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初入永安县
“姐姐。”
齐妄害怕,她改了主意,将他抛下。
子书岁转身,朝他笑笑,“你是个大人了。”
只见齐妄从怀中取出一卷纸张,挑挑拣拣,将其中一张抽出,几步跑到子书岁身边。
而后将那张纸塞进子书岁的手里。
子书岁尚不知这纸上记录着什么,但看齐妄凝重认真的表情,便知一定很重要。
她将纸张收进袖中,齐妄担忧又惆怅的声音缓缓响起——
“姐姐,保护好自己。”
他不知道她要做什么,但又因刚才她的几句话,在心中有了大胆的猜测。
所以,齐妄给了那张图纸,希望她能保护好她自己。
两人的离别,在这军营之中并不起眼。
巳时,太阳早已升起。
元帅陆赢派了一支亲卫将子书岁送去永安县内,入城后县令并未亲迎,来迎接的是永安县的主簿。
刘主簿人到中年,很会溜须拍马,非常恭敬地对着子书岁夸了一顿后,便说到县令年迈,不便亲迎,但府衙已经备下宴席款待。
进了城,子书岁下了马车,“刘主簿,用膳不急,这永安我还未曾来过,想在街上逛一逛。”
刘主簿一听,连连点头,“是是,公主请便,小人陪您逛逛。”
永安县作为遂州境内不起眼的小县,市容自是比不得其他繁华的城镇,反而是给人一种荒凉之感。
街道狭窄,临近午时街上行人还是不少,可见早市时人流拥挤。
见此,刘主簿便想着人驱散人群,以免冒犯了公主。
子书岁却抬手制止,“无妨,如此便好。”
一行人走在街上,身后还跟着一队亲卫,即便无人驱散,有些百姓亦会远离。
道路的两排是街面店铺,一路走下来,路过的行人皆着粗布棉衣,一半人都带着补丁,街道两旁的店子也多是卖的茶米油盐,以及一些平日里需要用到的东西。
如首饰铺、胭脂铺等,那是少之又少。
若是换成繁华城镇,首饰胭脂铺的赚头可是不小,而永安却很少有人做胭脂生意。
逛了一圈,子书岁大致有所了解,于是便问,“可逢灾害?”
“近来并无灾害,”刘主簿以为是公主嫌弃永安贫瘠,暗觉苦涩,“只是地处偏僻,加上近年来朝廷上缴的税款逐渐增加,民生确实艰难,不过公主放心,这老百姓关起门来过日子,都是这般节衣缩食,并不影响什么。”
子书岁若有所思,正巧走到一家米铺外头,经营米铺的老板认识刘主簿,见他带着这一行人,又衣着华贵,于是便吆喝起来——
“贵人们可要买米?今日米价便宜,一斗八十文。”
“八十文?”子书岁觉得离谱。
虽然地方不同,米价也有涨幅,各地米价均价在30到40文比较常见。
连燕京寸土寸金的地方,米价尚且四十文。
而这地处边境的永安县,并且没有灾害影响,米价却要八十文一斗,百姓们哪里买得起?
刘主簿挥了挥手,意思是不买米,见子书岁面露惊讶,不等她问,便顾自解释道——
“公主有所不知啊,永安这小地方,产米有限,若是从别地输送过来,运输费用可不低啊。”
子书岁笑容淡了些,“据我所知,燕京的米也多是其他地区输送,可米价依然保持四十文。”
一旁米店的老板听闻眼前这位是公主,起初觉得惶恐,在听见她这言论后,无奈地笑了一声——
“这燕京是什么地儿,永安是什么地儿,天子脚下的百姓于我们永安的百姓来说,那都是富贵人了,谁做生意运输往偏僻地方做?我若有生意也去燕京做,这样才有赚头!”
“您觉得这儿的米价贵,那公主殿下该去让皇帝陛下减少赋税,这样百姓都买的起粮,这米价便不会贵了!”
说着说着,那米店老板都对眼前这位公主有了敌意。
刘主簿忙挥手,让米店老板闭嘴,“你别说话,这是公主殿下,岂容你放肆!”
米店老板被刘主簿一吼,果然是不说话了,反而转身将店门一关,挂了个不营业的牌子,一副“反正没有生意做,不如趁早关门”的样子。
子书岁站在门外,面上早就没了笑容。
倒不是因为觉得被冒犯,而是真正意识到了永安县有多贫瘠、物资匮乏。
“公主勿怪,他那是从没见过公主,一时有点冲动,”刘主簿替米店老板赔罪,仿佛是怕她今后行报复之事,“主要是去年出了新的纳税政策,卖米粮油这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要比普通商人多纳一成的税。”
“永安县前面是四十五文米价,可买的人少,米商度日艰难,又加到了六十文,结果买的人更少了。”
“到如今,直接就成了八十文,县衙也有管束过,可一管束,人家就不卖了。”
“要怪只怪地方偏僻,产不出自己的粮,”刘主簿无奈摊手,“若是能产出源源不断的粮食,哪会有这等子事。”
这也形成了死循环,无人买粮,商贩过不起日子还得交税,最后只能加价,让那些买的起粮的承担这粮价。
子书岁并未评价,那刘主簿也不觉得她能说出什么爱惜百姓的话,转而道——
“时辰差不多了,公主不如移步县衙?”
子书岁点头,与他一道去了县衙内,路上她忽问,“对了刘主簿,这出城的法子是否只有城门一条?”
“自然是,公主为何这般问?”刘主簿看向她。
子书岁叹慨地指了指后方的亲卫,“这次大军在永安县外驻扎的事,想必你也听说了,此地离洛城仅有十余里路,若是洛城奸细从其他途径混入永安,就不好了。”
刘主簿听闻,十分宽心地道:“公主多虑,虽然后山确实可以直接出城,但地势险要,危险重重不说,对方也根本不知道进城的方向。”
如此说来,就是有路。
一行人到了永安县衙内,跟着的亲卫便返程出城回军营内。
会客厅内,老旧古朴的圆桌上,摆了四菜一汤,怎么看都与豪华款待不搭边。
刘主簿见此脸都僵了僵,将膳房的人喊来问话,“怎么就这么些菜?”
做饭的娘子头低了低,一脸为难,“县令吩咐,不让铺张。”
刘主簿扶额,此时身着官服的县令出现,来人白发苍苍,似是已过花甲。
“县令大人,您这——”
刘主簿为难地开口,却被老县令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