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武夷山九曲溪漂流(1)
清澈见底的一条小溪流,源于武夷山脉主峰———hg山西南方向的山脚(武夷山桐木关一带)。
一路曲曲折折,欢声笑语,在星村镇这片开阔平整处汇集成一大潭溪水。
———这里即武夷山九曲溪码头。
码头上,成群结队的竹排整装待行。
远远望去,就像坦大的锅里下了许多饺子一样。
竹排的制成工艺严格参照生产图纸:
一般选取8~9根又大、又长、又直且统一规格的毛竹,经去皮烤后加工扎成。
其吃水浅,浮力好。
每个竹排上有6把竹椅,分前、中、后3排,共可乘坐6名游客。
竹排的最前端与最末端各站立着1个艄公。
艄公有男、有女,有年轻的、也有年老的。
据说,他们基本上都是星村镇本地人:
第一、他们较熟悉这一带的地形地貌;
第二、水性好;
第三、经统一特训,成绩优秀者方可上岗。
艄公青衣青裤,每人头上戴着一顶竹制斗笠,手上各拿着一根长竹竿。
只待乘客坐好,领头的一声吆喝,竹排由西向东一路潇然漂流而去……
————————
“美女,你妹妹呢,怎么不见了踪影?”
展重生在竹排前的溪岸上左看右看、左顾右盼,终于忍不住开口。
“帅哥,我妹妹临时有事,乘飞机飞回sz啦!”
一个女子,玉颈修长,上身粉红色的露肩吊带,酥胸波涛汹涌,下身黑色短裙,一双雪白的大长腿cll,脚上穿着粉红色的高跟鞋。
只见她“噗呲”一声,抿着嘴在偷笑。
展重生恍然大悟,他有些无奈地摇摇头。
……
————
没多久,成群结队的竹排上集结满了游客。
艄公们手上拿着长竹竿往水底下用力一撑,竹排借力掉了个头,艄公们再把长竹竿朝水上轻轻一点。
竹排鱼贯而行,陆陆续续出发了……
竹排顺流而下,眼前豁然开朗。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带领大家一起乘坐竹排漂流。
武夷山风景区基本上都在九曲溪两岸,武夷山最好的岩茶也在风景区这一带。
九曲溪漂流从星村码头开始,直到一曲的武夷宫,全长约10公里,行程大概要1个半小时,也就是2节课的时间。
九曲溪共有九曲,每一曲都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故事传说。
古人游九曲,是由武夷宫的一曲开始逆流而上,而我们现在是顺流而下,随波逐流,轻松、潇洒、快意。”
艄公小哥导游清了清嗓子,继续介绍: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漂流在平川这一带。
大家请看,右边这座山峰直冲云霄,叫齐云峰,因形状像火焰,所以又称火焰山。
传说,古时候,火焰山下的村庄常常着火,于是上天便派遣武夷十三道人下山施法,从此以后村庄太平。
每当夜晚来临,远远望去,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的点点繁星,所以此村取名‘星村’。
大家刚才是不是在码头乘坐竹排的?码头及这一带皆属‘星村’镇的地盘。”
“看来星村镇的历史挺悠久的!”
展重生坐在最后一排的竹椅上,他饶有兴趣地听着艄公的讲解,偶尔瞧一瞧右手边同一排的欧阳小姐。
展重生的心情悠哉、轻松、快乐,似乎丝毫也不受这次欧阳小姐有些唐突行为的影响。
在他的心里,只不过对欧阳小姐怪异的举动有些好奇和好笑罢了!
既来之则安之,就当作陪客户自由行了。
欧阳小姐今天怡情养性,心情超好,她正津津有味地竖起了耳朵。
她和竹排上的一干众游客一样,上身临时套上了一件红色的浮力马甲(防止游客落水后的安全保护措施)。
“左侧这座山峰叫白云岩,因常有白云缭绕期间而得名。
从前,白云岩上有座尼姑庵,叫白云庵。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一把大火把白云庵烧成灰烬。
最近,听说’星村’镇正准备募集民间资金重建白云庵。
庵的后壁有个洞,叫白云洞。
白云洞上下都是绝壁,壁间只有一线横坳,是进洞的唯一途径。
游客只有伏身蛇行,手脚并用,才能爬入洞中。
徐霞客第一次游玩武夷山,历经千辛万苦方进此洞一游,在其游记上有记载。”
艄公小哥侃侃而谈。
“旅行家徐霞客也曾到此一游,看来,武夷山果然名不虚传!”
一yn籍的游客脱口而出。
“在白云岩上可眺望欣赏五曲风光及群峰秀色,也是看日出的绝妙之处。
很多游客来武夷山旅游,起了个大早,攀爬至白云岩尤高处,就是为了一睹日出的风采。”
……
————
很快,竹排驶入九曲浅滩。
“大家请看,左岸边这块巨石,像不像一头水牛?它一头栽入水中,只露出一只角、一个眼睛,大家又称它为‘牛牯石‘。”
展重生定晴一看,果然惟妙惟肖。
“大家请看,最前面一块石顶上像不像一个光秃秃的和尚?后面一块石头像不像尼姑帽?当地老百姓戏称‘和尚背尼姑’……”
浅滩将尽,艄公小哥一路放慢脚步,一边向乘客描述着。
“‘和尚背尼姑’还挺像的。”
有人很快就看出来了。
————
过了浅滩,拐个湾,到了八曲。
“八曲素有‘海上动物园之称’。
大家请看,这块石头露出水面一块,像不像一只乌龟?称水龟石,溪右边这块岩石像不像大象的鼻子?又称象鼻岩……
这块石头,一个是童子,一个是观音菩萨,像不像童子拜观音?……”
大家随着艄公的手势,定睛一看,果然栩栩如生。
“好神奇的地方!”欧阳小姐啧啧赞叹。
竹排继续漂流,过了湍急的芙蓉滩,就是七曲了。
“溪右边这座山峰,四面峭壁,像不像一座石城,叫城高岩。
岩下的潭,叫放生潭。
南宋期间,有一年的端午节,山上的道士奉旨在此设坛祈祷,放生鱼潭内。
从此以后,九曲溪禁止捕鱼。”
竹竿蜻蜓点水间,艄公小哥信手拈来。
“小哥哥,你刚刚说的放生是不是真的?”
一小女孩突然发声,她很认真地望着艄公小哥。
“小朋友,艄公导游当然不会信口开河,他说南宋时期,那一定是有迹可循,有书记载的。”
旁边一游客已经学会抢答啦!
……
————
竹排在七曲约摸8分钟的行程,筏下獭控滩,进入六曲。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
既高又阔,高约200米,宽约800米,似一张巨大的屏风,将武夷山风景区一隔为二———溪南、山北。
“六曲行程最短,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晒布岩’,‘晒布岩’又称响声岩。
传说是赤脚大仙晾晒薄棉的地方。
岩壁上有历代名士题刻20多处,其中朱熹的‘逝者如斯’,它是武夷山400多处能辨认的摩崖石刻中最早的一副。
为什么说‘晒布岩’又叫响声岩呢?
大家漂流结束后,改天可以上山去‘晒布岩’走走,此地山谷回音……”
“400多处能辨认的摩崖石刻,武夷山在历史上是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足迹啊?”
展重生不禁暗暗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