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发渔樵说春秋 > 第1章 殷纣王的三板斧

第1章 殷纣王的三板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人类文明的起源经历过几个阶段,先是学会用火,随后学会种地,再随后就是学会写字。

    其实,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就有了思想,但思想比较雷同。在没有相互串通的情况下,都学会了造神,唯独中国比较怪异,造了个八卦。

    八卦与神无关,是一部无字哲学,由于没有文字,只有几个简单的符号,其中的含义只能靠口口相传。

    由于没有网络,传播范围严重受限,只能传给家族或部落,严重影响人类文明的推进速度。

    直到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口口相传便逐渐被文字代替。但甲骨文太过抽象,只能在贵族之间传承,照样没法普及。于是到了周朝,又出现了金文。

    金文既是对甲骨文的简化,也是一场文字革命。随着金文的不断简化和增加,文字所包含的思想也不断向民间扩展。几百年后,终于爆发了“百家争鸣”的思想争论。

    争论结果是适者生存,其中生存最好的是儒家学说,因为儒家学说的传承有两个优点,一是“有教无类”,不断向百姓普及。二是有传播基础,因为儒家思想的传播比其他思想早了好几百年。

    早在周朝开国不久,周公就制定了《周礼》,以律法的形式推行儒家思想。周公的思想传承又来自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发,父子三人开创的周朝,不但出现了春秋乱世和百家争鸣,还成就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几千年的中华文明。

    要想详细的了解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就从姬家父子开始,让白发渔樵说给你听!

    话说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某个早上,细雨蒙蒙,凉风不断,在殷商国都的断头台上,刽子手正要为一个犯人行刑。殷商的国都叫殷都,断头台就在殷都的宫廷旁边,因为那个年代的囚犯和百姓,说杀就杀,不需要找地方、也不需要选日子。所以不需要专门的刑场和菜市口。

    这断头台是专门给贵族和朝廷大臣用的,谁要是惹恼了天子,拉出去就砍,为了省时间,就把断头台设在宫廷旁边。

    正当刽子手举起屠刀,突然,大老远跑来一个人,边跑边喊:“刀下留人!” 走近一看,官挺大,不敢惹,刽子手只好先放下屠刀。那人开口道:“等会再杀,我先去宫里求求情。”说完,转身去了宫里。

    也就一袋烟的功夫,那人就从宫里出来,后边还跟着两个侍卫,上了断头台,侍卫先把那人摁倒,随后对刽子手说:“俩人一块杀。”迷惑的刽子手咔嚓两刀,救人的和被救的就这么同时毙命!

    台下不远处,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仰天长叹,输出了一个长长的“唉”字,被后边偷偷盯梢的探子听到,探子立马跑去皇宫,要向天子告密。

    探子名叫崇侯虎,是崇国的国君,也是个奸佞小人,被砍的两个人,就是崇侯虎诬陷的。这次,又要向天子诬陷这个白发老头,你说缺不缺德。

    天子名叫帝辛,后世都叫他纣王,是个十足的无道昏君。但他只是“昏”,却一点不“庸”。不但不庸,还一身的优点,纣王人高马大,天生神力。不但神勇,而且聪明睿智,反应极快。据说以纣王的口才,要开个辩论会,根本没人能赢。除了这些优点,纣王还不信鬼神,极力破除迷信。

    当然,纣王也有缺点,好酒、好色、好冲动,谁要敢招惹他,说杀就杀,从不权衡利弊。有时说不杀就不杀,谁劝也没用,就这么任性。

    纣王刚上台的时候,就干了一件惊天的事,不祭祀上天。中国人自古不信鬼神,但却很敬畏鬼神,从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祭天一说,一直传承到商朝,从没断过。而且祭天这活,只能天子干,别人没这个资格。

    可传到纣王这,不愿意祭天,谁劝也没用。这可急坏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赶紧跑来劝纣王说:“大王,祭天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重在教化百姓,让他们臣服王权,这个环节不能省啊。”

    纣王说:“我现在兵强马壮,谁敢不臣服,何必多此一举。况且百姓稀缺,祭天还得杀个活人,根本没必要。”

    微子启说:“这个环节还真不能省,百姓就认这个。如果不祭天,百姓还以为将要发生变故,很容易引起天下骚乱。如果你觉得杀人取血残忍,那咱就找个动物代替,你看咋样?”

    纣王说:“听着挺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

    当时是落后的农耕社会,还没有冶铁技术,用的都是铜器。在当时,牛是最珍贵的农耕劳力,比金银珠宝还值钱,于是,就把活人改成用牛来祭天。

    除了祭天,纣王还干了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事,就是征讨东夷。不可思议的并不是征讨,而是不准东夷投降,就是要打。

    当时的殷商,四周都是敌人,西戎和北狄都是游牧民族,虽然日子有些艰难,但好歹有吃有喝,所以不会玩命。跟殷商过招,基本都是点到为止,能打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南蛮离的远,又隔着长江,来回都不方便,对殷商的危害也比较小。唯独东夷,跟殷商是连院墙都没有的邻居,近的邪乎。可两家的生活差距,也大的邪乎!

    东夷居住在淮河一带的山里,既不能放牧,也没法农耕,只能靠摘几个山果,打几只野兽过日子。实在没得吃,就越境到殷商的地盘抢点吃的。

    纣王这暴脾气,哪受得了这种窝囊气,带上十万大军就去打东夷。等大军赶到淮水,东夷部落就钻进山里,纣王的主力是战车,跟现在的坦克似的,威力挺大,就是不能爬山。可纣王前脚退兵,东夷又跑来抢劫,气得纣王干脆把十万大军留在淮水,玩起了守株待兔。

    其实东夷也不想干这种缺德事,但被生活逼的没办法。当初东夷很想向纣王投降,跟着殷商学种庄稼,可纣王不接受投降,硬把人往死里逼。

    微子启对纣王说:“咱们正缺百姓,就让他们投降吧,十万大军常年出征,消耗巨大,百姓都撑不住了,天天搁背地里骂你,这又何必呢。”

    纣王说:“咱们更缺奴隶,我要让东夷人全变成奴隶,这些野人还没资格做百姓。”

    微子启说:“可百姓怨气很重,万一闹起来,你怎么应付?”

    纣王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留在殷都,专门盯着他们,看谁敢闹。”

    微子启说:“那偏远的诸侯呢,他们也有怨气,你怎么盯?”

    纣王想了想说:“这也不难,我找几个帮手,专门替我盯诸侯。”

    随后,纣王找了三个德高望重的诸侯,包括九叔、鄂叔和姬昌,组建了一个“三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