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
被满宫的人念叨的宣妃娘娘, 真的是很努力的在生宝宝, 接生嬷嬷让她深呼吸她就深呼吸;让她不要大声喊叫她就拼命的忍着;让她含着参片她就张嘴,让她怎么用力她就怎么用力;让她放松她就使劲的放松自己的身体。
可是,也许长生天真的没有再眷顾她, 给了她两个宝宝,却是生的如此艰难。一直到下午五点, 孩子还是没有生下来,太皇太后安坐如山,合着双眼念佛,即使是有嬷嬷请示她要不要给娘娘破腹产,她也没有动一下眉毛。
宣妃的年龄摆在这里,她又是头胎, 羊水快流完了,她本人也快没有力气了。作为生了两个孩子, 又活了这么大岁数的太皇太后,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也知道她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可她还是不为所动的念佛。
如果给宣妃实行破腹产, 不光是宣妃身上留下一个疤痕, 无法再承宠的问题, 它还牵扯到太子的身上。
医女科是在太子的大力支持下开办的, 现在医女科的人, 也都是太子亲自培养出来的,实行破腹产的时候以保大为主,也是太子一力主张的。
虽然这些年来医女科的人已经给老百姓做了很多次成功的破腹产手术, 失败的事例极其的少,可太皇太后还是担着心。
不管她多么想让大清皇室再有一个科尔沁血脉的小阿哥,她也不想因为一个还没出生的,未来不定的小阿哥,让太子的名声有了污点。更何况,小阿哥没了,再生就是,皇帝还年轻的很。
至于蒙古各部的期盼和意见,都来找她老人家就是。现在的蒙古,根本就无力和大清讲条件。
皇太后毕竟没有太皇太后的定力,她看到太皇太后不言不语,眼睛也没睁开,就知道她的意思,不由的着急起来,可是摄于太皇太后的积威,却又只能干张嘴,不敢发言。
皇太后都不敢说话,皇贵妃她们就更不敢插言,一个个的全部低着头看地砖。
一时间,永和宫正殿里头鸦雀无声,只有宣妃娘娘压抑的呼痛声,隐隐约约的传进大家的耳朵。
苏茉儿姑姑悄悄的走了进来,无视殿内一片死寂的气氛,默默的蹲身行礼后,轻轻走到太皇太后的身边,伸头凑到她耳朵边,捂着嘴巴小小声却又吐字清晰的禀告:“太皇太后,医女科的孙女医要见您。”
瞧见太皇太后还是不为所动,苏茉儿姑姑又添了一句,“孙女医说,经过这半个月的认真研究,医女科可以做到八成的把握。”
太皇太后闻言,终于睁开眼睛。
孙女医,也就是孙老御医的大女儿,她的妹妹和外甥这次都随军做了军医,只有她留了下来。自从她被太子殿下派来永和宫,就一直在和同僚们琢磨着宣妃娘娘生产这个事儿,不停的推演各种突发情况和急救措施。
只因为她知道,不管是为了太子殿下还是医女科,这一次破腹产手术,都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想着中午的时候,太子殿下和老父亲对她的谆谆嘱咐,孙女医稍显急躁的心情反而彻底的镇定了下来,亲自找到了苏茉儿姑姑,让她给太皇太后传话。八成的把握,值得一赌。
不论太皇太后心里在顾忌什么,事实就是,在太子殿下监国期间,在蒙古各部协助大清军队围剿准格尔大军期间,宣妃娘娘的这次生产,母子平安是最好的结果,也是必须有的结果。
所以此刻,孙女医在面对太皇太后全面释放的威压,仍是咬牙坚持挺直了脊背。太皇太后把她的表现看在眼里,一双浑浊却平静的眼睛里,难得的升起了一抹赞赏。没想到孙老御医子子孙孙那么多,却是他的两个女儿继承了他的医术和傲骨。
罢了,罢了。既然大家都这么有心,都不想放弃,那她就赌一赌。
“哀家给你们一个机会。但是,你们要记得,实行破腹产是哀家的主意;保小或者保大,也是哀家的主意,不管有什么结果,不管谁有疑问不解,都来找哀家就是。”
殿内众人都没有说话,一个个心里头明镜,第一个你们指的是医女科,第二个你们,指的就是蒙古。太皇太后这是要护着皇上和太子殿下,把所有的责任都拦在自己的身上。
皇太后一直压着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喷涌而出。她岂能不知道太皇太后的意思?自从嫁到了京城,她的心就分为了两瓣儿,一瓣儿在和乐美满的紫禁城,一瓣儿在故乡亲人的大草原。不管是哪一瓣儿出事,都是在活生生的撕扯着她的心。
孙女医和她的同僚们自然清楚他们身上担着的重大责任,一个个都神情肃穆庄重,带着视死如归的神圣光辉轻轻的走进宣妃娘娘的产房。
已经没有力气挣扎,筋疲力尽的宣妃娘娘,泪眼迷蒙中看到这些穿着白大褂的人,满脸慈爱,充满希望的向她走来,就好像看到皇上一直钻研的基督教中的小天使一样。
她们,是奉上帝的差遣,特意降临人间救她和孩子们的吗?果然长生天还是眷顾她的。她不能就此放弃,她不甘心。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亦或者为了大清国和蒙古的关系,她都不能放弃。
感受到了希望,感受到自己身上又生出来一股子力气的宣妃娘娘,做好了再接再厉拼
命生产的准备,哪知道这次却是不再需要她使力气了,全身麻醉过后,她直接就失去了意识。
已经三十多岁的孙女医,面容严肃、镇定,拿着手术刀的右手奇稳无比。即使是面对宣妃娘娘术中大出血,也是沉着应对。
紧张却又缓慢的一个多小时过后,在众人期盼焦虑的等待中,两个洗的干干净净,哇哇大哭的小娃娃终于被医女科的人抱了出来。
听到最后走回来的孙女医和大家汇报母子平安,不管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还是后宫的妃嫔们,都是激动的连连念佛。太皇太后瞅着小包被里头两个红通通的小娃儿,再也维持不住自己的镇定和平静,颤抖着双手接过来其中一个小宝贝,小心翼翼的抱在怀里。
一直提着心的太子殿下得到永和宫母婴平安,孩子虽然瘦小,但是很健康的消息,狠狠的松了一口气,当天就写了一封超过二十个字的信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康熙皇帝。
第二天下午,宣妃娘娘渐渐的恢复意识的时候,就感到肚子上一丝一丝的疼,耳朵边传来说话声,可是她自己却是怎么也说不出话来,苏醒了大半天,才能勉强睁开眼睛,动动身体,微微张开嘴巴发出声音。
一直守在她床边的奶嬷嬷看到她终于醒了过来,惊喜异常,眼泪嗒嗒的朝下掉。虽然医女科的人都说手术很成功,有些后遗症,但都不会有生命危险,后面慢慢的治疗保养就好。可是她看着自家娘娘肚子上那道长长的刀口,怎么能不担心?
看到娘娘眼神儿急切担忧的看着她,奶嬷嬷连忙收住眼泪,俩眼发光,一脸欢喜的大声说道:“娘娘别担心,老奴是高兴坏了。两个小主子都很好,很壮实。大的是男娃儿,小的是女娃儿。”
龙凤胎,可是大大的吉兆。就算娘娘以后因为伤疤不能再承宠,又因为这次生产大伤元气,以后不宜再有孕又如何?此番平平安安的闯过鬼门关,又有了这两个小宝贝,怎么看都是值得,大大的值得。
这般年纪终于晋升为一个母亲的宜妃娘娘,情不自禁的露出一个及其虚弱,却又心满意足的笑容,眼里满满的幸福,苍白无力的面容上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就连肚子上越来越清晰明显的疼痛,也没有引起她的注意。
她现在已经反应过来,后面进来给她生孩子的人,是医女科的女大夫。虽然这半个月来,她一直很排斥医女科的人,可是现在,她却是由衷的庆幸。她活了下来,她的孩子们也都平安的出生,就算留下一个丑陋的大疤痕又如何?
满宫的人在听到宣妃娘娘安全醒来以后,都是大松了一口气。
她们第一次深切的认识到,破腹产是个可以救命的手术,是可以把冒死生产的她们,从鬼门关强硬的拉回来的手术。能活着,能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哪个做母亲的,会去在意肚子上的一道疤痕?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太子妃就发现,不光是慈宁宫,慈仁宫,永和宫的人对毓庆宫感恩戴德的大肆感谢,整个后宫的人遇到她都是特别的热情,不是单纯的偶然遇到,她们简直是想法设法的和她套近乎拉关系。
宗室皇亲的老福晋们也跟着凑热闹,尤其在京蒙古王公的当家主母们,更是备着各种厚礼朝毓庆宫送。
一个是感谢;一个是宣妃娘娘作为一个皇家妃子,采用破腹产母婴平安的生下龙凤胎的先例,让她们切实的看到了破腹产的救命手段,不再认为它只是请不起太医或者大夫的平民老百姓的救命稻草,也想要和毓庆宫打好关系。
就连还没有圆房的大福晋都备着各色礼物来到了毓庆宫,羞羞答答,吞吞吐吐的请求她,将来大阿哥院子里有人生产,也请太子殿下派医女科的人坐镇,她们都不怕留下大疤痕。
这些天被这些人的大动静弄得哭笑不得的太子妃,看到她这个模样,忍不住嘴角微微抽搐。
大疤痕只是破腹产手术中最明显,最不值得一提的一个小缺点。麻醉的危险,术中出血等各种突发情况,术后恢复的巨大痛苦,受到永久创伤的子宫,才是四九城的当家主母们最需要关注的。
不过她也明白大福晋的善良之举,不管怎么说,破腹产都是女子遭遇难产的时候,唯一的活命希望。
转念想到大阿哥院子里的那几个侍妾,太子妃眼睛一转,就起了小心思,故意曲解大福晋的意思,笑嘻嘻的说道:“大嫂尽管放心就是,将来你若有了小宝宝,我们自当尽一切力量。”
大福晋听了她这个话儿微微一愣,随即就反应过来,忍不住露出苦笑。不管怎么说,她都承了太子妃这份情。
“谢太子妃。”
不是谁都有太子妃的运气,遇到太子殿下那样的伟男子、巴图鲁,敢于嘲笑天下男子以女子装门面,敢于身体力行的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
虽然大阿哥的院子里有侍妾格格,但是他相对于那些醺酒,逛青楼,斗鸡遛鸟的宗室弟子,已经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能嫁给他,她已经很是知足了。
太子妃对于她的心思很是理解,因为当初,自己也是抱着能够嫁给太子殿下做太子妃,就很是知足的想法。
窗外传来一阵呼啸而过的风声,当下两个人都顾不得她们的小心事,一起
站起来皱着眉头看向外头突然又晴转阴的天气。
今年大清国北方夏天的气候非常反常,八月份连番不停的几场大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也让朝野上下忧心忡忡,大臣们每天都是一边在心里祈祷老天爷保佑;一边飞快的迈着老胳膊老腿,跑到钦天监查问天气情况。
朝廷上下所有的官员都绞尽脑汁,事必躬亲的做好各种灾前准备,胤礽更是时刻提心吊胆、坐卧难安。每天吃不好,喝不好,晚上入睡前还特别害怕自己一觉醒来的时候,就听到哪个地方报来大水灾。
如此这般难之有难,朝野上下全都靠着一股精神气支撑着没倒下。
好在京城的排水设施经过这两年的整改,目前来看还完全承受的住,不会造成水灾。南方的黄河隐患,经过这些年的大力整治,虽然有些地方出现了小规模的洪水灾患,却也还没有引起大的决堤事故。
可是还没等他因为这些好消息稍稍松口气,就收到十一阿哥大病的消息,十一阿哥的病情来势汹汹,很是危险。
胤礽想到历史上的十一阿哥年幼夭折的事儿,就有点着急上火。太皇太后他们顾着他的身体,怕他被过了病气,都拦着不让他去看十一阿哥一眼。
焦心的等待了三天,得知十一阿哥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他自己却是彻底的绷不住了,再好的身体素质也抗不住他这么长日子的辛苦不是?
本来就对他的身体状况特别在意的太子妃,在第二天早上五点醒来的时候,发现他额头上一夜之间冒出来两个小红疙瘩,当下就被吓得面如土色。
虽然她知道太子殿下的这个身体得过天花,不会再有出花的情况,可这出疹子的病症多的是,哪一样都不是小毛病。
胤礽运功检查自己的身体,没有发现有什么不舒服,可是他也不明白自己脸上怎么起了小红疙瘩,只好抱着神魂不属的太子妃连声安慰。
“太子妃别怕,孤没感觉有什么不适。太医来了看看就是了。”
“我不怕,我不怕,你别动,别动,躺好别动。”阿茹娜呆呆愣愣的,一边强迫自己稳住,一边凭借本能反应,把摁倒在床上躺好,给他盖好被子,然后就不错眼睛的盯着他,那感觉,就好像他是一个易碎的瓷娃娃一样。
胤礽无奈,却又不敢再刺激她,只好乖乖听话。侍卫们提溜着值班的两位太医飞速来到毓庆宫后,两位太医缓了缓了惊吓的心情,努力稳住自己的心跳给太子殿下诊脉。
过了好一会儿,两位神色莫名奇怪的太医都没有说话,又把手指头搭在胤礽的手腕上,再次诊脉。阿茹娜瞧见他们这个不敢下定论的模样,更害怕了,屏住呼吸,俩眼直勾勾的看着胤礽,担心他得的是平时不多见的疑难杂症。
等到两位太医又诊了一回,问了他几个问题,看了看他的舌苔,终于下了定论。
太子殿下这是因为近期都没有休息好,担忧劳累加上饮食不规律,又碰巧到了开始长小胡须、变声的关键时期,被十一阿哥的事儿这么一刺激,心火上升,导致他长了小痘痘。
小痘痘?太子妃被这么一个说法弄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瞅着太子殿下白嫩嫩的额头上那两个可爱无比的小痘痘,虽然太子妃很心疼他长痘痘的原因,可是,她还是很想笑,忍不住的想笑。太子殿下瞅着她耸动的小肩膀,眼里闪过一丝宠溺,干脆直接的发话,“太子妃殿下,想笑就笑。”
太子妃听到这句话,再也忍耐不住,长大嘴巴笑的前仰后合,不能自已,哈哈哈,哈哈哈。
所有毓庆宫的宫人,侍卫还有这两位太医也都是一脸笑眯眯,实在是太可乐了有没有。哪怕是虚弱的爬不起来床,也一直端着一副不食人间烟火,天人模样的太子殿下,居然有了凡间少年郎的小烦恼,长小痘痘了。
想想就觉得,想笑。
然后,在暖阁里头刷牙的太子殿下,就听到整个毓庆宫都是一片欢笑声,各个都乐呵的不行。
笑的太过,站立不稳的太子妃再送走了两位太医后,还是乐得合不拢嘴巴,手脚麻利的把他收拾妥当,用过早膳,再看向他额头上一个颜色深一点儿,一个小头头尖一点儿的两个小痘痘的时候,还是想笑。
送他出门的时候,忽然间瞅到后殿多宝阁上的照相机,忽然福至心灵,把还没迈出毓庆宫大门的太子殿下拉回来,对着他咔嚓咔嚓的照了好几次。
对人的情绪变化向来反应敏锐的太子殿下,当然听得出来自家太子妃肆意大笑的笑声里面透露出来的那些后怕、庆幸、开心、喜悦···,虽然他还不大习惯别人对着他咔嚓咔嚓,可是却不舍得拒绝她。
太子妃这个模样,比她大声哭出来,还让他心疼。
于是毓庆宫的宫人们就发现,太子殿下一脸木然的被太子妃捏着脸,在毓庆宫各个位置,做出各种表情动作,任由她使劲的拍照,一直到马上要开始早朝的时间了,才被满心不舍的放开,得以离开毓庆宫。
走的时候,不光没有丝毫的无奈,或者郁闷,还一脸温柔的对着太子妃说“乖”。再看看太子妃对着太子殿下的背影,笑的甜甜蜜蜜,一脸梦幻,他们更迷糊了。明明
这是初秋了,怎么好像闻到一股春天的味道?
早朝议事的时候,对于大臣们兴味好奇的视线,太子殿下直接视而不见,板着脸盯着他们瞅了一会儿,还别说,大臣们一个个憋得内伤,却是不敢真的问出来。
太子殿下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大了,不再是那个因为太子妃成人了就高兴的要庆贺,然后大家伙儿跟着凑热闹的时候了。毕竟,渐渐长大成人的太子殿下,也是要小面子的吆。
大臣们不敢出声,可是抗不住家里其他人的热情。早朝后慈宁宫和慈仁宫请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俩人都是一个反应,一边心疼他,嘱咐他好好休息放松一下;一边眉眼抖动,笑个不停。
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也都在晚膳后,一边笑一边举着小照相机对着他咔嚓咔嚓,旁边还跟着小阿哥们呼唤声,“太子二哥,我们到御花园,换个地方再照。”胤礽额头上青筋一跳,忍住没有发作,把这些闹心的兄弟们都赶去无逸斋上课。
等到第二天,在外头监督视察各地方排水抗涝的恭亲王回宫,看到他这个模样,直接找来了录制小电影的摄像机放到太和殿门口,然后就亲自到乾清宫里头把他给拽出来,一边撒泼耍赖的硬拉着他来到太和殿门口,一边振振有词的说道:“太子殿下,五皇叔这也是为民请愿。”
“老百姓都特别想看到你长大的模样,你一直不同意录制小电影。现在你都因为操劳国事,累出来了小痘痘,当然要让老百姓知道知道,也方便五皇叔下次到地方去做视察不是?”
胤礽对于这些年来一直很是疼爱他,却常年奔波在外,难得在京城待几天的五皇叔,当然不能像对那些大臣一样板着脸应付过去。在他犹豫着纠结着,想着怎么拒绝五皇叔想看他笑话的提议的时候,就已经被拉到了太和殿门口。
可亲可敬的恭亲王,为了全国老百姓的心愿,冒着太子殿下的死亡视线,在太子殿下脸上的痘痘没有消下去之前,几乎是寸步不离的跟着他,颇有古地球近代史上小狗仔乘风破浪的冲天气势。
然后,全大清国的人们,包括在外头打仗的康熙皇帝,大阿哥,士兵们,都有幸看到了那部叫《太子殿下长小痘痘》的小短片。
不光有太子殿下站在太和殿,保和殿汉白玉台阶前的影像;太子殿下被无良的五皇叔逼着在御花园转圈圈的画面;还有他在依水而居、山石花草、秀美宜人,号称海中仙岛的瀛台广场考察侍卫们武功的时候的严肃模样。
黄嫩嫩的桂花趁着太子殿下白嫩嫩的脸蛋儿,还有额头上那两个好像胭脂一样的小痘痘,以及太子殿下那张青筋直跳,咬牙忍耐的小表情,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是一边心疼,一边忍禁不住的捧腹大笑。
再听到太子殿下在瀛台稍稍大声说话的时候,无意中露出来的沙哑,以及偶尔的失声,更是乐得不行。哎吆,太子殿下长的越来越来俊了吆,连长个小痘痘,变个声都是这么可爱吆。
大清国各个雨水泛滥的地方,田间地头的老百姓一边热情的讨论着太子殿下的小痘痘,一边在脑海里描绘太子殿下可爱的小俊脸,自我感觉,干活儿都特别有劲儿了哟。
而远在西部边境的康熙皇帝那?他当然和老百姓的反应不一样。他在和将士们哈哈大笑的看完了这个可爱的小短片后,突然找到了灵感。
他可以让人多录制一些宝贝儿子的小短片寄来,这样就不会因为在外头打仗,而错过儿子可爱的成长期。
于是自以为小痘痘消下去,这个事儿就翻片儿的太子殿下,再一次发现了自己的天真。自家皇阿玛可不向五皇叔,还会顾及一些君臣礼仪。
和弟弟们用晚膳的时候,有宫人举着摄像机录个不停;在无逸斋做出阁讲学的时候,有宫人举着摄像机对着他;带着弟弟们下去京畿地区体察民情,摄像机更是全程尾随。
康熙皇帝收到这些小短片,自己心满意足的看完以后,就吩咐人剪剪,把方便公开的画面制成小电影,给全国人民观看。
文成武功的一代明君康熙皇帝,无师自通的成了一名炫儿狂魔。他还亲自画了儿子小时候的形象,让匠人们捏成小陶人,继续录制小短片。
胖乎乎板着脸装小大人;因为身体虚弱在秋天里头裹成一个圆球晒太阳;在御花园里头手脚笨拙的放风筝···还有小太子和儿时的太子妃站在御花园里头,两个小孩子一本正经的讨论如何给《藤萝日报》取名字的事儿。
胤礽被自家皇阿玛这么一番折腾,从一开始的冷脸抗拒,到后面的麻木无视,可谓是无奈至极,只能木着脸以对的他,连叹气都不知道从何叹起。
大清国的这次雨水洪涝危机,就在全国人民一边乐呵的看着康熙皇帝做的小电影,一边热火朝天的辛劳劳作中,有惊无险的安然度过。因为有朝廷的有力组织,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的积极排水治涝,今年的大清国居然还迎来了一个挺不错的收成。
进入十一月份的时候,天气已经基本固定晴朗,因为这几个月连绵不停的阴雨天,一直被耽搁的飞机试飞也立刻着手准备起来。
这次的试飞还是很成功,也有了进步,不光是飞行高度有了突破,还成功的飞行了四十五分钟之久
。虽然最后因为飞机爆炸引起驾驶员受了重伤,但是因为有太医们的及时抢救,也是很惊喜的没有生命危险,也没有肢体伤残。
出征在外,打仗打的有些乐不思蜀的康熙皇帝,也终于赶在天气变冷之前,带着大军凯旋归来。
十一月二十五这天上午,接到大军快要抵达京城的消息,非常开心、兴奋的太子殿下,带着提前归来的神机营护卫,骑着马就要出城去迎接康熙皇帝,一路飞驰,跑出了安定门还不想停下来,差点儿把后面追赶而来的群臣吓从马上摔下来。
京都九门中的安定门,自从前朝修建皇城以来,就是征战归来的大军收兵之门,和遇到战事就挥师出兵,“以德取胜”的德胜门遥相呼应。
皇城其余八个门的瓮城里面都是建造关帝庙,唯有安定门内建的是真武庙,取得是“安定真武”的意思。
建筑风格独特的安定门,布局整洁精练,在皇城各门中向来都是独具一格。当然,今儿个它更是独领风骚。
骑在马背上,身穿秋香色朝服的大清储君,领着满朝文武站在门前的广场上眺目远望。后面跟着的宫廷艺人依次奏起来戏竹二、大鼓二、云二、方响二···,正平肃穆的千年雅乐丹陛大乐缓缓响起,迎接他们的皇上胜利归来。
等到中午时分,眼神儿特别好的太子殿下,望到了自家皇阿玛骑在马背上的身影后,忍不住就催动□□的小骏马刷的飞奔了出去。父子俩分开了大半年,这一见面都是激动的不行,抱在一起又笑又吼。
待稍稍缓缓彼此欢喜澎湃的心情,康熙皇帝比划着儿子的身高,发现他都已经窜到自己肩膀了,“小子,你这么瘦,天天吃的饭是不是都长个头去了?”
今年又长高了一点儿的太子殿下舒展着眉眼,笑意融融。他站在广阔的广场上,好像头顶上这枚冬日午时的大太阳一样,光芒四射却又一点儿都不灼热,不大不小刚刚好的热量,淡淡的光辉,暖暖的渗透到人的心里。
“皇阿玛,你好像也瘦了。”所以,瘦了和长个头没有关系。
康熙皇帝一噎,深刻的觉得,宝贝儿子还是不说话的时候更可爱。
想着赶紧回宫梳洗休息,父子二人一边聊一边打马进城,四九城的老百姓看到血气腾腾的凯旋大军,看着他们尊敬爱戴的皇上,太子殿下,彻底沸腾起来。
那是属于上邦大国子民的骄傲,一种扬眉吐气的欢呼雀跃,欣喜若狂。
他们敞开胸怀,大声的笑着,忘乎所以的吼着,尽情的闹腾着。
大清国终于平定了周边的隐患,四海升平、八方宁靖;老百姓终于可以高枕无忧的安居乐业,享受太平盛世的美好生活;经过了一百过年的战乱灾荒,华夏大地终于又恢复了朝气和自信,焕发出它的昂然生机,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胤礽瞅了瞅皇阿玛,又转头瞅了瞅街道两边呼声震天的老百姓,心里头突然感动莫名。他,这算是彻底的改变了这个世界的历史了吗?
自元朝灭亡以来,很多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付出了毕生精力,想要一统蒙古、建立独立自主的大蒙古帝国。噶尔丹作为一个有政治抱负、又有军事才能的卫拉特蒙古政治家,他和很多先辈一样,也一心想要缔造一个如其光荣先辈铁木真那样的政治势力。
在原来的历史上,葛尔丹和罗刹国合作,不断的侵扰大清边境,逼得刚刚结束八年内战的康熙皇帝只得苦苦周旋,最后两国开战的时候,又因为大清国实力不足,只好选择和葛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合作,剿灭葛尔丹的大军。
虽然取得了一时的胜利和安稳,但是也留下了尾巴,后来策妄阿拉布坦又在康熙末年和雍正初年起兵攻打大清,给当时的大清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现在,自家皇阿玛不光是彻底打残了葛尔丹的大军,杀了葛尔丹这个枭雄;还狠狠的打击了葛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的势力。几乎是彻底瓦解了在大清西边强势一时的准格尔汗国,让他们没有再复起的希望,也让喀尔喀蒙古彻底的归顺大清国。
收复了被葛尔丹侵占的青海,把准格尔汗国的政治中心伊犁河谷和西藏这两个地方,以及它们的周边地区,都划入了大清国的疆域,让大清国的西部地区和北边的西伯利亚地区,彻底的衔接起来,也让罗刹国再也没有希望打回去他们卖给大清国的那些地盘。
虽然彻底的消化这些地盘,还需要很多年,需要下很多功夫,可是,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喜悦,开心,却是实实在在的充斥在心间,让他思潮起伏,心潮澎湃。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