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剑神之影 > 第526章 风雨飘摇

第526章 风雨飘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傅程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王烨那幅“封”字帖的影像。

    每一个笔画都透露出深不可测的力量,让他深感自己与王烨之间的差距如同天堑。

    他谦卑地以弟子的身份,用恭敬的言辞回应。

    王烨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他微微摇了摇头,仿佛在说。

    “你的敬意我领了,但无需过分拘泥。”

    此时,余大家开始展现她高超的谋略与手段。

    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切,如同一位精巧的棋手,在庞大的棋盘上布局。

    那些曾投靠如离国的将士,他们的兵器被一一收缴,并由重兵严密看守。

    而受伤的己方人员,则在余大家的安排下,得到了药师们的精心治疗。

    原本从自言城涌来的四万大军,也在余大家的暗令下暂停了进攻皇城的步伐。

    他们整齐地驻扎在皇城外,静候进一步的命令。

    在游楚国的皇宫大殿上,文武百官肃立两侧,余大家站在大殿中央。

    她的目光如寒冰般扫过百官,以及被封住穴脉的玉华泽和何阳旭。

    她的话语如同冰冷的剑,直指人心。

    “十年前,如离国以联姻为借口,残忍地杀害了我的父皇和母后,将整个皇宫变成了血海。”

    “这是游楚国的国耻,是刻在每一个百姓心中的痛。”

    她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仿佛激起了无尽的波澜。

    “这么多年来,我每晚都会看到那些拖沓的血迹,看到无数百姓痛苦挣扎的身影。”

    “作为游楚国的长公主,我却只能隐藏于人群中,无力改变这一切。”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和愤怒,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坚定的决心。

    “如今,在先生和大家的帮助下,我们终于诛杀了那个祸害我游楚国十年的敌贼。”

    余大家的气势如同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她的话语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她的威严和决心,让所有人都深信,游楚国将会在她的带领下走向新的辉煌。

    朝堂的风云变幻,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

    余大家的话,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朝堂之上,百官们原本安逸的神态瞬间被紧张所替代,仿佛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

    “但是,百官之中,已经有很多人成为了敌国的奸细,所以,今日也只能够一并算清!”

    “彻底振我皇朝之威!”

    余大家的声音坚定而冷酷,仿佛一把锋利的剑,直指那些心怀鬼胎的官员。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起来。

    那些被指为奸细的官员,面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们知道,余大家这是要对他们动手了。

    “公主,下官认为,现在咱们应该让殿下来处理此事吧!”

    “毕竟殿下才是我游楚国的储君。”

    一位文官鼓起勇气,试图以储君的名义压制余大家。

    “末将附议,此事应由殿下作主,想必公主劳累过度,不如先行休息。”

    一位武将也站了出来,附和道。

    一时间,朝堂上附和之声此起彼伏,仿佛一群乌鸦在夜空中叫嚣。

    他们试图以群臣之力,逼迫余大家让步。

    然而,余大家却不为所动。

    她冷冷地望着那些出列的官员,眼中闪过一丝悲凉。

    她知道,这些人已经背叛了国家,成为了敌国的走狗。

    “都给本宫闭嘴!”

    余大家的声音如同雷霆般炸响在朝堂之上,瞬间压制了所有的声音。

    她的眼神冷冽而坚定,仿佛一把锋利的剑,直指那些背叛者的心脏。

    “今日,该杀的,该关的,一个也跑不了!”

    余大家的话语如同死神的宣判,让那些背叛者感到恐惧。

    大将军胡乾文拔出腰间佩剑,虎目所过之处,百官纷纷低头战战兢兢地不语。

    他们知道,今日自己等人恐怕也难逃一死了。

    这十年来,他们助纣为虐,几乎将整个游楚国的国库资源送给了如离国。

    如今,余大家要清算这笔账,他们自然是难逃一死。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朝堂的寂静。

    “公主且慢!”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

    他正是王烨,他深知余大家的决心和手腕,也明白今日之事必须有一个了结。

    王烨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

    “公主,此事关系重大,不宜仓促行事。”

    “我们应该先查明真相,再做定夺。”

    余大家看着王烨,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她知道,王烨是一个有胆识、有智慧的人。

    他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刻站出来说话,已经说明了他的勇气和决心。

    于是,余大家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好,就听你的。”

    “先查明真相,再做定夺。”

    随着余大家的话音落下,朝堂上的气氛终于缓和了下来。

    那些背叛者虽然暂时逃过一劫,但他们知道,自己的末日已经不远了。

    而王烨则成为了朝堂上的焦点人物,他的勇气和智慧也得到了余大家的认可。

    这场朝堂的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了下来,但背后的暗流涌动却远没有结束。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游楚国……在游楚国的心脏地带,皇宫的朝堂上,气氛压抑得几乎让人窒息。

    百官们低垂着头,他们的心在颤抖,灵魂在恐惧中颤抖。

    他们渴望逃离这个充满绝望的地方,但无处可逃。

    整个皇宫,从内到外,都被如离国的势力所控制,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们牢牢困住。

    余大家,游楚国的长公主,她的眼底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她的双手紧握在腰间,青筋暴起,显示出她内心的激动和愤怒。

    她扫视着朝堂上的百官,声音冰冷而坚定。

    “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可能是被迫成为如离国的走狗。”

    “有些人可能是为了权力和财富而背叛了游楚国。”

    “但无论原因是什么,你们都必须为你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一位文官,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狡黠和威胁,试图用言语稳住余大家。

    “长公主,您失踪了十年,对游楚国现在的形势可能并不了解。”

    “我建议您在处理事情时要慎重。”

    余大家冷冷地笑了,她的目光像两把利剑,直接刺向那位文官。

    “谢大人,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吗?”

    “你搜刮民脂民膏,将百姓的血汗钱进贡给如离国,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吗?”

    谢大人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瞪大了眼睛,指着余大家,声音颤抖。

    “长公主,你不能血口喷人!”

    余大家没有理会他的狡辩,她转头对站在皇宫大殿外的亲信下令。

    “来人,将谢大人押入天牢,抄其家产!”

    随着命令的下达,两个身材魁梧的侍卫走了进来,他们面无表情地架起谢大人,拖着他向外走去。

    “你……你要做什么?”

    “我是四品朝臣,需要经过大理寺的审查才能判决!”

    “你没有资格执行!”

    “没有资格!”

    谢大人的声音充满了恐慌和绝望,他挣扎着,试图挣脱侍卫的束缚。

    但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谢大人被押入了天牢,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审判和惩罚。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背叛了游楚国,成为了如离国的走狗。

    朝堂上的其他官员们看着这一幕,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他们知道,余大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背叛游楚国的人。

    他们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他们必须做出选择。

    是继续为如离国效忠,还是选择回归游楚国,为国家的未来而战。

    皇宫大殿之上,回荡着一声声惨叫和呐喊。

    仿佛冤魂的悲鸣,穿透了厚重的宫墙,令人毛骨悚然。

    这惨叫声,是右大人的,他曾经的权势和荣耀,此刻都化为了泡影。

    大殿内,一片死寂。

    官员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恐惧,他们的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着。

    仿佛站在了悬崖边缘,随时都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余大家,这位游楚国的公主,她的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声音如寒风般刺骨。

    “右大人,你这些年来,助纣为虐,屠戮我游楚国百姓,将无数年轻姑娘送到如离国受尽折磨。”

    “现在,是时候为你的罪行付出代价了!”

    这句话一出,整个大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笼罩,让人窒息。

    一个官员承受不住这股压力,直接跌倒在地,全身乏力,冷汗直流,嘴唇煞白,哆嗦着说。

    “罪臣,愿意付出代价,只求公主能够放过我一家老小,感恩不尽,感恩不尽呐!”

    右大人知道,自己这次是在劫难逃了。

    他对着余大家使劲磕头,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家人争取一线生机。

    然而,余大家并没有回应他,她认为,即便是磕死在这里,也不值得她同情。

    余大家的亲信上前,将右大人押了下去,送入天牢。

    同时,余大家还下令火速派人前往右大人的家族抄家,以绝后患。

    这十年来,余大家一直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同时也在搜集那些助纣为虐的官员名单和罪行。

    每当她念出一个名字,就意味着那个人将难逃制裁。

    “王大人、于大人、朝将军……”

    余大家的声音冰冷而坚定,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死神的气息。

    百官们听得心惊胆战,屏住了呼吸,不敢直视余大家的双眼。

    只在心底默默祈祷自己的名字不会被念出。

    短短片刻之间,整个朝堂之上便已经少了近二十个官员。

    余大家的手段铁血而果断,不留任何情面。

    这时,一直未曾开口的宰相傅程终于忍不住上前半步,微微拱手道。

    “公主,老臣有一言相劝。”

    余大家转头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尊敬。

    她知道傅程一心为着游楚国着想,因此对他的意见格外重视。

    傅程继续说道。

    “虽然这些官员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但公主也要顾及朝纲稳定不可过于激进以免引发更大的动荡。”

    余大家沉默片刻后缓缓点头表示理解。

    她知道傅程的担忧是为了整个国家的未来着想。

    于是余大家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口时声音已经柔和了许多。

    “傅大人所言极是本公主自会权衡利弊不会让国家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百官们听到这里都松了一口气心中对余大家的敬畏又多了几分。

    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公主虽然手段铁血但心中却有着对国家深深的热爱和责任感。

    在她的带领下游楚国必将迎来新的辉煌和繁荣。

    在游楚国的心脏地带,宰相傅程站在朝堂之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

    他瞥了一眼那些因恐惧而颤抖的百官,深深地叹了口气,声音中充满了担忧。

    “老臣深知这些背叛国家的官员罪孽深重,但如今游楚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

    “如果我们彻底清洗朝堂,恐怕将无人能够在此议事。”

    傅程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让整个朝堂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

    然而,余大家却并未因此动摇,她沉思了许久,然后坚定地说道。

    “傅大人,我明白你的担忧,但有些事情我们必须做出决断。”

    “否则,后果将更为严重。”

    傅程的眉头紧锁,他无法想象今日过后,朝堂将变得如何冷清。

    他希望能说服余大家慎重处理此事,以免动摇皇朝的根本。

    然而,他的话还未出口,就被一旁的王烨打断。

    王烨,这位真正的顶尖大儒,他的话语充满了冷漠和威严。

    “老头,你想得太多了。”

    “现在,闭上你的嘴!”

    傅程被王烨的话吓得一颤,他连忙躬身行礼,不敢有丝毫反驳。

    “先生所言极是,末学弟子傅程谨记。”

    傅程知道,如果他想在学术上更进一步,他必须抓住这次机会。

    而王烨的话也让他明白,他不能再犹豫不决。

    王烨的目光转向了余大家,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告诫。

    “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做。”

    “犹豫不决,只会让你一事无成。”

    余大家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欠身行礼,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决心。

    “是,先生,梦华明白了。”

    有了王烨的指示,余大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她不会轻饶这些背叛国家的官员,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她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游楚国寻找新的希望和未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