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剑神之影 > 第537章 大儒之威

第537章 大儒之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朝会结束后,余大家并未急于返回自己的府邸,而是径直向东舍院走去。

    她的步履虽然轻盈,但每一步都透露出坚定与决心。

    她的目的地,是那位传闻中的顶尖大儒——王烨。

    余大家进入东舍院,向王烨行礼并汇报了朝会的情况。

    “先生,今日朝会上,共有七个皇朝派出了使臣,其中包括如离国和盘尺国这两个中等皇朝。”

    “他们的来意尚不明朗,但如离国的动机尤其令人不安。”

    王烨坐在竹椅上,手中捧着一卷古籍,眼神深邃而悠远。

    他轻轻放下古籍,淡淡地说。

    “不必过于揣测他们的来意。”

    “如果他们有意举兵来攻,早在数月前国库空虚、百官未稳之时就会动手。”

    “如今派遣使臣前来,想必是有其他目的。”

    余大家听后,心中的担忧稍微减轻了一些。

    她深知王烨的智慧与洞察力,于是将话题转向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

    “先生,玉华泽所需的灵草已经搜集了大半,但仍有几种难以寻得。”

    “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王烨微微一笑,说。

    “灵草之事,自有缘法。”

    “你只需尽力而为,不必强求。”

    “倒是有一件事情,我需要你去办。”

    余大家立刻恭敬地问。

    “先生有何吩咐?”

    王烨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北方。

    “我要去北方一趟。”

    余大家的眉头微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预感。

    她想起了一个传闻——在百国最北方的雪域中,出现了那位传说中的惊世配剑——惊鸿剑。

    她试探地问。

    “先生,您是要去寻找惊鸿剑吗?”

    王烨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淡淡地说。

    “有些事情,需要亲自去确认一下。”

    余大家心中明了,她知道王烨此行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寻找惊鸿剑,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用意。

    她决定不再多问,只是默默地记下了这个信息。

    在余大家的心中,王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顶尖的大儒,更是一个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人物。

    她期待着王烨从北方归来时,能给她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启示。

    脑海中,王烨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

    那是在温行镇附近,偏远的大山之下。

    他挥舞着枯木,仿佛那就是他的剑,他的意志,他的全部。

    每一次剑舞,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纳入他的剑下。

    眼前的这位年轻人,虽然总是戴着面具。

    但他的眼神,他的动作,都透露出一种深沉和神秘。

    我总是忍不住想,他为什么要戴着面具?

    他的真实面目,又是怎样的呢?

    每当我想起他的面容,那个在月光下显得如此英俊的脸庞,我就会陷入深深的思索。

    有时候,我甚至有一种错觉,仿佛在某个地方,我曾经见过他。

    但那种感觉总是转瞬即逝,让我无法捕捉。

    在他的休养期间,我陪在他身边,为他斟酒,为他解闷。

    他的眼中,总是充满了深深的思考,仿佛有无数的故事等待他去探索。

    五天后,游楚国的京都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

    七国的使臣,纷纷踏入这个繁华的京都。

    他们的到来,无疑给这个原本平静的国度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如离国的使臣刘坚文,特来拜会游楚国。”

    随着太监的通报,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傲慢和自信,仿佛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紧接着,盘尺国的使臣蒋和玉,易南国的使臣,万然国的使臣,一一踏入大殿。

    他们的到来,让原本庄严的大殿变得更加肃穆。

    我站在龙椅的左侧,俯瞰着下方的百官和使臣。

    王烨站在我的身侧,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冷静。

    我知道,这次七国来使,来者不善,他们一定是带着某种目的而来的。

    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

    我知道,我不能被他们的气势所压倒,我必须展现出我作为长公主的威严和气势。

    “诸位来使,千里迢迢而来,旅途劳顿了。”

    我微笑着说道。

    我的声音,仿佛和整个皇宫都引起了共鸣,夹杂着一缕威压。

    蒋和玉微微躬身,客气地说道。

    “听闻游楚国失踪十年的长公主回来了,并且听政而处理皇朝政事。”

    “下官特奉盘尺国君上之令,带上了一些重礼,特来拜会。”

    我微微点头,表示感谢。

    我知道,他们的礼物,不过是表面的礼节,真正的目的,还在后面。

    但我不会怕,因为我有王烨在我身边,他是我的力量,我的信心。

    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是一场激烈的较量。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能度过。

    因为,我们是游楚国,我们是长公主和她的臣子。

    众使臣们,心怀敬畏,纷纷向余大家鞠躬行礼,双手捧着带来的厚礼,慎重地放入游楚国国库之中。

    余大家,以她的威严和庄重,一一向他们表示感谢,她的声音如同晨钟暮鼓,回荡在宫殿之中。

    然而,在这庄重的气氛中,如离国的使臣刘坚文却保持着沉默。

    他静静地凝视着余大家和王烨,那张面无表情的脸上,仿佛隐藏着深深的秘密。

    余大家微微皱眉,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

    “刘使臣,你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要事?”

    刘坚文深吸一口气,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使臣,然后缓缓开口。

    “听闻在游楚国的祭祀大典上,长公主殿下杀害了我如离国的一位大将。”

    “我国上下对此深感悲痛。”

    “想当年,游楚国遭遇外敌入侵,我如离国曾伸出援手,扶持游楚国。”

    “然而,如今却发生这样的事情,真是令人痛心疾首。”

    他的话音刚落,游楚国的百官们便愤怒不已。

    然而,在余大家的示意下,他们强忍住怒火,紧咬牙关。

    站在刘坚文身边的其他使臣们,都是心思缜密之人。

    他们怎会不知如离国与游楚国之间的纠葛。

    如离国曾侵占游楚国十年,将其当作圈养的牲畜。

    如今,刘坚文却颠倒黑白,将侵略行为说成是扶持。

    这种无耻的行径,让在场的使臣们都感到震惊。

    余大家红唇微抿,她的目光如刀般射向刘坚文。

    “哦?”

    “原来那个人是如离国的大将吗?”

    “本宫还真是不知道。”

    “在本宫看来,他不过是一条狗罢了。”

    “刘大人,真是抱歉了,本宫确实不知道那条狗原来是你如离国的大将。”

    她的话语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宫殿之中,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屑和嘲讽,仿佛是在对如离国的无耻行径进行最直接的回应。

    在游楚国皇宫大殿的辉煌之中,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爆发。

    如离国的使臣刘坚文,他的脸庞在众人的目光下瞬间破碎。

    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所摧毁,连他的尊严和地位都一并被碾碎。

    大殿之上,回荡着这一记响亮的耳光声,仿佛是对他无礼的嘲讽和侮辱。

    “哈哈哈……公主说得好!”

    大将军胡乾文,这位在战场上无所畏惧的勇士,此刻却在大殿之中爆发出狂喜的笑声。

    他早已对刘坚文的不满如火山般喷发,此刻更是借着余大家的这句话,将心中的怒火彻底释放出来。

    “下官原也和公主一样,以为那个人是一条狗,不曾想竟然是如离国的大将。”

    “下官实在是眼花没看清了,望来使莫要怪罪。”

    一位文官,他的声音虽然谦卑,但话语中却充满了讥讽和嘲讽。

    他对着刘坚文拱手致歉,但眼中的喜色却难以掩饰。

    “公主所言极是,下官等人皆是赞同。”

    随着这位文官的话音落下,文武百官纷纷附和。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在这一刻找到了共同的目标和敌人。

    大殿之中充满了无尽的嘲讽和敌意,仿佛要将刘坚文彻底淹没。

    然而,在这嘲讽和敌意的背后,却隐藏着游楚国人民的坚韧和决心。

    他们知道,如今潜伏在游楚国内的敌贼已经基本肃清,这得益于已故的前一品太师车建白。

    他十年来所记载的通敌名单和事件,为游楚国的恢复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证据。

    车建白,这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一生的英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他慷慨激扬地奔赴刑场,面对死亡毫无惧色。

    在临死之前,他发出了震撼人心的长啸大喊。

    “我游楚国,当兴!”

    这声音仿佛穿透了皇宫大殿的上方天穹,一直回荡在游楚国的每一个角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