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剑神之影 > 第573章 王烨的隐秘助力

第573章 王烨的隐秘助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玉梦华的心事,历来不在于失败的恐惧,而是对皇弟玉华泽的忧虑。

    她渴望避免与他的冲突,渴望维护那份至亲之情。

    如今,玉华泽的反应出乎她的预料。

    他不仅未对她心生怨念,反而全力支持她的决定。

    这份理解与支持,如春风拂面,消散了玉梦华心中的歉疚与不安。

    游楚国的政局已经稳固如山,朝堂上下,尽是她玉梦华的心腹。

    可以说,除了那至高无上的龙椅,她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天下百国,热闹非凡。

    百国天骄之争的桂冠,被一位红衣男子摘得,他名为诸葛昊空,乃一小皇朝的君主。

    他的才华与实力,让无数势力瞩目。

    在这灵气涌动的时代,他有望登基地玄境巅峰,甚至触摸到剑尊的境界。

    因此,百国势力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位天骄之首。

    然而,也有一些人开始关注起游楚国来。

    “游楚国的长公主,她究竟有何打算?”

    “听政朝堂,执掌一国,难道她……”

    某座皇朝的君皇发出质疑,这一声质疑,如投石入湖,激起层层涟漪。

    “速派人前往游楚国,探明其执政长公主的意图!”

    “储君不掌朝堂,何以轮到女子?”

    “百国之地,千年以来,从无女子执政之先例。

    游楚国皇室此举,犹如玩火自焚!即刻派人打探虚实!”

    “传令,派秦大人出使游楚国,查明其意!”

    “传令!命俞大人领兵五千,速赴游楚国!”

    随着百国天骄之争的落幕,短短两个月内,游楚国长公主执掌朝政的消息便传遍天下。

    曾经的游楚国,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低等皇朝,如今却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天下百国或许未曾多加关注,然而玉华泽在百国天骄之争中勇夺第五。

    将游楚国推向了各大势力的视野之中。

    与此同时,在东舍院的深屋内,王烨静静地坐着,修复着灵魂之伤。

    琉璃玉盒中的两朵冥仙花已消散,其精华全部融入王烨的身体与灵魂之中,助他疗愈创伤。

    在东舍院内,大将军胡乾文和禁军统领曹国勇打坐数日,深入感悟道法,双双突破至地玄境中期。

    他们心怀感激,对着紧闭的屋舍深深鞠躬,表达对王烨的敬仰与谢意。

    “先生之恩,如同再生父母,无以为报!”

    两人感慨万分,随后默契地离开东舍院,不再打扰王烨的静修,而是急忙回去稳固自己的境界。

    此刻,百国开始涌动。

    后照国、乘秦国、日圆国等各大皇朝的使臣纷纷拜访游楚,使得原本宁静的游楚国成为了天下瞩目的焦点。

    “请诸国使臣入皇城,设宴款待!”

    游楚国长公主玉梦华身着金色长裙,柳腰轻摆,素手一挥,优雅地宣布。

    于是,各大皇朝的使臣接连越过游楚国边疆,直奔皇城。

    玉梦华心知肚明,如今诸多皇朝来访,唯有敞开城门迎接,展现皇朝的气度。

    至于他们的来意,她早已做好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这段时间,游楚国各个边关热闹非凡,人影绰绰。

    各大皇朝的使臣纷纷涌入,意图拜访游楚国长公主,探听虚实。

    其中不乏傲慢的中等顶尖皇朝使臣,他们目中无人,践踏游楚国子民的尊严。

    游楚国的军民们紧握着拳头,愤怒在心中翻涌,却不敢轻易发泄。

    毕竟,无论是中等顶尖皇朝还是末流皇朝,都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

    游楚国,这个在天下百国中显得如此弱小的国家,几乎成了各方势力的欺凌对象。

    “哼,一个女子执政的小国皇朝,我倒要看看这位女子究竟长什么模样。”

    随着几十座皇朝的使臣大将越过游楚国的边疆,直逼皇城,那股磅礴的气势令人窒息。

    若非有剑尊悬在头顶,禁止战争,恐怕游楚国早已遭受劫掠与血洗。

    这些皇朝的大军践踏而来,将游楚国的各城各州搅得天翻地覆。

    好在他们并未肆意杀人,否则游楚国的民心必将动摇,国家危矣。

    在游楚国某城的某条街道上,一位他国将领品尝了一口酒水。

    却立刻皱起了眉头,不满地喷了出来,愤怒地指着那家简陋的酒馆吼道。

    “这是什么酒?如此难喝!来人,给我砸了这家酒馆!”

    众多皇朝来使相继碰面,纷纷调侃游楚国。

    在他们眼中,这个贫瘠之地竟然引来了各方皇朝的出使,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他们更是对游楚国的女子执政感到荒谬至极。

    在这些皇朝来使看来,游楚国不过是一个低等的皇朝。

    能够让几十座皇朝出使,百国观望,已经是一种恩赐了。

    “传令下去!让前面的贱民全部滚开,不要挡了本官的道。”

    在游楚国的每座城池和镇落,类似的场景不断上演,引起了游楚国天下黎民的不满和怨愤。

    然而,游楚国的平民们只能忍气吞声,因为他们无力反抗。

    他们无力挽回尊严的颓势。

    来自各城镇的消息如潮水般涌入游楚国皇宫深处,最终化作奏折落在玉梦华的手中。

    “皇姐,近三十座皇朝的使臣纷纷而至,此事颇为棘手。”

    玉华泽目光凝重地扫过堆积如山的奏折,双手紧握,老茧分明,声音低沉而坚定。

    “我游楚国终究还是太弱了,弱到连他国的小兵卒都敢在县府逞威。”

    玉梦华猛地一拍奏折,粉颊上怒意涌现,却又伴随着深深的无力感。

    “皇姐,莫要让怒火伤了身子,一切都会好转的。”

    玉华泽心中暗自期望自己拥有冠绝天下的实力,那样,天下百国谁敢轻辱他游楚国?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玉华泽只是地玄境初期的武者。

    虽在同辈中力压群雄,夺得天骄第五的荣誉,但在天下百国中却难以掀起风浪。

    “小泽,先生还未出来吗?”

    玉梦华心中期盼着王烨的出现,仿佛只要有他在,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师尊一直在东舍院闭关修炼,未有动静,我也不敢贸然打扰。”

    玉华泽摇了摇头,表示对王烨的行踪一无所知。

    “既然先生闭关修炼,我们便不去打扰他了。”

    玉梦华轻轻颔首,眉宇间透露出一丝凝重。

    “皇姐,我们得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

    玉华泽一想到其他皇朝正在欺辱游楚国的百姓,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

    他心中暗自后悔,当初若是不参加那百国天骄之争。

    或许能为游楚国和皇姐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也不会这么快就暴露在各方势力的视线之中。

    然而,事已至此,即便玉华泽没有参加百国之争,游楚国由长公主执政的消息也迟早会传开。

    他力夺天骄第五的荣誉,只不过是将这一切提前了一些而已。

    “嗯。”

    玉梦华轻轻应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与决然。

    她知道,无论未来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与困难,她都必须坚定信念,守护她的国家和人民。

    玉梦华轻轻颔首,眼中满含沉重。与此同时,皇宫东舍院内的王烨,正盘腿坐在床榻上,恢复着元气。

    琉璃玉盒中的冥仙花已少了三朵,它们的力量正源源不断地流入他的血液经脉,修补着灵魂的创伤。

    王烨周身流转着淡淡的玄气,时而如海浪般汹涌澎湃,时而如细丝般微弱难察。

    原本缠绕在他身上的黑色细线已消失无踪,而在天墟之战中崩碎的剑体,也开始缓缓修复。

    回想起那场天墟之战,王烨将剑体修炼至大成之境,才使得灵魂深处的力量得以附着于身体,进行激战。

    如今,他感受着灵魂逐渐愈合的奇迹,心中涌起激动与欣喜。

    与此同时,游楚国的各个角落都暗流涌动。

    唯有皇宫东舍院尚存一丝宁静。

    然而,这份宁静恐怕也即将被打破。游楚国皇城城门大开,迎来了络绎不绝的他国使臣。

    皇城中的驿站被各国使臣的人占满,来者不善。

    今日早朝,从皇宫大门到大殿之上,各国使臣的身影络绎不绝。

    “大丰国使臣拜访游楚国!”

    “后照国使臣觐见!”

    “平乌国使臣前来!”

    金碧辉煌的大殿上,玉梦华端坐在精致的宝座上,身着淡金色长裙,高贵冷艳的气质弥漫四周。

    她优雅地开口道。

    “诸国使臣远道而来,本宫代表游楚国上下,恭迎诸位大人。”

    面对三十余座皇朝使臣的磅礴气势,玉梦华的神色依旧宁静如水。

    既不卑躬屈膝,也不傲慢无礼,她以平稳的语调缓缓开口。

    游楚国的宰相傅程和大将军胡乾文位列百官之中,对诸国来使微微拱手致意。

    无论诸国的来意如何,皇朝间的礼仪是绝对不能省略的。

    这时,一位使臣大步走到大殿中央,毫无恭敬之意,直视着玉梦华,大声质问道。

    “你,便是游楚国的长公主?”

    他的态度让在场的诸国来使都抬头凝视着坐在大殿高台一侧的玉梦华,目光如刀。

    面对他国使臣对长公主的不敬,游楚国的文武百官虽然心中不满,但也只能按捺住情绪,静观其变。

    玉梦华在短暂的沉吟后,缓缓张开她那妩媚动人的朱唇,莺声细语地回答道。

    “本宫便是游楚国的长公主。”

    “听闻游楚小国的朝堂国事,乃是长公主执掌。”

    “如今一看,长公主果然气度非凡。”

    刚才问话的使臣向前迈出一步,傲然说道。

    “本官解敏宣,奉我日圆国君上之命,特来拜会公主。”

    日圆国,虽为中等末流皇朝,但相较于低等皇朝,其繁华强盛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它拥有数位地玄境中期之境的武者坐镇,虽在真正的大皇朝眼中算不得什么,却也是一方霸主。

    玉梦华对解敏宣的敷衍态度并未显露太多情绪,只是淡淡地回应道。

    “原来是解大人,本宫久仰。”

    随后,她的目光转向了解敏宣身侧的三十余座它国使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