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 > 第535章 浪费粮食

第535章 浪费粮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哇!子文哥,这个粥闻起来好香啊!”

    “还有这个面,这是什么面啊,好好吃。”

    “这个菜是怎么弄的,怎么会这么好吃。”

    早饭的时候,时不时的响起唐瑶瑶惊叹的声音。

    她还是第一次尝到周子文做的菜。

    结果一尝之下,惊为天人。

    “呵呵,这是黑江这边的特色美食,大碴子粥。”

    周子文笑呵呵的解释。

    碴子粥,顾名思义,就是用去皮的大颗玉米粒,然后再加一些其他豆类煮成。

    熬成粥后,软糯香甜,营养丰富。

    特别是周子文还在里面加了一点佐料,喝起来香甜可口,软糯粘稠。

    他加的佐料可不是科技与狠活,而是他自己研制的秘制香料。

    全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天然制品。

    吃了不但没有害处,反而有不少好处。

    除了大碴子粥,还有烤冷面,东北酱菜,酸豆角,除此之外,他还煮了一锅茶叶蛋,一人两个,保证吃得饱饱的。

    “子文哥,你们家的早饭每天都这么丰盛?”

    “不会是因为我来了,所以特地为我准备的吧?”

    唐瑶瑶迫不及待的吃了一阵,等肚子填的差不多了,这才开口问道。

    她听说,乡下的生活很艰苦的。

    可看周子文他们家的样子,好像也没那么艰苦。

    早晚的菜品就不说了,做完吃了腊肠和炒鸡蛋。

    今天又吃了烤冷面和茶叶蛋。

    还有周子文家里的布置。

    院子里铺了一层石板,屋里铺的是木板。

    连地板都铺上了。

    这生活环境,一度让她以为还在城里。

    甚至连她城里的家都没这么豪华。

    “呵呵,不要多想,平时我们也这样吃。”

    看到唐瑶瑶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周朝阳和俩姐妹都笑了。

    当然,这也怪不得她,谁让他们家的情况这么特殊呢!

    “你们的条件真好。”

    唐瑶瑶有些羡慕的说道。

    看到周子文他们家里的布置,她就知道他们是不差钱的。

    甚至家里的条件可能比她们家还好。

    “呵呵,这你可想错了。其实我们家里的条件也就那样,你看我们吃得好住的也不错,其实都是周子文一手一脚弄起来的。”

    “这些吃的是他靠工分分的粮食,家里这些,石板是他去采石场开采的,木板是他从山上砍回来,然后自己做的。”

    “还有这石桌,石缸,洗澡的浴室,后面的鸡圈……”

    陈巧依嘻嘻一笑,扳起手指开始得意的显摆。

    显然,在她心里,周子文越利害,她就越自豪。

    因为这么优秀的人,是她的男人。

    “这么厉害。”

    果然,听到陈巧依的讲解,唐瑶瑶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上来。

    “呵呵,赶紧吃饭,吃完了还要上工。”

    看她们越说越起劲,饶是周子文有些厚脸皮,被当面这么夸奖也有些遭不住了。

    “对了,瑶瑶,你今天是不是要去县城啊?”

    为了转移话题,周子文开口问道。

    按照规矩,新下乡的知青第一天是不上工的。

    毕竟他们刚来乡下,很多东西都没准备。

    给他们一天时间,可以买些生活物品。

    等他们安顿下来,才好安心上工。

    “嗯,我要去县城。”

    唐瑶瑶点了点头小脑袋。

    虽然来乡下之前,家里给她准备了一个大包裹。

    但想要在乡下长期生活,还需要买一些东西。

    “那你吃完饭赶紧去吧!村里有牛车可以去县城。”

    周子文开口说道。

    本来周子文可以借自行车给她用的。

    不过他的自行车太大了,唐瑶瑶小小的个子,估计骑不了。

    而且她也不认识路,还不如让她自己去坐牛车。

    “嗯,昨天我听说了,子文哥,依依姐,诗英姐,你们有什么要买的东西没有,等会我去县城帮你们买回来。”

    “没什么需要买的,你买自己的就行了。”

    陈诗英摇了摇头。

    自从有了自行车,他们去县城也方便。

    家里差什么东西,周子文自己去县城买就是了。

    反正一来一回,也要不了多久。

    “瑶瑶,在乡下还是要注意一点,你去县城的时候,最好和其他人一起。”

    周子文在旁边提醒了一句。

    “嗯,我知道的。”

    唐瑶瑶认真点头。

    她才刚来乡下,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很陌生。

    她可不敢一个人单独行动。

    ……

    早饭之后,上工时间也差不多到了。

    唐瑶瑶要去县城,周子文他们要去上工。

    于是他们一起出门,等到了村口,唐瑶瑶就和他们分开了。

    等唐瑶瑶离开,周子文带着俩姐妹来到生产队外面的晒谷场集合。

    刚到晒谷场,周子文就发现这边很热闹。

    本来他还以为是村里来了一大批知青,大家正在讨论他们呢!

    结果他只猜对了一半。

    村民们确实在讨论知青,但讨论的主要对象,却是一个叫李建强的人。

    从村民们愤怒的语气可以听出,李建强应该是做了什么事,这才惹怒了他们。

    周子文耳朵灵,稍微听了几句,就明白了事情的大概。

    昨天李建强被吴大刚安排到村里的李老实家里借住。

    李老实是一个独居的鳏夫,老伴走了好多年,家里也没有孩子。

    知道李老实家里有空余的房子,吴大刚就找他谈了一下,让他把房子借给知青住几天。

    李老实和他的名字一样,人也老实,看新来的知青没住处,就同意借住出来。

    结果这一住,就住出问题来了。

    这李建强是城里人,家庭条件并不差,在家也是娇生惯养的惯了,在李老实里借住,当然是哪儿都看不惯。

    特别是李老实一个鳏夫,家里的环境自然不怎么好。

    因为旅途劳顿,李建强也实在有些遭不住了。

    虽然对李老实家里的环境不太满意,但因为太累,匆匆收拾一下就睡了。

    甚至连饭都没来得及吃。

    可休息了一晚上,恢复精力之后,李建强就爆发了。

    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嫌这嫌那的。

    嫌睡的炕不干净,嫌洗脸的盆脏,嫌喝的水臭,反正就没有他顺眼的时候。

    这不,吃饭的时候更过分。

    李老实家里穷,早上吃的是野菜,为了招待李建强这个城里来的知识分子,还特地挣了几个三合面窝头。

    结果李建强嫌窝头硬,嫌野菜难吃,居然尝了两口就扔了。

    这下子,可把珍惜粮食的李老实给惹怒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