

    朕戏谑道:“天子博爱众生。”

    然后他轻叹一声,爬下梯·子。

    几日后,朕再登上高台,却不见他在庭院中念经喝茶。

    朕命人撞开宫门,踏入他的寝殿。

    和进京赶考时一样,他身穿一袭白衣,安稳地睡在简陋的床铺上。

    朕目送他的棺椁被抬入皇陵,心中涌起莫名的悲伤。

    小将军已经成了老将军,他站在朕身边,摇头叹息。

    “陛下和大行皇后,终究是错过了。”

    他离去后一年,朕立在长安的城墙上,俯瞰秀美江山。

    朕看见一个白衣书生背着书箱,憧憬地仰望长安城墙,脸上是少年人特有的轻狂。

    朕恍然大悟。

    原来,朕一直爱着在朝堂上挥斥方遒的他。

    驾崩之前,朕留下一道遗诏。

    凡高中进士者,若其本人不愿,后世帝王不可强纳其入宫。

    (全文完):,,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幸旁的侍臣。

    又过了两月,太医诊出朕怀有身孕。孩儿他阿耶总归身处东宫,但具体是谁呢,朕也不知道。

    怀胎时,他高兴惨了,对朕关怀备至,严令禁止侍臣们向朕邀宠。

    朕诞下长女,他视如己出,性情不再像以前执拗。但朕每每宠幸侍臣后,他还是会几天不和朕说话。

    朕简直都要觉得他爱上朕了。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三年,东宫里的人开始争论起女儿像哪位侍臣。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最像朕近来最宠幸的那个。

    那人没见过大世面,被人捧着,开始以未来的太女殿下生父自居,还背着朕和女儿滴血认亲。

    滴血认亲的具体结果朕不知道,朕也不关心。

    毕竟女儿日后能成为太女,是因为她是朕的长女,而不是因为她的生父。

    事发后,朕发落了那人。

    同时,朕也罚太女君幽禁三月。没有他推波助澜,那人没胆子敢和朕的长女滴血认亲。

    再后来,女儿到了半大不小的年纪。

    东宫里又传出女儿像另一位侍臣的言论,某一天朕经过东宫花园时,又恰巧听到那侍臣教尚懵懂无知的女儿寻宗之事。

    何为寻宗,他日女儿登基后,就更名改姓,随他姓。

    朕当场命人抱走女儿,下令杖毙有谋逆之心的侍臣,拖着他的尸体来到太女君的殿阁。

    他看见侍臣的尸体后露出轻蔑的笑容。

    朕让人把尸体拖进他的寝殿,要他日夜盯着血肉模糊的尸体,歇了从中作梗的心思。

    他终日面对腐烂的尸体,继续我行我素。以这样那样的名义,清除朕身边的侍臣。

    到最后,朕的身边只留下他和最初的侧君,以及戍守边关、偶尔回京的小将军。

    又过了几年,阿娘和阿耶于睡梦中含笑驾崩。朕登基为帝,册他为后,封侧君为贵君。

    登基不过两年,他闹出一件大事。

    他独自去往离宫。

    阿娘登基后,觉得任用太监内侍太不人道,在前朝皇宫的基础上扩建,将后宫一分为二。

    一半为坤宫,供女帝的侍臣起居,服侍之人皆为男子;一半为乾宫,供男帝的妃嫔起居,服侍之人皆为女使。

    朕居坤宫时,乾宫即为离宫。

    然后,关于他和乾宫女使的谣言便传了出来。

    朕扯着他的衣领,问他到底要干什么?

    他咬牙切齿地说:“陛下新欢不断,臣给他们腾地方。”

    是的,朕又招了些年轻的郎君入宫。这就是他口中的新人。

    他要朕废了他的后位,他说他愿幽居冷宫,更愿意饮下一杯毒酒。

    奈何后宫自戕是祸及家人的大罪,他不敢。

    所以他闹出这件事,他跪在朕的面前,请求朕,要么废了他,要么杀了他。

    不,朕不会废他,也不会杀他。

    他一天是朕的皇后,一辈子都是。死后,朕还要和他同葬皇陵,千古相随。

    听朕说完,他仿佛失去所有力气,颓丧地走回属于他的宫殿,紧闭宫门,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

    就这样又过了五年,朕的长女足够优秀,通过考验,正式入主东宫。

    回想过去种种,朕再一次爬墙,只见他躺在藤椅上晒太阳。

    他念起了经书,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看见坐在宫墙上的朕,他轻轻招了招手,仿佛朕是他阔别多年的老友。

    再往后,朕批完奏章后,便时常坐在墙头和他闲话。为了方便,朕还特意命人在他的宫外修了个高台。

    后来,朕和他都很老很老了。

    他吃力的爬上梯·子,为朕梳理耳畔散落的发。

    他低声道:“来世,陛下的心不要分给这么多人好不好?”

    朕戏谑道:“天子博爱众生。”

    然后他轻叹一声,爬下梯·子。

    几日后,朕再登上高台,却不见他在庭院中念经喝茶。

    朕命人撞开宫门,踏入他的寝殿。

    和进京赶考时一样,他身穿一袭白衣,安稳地睡在简陋的床铺上。

    朕目送他的棺椁被抬入皇陵,心中涌起莫名的悲伤。

    小将军已经成了老将军,他站在朕身边,摇头叹息。

    “陛下和大行皇后,终究是错过了。”

    他离去后一年,朕立在长安的城墙上,俯瞰秀美江山。

    朕看见一个白衣书生背着书箱,憧憬地仰望长安城墙,脸上是少年人特有的轻狂。

    朕恍然大悟。

    原来,朕一直爱着在朝堂上挥斥方遒的他。

    驾崩之前,朕留下一道遗诏。

    凡高中进士者,若其本人不愿,后世帝王不可强纳其入宫。

    (全文完):,,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幸旁的侍臣。

    又过了两月,太医诊出朕怀有身孕。孩儿他阿耶总归身处东宫,但具体是谁呢,朕也不知道。

    怀胎时,他高兴惨了,对朕关怀备至,严令禁止侍臣们向朕邀宠。

    朕诞下长女,他视如己出,性情不再像以前执拗。但朕每每宠幸侍臣后,他还是会几天不和朕说话。

    朕简直都要觉得他爱上朕了。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三年,东宫里的人开始争论起女儿像哪位侍臣。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最像朕近来最宠幸的那个。

    那人没见过大世面,被人捧着,开始以未来的太女殿下生父自居,还背着朕和女儿滴血认亲。

    滴血认亲的具体结果朕不知道,朕也不关心。

    毕竟女儿日后能成为太女,是因为她是朕的长女,而不是因为她的生父。

    事发后,朕发落了那人。

    同时,朕也罚太女君幽禁三月。没有他推波助澜,那人没胆子敢和朕的长女滴血认亲。

    再后来,女儿到了半大不小的年纪。

    东宫里又传出女儿像另一位侍臣的言论,某一天朕经过东宫花园时,又恰巧听到那侍臣教尚懵懂无知的女儿寻宗之事。

    何为寻宗,他日女儿登基后,就更名改姓,随他姓。

    朕当场命人抱走女儿,下令杖毙有谋逆之心的侍臣,拖着他的尸体来到太女君的殿阁。

    他看见侍臣的尸体后露出轻蔑的笑容。

    朕让人把尸体拖进他的寝殿,要他日夜盯着血肉模糊的尸体,歇了从中作梗的心思。

    他终日面对腐烂的尸体,继续我行我素。以这样那样的名义,清除朕身边的侍臣。

    到最后,朕的身边只留下他和最初的侧君,以及戍守边关、偶尔回京的小将军。

    又过了几年,阿娘和阿耶于睡梦中含笑驾崩。朕登基为帝,册他为后,封侧君为贵君。

    登基不过两年,他闹出一件大事。

    他独自去往离宫。

    阿娘登基后,觉得任用太监内侍太不人道,在前朝皇宫的基础上扩建,将后宫一分为二。

    一半为坤宫,供女帝的侍臣起居,服侍之人皆为男子;一半为乾宫,供男帝的妃嫔起居,服侍之人皆为女使。

    朕居坤宫时,乾宫即为离宫。

    然后,关于他和乾宫女使的谣言便传了出来。

    朕扯着他的衣领,问他到底要干什么?

    他咬牙切齿地说:“陛下新欢不断,臣给他们腾地方。”

    是的,朕又招了些年轻的郎君入宫。这就是他口中的新人。

    他要朕废了他的后位,他说他愿幽居冷宫,更愿意饮下一杯毒酒。

    奈何后宫自戕是祸及家人的大罪,他不敢。

    所以他闹出这件事,他跪在朕的面前,请求朕,要么废了他,要么杀了他。

    不,朕不会废他,也不会杀他。

    他一天是朕的皇后,一辈子都是。死后,朕还要和他同葬皇陵,千古相随。

    听朕说完,他仿佛失去所有力气,颓丧地走回属于他的宫殿,紧闭宫门,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

    就这样又过了五年,朕的长女足够优秀,通过考验,正式入主东宫。

    回想过去种种,朕再一次爬墙,只见他躺在藤椅上晒太阳。

    他念起了经书,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看见坐在宫墙上的朕,他轻轻招了招手,仿佛朕是他阔别多年的老友。

    再往后,朕批完奏章后,便时常坐在墙头和他闲话。为了方便,朕还特意命人在他的宫外修了个高台。

    后来,朕和他都很老很老了。

    他吃力的爬上梯·子,为朕梳理耳畔散落的发。

    他低声道:“来世,陛下的心不要分给这么多人好不好?”

    朕戏谑道:“天子博爱众生。”

    然后他轻叹一声,爬下梯·子。

    几日后,朕再登上高台,却不见他在庭院中念经喝茶。

    朕命人撞开宫门,踏入他的寝殿。

    和进京赶考时一样,他身穿一袭白衣,安稳地睡在简陋的床铺上。

    朕目送他的棺椁被抬入皇陵,心中涌起莫名的悲伤。

    小将军已经成了老将军,他站在朕身边,摇头叹息。

    “陛下和大行皇后,终究是错过了。”

    他离去后一年,朕立在长安的城墙上,俯瞰秀美江山。

    朕看见一个白衣书生背着书箱,憧憬地仰望长安城墙,脸上是少年人特有的轻狂。

    朕恍然大悟。

    原来,朕一直爱着在朝堂上挥斥方遒的他。

    驾崩之前,朕留下一道遗诏。

    凡高中进士者,若其本人不愿,后世帝王不可强纳其入宫。

    (全文完):,,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幸旁的侍臣。

    又过了两月,太医诊出朕怀有身孕。孩儿他阿耶总归身处东宫,但具体是谁呢,朕也不知道。

    怀胎时,他高兴惨了,对朕关怀备至,严令禁止侍臣们向朕邀宠。

    朕诞下长女,他视如己出,性情不再像以前执拗。但朕每每宠幸侍臣后,他还是会几天不和朕说话。

    朕简直都要觉得他爱上朕了。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三年,东宫里的人开始争论起女儿像哪位侍臣。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最像朕近来最宠幸的那个。

    那人没见过大世面,被人捧着,开始以未来的太女殿下生父自居,还背着朕和女儿滴血认亲。

    滴血认亲的具体结果朕不知道,朕也不关心。

    毕竟女儿日后能成为太女,是因为她是朕的长女,而不是因为她的生父。

    事发后,朕发落了那人。

    同时,朕也罚太女君幽禁三月。没有他推波助澜,那人没胆子敢和朕的长女滴血认亲。

    再后来,女儿到了半大不小的年纪。

    东宫里又传出女儿像另一位侍臣的言论,某一天朕经过东宫花园时,又恰巧听到那侍臣教尚懵懂无知的女儿寻宗之事。

    何为寻宗,他日女儿登基后,就更名改姓,随他姓。

    朕当场命人抱走女儿,下令杖毙有谋逆之心的侍臣,拖着他的尸体来到太女君的殿阁。

    他看见侍臣的尸体后露出轻蔑的笑容。

    朕让人把尸体拖进他的寝殿,要他日夜盯着血肉模糊的尸体,歇了从中作梗的心思。

    他终日面对腐烂的尸体,继续我行我素。以这样那样的名义,清除朕身边的侍臣。

    到最后,朕的身边只留下他和最初的侧君,以及戍守边关、偶尔回京的小将军。

    又过了几年,阿娘和阿耶于睡梦中含笑驾崩。朕登基为帝,册他为后,封侧君为贵君。

    登基不过两年,他闹出一件大事。

    他独自去往离宫。

    阿娘登基后,觉得任用太监内侍太不人道,在前朝皇宫的基础上扩建,将后宫一分为二。

    一半为坤宫,供女帝的侍臣起居,服侍之人皆为男子;一半为乾宫,供男帝的妃嫔起居,服侍之人皆为女使。

    朕居坤宫时,乾宫即为离宫。

    然后,关于他和乾宫女使的谣言便传了出来。

    朕扯着他的衣领,问他到底要干什么?

    他咬牙切齿地说:“陛下新欢不断,臣给他们腾地方。”

    是的,朕又招了些年轻的郎君入宫。这就是他口中的新人。

    他要朕废了他的后位,他说他愿幽居冷宫,更愿意饮下一杯毒酒。

    奈何后宫自戕是祸及家人的大罪,他不敢。

    所以他闹出这件事,他跪在朕的面前,请求朕,要么废了他,要么杀了他。

    不,朕不会废他,也不会杀他。

    他一天是朕的皇后,一辈子都是。死后,朕还要和他同葬皇陵,千古相随。

    听朕说完,他仿佛失去所有力气,颓丧地走回属于他的宫殿,紧闭宫门,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

    就这样又过了五年,朕的长女足够优秀,通过考验,正式入主东宫。

    回想过去种种,朕再一次爬墙,只见他躺在藤椅上晒太阳。

    他念起了经书,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看见坐在宫墙上的朕,他轻轻招了招手,仿佛朕是他阔别多年的老友。

    再往后,朕批完奏章后,便时常坐在墙头和他闲话。为了方便,朕还特意命人在他的宫外修了个高台。

    后来,朕和他都很老很老了。

    他吃力的爬上梯·子,为朕梳理耳畔散落的发。

    他低声道:“来世,陛下的心不要分给这么多人好不好?”

    朕戏谑道:“天子博爱众生。”

    然后他轻叹一声,爬下梯·子。

    几日后,朕再登上高台,却不见他在庭院中念经喝茶。

    朕命人撞开宫门,踏入他的寝殿。

    和进京赶考时一样,他身穿一袭白衣,安稳地睡在简陋的床铺上。

    朕目送他的棺椁被抬入皇陵,心中涌起莫名的悲伤。

    小将军已经成了老将军,他站在朕身边,摇头叹息。

    “陛下和大行皇后,终究是错过了。”

    他离去后一年,朕立在长安的城墙上,俯瞰秀美江山。

    朕看见一个白衣书生背着书箱,憧憬地仰望长安城墙,脸上是少年人特有的轻狂。

    朕恍然大悟。

    原来,朕一直爱着在朝堂上挥斥方遒的他。

    驾崩之前,朕留下一道遗诏。

    凡高中进士者,若其本人不愿,后世帝王不可强纳其入宫。

    (全文完):,,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幸旁的侍臣。

    又过了两月,太医诊出朕怀有身孕。孩儿他阿耶总归身处东宫,但具体是谁呢,朕也不知道。

    怀胎时,他高兴惨了,对朕关怀备至,严令禁止侍臣们向朕邀宠。

    朕诞下长女,他视如己出,性情不再像以前执拗。但朕每每宠幸侍臣后,他还是会几天不和朕说话。

    朕简直都要觉得他爱上朕了。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三年,东宫里的人开始争论起女儿像哪位侍臣。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最像朕近来最宠幸的那个。

    那人没见过大世面,被人捧着,开始以未来的太女殿下生父自居,还背着朕和女儿滴血认亲。

    滴血认亲的具体结果朕不知道,朕也不关心。

    毕竟女儿日后能成为太女,是因为她是朕的长女,而不是因为她的生父。

    事发后,朕发落了那人。

    同时,朕也罚太女君幽禁三月。没有他推波助澜,那人没胆子敢和朕的长女滴血认亲。

    再后来,女儿到了半大不小的年纪。

    东宫里又传出女儿像另一位侍臣的言论,某一天朕经过东宫花园时,又恰巧听到那侍臣教尚懵懂无知的女儿寻宗之事。

    何为寻宗,他日女儿登基后,就更名改姓,随他姓。

    朕当场命人抱走女儿,下令杖毙有谋逆之心的侍臣,拖着他的尸体来到太女君的殿阁。

    他看见侍臣的尸体后露出轻蔑的笑容。

    朕让人把尸体拖进他的寝殿,要他日夜盯着血肉模糊的尸体,歇了从中作梗的心思。

    他终日面对腐烂的尸体,继续我行我素。以这样那样的名义,清除朕身边的侍臣。

    到最后,朕的身边只留下他和最初的侧君,以及戍守边关、偶尔回京的小将军。

    又过了几年,阿娘和阿耶于睡梦中含笑驾崩。朕登基为帝,册他为后,封侧君为贵君。

    登基不过两年,他闹出一件大事。

    他独自去往离宫。

    阿娘登基后,觉得任用太监内侍太不人道,在前朝皇宫的基础上扩建,将后宫一分为二。

    一半为坤宫,供女帝的侍臣起居,服侍之人皆为男子;一半为乾宫,供男帝的妃嫔起居,服侍之人皆为女使。

    朕居坤宫时,乾宫即为离宫。

    然后,关于他和乾宫女使的谣言便传了出来。

    朕扯着他的衣领,问他到底要干什么?

    他咬牙切齿地说:“陛下新欢不断,臣给他们腾地方。”

    是的,朕又招了些年轻的郎君入宫。这就是他口中的新人。

    他要朕废了他的后位,他说他愿幽居冷宫,更愿意饮下一杯毒酒。

    奈何后宫自戕是祸及家人的大罪,他不敢。

    所以他闹出这件事,他跪在朕的面前,请求朕,要么废了他,要么杀了他。

    不,朕不会废他,也不会杀他。

    他一天是朕的皇后,一辈子都是。死后,朕还要和他同葬皇陵,千古相随。

    听朕说完,他仿佛失去所有力气,颓丧地走回属于他的宫殿,紧闭宫门,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

    就这样又过了五年,朕的长女足够优秀,通过考验,正式入主东宫。

    回想过去种种,朕再一次爬墙,只见他躺在藤椅上晒太阳。

    他念起了经书,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看见坐在宫墙上的朕,他轻轻招了招手,仿佛朕是他阔别多年的老友。

    再往后,朕批完奏章后,便时常坐在墙头和他闲话。为了方便,朕还特意命人在他的宫外修了个高台。

    后来,朕和他都很老很老了。

    他吃力的爬上梯·子,为朕梳理耳畔散落的发。

    他低声道:“来世,陛下的心不要分给这么多人好不好?”

    朕戏谑道:“天子博爱众生。”

    然后他轻叹一声,爬下梯·子。

    几日后,朕再登上高台,却不见他在庭院中念经喝茶。

    朕命人撞开宫门,踏入他的寝殿。

    和进京赶考时一样,他身穿一袭白衣,安稳地睡在简陋的床铺上。

    朕目送他的棺椁被抬入皇陵,心中涌起莫名的悲伤。

    小将军已经成了老将军,他站在朕身边,摇头叹息。

    “陛下和大行皇后,终究是错过了。”

    他离去后一年,朕立在长安的城墙上,俯瞰秀美江山。

    朕看见一个白衣书生背着书箱,憧憬地仰望长安城墙,脸上是少年人特有的轻狂。

    朕恍然大悟。

    原来,朕一直爱着在朝堂上挥斥方遒的他。

    驾崩之前,朕留下一道遗诏。

    凡高中进士者,若其本人不愿,后世帝王不可强纳其入宫。

    (全文完):,,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