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秦唐之好 > 第15章 第 15 章

第15章 第 15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秦唐之好》最快更新 [lw77]

    廉颇被“请”出来时,臭着张脸。mwangzaishuwu

    这是必然的,他来魏国,本是想在魏国求一将职。哪知将职没求到,魏王转手就把他卖给了秦军。

    现在,他说得好听点儿是秦军的客人,说得难听些就是秦军的俘虏。他曾帮着赵国,与秦国对峙那么多年,倘若秦王是个心胸狭小的,怕是要寻他麻烦,可廉颇实在没得选。

    罢了,就先看看秦军想做什么吧,要是秦军想对他不利,他半路上再想办法逃走。

    “廉将军,我们又见面了。”李令月对廉颇道:“邯郸城外,我也曾见过廉将军的英姿。那日一别,廉将军似乎憔悴了不少啊。”

    廉颇闻言,恶狠狠地瞪了李令月一眼,觉得李令月实在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他本就不是一个好脾性的人,李令月也不以为意,只是道:“听说廉将军与赵惠文王君臣相得,极为默契。赵惠文王信重廉将军,愿将身家性命托付给廉将军。那时,廉将军只管考虑怎么好生打仗就是,哪里需要这般瞻前顾后?”

    随着李令月的话,廉颇陷入了回忆之中。

    在渑池之会、完璧归赵事件中,他与蔺相如一文一武撑起了赵国的门面,让赵国即使面对强大的秦国也不落下风。

    那时的他,有君王全心全意的信任,有友人蔺相如的相伴,有无限光明的前景……

    然而,赵孝成王上位之后,一切都变了。廉颇虽是先王信臣,赵孝成王却并不如赵惠文王那般信任他。若换做赵惠文王,长平之战,他根本不会听信秦军的谗言,临阵换将。

    后来,损失惨重的赵孝成王醒悟了,重新重用廉颇,君臣看似亲密无间,可廉颇知道,赵孝成王与赵惠文王,终是不一样的。但不管赵孝成王心中是怎么想的,至少,他还愿意重用廉颇。

    纵然他不如赵惠文王,廉颇也甘愿为他效力。

    可到了赵王偃上位……廉颇想起赵王偃对待自己的猜忌与忌惮,便不由冷笑一声。

    赵王偃连千里驹与普通的马匹都分不清,欲让廉颇的助手乐乘替代廉颇,成为赵军主将。

    这样的人,也配得到他的效忠吗?

    廉颇怒而离赵,实在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可惜,能够全心全意信任廉颇的赵惠文王终究只有一个。赵王偃有眼无珠,魏王增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想到这里,廉颇的眼神变得有些落寞。也不知此生,他是否还有机会重回战场。

    李令月在勾起廉颇心中的不甘之后,微微勾了勾唇角。

    战国时代的名士,通常而言对其所效力的国家没什么忠诚可言,合则留,不合则去。但士为知己者死,他们的忠诚,他们的性命,可以给予他们的伯乐本人。

    李令月毫不怀疑,若此时赵国在位的仍是赵惠文王,廉颇必然不会离开赵国。哪怕赵惠文王年老昏聩,准备对廉颇不利,说不定廉颇也会欣然受之。

    正是因为廉颇曾感受过那样毫无保留的信任,对于赵王偃、魏王增这样既不懂他的才能,又不信任他的君王,廉颇才那般难以忍受。

    “良才美玉,也需要贤明的君主来辨识。廉将军大才,错过你,是赵王与魏王的损失。秦王与他们不同,他若要用一个人,必会给予全心全意的信任。将军何不随我一道入秦,为秦王效力?”

    李令月话说得好听,廉颇却沉默地摇了摇头。

    他深深地看了李令月一眼:“秦国有蒙、王在,有你这等后起之秀,可谓将星如云,哪里需要我这等老朽之辈?”

    廉颇认为,即使秦王认可他的将才,秦国也不缺将领了。

    李令月道:“秦国如今推崇军功爵制,对内需防备六国的滋扰,对外需防御匈奴、大月氏等异族。对于秦王而言,良将自是多多益善。老将军若去了秦国,秦王必以国士之礼相待。”

    说完这话,她示意身旁亲兵上前,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廉颇道:“如今廉将军在我手中,即使廉将军有这样那样的顾虑,这秦国,廉将军终是要走一趟的。秦国究竟值不值得你留下,不如你亲自去看看。”

    反正等人送到秦国,能不能把人留下,就看秦王政的了。

    依照嬴政的性格,李令月相信,廉颇绝对翻不出他的手心。

    廉颇这才意识到,虽然李令月对他很礼遇,可说到底,他如今也不过是她的阶下囚。既如此,接下来他就少费些口舌吧。

    在从魏王增处得到足以支撑他们赶到韩地的粮草后,李令月一行人再度启程了。

    目送着大军绝尘而去的魏王增总算是松了口气,不必担心这支秦军的刀口会转向自己。

    他的大军虽未与这支秦军交过手,但他还是有些眼力劲儿的。

    单看这支秦军的装备和气势,他的魏军就很难与这支秦军相抗衡。

    那样精良的装备,那声势浩大的骑兵团,都让魏王增无比心惊。

    幸好眼下他们魏国已经与秦国签订停战条约了,若是再打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好生送走秦军一行人,魏王增在给粮食时毫不含糊。他把大梁存储的粮食拿了大半出来交予李令月,又为廉颇和李令月一行人寻来了几匹马。

    当李令月一行人离开大梁,来到了一处荒凉的旷野时,骑着马混在三万骑兵团中的廉颇才开口问道:“你们当真是秦军吗?”

    这话,他早在邯郸时,就想问了。只是那会儿他与李令月是敌人,不好开口,眼下倒是没了这方面的顾忌。

    “我率领赵军与秦军抗衡多年,自认对秦军还算有几分了解。秦军的武器固然锋利,却远不及你们。何况,我从未听说过秦军有这样一支骑兵团。”

    许多不知情的黔首,会把李令月的军队当做“天兵”,实在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李令月的队伍中,有着许多众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物。

    李令月也没准备卖关子,她一面骑马与廉颇并排走着,一面道:“想必廉将军已经猜出来了吧,我们是后世之人。秦灭六国,乃大势所趋,廉将军还是莫要逆着大势行事的好。”

    廉颇闻言,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仍是呼吸一滞:“原来如此,竟是如此……”

    不过,也唯有这样,这支军队的种种奇特之处才能解释得通。

    不知是不是因为在战场上见惯了诸多奇异之事,廉颇很快便接受了这个事实。

    他再度看向李令月,试探性着问道:“你们是来自后世的秦人?”

    李令月道:“我们是秦地之人。”

    和秦人是老乡,但真不是秦人。

    “我们只说秦语,也有这个缘故——别的国家的语言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刚刚学会秦语的陈茵凑上来磕磕巴巴地道。

    廉颇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

    “后世——是怎样的?”

    他生在战国乱世,每日想的都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抱负。未来会如何,他还当真没什么概念。

    但在与李令月等人接触之后,他突然就好奇了起来。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灭六国,朝代更迭,便如物换星移。”

    李令月道:“如果廉将军想问的是你自身,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你将名垂千古。人们将会永远记住你在赵惠文王时期捍卫赵国的英姿,以及赵孝成王时期为赵国力挽狂澜的坚守。”

    “仅此而已么?”廉颇不知是该感到高兴,还是该感到失落。

    后世之人认可了他的功绩,可认可的,都是他前半生的功绩,与他辉煌的前半生相比,他的后半生,是那样的籍籍无名,仿佛不值一提。

    李令月看穿了廉颇心中的想法,开口道:“自然,赵王偃并非将军的伯乐,将军在赵王偃时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也是很正常的事。秦王却与赵王偃不同,他必将立下不世功绩。倘若将军不愿就这样服老,大可追随秦王政,在您的履历中再添下辉煌的一笔。”

    “……听起来,后世之人似乎很推崇秦王政?”

    “那是自然,他的功绩与他的过错,都明明白白,不容否认。”

    正当李令月与廉颇交谈之时,有两名魏国士子远远看到他们,壮着胆子上来与他们搭话。

    “你们是秦军么?”

    在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之后,他们开口道:“我们欲入秦谋求前程,可这一段路不太平,常有盗贼出没。不知你们可否带我们一程?当然,我们不求直接加入队伍,只求远远缀在你们后面就好。”

    这不是什么大事,李令月很快便同意了。

    随后,她与他们进行了一番简单的交谈,得知他们是魏国人,本欲在本国求官,然而连个自荐的渠道都没有,这才准备转战秦国。

    听了这两名士子的话,杜从约感慨道:“都说魏国是人才输出大国,古人诚不欺我。”

    一个盛产人才而留不住人才的地方,是注定要没落下去的。

    在即将进入韩国之前,杜从约还在那儿数:“韩国的大才有韩非,有张良——也不知张良现在出没出生。”

    古时的这些大才们,他倒真想亲自去见识见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