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石头记
大公主前些日子刚回来,本宫就发现她变了不少。”
“脾气性格是最大的变化,虽说人瘦了些,可看着清丽了不少。”
“对于此,本宫想要对你说声谢谢。”
淑贵妃的道谢哪是杨玄辰能随随便便接下的,他自然称都是陛下和娘娘的隆恩。
对此,建文帝再次表示了不满,“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别一副假惺惺的模样。”
“朕不喜,你要改!”
杨玄辰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俯首一揖随即答道:“臣谨遵陛下旨意。”
“大公主的变化,七分是靠自身,二分靠清水县的环境,一分才是臣的功劳。”
于是,他便把大公主在清水县历练求学的大小事迹,挑了一些重点说了一说,当然好坏都有,不偏不帮。
“依你所言,大公主目前可以独当一面了?”淑贵妃听后问道。
杨玄辰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肃了起来。
“若是只负责肥皂和香皂的运作,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且新产品的研究大公主也是主要的负责人。”
“不过,臣以为……”
他说到这略微顿了顿,眉头紧在一起思索了一下,然后再次开口。
“若是把整个紫金斋交由大公主的话,还需要实际的历练,通过短期的过程和结果,来验证将来的路是否可以这么走。”
“如果实际和预期有所偏颇,那么还要看过程中的调整是否得当。”
说到此处,大公主脸上的得意之色一下变得难看了起来,双手抱臂重重地哼了一声,表达了心中不满。
反而建文帝和淑贵妃却是喜上眉梢,他们的看法和杨玄辰显然是一致的。
正当两人想要开口继续问些事的时候,杨玄辰再次一拜,这次开口的语气就显得不是那么好了。
“就拿这梦坡斋来说,其梦坡斋三字出自石头记,而石头记的所有权属于著书之人。”
“其中有没有考虑过著作权和名誉问题?若是著书之人来闹事,这梦坡斋是开下去呢还是歇业呢?”
“是以身份和地位剥夺著书之人的权利呢?还是把全部的利益拱手与人?”
他的话,说得很不客气,直截了当地点出了大公主的不妥之处。
因为很早之前,这片大陆上发生过类似文字狱的事情。
然后天下读书人愤然起义,出现了儒以文乱法的现象。
经过三个朝代的发展,读书人的地位无疑变得高高在上。
而且读书人最重名声,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让自己流芳百世的机会。
若有欺世盗名之辈用了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书,他们绝对会以死相拼。
这时,建文帝把头转向大公主,淡淡地问道:“雪儿,你可有与这著书之人商量过?”
赵雪支支吾吾了半天,没道出个所以然来,只得把小眼神儿看向了杨玄辰,“那个……这个书铺的名字你不喜欢?”
“嗯?”
建文帝和淑贵妃两人同时跳了跳眉毛,自家女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梦坡斋三字能不能用,不应该问著书之人嘛,怎么问起杨玄辰来了。
我焯,不对,难道这小子就是十夜?
杨玄辰被她问得瞳孔一缩,玛丽隔壁的,你这傻丫头,这种话怎么能现在问?
完了,身份暴露了!
建文帝和淑贵妃知晓也就罢了,多一个你手底下的太监知道也无妨。
你特娘的,现在连宫女和侍卫都知道了,明天就会传得满城风雨,自己如何低调行事?
正想着如何应对呢,大皇子这屁大点的孩子却开了口,“小白脸,皇姐问你呢,你倒是说话啊。”
哎哟我焯,这小屁孩是大皇子吧,小模样随淑贵妃,长得倒挺俊俏。
就是这张嘴不讨人喜欢,什么小白脸,哥这叫帅气好不好。
当然了,心中虽是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这么说,杨玄辰向着大皇子行了一礼。
“殿下,臣没有不喜,臣的意思是,凡事不可独断独行,得集思广益,听取他人意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趋避利害方能成事。”
这时,大皇子指着杨玄辰说道:“你这是在教皇姐做事?”
话音刚落,只见建文帝重重地拍响了身旁的案几,“放肆!”
“为君者何道而明,何失而暗的道理太傅没教过你吗?”
“就连朕的决策都需要听取各省、各部的意见,杨玄辰的话哪里说错了?”
对大皇子说教了几句后,建文帝又向杨玄辰问起了话:“朕倒是有句话想问问你,你写石头记的初衷是什么?”
“回陛下,当初清水县的几个书生可把臣气坏了……”
杨玄辰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通,主要讲的还是教化百姓,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图个乐子。
一会义愤填膺一会又为国为民,接着就是捶胸顿足,反正演得很嗨,惹得淑贵妃和赵雪咯咯直笑。
建文帝自然也是看出了其中的意味,不过他的脸色却是突然一变,变得严肃了起来。
“石头记共一百二十回,朕初读此书只觉其中辞藻优美。”
“但是,朕第二次细细品读之后,却觉得此书另有深意,你可否为朕解释一二。”
于是,建文帝就着话题,提出了好几个关于荣国府关于宝玉关于贾政的疑问。
这些个问题把杨玄辰问得是冷汗直流,他偷偷地望了一眼建文帝,又把眼神瞟向了淑贵妃。
然而,此时的淑贵妃眼神也是灼灼,表情严肃,显然建文帝提出的这几个问题也是她比较关心的。
石头记这本书放在这个时代,无疑会引起社会的轰动。
它讽刺了封建社会中贵胄门阀的奢华、荒淫,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与衰落。
这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批判,批判了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婚姻制度、等级制度等等。
想到此处,杨玄辰的背上冷汗更多了,如果对这些问题回答不上,或是回答不好,说不定惹怒了建文帝,这是要被杀头的。
正当他掣襟肘见之时,赵雪却说起了话。
“父皇,儿臣可否说几句?”
建文帝点了点头,对于方才提的那些问题,他不仅想要看看杨玄辰是怎么想的,其实也想看看自己女儿的理解。
毕竟大公主在清水县生活了几个月,很明显她的作风脾气变了许多。
若是学的都是好的,那自己的大皇子是不是也可以考虑换一个老师。
赵雪站起身先是向建文帝一福,接着向杨玄辰行了一个学生礼。
“父皇,儿臣认为,传统的思想、礼数、体制等等,框死了大炎!”
“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牢笼里,这个牢笼阶级固化,权利集中。”
赵雪继续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坚定。
“如果有一桌丰盛的佳肴摆在所有人的面前,从上至下传递的话,最上层的人能吃得满嘴流油,而最底层的人却有可能连残根剩菜都没有。”
“儿臣在清水县所见所闻虽不说窥其全豹,但百姓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却让儿臣深思。”
“清水县权利最大的人是老师,其次便是县丞和各房的主事,再次便是一众衙役。”
“但是,自老师起,人人以公仆自居,服务百姓造福一方。”
“儿臣认为,我们应该打破这个巨大的牢笼,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享受到那桌丰盛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