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一百二二章
司马朗整个人都散发着委屈巴巴的气息, 曹操轻咳了一声, 掩饰住了那丝不自在, 他感觉到面前的下属都快把脑袋低到地上了,忙安抚道:“我记得你, 做我属官时尽心尽力。”
既然已经知道了眼前人就是司马朗, 曹操将他呼去了书房, 询问河内状况, 又询问司马一族的情况,他打量司马朗片刻, 忽而意味深长地笑道:“既然你已经待在我司空府两年余, 做了那么久的属掾,不如更进一步,做我的主薄如何?”
惊喜来的太突然, 司马朗还来不及高兴, 却听曹操强调了一遍“做我的丞相主薄”。
丞相主薄, 负责草拟文书,掌管宗卷档案, 曹操的印章等, 是丞相身边得用的佐吏, 相当于去做曹操身边的秘书。
司马朗怔了怔,心中涌起了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宿命之感。
他早就知道曹操不是一般人,也早就有预感曹操终有一日会走得更高,却不想短短两年, 曹操已经不甘于只做三公之一,甚至连忍耐到统一北方都忍不到了。
司马朗回过神来,心里涌起的竟是即将得到重用的激动感觉,他激动地手指颤抖着握成了拳头。
曹操从不在他人面前轻易暴露自己的野心,如今直截了当的邀请他做“丞相主薄”,这代表了什么?代表了他愿意接纳自己成为核心谋士之一,成为他最为信任的臣子班底的其中一人,从此以后,司马朗的地位就与其他的文学掾、司空属官全然不同了,他将成为继荀攸之后又一位被曹操提拔到身边近臣位置的人!
但凡是加入曹营,在司空任职的属官,每一位都是曹操的狂热追逐者,他们对曹操的敬仰、崇拜、追逐,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任何企图加入司空府的新官,无一不受环境感染,挤破了头都想要往曹操身边钻营,一个个眼巴巴瞅着,等待着主公的关注,大部分时候,但凡是曹操有任何要求,司空属官们都会率先替他分忧。
而真正需要决断的重要政令,往往只有少部分核心谋士们才能解除,曹操用人不疑,却也选精得用,一般人可难以挤到他身边的,他身边近臣的位置,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没有硝烟地竞争之中,为了引起主公的注意,可谓属下官吏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荀彧、郭嘉等已经成了谋士之中封神的存在,轻易难以撼动,那么剩余的其他位置,就成了人们趋之若燕的存在。
曹操对司马朗感到有一丝抱歉,这位属官其实已经在他眼皮子底下晃了两年了,每一次给他的任务都能够完美完成,用起来特别顺手,他怎么就没想到将人给提拔上来呢?
曹操深思着,最终将其归结为司马朗性格温和内敛、不争不抢的为人处世上。
绝对不是因为他的长相溟灭于众人,他才不是那种轻易就会被容颜影响蛊惑的人!
曹操将司马朗提拔上核心谋士以后,河内司马一族的地位水涨船高,司马朗更是写信回家告诉在家中颐养天年的老父亲司马防,询问众位兄弟可有来许昌发展的打算。
从司马朗的话语中来看,这司马防可了不得,别看他为人严肃,不苟言笑,还特别重视规矩,没想到他竟这么能生,足足八个儿子啊!
荀氏一族在荀绲一代诞生鼎鼎有名的荀氏八龙,令颍川荀氏到达鼎盛,司马一族显然是要走上荀氏一族的老路,靠枝繁叶茂、龙章凤姿的子弟们闯荡出一片新的家族大业了。
当年的荀氏八龙是多么优秀,每一位都人杰,荀彧的父亲号称荀氏二龙,在八龙之间的名声还不是最响亮的呢!
曹操听司马朗说得,仿佛能够遇见未来滚进自己菜篮子里的一群水灵白菜们,尽管那些白菜现在都还是稚嫩的小团子,仍不影响他畅想未来手下人才辈出的未来。
曹操告诉司马朗:“以你现在的官职,可以将家中的子弟带到许昌太学来入学,这里的学习资源想来比你家族中的要多上不少,更有许多同龄人,这不失为一个好机会。”
太学的幼学招收五岁到十岁的孩子,小学收十岁到十五岁的孩子,十六岁以上的则到大学进行深入教育,直到二十岁毕业,用十五年的时光培养出来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曹操可以预见太学未来将成为朝堂之中的人才诞生摇篮之地的盛景,更可以预见若是不加以限制,极有可能形成另一个洛阳太学那样阶级分明,为高官功勋后人的后代服务的体系。
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而现在他也已经有了可以解决的方法。
推行科举制刻不容缓,必定要在第一批太学学生毕业之前,将这个考核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实行下去,如此可做到网罗天下人为他所用,而许昌太学,不再是人们心目中做官的镀金地、跳板,而是真正成为一座优秀的学府。
曹操还做了一件惨绝人寰的决定,这决定却不是媚娘告诉他的,而是他自己灵光一闪瞎想出来。
曹操设置幼学、小学、大学之间招收学生以考核招收,再不采用直升的方式,如此一来,只留下真正优秀的人进一步的修学,而成绩差的人则被层层淘汰,或可入各地州、郡、县、乡学。
实行这些的基础,必须要各地的学堂兴盛,不仅是幼学之盛,更要有小
学、大学的兴起。
大学所要求的先生质量最为高,也是官府把控最为严格的,为了促进地方上大学的建设,手握重金的曹操又开始撒钱了,今年春天撒钱投资来培养小苗苗们,来年可否收货丰厚的菜园?
在逐渐收拢外敌势力的同时,紧紧抓住自己治下的基础建设,在农业与教育发展之前更为重要的两大领域,就是政治与经济了。
为此,曹操下令由糜竺带头,聚集四州境内商人,进行登记在册,统一由官府进行管理,收取商税,鼓励贸易一切都从大司农出。
而政治上,曹操一直憋到了年末,为了让自己能够名正言顺成为大汉丞相,曹操人造神迹,以天命保佑大汉为理,下圣旨册封自己为丞相。这一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三公九卿制到底没能熬过正月,苟延残喘至建安五年末,彻底断送在冷酷无情的曹操手中,从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三省六部制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朝堂官员们的官职被打算了进行重组,总体而言都是各司其职,每一个人还是做着自己熟悉的政务,该管税收的管税收,该管户籍的管户籍,该管治安的管治安,该管文书礼仪的管文书礼仪,看上去大家都还是做着曾经的那些事,本质上的职权范围却有所不同。
所谓的三省,分为中书、门下、尚书省,统一接受丞相的调令。六部则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加起来共二十四个司,官职定义更为明确,可以看出有许多地方继承自三公九卿制的影子,却又截然不同。
众人刚开始或许还有些不习惯,有的甚至去打量曾经的尚书令,如今的尚书省尚书荀彧。三省制的诞生,将尚书令的职权分成了好几分,显而易见地对尚书令的权力进行了分权,甚至与其他几位地位水涨船高的“新尚书”互相牵制。
而被人们寄予厚望,期盼他能够劝谏曹操收敛一些的荀彧很自如地接受了这一现状,并且帮助曹操将新的政令实施了下去。
朝堂之中掀起哗然大波,不满曹操人骂得尤为难听,尤其是那跳脚的孔融,自诩为士大夫、清流团体的领袖,率领一种汉室忠臣,站起身来力挺帝王刘协,斥责曹操狼子野心。
孔融气得眼睛都发红,高声喝道:“我朝建立以来,早已经废除了丞相官职,盖因高祖认为丞相职权过大,有越过帝王,可自称为王的权力,曹司空自封丞,可是连最后的一点脸面都不要了,彻底将你那狰狞的野心暴露出来,也不怕天下人一人一口唾沫将您淹死?!您枉顾陛下,企图独揽大权,更换朝堂根基,做尽了逆反之事,我看你不是汉室忠臣,你与那惹天下人群起而攻之的董卓没什么区别,本质上都是打算谋逆称王!”
曹操早就被人骂得厚了脸皮,也唯有他那群下属们之间还为此打抱不平,其中知道了“真相”的荀彧尤其心绪难平。
他当朝拿出当年先灵帝刘宏所写的册封圣旨,其中还印有国之玉玺,宣告众人:“主公是先帝亲自选出扶持汉室的汉室托孤之臣,先帝赐予主公摄政的权力,主公我为摄政王,封号——魏!此圣旨是真是假,还请陛下、伏国舅、太傅共同验证!”
荀彧当朝投放了惊雷,别说是孔融懵了,就连在上边做吉祥物,不发一言的刘协也呆了呆。
他将那封刘宏所写的圣旨呈上去给帝王,帝王看到那一手龙飞凤舞的草书,俨然是他的父亲,先灵帝的字迹!
刘协脸色复杂,终是开口道:“却是父皇的字迹,还请伏国舅与太傅也来验证一番。”
伏完恭敬接过那封圣旨,若说先灵帝字迹还可能被人模仿,可玉玺的印章却是不会有错的!
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惊呼道:“果真是先灵帝所下圣旨,上面还有玉玺印章!”
但凡是汉室旧臣心里都知道,代表着帝王尊贵、汉室地位的玉玺早就在当年的洛阳大火中遗失了,也唯有真正历经了先灵帝至今三朝的老臣,才真正见识过玉玺长什么样,那印章货真价实。
有人提出疑问:“曹公曾是先灵帝身边的伴读,对先灵帝的字迹最了解不过,就连玉玺的纹路也是熟悉的,若要伪造这样的一份圣旨也不是做不到。”
曹操与下属一唱一和,对此进行解释:“这圣旨的布料唯有当年的洛阳皇宫才有,在许昌是造不出这样的布料的,的,这是当初的御贡,先灵帝去世后,宦官与何进、董卓等斗成了一团,御贡的圣旨布料也在那时候断绝。”
国舅伏完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是认可的:“这布料确实是先灵帝时期的。”
可这不代表曹操就不会伪造了,不想相信的人还能够找到理由来反驳。
曹操穿着一身玄色官袍,贵气逼人,头戴代表着身份的官帽站立在帝王龙椅下,距离刘协仅三步之遥。
他伸出手,自广袖中掏出了一个布包,朝堂众人随着他的动作将视线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只见曹操将布包打开,露出了其中碧绿色的璀璨流光之物,那物品方方正正,其中似有光华闪耀,露出真面目的那一刻,整个朝堂一片寂静。
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而伏完已然激动的两眼发红,颤声高呼:“玉玺?!”
随着这一声,曹营官员们齐刷
刷跪在地上,高呼曹操,迎摄政魏王为丞相,主持大局!
朝中官员三中有二已经跪下,其余人被代跑不少,剩余的官员,也不得不为此妥协。
刘协震惊地站了起来,亲自走下台阶,从伏完手中的接过那玉玺,再三确认这是真货,竟一时无言。
末了,他深深看了一眼曹操道:“原来父亲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母后临死前令我前来寻曹操,言明天下除曹操者无人可救朕,竟是因为这个!”
朝堂之中寂静无声到几乎针落可闻的地步,距离最近站着的曹操耳朵敏锐,可以清晰听见刘协粗重了几分的呼吸声。
身后,是朝臣跪拜曹操的场景,曹营文武官员坚定不移地站在曹操身后,成为他的推力,将他一步一步推到刘协的对面。
曹操观察刘协,不得不承认,这少年人可一点都不像刘宏,反而与王美人更像一些。刘协若能得到好好教导,若是生于太平盛世,或许不失为一个好的继任者,现在走到这个地步,是形势使然,亦是他亲父的推波助澜。
到底是刘宏的儿子,曹操有几分将他当做后辈来看待、教育的心思。刘协不是他心目中的君,他心中的君唯有刘宏一人,虽然现在成了他儿子……
曹操想到现在这一团乱麻的关系,就一阵气息短促。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是不可能还政于刘协的。
曹操看着刘协,眼神一如既往地坚定、锐利,他沉声道:“先灵帝圣旨是真是假,相信陛下已经看到了。臣将是唯一,也是最后一位丞相,待臣死后,即废除丞相之职。”
刘协:“……”
少年天子眼中平静无波,握在身侧的拳头却越掐越紧,最终,在一片气氛凝固的寂静之中,响起了刘协清冷的嗓音:“父皇封您为魏王,做摄政大臣,圣旨为真,旨意有效。”
“朕将遵从父皇遗命,尊您为,皇叔。”
自此,属于曹操的掌权时代正式降临!
史书记载:建安六年初,操以灵帝圣旨,任丞相,封摄政王,封号——魏。
曹操办公的府邸由原先的司空府变为了魏王府,出入尊亲王仪仗,官袍也换上了属于魏王专属的黑色。
衣裳从金边绣龙,到金丝绣蟒,无一不显示着地位,冕九珠,出入宫廷马车亦尊亲王规格。
就连帝王都亲口叫了曹操为皇叔,承认曹操与先灵帝的关系,肯定了先灵帝圣旨真实性,还有谁敢跳出来反对?想要骂曹操,首先要有立足的理由,以汉室忠臣自居,以帝王刘协为由的那批人,现在全都成了哑巴。
汉室旧脉被打压地所剩无己,曹营众人逐步侵蚀着新的朝堂,各家氏族纷纷收敛了自身,避开曹操的锋芒,等待着下一次抱团来撼动这一尊看似难以扳倒的大山。
他们相信那一天不会遥远,没有谁的势力是一直都处于鼎盛的,盛极必衰的道理放到曹营也是存在的,他们只能等待这个机会,等待着曹操如同在他之前出现过的那些盛极一时的人,如同昙花绽放,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些人注定要失望了。
建安六年二月,新的选士制度诞生,由魏王下达《求贤令》,号召天下人前来做官,而做官的途径不再是通过察举、举荐,而是通过科举,用真材实料在各州郡脱颖而出,不必经营自己的名声,不必处处与人结交,不必攀比家室,不必四处求人。
只要是良民,都可前来报考,科目分科精细,考核章程成熟,就连管理秩序,捉拿舞弊的后手都准备了,说曹操此前毫无准备,恐怕也是无人相信的。
连朝堂格局都已经被改变了,三公九卿都被废除,再搞个科举举士好像也没什么。
曹操动作太多,操作之猛烈令人应接不暇,建安五年到建安六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谁都没有想到,这人人都不看好的科举举士,大部分人都难以理解的三省六部之制,一实行,那是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适宜的土壤之中不断改良,足足延续了千年之久!
另一边,司马朗以家主的权力将司马一族迁徙到了许昌,家中子弟多数都会更过来安置,为了让弟弟们能够接受到时下最好的教育,司马朗果断抓住主公给予的机遇,将弟弟们一一安排入太学。
若是进不去的,那也要去往附近最好的州学堂,等待着小学考、大学考的到来。
司马朗还给自己的二弟司马懿去了一封信,为了这位从小就聪慧的二弟,做大哥的司马朗可谓是操碎了心。
他特意向曹操提了一嘴自己二弟帮助自己整顿族内事物,帮助他安排同族,而司马懿帮他做事的那一年,年仅八岁!
曹操听罢,沉默片刻,对司马朗道:“截止至今为止,你是我最后一个‘征辟’来的人了,科举制是孤颁布的,孤将严格遵守这一选材制度,令弟若想要出仕,可不能通过你的举荐来了,唯有用真材实料通过考核,方能有机会进入朝堂。”
司马朗忙道:“臣亦是如此想的,只是想请主公给个恩典,令二弟可以有机会进许昌太学进学。”
曹操沉吟片刻,问司马朗道:“他年岁多少?”
“过了年刚好十六。”
“十六该上大学了,”曹操皱眉道:
“不可,大学入学本该是所有学堂中最为严格的,岂能随意送人进去。”
司马朗诚恳道:“去小学也成,臣想让二弟参加毕业考。”
曹操抚摸胡须,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就让他去小学五年,上毕业班,可参加年末的大学考。”
司马朗眼睛发亮,激动道:“臣替二弟先谢过主公恩典!”
二月一过,又到了许昌太学开学的日子了,天气乍暖还寒,学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衣,一个个包裹成小团子,纷纷走进焕然一新的许昌学堂。
诸葛亮十四岁了,即将升入最后小学的最后一年,也是他们这一届学子运气不好,因政令影响,若想要继续深造,去往人才辈出的太学进一步修学,必须通过严厉的考核,拿到高分,到达分数线才行。
分数不到的人则含恨退离许昌太学,进入其余州郡学堂进学。
许昌太学聚集了四州最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导他们的先生出自朝堂,文武先生有的甚至是高官、将领,学堂藏书阁藏书丰富,教学质量是所有学堂之中最好的,交出来的学子也是所有学堂里最为优秀的一批。
面临升学考试的这一年并不平静,诸葛亮本以为自己学业已经很优秀了,可放到到处都是精英的许昌太学,他此前的才能在同龄人之间竟不是最为突出的!
他们这一届学子之中,混入了一个比他们小了三岁的孩童,本该去上一年纪的年岁,竟在毕业班里名列前茅,如何不令人心生忌惮?
他是冲着第一名去的,目的是为了第一名可以保送大学,现在好了,半路杀出个曹丕,竟将所有班中学子的风头都压了下去。
除此以外,班中优秀的学子数不胜数,这让从小就对自己聪明的头脑有些自得的诸葛亮紧绷着神经,在环境的压力下更加努力地挑灯夜读。
这一天,诸葛亮听说班里突然又加入了学生,听说年纪已经超了,是为了参加年末的大学考才来的,家里人有关系,将他安排在了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4-15 22:46:11~2020-04-16 23:57: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咩是只大精分 30瓶;木兮 3瓶;南敦先生 2瓶;萌萌哒的路人甲、树树竹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