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典故
曹官子的心思,吴少卿自然是洞若观火。moweiwenxuan
典型的曹贼,别人都当上西楚皇后了,心底还惦记着放不下。
说好听点叫用情至深,求而不得。
难听一点,就是一根筋。
若是放在别人身上,吴少卿也就一笑置之,但既然洛燕作为自己的剑侍,这些后顾之忧,还是提前解决为好。
当然,他固然是能图简单省事一剑斩之。
但世间道理向来不是那么简单,剪不断,理还乱。
洛燕对曹官子自然没有半分男女之情,但二人毕竟相识一场,仔细想想,洛燕一名娇弱女子,当初能跑到龙虎山附近,还一路避过了银枪军眼线,背后少不得有人在暗中相助。
出于这一点,吴少卿不打算对曹官子出手。
他自问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是什么杀人狂魔,见人就砍,那太过愚蠢。
下者用力,上者用智。
只是让吴少卿费劲的是,你曹官子若是真有意向相助,不如索性破釜沉舟,大闹一场便是。
要不就袖手旁观,任由事态发展,当一个事不关己的看客也可以。
但眼下这么不上不下的举动,未免有些匪夷所思,人性之矛盾,大概如此。
不过吴少卿大概也能猜到眼前之人的症结所在,一方是求而不得,心心念念的倾慕女子,一方是家国朝堂。
曹官子一介儒生,看似风流潇洒,实则已被困在了忠孝两全的牢笼之中,不仅是他,而是这个世界传承的文化一向如此。
也就是吴少卿本身带有另一个世界的意识,否则长久的耳濡目染之下,也难保不会受到熏陶。
真风流,其实不风流。
吴少卿淡淡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请吧。”
曹官子面无表情,单手凌空一点,默默落下一子,仿佛没有听出吴少卿言语中的揶揄之意。
若非知道内情,就这份从容气度,吴少卿都要怀疑眼前之人当真是心如铁石,对男女情爱漠不关心。
吴少卿以气作棋,同样落子。
转眼之间,两人已然交锋数个回合。
叶长陵等三人看着棋局,神情愈发凝重。
曹官子执黑先行,开局一如既往的中规中矩,但恰恰正是这种棋局,最是考验棋手功力,稍有不慎,便会在慢火煨炖之下,逐渐偏离走势,落入他的节奏。
曹官子的棋风,并不凌厉,发而稳健到令人发指,许多顶尖棋手都是在不知不觉间落入下风,直到拖入收官阶段,被那天下独一份的收官能力斩于马下。
所以纵观曹官子一生的对局,除非实力悬殊太大,否则几乎能难看到那种中盘便宣告结束,让人看了酣畅淋漓的对局。
每一局都固若金汤,让人生畏。
棋局越往后,就越是能感受到这位被誉为收官无敌之人的恐怖之处。
而现在两人已下了数百手,曹官子也仅仅只是领先了些许而已。
这说明吴少卿的棋力,竟与之相差无几,胜负在伯仲之间。
叶白奎心里满是慨然,似乎能称得上文武双绝的,不仅仅只是曹官子而已,最起码眼前这剑术如神的白衣青年,就丝毫不逊色。
又是数十手过去,局势依旧如此。
吴少卿不骄不躁,仿佛落入下风的并不是他,甚至怡然自得自顾自的讲起了故事:
“数百年前,有一国名为大蜀,国力强盛,土地富饶,有文豪斗酒诗百篇,有美人姿色倾城国,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某年皇帝出行之际,偶然见一世家豪阀女子深居闺中,这女子生的国色天香,花容月貌,皇帝见之,便思之如狂,不惜力排群臣众议,要将女子接入宫中。”
“奈何女子誓死不从,自深闺出逃,恰逢此时,得见一儒生……”
说到此处,吴少卿刻意放缓了语调。
曹官子落子之手微不可察的一顿,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吴少卿接着道:“和那位年轻的皇帝陛下一样,这名儒生只用了一眼,从此就被女子迷住。”
他感慨道:“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恐怕就连女子自己也不知道,在暗中有这么一位爱慕自己的人存在。”
“皇城外,也正是他暗中相助,女子才得以顺利出逃。”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一介女流之辈,自然逃不过漫天眼线,皇帝派出亲卫,定要将女子待会宫内,做一只笼中雀。”
吴少卿笑问道:“曹大人,你也是儒生,和故事中的主人公倒是有几分相似,若是你,此时会作何选择?”
庭院中,寂静无声。
曹官子既不作答,也没有接着落子。
叶白奎和叶长陵都是惊疑不定,不敢出声。
话语已是如此露骨,即便这二人一个是山上人,一个是军中将领,对情情爱爱十分迟钝,也也后知后觉的明白过来。
吴少卿这哪是在讲什么故事。
分明就是含沙射影某人。
至于这某人是谁,从落子间隔的忽然改变,就一目了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