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73章 词坛晏几道

第473章 词坛晏几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中国璀璨的古诗词文化中,唐诗宋词无疑是顶流代表。

    而宋词中的婉约派当然也是占据了宋词的半壁江山。

    婉约派的作品通常侧重儿女长情,婉转含蓄,满是柔婉之美!

    而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包括了一对父子——晏殊父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句就是晏殊的代表之作,而晏殊的儿子在文学上的造诣甚至更胜晏殊!

    “晏几道是遗落在北宋破败皇城中的一株青竹,他是标注在哀婉小令中的一段注脚。”

    “他是沉湎在困顿窘境中的富贵公子,他是堕落于柔情蜜意的花间过客。”

    “世人说他写一首绝妙好词,却偏生不被命运垂怜。”

    “一身雪白长袍,一个古松清影,纵使再有遗世独立的张狂气质,却终究只剩梧桐叶落。”

    “北宋,一个广阔的朝代,却容不下一个纯粹的读书人。”

    “从窘境到绝境,晏几道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

    “他的一生,除了词别无长处,这也许是他的悲哀,也是他的不幸。”

    “生于宰相之家却家道中落,一生清高孤傲却身陷囹圄。”

    “和《红楼梦》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也是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贵公子哥。”

    “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宰相晏殊,不仅在政治上卓有建树,于诗文创作上也是从小被冠为神童的大才子。”

    “晏殊四十七岁才得第七子晏几道,因此对自己的小七儿子格外宠爱。”

    “而晏几道也不负众望,继承了父亲优秀的文学天赋。”

    “七岁做文,十四岁参加科举考试,还中了个进士。”

    “晏几道自小便在胭脂粉堆里长大,这也给他早期的词作沾染了脂粉气。”

    “锦衣玉食,珠围翠绕,少年鲜衣怒马,未尝生活艰辛。”

    “诗酒趁年华,少年时期的晏几道过得逍遥自在,不愁衣食。”

    “因为六位兄长都已迈入仕途,他更是乐得清闲。”

    “北宋中期没有外敌侵扰,也没有天灾人患。”

    “歌舞升平的年代,文人雅士总是特别活跃。”

    “他们常常聚在一起吟诗作对,与歌伎交往密切,留连于勾栏瓦肆之间,醉酒笙歌。”

    “晏几道也热衷于此,本就是翩翩公子,又家境殷实出手阔绰,自然很能讨歌伎们的欢心。”

    “他享尽了人间奢华的佳宴,也贡献了迤逦富贵的小令。”

    “酒酣耳热之际,他填词,姑娘唱曲。”

    “一时之间,四处氤氲着晏几道的缠绵悱恻之作。””

    “二十来岁的少年正是意气风发的好时节,作为擅长音律的行家里手,他总是夜夜欢宴。””

    “他写男女之情爱,却又着眼于情爱中的感应与共鸣。””

    “他没有流于世俗,纠缠于艳情本身。””

    “而是由内深究,挖掘出男女间的更深沉、更细密、更微妙的底蕴。”

    “而这,也是他的小令中总是弥散着淡淡的哀愁的原因。”

    “他是纯情的,他是痴情的,他是至情的。”

    陆游:二晏是指北宋词人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因艺术成就影响了一代词风,他们也是历史上少数著名的父子文学家。

    晏几道的人生与贾宝玉十分类似,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都不喜欢科举正途,也都家道中落过,只不过晏几道的家道没落得没那般狠。

    而且晏几道也确实有才华,这一点他比贾宝玉强。

    因庆历新政失败,五十八岁的晏殊正从人生峰巅上下落。

    至和二年晏殊死亡,此时晏几道才7岁,几个晏殊的幼子就由长媳妇张氏抚养长大。

    也可以说由于晏殊的缺席,作为晚辈的张氏在培养这几个幼子上,对科举意识的培养显得不那么足够。

    以至于晏殊这三个幼子在科举上几乎没有作为,其中晏几道更是鄙视科举。

    不过晏殊毕竟是宰相,即便是去世了。

    但在朝中有人的情况下,晏家还是很安然。

    因此少年的晏几道还是享受着相门之后的地位与丰厚的物质生活。

    宋朝对文人是相当优厚了,除了给官员超高待遇与地位外,还会门荫官员子弟。

    所以想要升职快就要走正途途径,还得去考科举。

    因此有志气的官宦子弟不愿意荫补入仕,更愿意去考科举。

    晏几道是清楚这样的情况的,但他并不在意,可能是家庭的地位与个人的才华给了他错觉,晏几道选择了门荫入仕。

    宋代荫补者通常是二十岁入仕,晏几道也差不多是这个岁数入仕。

    由于有家族光环笼罩,晏几道做官的最初几年仅仅是应付一下,其它时间还是想着音乐与酒。

    王安石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开始推行变法,而晏家又整体上偏向旧党,以至晏家整体上被政治风波涉及到。

    朝中无人的情况下,晏家彻底暴露在变法派的冲击下。

    而像晏几道这种小角色,就被稍微牵了一下,直接结束了他的生活。

    晏几道就向颖昌知州韩维献词,献词这种举动就是将官员推荐自己。

    韩维也是晏殊的门生,收到晏几道的献词后,韩维的回答完全是以长辈的身份教训晚辈。

    不过也正是韩维的教训,直接将晏几道点点的功名之心给淹灭了。

    元丰年间另一件大事,就是晏几道奉宋神宗的诏作了一首词。

    宋神宗的反应是大称上意,认为不错。

    不过晏几道却没有因此而攀上高位,不然也不会到宋徽宗年间,还只是个开封府推官。

    “不论是追忆往昔旧事,还是体验爱情欢愉,或是感伤年华易逝。”

    “他总是能用最短的,最抒情的,最刻骨的言语来抒发这种强烈的感情。”

    “在晏几道身上,你似乎看不到他的理性。”

    “时人不懂,世人亦不懂,大家都称呼他的词作为鬼语。”

    “只是,醉卧花丛的日子太久,人便再也清醒不起来了。”

    “晏几道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1055年,晏殊病逝。”

    “生活的风霜刀剑立刻向晏殊侵袭而来,春风得意的日子过久了,人难免会倦怠。”

    “晏殊也不例外,从小生活在金丝笼里的雀儿又怎么能知道生活的不易呢?”

    “晏殊的丧仪甚为隆重,仁宗皇帝亲临,百官前来吊唁。”

    “绵延了五十多年的相府燃烧着最后的繁华,来来往往的宾客默默诉说着晏殊生前的名望。”

    “影影绰绰的灯火间,是娇生惯养的富贵公子略显迷茫的眼神。”

    “而晏几道也完全没有意识到,未来的日子对他有多么严苛。”

    “在他看来,一切都没有那么糟糕。”

    “晏几道的二哥二嫂素来疼爱他,晏殊走后,他的二儿子和二儿媳便承担了经营这个大家庭的重任。”

    “他们不仅悉心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们,还张罗着为七弟晏几道娶了妻子,成了小家。”

    “而晏几道本人虽然不喜官场,但门荫入仕,也得了个太常寺太祝的小官。”

    “这个官职司宗庙祭祀,远离官场污浊,也正合晏几道心性。”

    “如果晏几道不是那么的桀骜不驯,那么的清高孤傲,只是一个有点才华的中规中矩的读书人。”

    “那凭借他的才华和其父晏殊的影响,他的仕途也决计不会止步于此。”

    “可慢慢地,热闹繁华的相府变得门可罗雀,妻子的冷眼和呵斥也让晏几道不得不正视自己如今这残败的生活。”

    “他也曾试过作诗呈给宋仁宗,诗中满满的都是吉祥话。”

    “他也曾给曾经父亲的门生韩维献词,可对方颇为冷淡地斥责了他的才有余而德不足。”

    “秋草凋零,夕阳迟暮,屋漏偏逢连夜雨。”

    “王安石变法引得赤地千里,为民请命的郑侠先后作两幅图进献给皇帝。”

    “而这一举动触怒了新法派,郑侠因此被发配到边远地区。”

    “而与郑侠一向来往甚密的晏几道也受到牵连,锒铛入狱。”

    “加之在郑侠家中搜出了晏几道的一篇诗作,新法派更是一口咬定他在讥讽新贵。”

    “所幸,宋神宗欣赏他的才华,将他释放。”        辛弃疾: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痴情人晏几道醉卧花丛的一生。

    晏几道出生时,晏殊不仅官居高位,而且已经名满天下。

    晏几道是晏殊最小的儿子,从小就深得宠爱。

    也正是因为这种宠爱,晏几道很小就开始接触父亲的诗文。

    虽然父亲的诗作的确对晏几道有些影响,但是更多的还是晏几道那逆天的文学天赋,年仅7岁时就能提笔著文。

    等到14岁时,晏几道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早早地拿到了进士的身份。

    此时的晏殊身居要职,而晏几道的六位兄长也全部进入仕途。

    晏几道可以说没有任何生活压力,日日饮酒斗诗,纵享逍遥自在的风流公子生活。

    可惜这种快活日子并没有过太久,晏殊去世后,晏几道立刻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社会压力。

    当年那些鞍前马后的狐朋狗友们突然间就让他领略了什么叫世态炎凉!

    好在有二哥的照拂,晏几道才能勉强娶妻度日。

    虽然朝廷感念晏殊的功劳将晏几道封为太常寺太祝,但是不久后晏几道又因为诗作得罪新党被捕入狱。

    虽然后来被释放,但是经此折腾,本就无甚收入的晏几道处境变得更为困难。

    正值壮年的晏几道在仕途上四处碰壁,再也没有了豪情壮志,再度沉醉于诗酒之间。

    也是这个时候,晏几道结识了黄庭坚,两人饮酒赋诗,成为好友!

    晏几道虽遇颇多挫折,但也想向父亲一样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晏几道在打听到韩维担任颖昌知府时,便起了心思。

    因为韩维曾是父亲的晏殊的弟子,再加上晏几道自觉满腹才华。

    于是将作品呈给韩维,希望能到其提携。

    可是此时晏殊已经去世,韩维并不打算给晏几道这个面子。

    直接奚落晏几道才华确实不错,但是德行有问题。

    此时的晏几道再次体会到了无边的冷漠,昔日师兄弟之间的恩情早已不在。

    自此,晏几道彻底放弃了仕途高升,不再考虑那虚无缥缈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

    开始流连在青楼歌声中体会那婉约诗词带来的感动!将人生事业从为官变成了填词,同时开启了风花雪月,醉卧花丛的一生!

    那时,晏几道有几个好友,经常在一起笑谈饮酒。

    其中一个好友家中有几位歌妓,每当晏几道新填诗词,好友必会让歌妓们一同演唱。

    这几个歌妓,年轻俏丽,声音婉转动听,舞姿更是曼妙无比,晏几道经常沉醉于中。

    而这其中有一个歌妓更是让晏几道沉迷不已,但碍于是朋友的侍妾,晏几道从来也未曾表达索要之求。

    彼时的晏几道几乎没有上进之心,恰是对这些歌妓们的深情让晏几道的思绪有了寄托之地。

    正是这些歌妓们的陪伴,才让晏几道有了醉卧花丛,赏月品酒的乐趣。

    而晏几道也将自己对歌妓们的痴情融入到那一首首小山词中,留于后人赏!

    “入狱让祖上蒙羞,清高让仕途不顺,不愿意放弃尊严和孤傲,便只能在遗世独立的理想乡寻花问柳。”

    “自此之后,晏几道的仕途再无起色。”

    “他早早辞官,回家过起了自己的诗酒人生。”

    “直至1110年,年逾古稀的晏几道与世长辞,结束了自己跌宕的一生。”

    “晏几道走后,他的诗词却历久弥新。”

    “在中国诗词史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成为一座敦厚而又具有鲜明意义的里程碑。”

    “晏几道存世的除了三首长调外,其余均为小令。”

    “这些小令兼具清丽与壮阔的艺术性,又承袭了其父词作中的典雅富贵,糅合了柳词的旖旎流俗。”

    “歌伎的传唱又使得词这种一直被斥为淫词艳曲的艺术形式得以登大雅之堂。”

    “而晏几道此人的纯情与痴情,又为他的词作贴上了鲜明的个人标签。”

    “真与痴是晏几道为人的性格特点,他的词作也是如此。”

    “晏几道的朋友家中有莲、鸿、蘋、云四位歌女,晏几道的词作也大多由这四位歌唱诵。”

    “后来因为朋友病重,便遣散了歌女们,晏几道感怀歌女们的离去。”

    “同时也在追缅曾经回不去的纵情岁月,由此便衍生出了晏几道著名的《临江仙》和《鹧鸪天》。”

    “对晏几道而言,永远生活在梦里才是他永远的归宿,而现实只不过是他的又一个梦。”

    “他是一个天真又痴傻的可爱之人,他是一个能够纵情歌酒的朋友,可他却不是一个理想的丈夫。”

    “他把他的多情和痴情通通给了那些与他只有一面之缘的歌伎,却让枕边人与他一同忍受饥寒交迫的困顿生活。”

    “因为生活的贫苦,他们想要经常迁徙。”

    “每次晏几道总是将他那些宝贝藏书搬来搬去,唯恐它们有所闪失。”

    “而他的妻子十分厌弃这些书,骂他像是乞儿搬碗。”

    “晏几道知道妻子不满,所以毕恭毕敬地给妻子写诗,希望妻子能愿君同此器。”

    “对于读书人而言,书于他就像是碗于乞丐。”

    “虽然妻子不理解他,却不能苛责妻子。”

    “因为在生活的苦难面前,一切文艺的追求都显得那么无足轻重。”

    “可惜,今人言及晏几道,都离不开觥筹交错,红袖添香。”

    “他就像是被封印在那座用脂粉和珠尘灌注而成的大观园里的贾宝玉。”

    “而他平生所有,也都被世人定格在了莲、鸿、蘋、云四位歌女的歌声里。”

    “而他的高贵,坦诚,倔强,孤傲,他的心如赤子,他的遗世独立。”

    “都被遮掩在那些酒饮狂愁之中,空留一句唏嘘感慨。”

    岳飞:一个在现代知名度不怎么高的北宋词人,但大家可能都熟悉他的老爹晏殊。

    小晏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出生时晏殊已经快50岁了。

    老来得子的晏殊,可能将自己毕生的才情都传给了这个宠溺的儿子。

    要知道,晏殊是宋朝最著名的神童。

    14岁面圣应试,即赐同进士,此后便开始了长达五十年的辉煌官宦生涯,最高位居宰相。

    他为晏门家族积聚了巨大的声望,门生更是遍布朝野。

    可以想象,晏几道的少年时光是怎样的无忧与旖旎。

    但在十六七岁时,父亲晏殊便辞世了,他由长嫂照顾。

    由于根基牢固,此时依然家境优渥,晏几道和几位京城名少组成了一个小圈子。

    这个小圈子相当排斥他人,只容得下他们这些浪荡逍遥的贵公子。

    某个公子哥的家中有莲、鸿、苹、云四个色艺双绝的歌妓,晏几道都给予了盛赞。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这个名句便是他歌颂小苹之作,他悠然地享受这纯情快乐的时光。

    三十岁左右,飞来横祸。

    因为流民图事件,晏几道后知后觉地被卷入党争,差点被下狱。

    而家族更是遭遇了一连串深重磨难,先是姐夫被宋神宗罢相,后外甥女婿被贬谪京外。

    此时晏氏家族一蹶不振,家道中落。

    此前晏几道由于恩荫父亲的官职,而出任一个小官。

    此时,他或许有感于衰落的家境,萌发了寻求进阶的念头。

    他以一首意气风发的作品呈递给少师韩维,结果遭到了一通劈头盖脸的批评。

    自此,晏几道仕途失意,便更不放在心上。

    书生气质,恃才傲物成了他的座右铭。

    甚至黄庭坚的恩师,大才子苏东坡想见他一面,都被他以家中有客的借口回绝了。

    晏几道因为官职卑微的缘故,事迹并不多见于史册。

    在晏几道的晚年,早已蜚声全国。

    大宋来到了由盛转衰的徽宗年间,权倾朝野的宰相蔡京向他索词,他便写了两首鹧鸪天。

    他不是野史中说的那样怕得罪权贵无奈而作,而是平静甚至是愉悦的。

    只是两首儿女情长的词,没有恭维,更没有拍马屁。

    也许,饱经沧海之后,他真的看淡了。

    也许,他兜兜转转,寻寻觅觅一生,发现自己只有那一成不变的傲骨。(本章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