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我有一个洪荒空间 > 第36章 曾经李家坡多么艰难

第36章 曾经李家坡多么艰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总之,看着简单做着难,李勤试过一次,打了十来梱谷,滚筒就越来越重,再也踩不起来了。

    而在农村,每年都有人在这个环节受伤,甚至失去手掌,谭志的叔叔就是其中之一。

    李勤家里除了几亩田,还有几百亩山林。

    山上杂木多得很,但一文不值,值钱的大树不让砍,也没法运出大山,竹子就是唯一的生财工具。

    开始,村里都是在农闲时,以竹编为主要经济来源。二、五、八逢集的日子,村里会把编好的箩筐,菜篮、渔篓、簸箕等竹制工具,挑着送到相邻的各个集市去卖,换回肉和钱,维持一家老少的生计!

    后来,塑料制品和蛇皮袋,以低廉的价格淘汰了竹制品。

    村里的竹子,只能贱卖给建筑工地搭脚手架,那些年,正是建筑行业兴起的年代,竹子价格也飞涨,可是村里还是穷!

    为什么?

    竹子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三年以上的竹子,韧性足才可以承载重物。一片竹林,有多少三年以上的竹子呢?很少!

    而且竹林砍伐得太稀,冬天一场雪,就会让它们全部跪下唱征服,彻底成为柴火!

    近山的竹子舍不得砍光,村民转战深山里砍竹子,奈何山路崎岖,竹子又喜欢长在山谷和山脚。爬山一小时,下山半小时,砍两根竹子十分钟,再爬山一小时,下山半小时,卖了竹子得二十元。

    算算,一天能跑几趟,挣多少钱?

    三趟60元,是年轻壮汉才能完成的目标,随着可折卸钢管脚手架的出现,连这60元也没有了。

    竹子从村人的心中宝,变成烧火柴。曾有凉席厂的老板,想来承包竹林,价格低到发指就算了,来李家坡一看,没二话,扭头就走!

    “这么高的山,人工钱还赚不回,包个屁!”

    竹子没戏了,米也没价,可是家里开销却每年都上涨,学费、衣服、连把菜刀都涨到30元!

    怎么办?

    村里人不是没想办法,老人种树、年轻人打工,李爸这种不老也不年轻的男人,成了上不上下不下的两难户,那天他看到有人卖了一条蛇,得了80元。

    他也打起了这个主意,第一次看到的是条无毒的菜花蛇,很大,比他手腕还粗,正在草丛中懒懒地晒太阳。他伸出手去,没胆,又缩了回来。想想80元,又伸出手去,还是没胆,再次缩了回来。

    蛇这种生物本来胆子也小,被人站在身边,手一下又一下地试探,像个傻子一样逗逼。它决定不理这人,扭着身子就准备走。

    李爸急了,这不是条恐怖的蛇,这是钱呀!

    有了它,儿子一个月零花钱就有了,不用回家就饿死鬼一样狂吃,也不用舍不得坐车,走半天路去学校。

    父母之爱子,无论计是否深远,都是一样的伟大!

    李爸下不去手捉蛇,情急之下,整个人扑上去,压在蛇身上。

    李爸不是许仙,第一次与蛇肌肤相亲,他心里只有害怕。多年之后,他说起这件事,眼里还带着惊恐地说:

    “你们知道吗?蛇身上那种冰凉,凉到骨子里,还有细细的鳞片,整个缠在你身上,又滑又有些沙沙的!”

    第一次有收获,那条蛇有五斤多,卖了二百多块。

    第二次就顺理成章了,头些年,山里到处都是蛇,他每次出去都不会空手,有一次,他还带回来一只,正在和蛇打架的麻鸡。

    李勤到现在都记得,野生的麻鸡,下锅炒熟之后,发现咬不动,后来放在沙锅里炖了一下午,屋子里全是香味,李明星两姐弟赖在锅边不肯走,哭着要吃肉!

    可是蛇也不是吹气球长大的,再多也经不住人类的捕捉。慢慢的,李爸空手回来的日子,就多了!

    李爸放大捉蛇的范围,晚上都跑到大林镇去,早上吃了个糖油粑粑才回来。白天上午睡一会,下午又出去。

    他手上的伤,就没好过,有一次,被眼镜蛇追得,滚到别人家的粪坑里。

    那几年,好长一段时间,家里全是蛇袋子,大王蛇、菜花蛇、乌稍公、五步蛇、金环蛇、银环蛇……李勤如数家珍,七八岁的年纪也不害怕,

    那几年,在李勤的记忆里是最好的日子,餐餐都有肉,但是,李家从没吃过,自家捉的蛇!

    后来,捉着捉着,全村人都去捉,后来,蛇蛇们生气了,集体搬家走了!

    李爸尝去甜头,又开始下水捉黄鳝泥鳅,上山套兔子,拉线电野猪,用腊木棒打果子狸……

    结果,没过几年,村里的大广播天天喊,保护野生动物,否则将受到律法的严惩!

    “保护动物,谁保护我们!”

    李爸封袋洗手那天,打了两斤高粱酒,喝得大醉,倒在自家的猪圈里呼呼睡着了!

    谁也没想到,周未两个姐姐一回来,他就烧了她们的书包。

    当时大姐高三,二姐高一,俩人跪在堂屋里抱头大哭,连晚饭也没吃!

    “你们也别怪我,怪只能怪,你们自己投胎时不睁眼,投到这背时的山沟坳里头。我的能力只有这个样子,你们爷爷奶奶去得早,除了这屋子,屁都没多半个!生病住院还欠一堆债,我尽了全力,能做的都做了,实在供不起三孩子上学,以后,你们就自个养活自个吧!”

    “这片地头,只有我让两女娃上高中,但凡有点机会,也不会这么狠心,昨天我去你姑姑家借钱,也是一分钱没借着!你们····算了,命不好,我的命不好,你们也不是富贵命!”

    “你们打工,我也不要求挣多少钱,给我多少钱。你们吃好、喝好、睡好,别贪心太辛苦的活儿,多学好,莫学坏!我丑话说到前头,真的在外面犯了错,莫说自己姓李,莫把太浦堂的脸面,丢到外头去!”

    这是李爸的原话,李青清楚地记得,他当时英语考了63分,正躲在堂屋的风车后面改分数。当时,他吓得不敢出声,记住了这番话,也记住了两个姐姐,眼睛里一模一样的恨!

    姐姐走了,李家坡还是没变,更多的人出去打工,更多的地荒了,竹林里竹子泛滥成灾。穷!却无法改变!

    这才是他一定要回来的原因,才是他宁愿砸钱也要开公司的原因!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