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地主家的美娇娘 > 第九十九章惹来笑话<!>

第九十九章惹来笑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阿桃听闻,也不再多问了,专心的帮着阿姐阿哥一起捧泥巴盖在油布的边角上。

    “记住,一定要全部盖好。”李清欢还不忘提醒道。

    兄妹两点点头,三人忙活了一整天,中午就在田边洗了手,坐着吃了些干粮。一直到傍晚时分,才总算是把几亩的田全部盖好了。剩下的活,李清欢只能明天自己来慢慢盖。

    李清欢买油布的时候,就已经预算好了要多长多宽,所以不怕会短缺。

    她洗了手脚上的泥巴,站在田埂上穿鞋,里正上前问道:“二丫头啊!你这是做甚?”

    李清欢如实说了。“里正大伯,我在种稻种。”

    里正听闻,却不由皱眉摇头。“我哪里看不出你是在种田。二丫头,我说你怎么要全耕过的地,可你这是浪费稻种和时间啊!我们这至少也要到四月中旬,天气稍微暖和点了才种的下稻子,而且那个时候雨水量也要小点,稻种不容易被水冲走,可你这个时候就种下,先不说天气冷,稻种会冻坏。这每年一到了二三月雨水最多的时候,暴雨一来,根本走不了水,你这稻种种的这么早指定是要被大水冲走啊!”

    这时郑秀儿也上前担忧道:“里正说的不错。清欢妹子,你这次实在是太大意了,怎么下种之前也不问问我们,这下你的辛苦全白费了。”

    李清欢不以为意,不过还是很感激里正和郑秀儿的关心。

    “里正大伯,秀儿姐,你们放心!我既然种了,自然是有所打算的,不是任性。”

    里正摇摇头,显然是不信。“长生媳妇说的不错,你怎么连什么时候下种子都不知道。”后又想起李清欢失忆的事,便板着脸责怪李清欢身后的李青兄妹两。

    “你们也是,你们阿姐不记得什么时候下稻种,难道你们也不知道?也不知道劝说着点,这下全白费了。这么多稻种,可惜了啊!”

    李青兄妹被教训了,立即低着头不敢说话。

    他们不是没有劝过,这些话他们也跟阿姐说过了,可阿姐自信满满,怎么说也不听,他们也只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了。

    李清欢见此,却不忍笑了。看来今天得有个说法才行。下乡的农民最惜粮食,她若不说清楚,非得被责怪不可,虽然也是担心她。

    “里正大伯,您别怪他们了,是我坚持要这个时候种的。其实我只是想实验一下,看一年能不能种两季稻谷,这样一年的产量就可以比平常翻一倍了。”

    “哈哈哈……”李清欢刚一说完,周围顿时传来了嘲讽的笑声。

    “你们听到没?她说她要种两季的稻子,这怎么可能啊!”有人大笑,觉得李清欢这是在白日做梦。

    “可不是,正月间冷的什么东西都种不出来,二三月又全都是雨,我们最早也是四月初头才下种,可这丫头却想提前整整两个多月下种,这不是笑话吗?”

    “我看,是她太急着收回租地的成本了,所以才这么不计后果的浪费稻种。只可惜了那些稻种啊!至少得有几十斤!”周氏也站在人群中煽风点火道。

    一时间,群众都是一片嘲笑之声。

    里正也觉得这事不可能,叹气道:“既然你都种下去了,我也不多说了,就等着看!只是你这买布的银子怕也都白花了。”

    郑秀儿也担心的说不出话来。这种都种下去了,而全都发芽了,总不可能再一粒一粒的拾起来。

    “清欢妹子,要是实在不行,你也别灰心,大不了四月的时候再种一次。”

    李清欢见自己都这么解释了,也无人相信,她也就不多说了。对于那些人的嘲笑声,她也不以为意。想着,还是等真正种出来了,再用事实说话!

    回到家中,天色差不多已经暗了下来。李清欢想着他们三在田里待了一天,别回头又冻感冒了,便切了点生姜,混着红糖煮了姜汤一人喝了一大碗,又洗了一个热水澡,这才开始煮饭吃。

    她想着今天里正所说的那番话也不无道理,看来还得想个防水的法子。忙着撒完了稻种,她依旧忙碌在田间,思索着要怎么样才能达到多雨的季节快速走水,干旱的时候又能聚水的法子。

    横穿农田中间的一条马路旁边倒是有一条宽阔的溪流,只是离她租的田地有点远。雨水大的时候,要将雨水渡过去肯定慢,而到了干旱的季节,想要渡水灌溉也难。

    她刚到这里的时候,就恰巧碰上干旱。那时候每天被钱婆子压着去溪水里拿桶一桶一桶的提水灌溉农田。

    然而对于干旱季节,他们哪怕全家老小一起出动,也是杯水车薪,还没有太阳一晒蒸发来的快。到了雨季时,这里各家各户又大多是自扫门前雪,自私的很,不舍不得浪费自己的一点田地出来修沟渠。所以田里水一满,他们就发了疯用瓢舀,用木桶又一桶一桶的挑出去,田里能不涨大水,稻子能不被淹坏吗?

    念此,她觉得田间需要一条沟渠是必不可少的。至于旱季饮水灌溉,她又想到了竹林那处的小溪流。

    那水是从山涧来的,而且干旱季节也没见过断流,可见水源很大。如果能用同样的方法挖一条沟渠下来,到了夏秋交替之际,便可直接将泉水引下来,既不费尽,又方便,简直是两全其美。

    如果再遇到大的雨势,一条沟渠肯定是不够用的,所以她想可以在农田不远的一小块农田里挖一几个小池塘出来。

    这样既可以种莲蓬,还可以养鱼,也可以蓄水,还可以在雨势大的时候,让雨水又一个缓冲,不至于直接淹了禾苗。

    念此,她特意看了一下哪一条路线适合挖沟渠,然后直接去了里正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里正。毕竟这事她去一家一家的说,肯定没人会听。

    里正听闻李清欢的话,对她不由的夸赞有加,只是脸色并没有多少好看。

    李清欢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办法以前并不是没有人想过。只是有些人的田地靠山一点,挖沟渠就不必从他家的田里占地方,而那些占了地方的人,心中自然就不乐意。

    如此一来,意见难以统一,事情也就搁置了下来。

    “倘若让那些不必修沟渠的人,分割一点地,或者拿些银子出来分担,可否行呢?”李清欢问。

    里正依旧摇头。“我们李家村能种的田地本来就少,村民们将地看的十分重要,哪里会愿意割地出来。银子就更不用说了。大家家里都富裕,谁会舍得看不见好处,还要拿银子出来。这灾年也不是年年如此,有些人自然就心存侥幸。”

    李清欢无语。心想,这些人为了一点点的田地勾心斗角,而抱着侥幸让自己随时可能损失一整年辛苦劳作的收成,也实在太愚笨了些。

    不过,这倒确实是一个难题。

    “里正大伯,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让村民们意见一致吗?”

    里正摇头。“大家也是被灾年逼迫的没有办法,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好处,恐怕说服不了大家意见一致。”

    这也就是说,想要村民们一起同心协力,不计得失,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李清欢又一阵无语后,不由问道:“难道地方官员不管百姓是如何发展的吗?”

    理里没想到李清欢会说起这事,不过为了让李清欢死心,他还是解释了一番。

    李清欢听了半天,大致的明白了现在的魏国是个什么情况了。

    也就是说,当政者的皇帝从来不曾体察民情。而当官者又只巴结权贵讨好商人,亦或者得了好处,才会帮忙办事。除了知道要求农民按时上缴国税,其他一概不管。

    有些人家里因上缴不了国税,甚至被逼着卖儿卖女。

    儿子倒还好点,若不是实在被逼的没办法,都是要留在家里传宗接代的。而且男孩子卖了也就当个家丁奴才,并不值钱。

    然女子卖出去,则大多是卖给娶不到老婆又上了年纪的光棍,或者是给镇上的大户做妾,给黄土埋了半截的人,亦或者是家里一大堆拖油瓶的人做续弦。再不然就是卖去窑子里做妓,能卖去大户里当婢女的,都算是运气好的了,所以价格也要好点。而且他们觉得女子早晚都是要嫁出去的。也就是说,早晚都是别人家的人,不必养的太好,也不必养的太久,免得留在家里浪费粮食。

    这也是为何这里的女子嫁的早,又命如草芥的原因。所以说白了就是,这里的官可以管这事,但是得有好处,或者是比地方官大的权贵下达命令,百姓自然无话可说。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

    李清欢明白了。却也知道,自己想要达成目的,给官府使银子要比说服村民登天容易。

    她谢过了里正,便直接回了家。没想到刚到家,便下起了雨。这几天天气阴沉沉,看样子连着有好几天的雨。

    初春的季节多雨,这原本也正常。所以她这事也刻不容缓,只是不知道想要买通县老爷要多少银子?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