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前线战事(三)
半个月后,连续几批钱粮武器装备运送到了博罗城,谢镇国将手下所有部队都换装了武器装备,又给每个人发了俩个月的军饷,那些兵士每人领到十贯钱的时候,总算是在连续战事失利中露出了笑容。
谢梧也重新组织好了这些溃兵,协调好了各部队的编制,有条不紊的安排起了整训。
看着这些成果谢镇国还是很高兴的,想想这半个月来自己真的是像一个陀螺一样连轴转,每天给潮安写呈报,明里暗里的说这里的难处、哭穷、要物资,可惜相国和大将军都像是知道什么一样,没有一个搭理自己,只是把之前答应好的物资拨运了过来。
幸好还有一个对什么都有点好奇但又不太懂的君上,前几天的呈报回复里看到君上很关心他,还问前线还需要些什么。这就把谢镇国高兴坏了,连忙叫来了谢梧和诸多将领一起列清单,要兵员、要钱粮、要甲胄、要武器、要工匠、要女人……
当一份长长的需求清单送向潮安的时候,谢镇国每天都望着东边期待了起来,然后……然后就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谢镇国开始懊恼起来,不应该写这么多,这下肯定是把年轻的君上给吓到了。
索性不对这些物资援助抱有希望的谢镇国开始折腾张百胜和乌衣军,频繁的给乌衣军训话。
谢镇国站在高台上看着下面除去重甲穿着乌衣戎服的乌衣军们大声的训着:“我谢镇国是个孤儿,受武公恩惠得以有今日,有遮蔽风雨的房舍,有温饱充足的衣食,教我武艺,习得道理。十四岁选拔我加入乌衣军,跟随武公征战中原各国,而后授我为镇国军校尉。先君在位时,我侥幸获封镇国军将军,赐名镇国,于是我就是申国的第三任谢镇国,也是我的荣耀,我无时无刻不感念武公与先君的恩义。”
“眼前的诸位能够选入乌衣军,出身不是孤苦伶仃的孤儿就是受尽苦难的他国奴隶,你们摸摸自己的良心,扪心自问自己能有今日有多少是受到了国君的庇护,想想是谁救你脱离了苦难,是谁给你们吃食,又是谁让你们活得像个人?”
“我们乌衣军,跟随国君征战沙场,与君上同生共死。昔年武公被遭受周王室背叛,最后战死于王畿,跟随他出战的乌衣军尽皆慨然赴死,无一人贪生,只有如此才对得起君上的恩义和信任,这是我乌衣军的荣耀。”
“而你们……是耻辱!”说完,谢镇国静静的看着眼前这些人。
所有听训的乌衣军都涨红了眼,眼中似有火要喷出:“我等绝非贪生怕死之辈!”
有一校尉拔出佩剑对谢镇国大声说道:“将军休要小看我等,我等也是忠义之人,今日我便自尽以报君上之恩,好叫你知道我们不是贪生怕死的人!”
谢镇国怒喝道:“谁允许你自尽了?你以为你的命还是你的命吗?自加入乌衣军起,你们的命都是君上的,除了君上谁都无权处置,包括你们自己。从来都是赴死易,求生难。你等轻生自戕,那先君的血仇谁来报,乌衣军的耻辱谁来洗!”
“我从潮安出发时,接到的君命便是击败黎军为先君报仇,同时将你们都交由本将指挥。所以君上是要你们随本将一同为先君雪耻复仇!这是君上给你们的机会,不要辜负君上的心意啊!”
乌衣军听完这话,纷纷向潮安的方向下跪叩拜,立誓道:“我等必不辜负君上信任,一定杀尽黎军为先君复仇!”
谢镇国点点头,觉得乌衣军军心可用,但愿他们能够知耻而后勇。
谢镇国又转身看向乌衣军统领张百胜,颇有告诫意味的说:“张统领,这也是君上对你的恩德,给你机会去战场立功,希望你莫要辜负。你的兄长现在在惠阳,本来是要立刻押解你回潮安问罪,我先压下来了,先打完这一仗,也算是戴罪立功吧。”
张百胜先是向潮安方向叩拜,站起来又对谢镇国抱拳道:“百胜必不忘将军之情,此战我必身先士卒已报君恩。”
谢镇国拍了拍张百胜的肩膀,转身离去。
此时远在潮安的谢琰头有点大,特别是看到谢镇国从前线发过来的那厚厚的一本需求呈报的时候。
现在的谢琰恨不得穿越回前几天狠狠的打自己一顿,我让你心善!我让你心善!
回想起前几天,谢琰这段时间在议政殿每天都能看一本本谢镇国急递的呈报,天天都在诉苦,说这里不好那里不行,前线士兵过特别惨,什么吃不饱穿不暖,就连乌衣军都快要去把自己的重甲拿去当了买粮食。
谢琰一看,这哪行啊,自己前线的士兵都快成乞丐了,自己再不懂也知道皇帝不差饿兵啊。
于是谢琰就在议政殿上对相国周文和大将军谢道玄提出了意见,表示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士兵饿着肚子去打仗。
周文直接回复道:“君上你不懂,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已经给他拨付了足够他打半年的钱粮了,盔甲、弓弩、箭矢、戈戟等调拨了两万副紧急运送到了惠阳武库,加上惠阳武库本身存储,绝对是够用的。不信您问大将军,大将军可以作证。”
谢道玄也站出来表示:“我作证绝对够用,您别信谢镇国的,这家伙一分能给你说成十分。”
谢琰勉强信了。
哪知谢镇国还是整天嗖嗖的往潮安发要东西的呈报,这下把谢琰弄得有些犹豫,心里想万一镇国将军说的是真的,他堂堂一个将军不至于骗我吧?
于是谢琰没有再问相国和大将军,自己在谢镇国的呈报上写下批复:“寡人已知前线事急,将士艰辛。镇国将军应自拟所需物资,寡人将尽力筹集拨付前线。”
于是乎当这份厚厚的物资清单放到谢琰案几上的时候,谢琰有点绝望,求助似的看向相国周文。
周文立刻表示国库每年收支都是有规划的,今年大战消耗钱粮已经超过所规划的指标,如果再给,就会影响其他方面的预算,会影响国计民生的。
这时其他大臣都表示自己部门现在也需要钱。
眼看国库是给不出钱了,谢琰有点愁,虽然自己是从楚国带回了不少钱,但也是有花用的地方的,比如救助孤儿。
看着谢琰发愁,宫监张衡站了出来表示这件事他来解决,作为内廷的大管家,哪能让那些大臣看君上的笑话呢。
这让谢琰很感动,不过感动之余也让他对内廷的内库有多少家底产生十足的兴趣。
张衡回到内宫后就开始拿着谢镇国开出的清单,打开内库开始筹备物资,他一边念着一边写条子指挥人去对应的仓库搬运:“兵员?不归我管,那就没有!钱粮?那就拨付二十万贯钱,十万石粮草。甲胄武器?给一万副。工匠?没有没有,想从我手里要人做梦呢!女人?嘿,这个谢镇国要干什么,好好好,你欺负国君老实是吧?看我怎么治治你。”
不久后,在谢镇国已经对国君给物资基本不抱希望的时候,就收到消息国君送来了大量的物资已经到了军营,跟物资一同到的还有一个女子慰问团。
谢镇国很高兴的在清点这些送来的物资,还不住的感叹还是年轻的国君好忽悠啊。
不过正在他感叹的时候,突然就看到自己的夫人和女儿到了自己的面前,笑盈盈的问:“听说夫君向国君要女人了?”
谢镇国神色惊慌连连摆手:“不是,夫人你听我解释啊!”
原来张衡知道谢镇国提的这个需要的时候,立即把在潮安的镇国军、乌衣军以及各封君的女眷一起打包组织了一个慰问团给谢镇国送了过去。
几天后,谢镇国及各部将士满含热泪的送走了自己的母亲、姐妹、夫人、女儿组成的慰问团。
看在慰问团远去的背影,谢镇国知道可以开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