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美救英雄
() “救命啊!救命啊!”一个村民手脚并用的跑出自家院子,高声大喊道。
各家急急忙忙点亮煤油灯,拿起农具就冲了出来。
可惜根本无济于事,毫无武力的农夫压根不是那帮黑衣人的对手。
黑衣人就像是在收割韭菜一般,收割着一条条鲜活的人命。
张巧儿刚要点燃煤灯,就被张行阻止道:“别点,外面那些人不是普通的土匪,应是早有预谋而来。”
张巧儿似想到什么般,快速点了点头,紧接着问道:“那现在怎么办?”
“简单收拾几件重要的东西,咱们赶紧走,”张行说完就转身,小跑出去找张老汉准备离开村子。
张巧儿快速将装着衣服和银两的包袱从床地上拿了出来,留恋的看了一眼住了十几年的地方,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了。
胤等人和张巧儿汇合,刚准备从后院离开,就见到有一个黑影躲在暗处。
张席拔起腰间的刀,轻手轻脚的走了过去,等走近一看,那人是昨日才见过的李桂英。
李桂英刚想惊声尖叫,就被张席捂住嘴巴,李桂英的眼珠透露出满满的惊恐,身体微微颤抖着。
张老汉快步走上前,说了一句:“后生,带着桂英一起吧。”
张席冷淡的目光看向胤,似乎在询问他的意见。
如今多一个人,就是多一分累赘。
胤点了一下头,“带她走吧,别多加逗留,逗留的时间越长,风险越大。”
张巧儿从张行身边走过来,拉住李桂英的手,率先往前走去。
几个人连夜奔走,不敢有丝毫停留,生怕对方伺机追上来,将他们一网打尽。
“这伙人是什么人?竟然如此残忍的屠村,”张行想到熟悉的村庄尸横遍野,一脸愤恨的说道。
胤坐在大石头上休息,未语。
开始胤以为这伙人为刺杀他而来,还特意留下来一件带血的衣服。
可对方根本没有追上来,看起来这个村子似乎有秘密
胤将探究的眼神投向坐在右侧呼哧带喘的张老汉。
张老汉神色有些闪躲,似乎在忌讳些什么。
胤知道此时不易多加追问。
倒是李桂英突然抱着张巧儿哭起来:“巧儿,以后我就没有家了,巧儿以后可怎么办啊?”
张巧儿环视众人,将李桂英拉到一旁小声安慰着。
“爷,咱们现在往哪里走?”张席小声的询问道。
胤深思片刻,才目光坚定的说:“往京城走,越往京城越安全一些。”
京城才是胤的大本营,而且往京城的方向沿路,还有他岳父费扬古的亲信,安全方面保证能多一些。
胤和张席在城外等候,让李桂英和张巧儿进城买了一些容易保存的酱牛肉、大饼、馒头等吃食和用得上的东西。
又让张行和张老汉去城里面买了一辆马车。
凭他们人力走到京城,简直是痴人说梦话。
“巧儿,那个男人是谁啊?就是让张行听令的男人,”李桂英白皙的面容泛着红光。
张巧儿瞅着她少女怀春的样子,心底留下一丝疑惑。
张桂英可是刚刚失去唯一亲人,虽村长不是张桂英的父母,可好歹也收留她一个多月,最后的亲戚。
如今才死没一天,就打探起其他男人,真是奇葩!
张巧儿声音顿时冷淡几分,“不太清楚,不过听行哥说他有妻有子。”
“哦,”李桂英察觉到她的冷淡,不敢再追问,如今她还要靠着张老汉父女生活。
“一会我去买馒头,你去买牛肉吧,这样能快一点,”李桂英突然提议道。
张巧儿没有拒绝这个提议。
傍晚,几人在城外汇合连夜朝着下个地方奔走,刚刚达到下个驿站就碰到一伙截杀的人,李桂英一个飞跃倒是帮胤挡了一剑。
胤楞了一下,击退敌人后,还是让张老汉和张巧儿好好照顾被捅一刀的李桂英。
张席和胤商议一番,几人从新装扮一番开始上路,一路上走各种小道,东躲西藏的往京城前进。
胤进京后,没有着急露面,先摸清楚当时京城错综复杂的情况,又把李桂英和张巧儿安排在一处住所。
等得知端郡王府出事,纯敏和三胞胎受尽委屈,胤才那耐不住出现皇宫门口。
康熙帝听完胤详细叙说后,特意恩准胤可以在乾清宫休息一晚上。
纯敏听到康熙帝离开,就迫不及待冲进来,抱着胤的止不住哭出声,“爷,您没事真好。”
“我自然没事,幸好福晋聪慧让张行和张席一路护送我,”胤尽量挑些有惊无险之处,跟纯敏简单说几句。
纯敏听到李桂英舍身救胤之事,眼睛眨了一下,“倒是应该好好感谢李姑娘。”
这一路以来,胤自然察觉到李桂英对他非同寻常的心思,不过胤怎么会对她有心思。
说句实话,胤作为清朝顶层人员,平民百姓就算成百上千不要命救助胤也是本分。
这就是封建王朝!
人命不是人命。
再者说没有胤他们先保护李桂英,李桂英早就随着村子一起灭亡
。
“赏赐她一些银两就可以了,”胤瞅着纯敏的面目表情,似乎很随意的说道。
“好,”纯敏嘴角露出来一抹淡淡的笑容,像是盛开的百合花般。
胤笑着抬起手,摸了摸她的秀发,“李桂英身份可疑,你若碰到记得提防些,我听张巧儿透露李桂英才刚在村子里住一个月,据说是村长的远方亲戚,一路上我见她言谈举止不像是普通的村姑,似乎……”
“似乎什么?”纯敏为胤倒了一杯茶。
胤接过茶,轻抿一口,皱了皱眉头,“不好说像什么,就是感觉没有普通村姑那种朴实。”
“有时间本福晋亲自去会会这位李姑娘,”纯敏皱了一下眉头,眼中掠过一丝冷意。
胤自知无法阻止纯敏的想法,转而说:“这些日子苦了你,若不非我不能及时回京,你和孩子们也不会被那帮鳖孙欺负,都是为夫不好。”
“没事,你平安回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没有这般严重,我只是想要逼着他们认错,”纯敏说着说着眼泪就夺眶而出,“我怕你不在了,我保护不了孩子,我害怕他们被欺负。”
“苦了你,”胤靠在床头,将这个柔弱的女子抱在怀里面,柔声安抚,“都是我的错,都是爷的错,爷应该多带几个人,哎,只是爷没有想到五哥他……”
“爷,”纯敏擦了擦眼泪,如今胤回京,纯敏因孕期变得敏感多疑的心思,也逐渐恢复以往的平静,“你别怪五哥,那是他疼爱好几年的长子,连嫡子弘都比不了。”
胤冷哼一声,不想再提这个扫兴的事。
小心翼翼的抚摸上纯敏微微凸起的肚子,“真是个好孩子,知道体贴自己额捏。”
“是啊,”纯敏露出一个充满母性光辉的笑容,抚上胤晒成小麦色的大手,轻轻抚摸着上面的薄茧。
一切都是岁月安静好。
翌日,胤一家回到端郡王府邸养伤。
郡王府上下一扫之前阴霾,每个人都带着笑意。
纯敏为了庆贺胤平安回来,给他们多发了三个月的银子,又让人在城外施粥做善事。
过几日,胤将关于矿产的奏折递交给康熙帝。
康熙帝发布上谕:开矿凡请求开采者,需当地官兵入驻,定期巡视,并有十多条资质等才根据情况准许开矿。
广东海阳县一个商民兴办的最大的矿厂封闭,湖南许多地方的铅矿也封禁,四川、河南的一些矿厂也都被禁止,都必须从新按照规矩从府衙取得资质才可从新开采。
靠着矿场盈利的商人和农民开始反抗,随着军队的介入。
靠矿产发家致富的商人暂时消停下来,农民工也随之安静下来。
像是云南督抚雇本地人开矿及商人王纲明等在湖广、山西各雇本地人开矿是率先通过的照准。
各地商人看到希望开始老老实实取得各地采矿资质。
其实云南铜矿是清朝铸钱所必须,且王纲明是当时著名的皇商,直属内务府,所以才率先通过。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矿产开采变得规范起来,减少不少榻矿之事,这事也逐渐开始被老百姓接受。
十阿哥胤表示一切都是他宣传的好,提前打好量,宣传此事对老百姓生活的好处,让伺机煽风点火的反清复明人,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这一切都跟在家休养的胤无关,胤每日陪着妻小,过得是一个轻松自在、无忧无虑。
每日睡觉睡到自然醒,想来和纯敏来一个早安吻,腻乎一会儿,再起来吃早饭。
读会儿书或者下个棋,吃个午膳,顺便还有宝贝福晋准备的爱心汤。
午睡后,起来陪三胞胎读读书,在比划两下剑,当做做康复。吃晚膳、散步、睡觉。
哎呀,这日子美啊!
若不是好不容易从康熙帝手里面逃过一劫的十阿哥胤前来。
胤都想不起来自己还是有官职在身的。
“九哥,你可想死我了!”十阿哥胤眼泪汪汪,一个箭步冲到胤面前,双手抱着他。
“嗯嗯,本郡王知晓了,谁让本郡王英明神武,”胤回抱一下他。
从郭络罗图兰塞嘴里面,胤知道胤为了寻找自己的踪影付出多么大的努力,甚至直接和老八的势力都对上了,就因为胤怀疑是老八故意给他下的套。
胤觉得自己真是有个好兄弟。
“听到九哥你这么说话我就放心了,”十阿哥胤拉着他走进堂厅,又让太监上了一杯果茶,最近他对于这种酸酸甜甜的东西,还是感兴趣的。
“改天你帮我宣传宣传,我为咱们大清百姓做这么多好事,怎么反清复明就盯着我,”胤似乎在发泄不满一样。
十阿哥胤自然听得懂他的含义,“放心,这事没有问题,如今老三专心跟着她老师和门客,修书,就是《律历渊源》,全是学者和无功名的布衣,如陈梦雷、杨文言、周昌言等。”
胤顿了一下,低声说道:“至于老五如今正忙着接手你的门人。”
胤毫不在意的回道:“没事,反正本来就是一部分郭络罗氏的人,还有无关紧要的人,主要的人还是在我的手,不过没想到本郡王这么不得人心,这才消失几个月什么阿猫阿狗就
想要跳到我的头上。”
胤想说,还不是因为皇阿玛从中搞鬼,想了想胤没忍心说出来这个事实。
九哥不在这段时间,皇阿玛做出来事,实在是太让人心寒,简直不能用人走茶凉来形容。
如今随着九哥回来,京城的波涛汹涌越加的严重,众人都害怕成为下一个“失踪”的胤。
特别是五贝勒本来算是天然的“端郡王党”,就算是没有公开,可胤多多少少也在庇佑这个亲哥哥。
没曾想胤上一秒不见,下一秒老五就毫无芥蒂的接手胤的人,还让庶长子欺负人家嫡子,连个交代都没有。
老五这事做的不地道,众人都知道,没有多管闲事的阿哥们,没有像以往忽略五贝勒胤祺这个人。
这位背后是有着富察氏、还有皇太后撑腰,再加上小部分郭络罗氏族人。
不过胤并没有打算跟亲哥哥来一个厮杀,让别人占便宜。
老五这事不地道,可也是人之常情。
胤想得很清楚,人走茶凉在官场是最常见的事情。
可不代表胤不会给对方一点教训,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罢了。
胤与胤畅谈一番后,就回去连夜赶出来一篇夸赞胤的话,都没有跟康熙帝禀告,一天一夜印刷出来报纸发放到各大省份。
大概是叙说胤这些年做了什么有意于百姓的事。
管是几年前查抄贪官污吏,还是关注百姓农业发展,甚至把纯敏各个产业对老百姓的好处,都写了进去。
没有虚的,每一个都是老百姓看得到的。
末尾说了一句,就这么一个为国为民的人,却在私访时被反清复明接二连三的追杀?他们是为了一己私欲,还是为了百姓?
等到发放各地,不少举人、秀才,还记得当年科举时,端郡王为他们暗中做的事情,还有这些年考场越来越好的条件。
经过胤时不时的渗透,众人都知道这些事情是胤做的。
当然胤不知单单在《大清报纸》上夸赞胤一个人,更多是在报纸夸赞着康熙帝的丰功伟业。
其他阿哥们做出有利于江山之事,胤也会派人写上去,不然就犯众怒,也让胤站在风口浪尖上。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