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团圆
又是新年元旦,不再送香烟的戴志成深感时间的充足和工作轻松,考试前的复习都显出一种悠然,第一次感觉到经营和学习两不耽误,香烟和鞋子销售明显提高。
晚上九点半就将摊子交给了洪姐和春梅。到家时,惊喜发现陈哥带着一人正在卫生间安装热水器。
见戴志成回家,江秋月甜美一笑,室内温度随之提高,仿佛多了两组暖气管。陈哥洗完手招呼道:“志成,这是日本进口的煤气热水器,热水出水量很大。我送来两台,刚才给老家那边安装了一台,今后洗澡就方便多了。”
打开热水器,用手尝试喷发而出的热水,舒适的感觉简直爆棚。得知仓库里还有四台,戴志成打算明天就给市区家和老子家各装一台。
寒假到了,杜玉珍第一次考试成绩平均为88分。让一家人大喜过望,杜建国喜极而泣;春梅继续蝉联第一,平均成绩945分。她与诗雅不谋而合,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女人。
春梅在继续蜕变,被路人和老顾客誉为“香烟牡丹”。她也开始了每天晨练,晚上睡前还模仿诗雅练习舞蹈。她同样爱看课外书籍,最喜欢泰戈尔的诗,也喜欢《少年维特的烦恼》、《飘》、《呼啸山庄》、《复活》、《茶花女》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泰戈尔的一段诗句,似乎给她点明了所有迷惑:因为喜欢你,所以要折磨你;因为爱你,所以要惩罚你。
杜玉珍亦是如此,有了笑容和话语。发丝没了来时的枯黄,手和皮肤也脱掉了粗糙与偏黑,精气神大有好转。她学会了与同事交流,学会了微笑,工装和高跟皮鞋也是穿得自然大方。她最喜欢亲妈江秋月,也特爱穿她所做的衣服。每当看到嫂子和姐妹们在亲妈面前撒娇,她也萌生起撒娇的冲动。
因为事情繁多和课外书籍的影响,戴志成的学习成绩继续在下滑,这次考试平均成绩退到71分地步。春梅笑话哥哥,问他如果要读四年电大,会不会最后一学年就不及格了?
杜建国农村家的房院,在十月中旬时顺利完成,验收是陈哥夫妇和杜建国夫妇开车去的。陈哥很满意,杜建国和戴志如也是一样。再给家里增添一些家具和床上用品等,便一起返回丹洲。杜家的大变化让众乡亲更加羡慕与尊重,也更加相信“仙女”下凡去了杜家。
随着春节临近,父亲戴家梁告知儿子,张叔叔一家人要来丹洲市过春节。戴家梁要儿子多抽时间陪陪张叔叔,毕竟他难得来一次,也不知下次来是何年何月了。
张叔叔是父亲大学的校友,小父亲一岁。先后分配到丹洲市不同单位,后来又在机电局一起工作。他家以前是省城知名的商业资本家,省城百货大楼就是他家以前的资产,五十年代时,他爷爷主动上交给了政府。
省城解放前夕,他父母和多数家人都去了香港和国外。待一切安顿好再接他和爷爷奶奶时,时局已发生了彻底变化,他们回不了国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年。正因为这些原因,张叔叔以前的处境相当不好,多次被批斗和劳动改造。
有天下午,戴家梁回猪棚拿工具时,及时发现了刚上吊自杀的张叔叔。父亲不仅救下了他,还给他做了大量思想工作,要他坚信国家终有一天会解决所有问题。
张叔叔因此一直都很感激父亲戴家梁,因为戴家梁年纪大他一岁,两人很快就建立起深厚的兄弟之情。一九七八年冬,两人重新回到机电局工作岗位。那时的张叔叔常来戴家梁家光顾,非常喜欢戴志如和戴志成,几乎把他俩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同时,又为哥嫂经常争吵而深感惋惜。
张叔叔当时还未婚,戴家梁还热心帮他介绍过几次对象。只是每个人得知张叔叔的出身和复杂的海外关系时,都十分害怕,最终皆为逃之夭夭唯恐被牵连。
一九七九年二月,张叔叔的父亲来到丹洲接他回香港。临行前,父子俩在宾馆餐厅宴请戴家梁全家。张父特别感谢戴家梁救了他儿子,坚持要给两万元以示谢意。他本是想给五十万,但被张叔叔制止,说五十万会吓坏对方。
辞别前,张叔叔一再恳请嫂子不要再计较过去。一切都过去了,也都成了历史。希望哥嫂的感情能回到恋爱和初婚时期,但良好的愿望皆成为泡影,他只能靠临行前父亲拍下的几张照片,来回忆过去和亡嫂。
二月二日下午,张叔叔一家三人来到了丹洲市。再次重逢的兄弟俩,见面就无所顾忌地相拥而泣,主要是因为嫂子许桂英自杀身亡之事。张叔叔以前就认识章虹,已知道她是新嫂子。看见比他要高半个头的戴志成,张叔叔开心得用拳捶打他的胸膛,同时也向戴志如和杜建国问好,祝他们新婚幸福。
张叔叔的妻子只有三十二岁,美丽端庄,是香港本地人,名为白琳。香港大学毕业,在香港一所中学当老师。一个非常漂亮可爱的女儿叫安琪,天使的意思。这个七岁小女孩非常机灵活泼,嫩圆的脸上有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怎么看都像个小天使。小女孩特别好奇爸爸经常提起的伯伯婶娘、哥哥姐姐,仰着精致的脸逐个打量。
尽管来之前张叔叔给妻女做过简介,说目前内地的生活水平远不如香港,可婶婶和安琪还是深感震惊。在当时属于丹洲市最好的森氏大酒店就餐,白琳一眼看去,感觉还不如香港的一个普通餐厅。当然,如果是现在,白琳婶婶是绝对不可能有这种看法了。江秋月与诗雅的出现,让这母女俩目瞪口呆一阵,白琳难以置信内地还有如此雅致秀美的女子。
大家一起由生疏慢慢的变得熟悉随意,活泼的安琪不停地和诗雅姐姐半中文半英文交流,弄得诗雅不知该怎样回应,只好用相同方式与她对话。诗雅标准的英文发音,很快就赢得婶婶的好感。在与江秋月的交谈中,白琳发现这位姐姐言谈不俗且气质非凡,杜建国和戴志如的谈话也是条理清晰很有层次感。
得知目前戴志成是边读大学边做事业,张叔叔很是赞赏。尤其知道他一路从摆香烟摊到参入管理这家酒店和一个服装城时,他油然佩服,认定他今后必有大发展。同时也提醒戴志成,今后若在经营上出现困难随时都可以找他,并给了他一张名片。
谈到春节怎么安排时,戴志成提议就一起回老家看看,顺便了解内地的生活现状和变化。得知一切还方便,张叔叔一家人欣然同意。安琪听说要去内地乡下,惊喜得马上点头答应,当时的她还没有明晰的乡下概念。
巧的是杜父母也来了,是在车站商店给杜建国打的电话。现在大儿子已结婚,小儿子大学毕业在省城工作,女儿也来到市里读书和做事。家里突然的大好变化让两老做了决定:来年就只种四亩地、养四头猪、六只羊和百来只鸡就行了。由于思念与牵挂儿女,还有感谢这边的新亲戚,两老挑上两麻袋土特产乘车来到市区。
大年三十的江大田家可真是热闹非凡,不仅家里家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也整理得井然有序。陈哥开上借来的丰田面包车跑了两趟,才把城区所有人送到了老家。一下子这么多的亲人回家,外婆是喜得合不拢嘴。整个堂屋和餐厅都是满满的人,洪姐和春梅也被强制停摊拉了过来。
好奇又兴奋的安琪,在一群哥哥姐姐陪同下到处乱窜。一会儿在鱼塘边嬉闹,一会儿好奇的看喂猪,一会儿去桔园满山的跑,一会儿又追赶着鸡,还捡了十多个鸡蛋。看到几只老母鸡带着小鸡玩耍觅食,安琪非要跟随看个够。就是回到家也是蹲在灶台边,静静观看舅妈烧着两方柴火灶,还有大妈妈和姨父用大铁锅炒菜。她既好奇这一切,又乐滋滋地接受这一切。
戴志成和杜建华则是不停地拍照,有舅舅陪着父亲和张叔叔参观鱼塘和桔园的;有弟弟妹妹一起欢闹的;有江秋月、嫂子、陈美华、戴志如、婶婶和章虹妈妈一起谈笑风生的;有戴志如、杜建国、杜建华挽着父母与公婆开心笑的;有姐妹们在一起欢笑的;还有安琪傻傻地看着大灶台的等等,一共拍光了两盒胶卷。美华和春梅利用这次绝佳良机,与戴志成各拍了几张合影,被她俩终身珍藏。
吃饭是坐满了三大桌,只是有张叔叔一家的较为稀松。为了招待贵客,舅舅提前买好了一箱汾酒。这种农村特有的吃饭方式和热闹,让婶婶和安琪大开眼界。母女俩都爱吃腊肉、腊鸡和腊鱼,安琪不停地嚷嚷哥哥戴志成帮她夹腊肉,还要把肥的去掉再给她。张叔叔则帮着含蓄的婶婶夹腊味鸡,细心的戴志成看后提醒,一定会让他们带足腊货回家,乐得安琪拍手叫好。江秋月给白琳介绍一番内地腊货的做法,还笑说张叔叔肯定懂得这些。
天刚黑,楼上楼下的大红灯笼、院内大灯和家里所有的灯同时亮起,灯火辉煌、交相辉映。兄弟姐妹开始玩起了烟花,安琪乐得不停地尖叫欢跳。婶婶触景感叹,女儿从来没有如此开心过。戴志成和杜建华依然是忙着拍照,记录大团圆的欢乐时刻。
直到晚上十一点,玩得浑身疲惫的安琪才依偎着妈妈喃喃自语:“妈咪,我不想回深圳和香港了,我要爹地把家搬到内地来,我想天天和哥哥姐姐在一起。”
女儿的话深深打动了母亲。是啊,内地虽然还很落后,但她毕竟是所有华夏儿女的根,无论他们人在何方,根永远都在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