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楼老太太 > 太子<!>

太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水灵的二舅是个行事果决之人。

    寒冬腊月,一刻都不等了。

    他派了自己的亲信顶风冒雪去了金陵, 全面了解薛家的事情。

    石梅闻讯, 一时也不知道该信任谁。

    薛宝琴很天真很无害。

    梅家不说权势熏天, 也不是寻常的百姓敢沾惹。

    薛王氏为何这么的大胆?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为防不测, 石梅吩咐胡嫣然, 看紧门户。同时,监督王家姐妹的一言一行。

    王家女人最喜欢忽发奇想。

    胡嫣然知道厉害。

    这薛家王氏果然谋算了梅家, 最后倒霉的肯定是自家。

    故而,她把二房的下人挨个敲打一遍。

    胡嫣然恩威并施:“你们好孩伺候太太, 伺候得好了, 配婚给嫁妆。

    伺候的不好,仗责二十再发卖。

    全家发卖。

    我的家规就是,一人不忠全家不忠。

    一人有错,全家受罚。

    你们都是家生子儿, 自己掂量一下, 是薛家的银子好, 还是自个的命值钱。”

    这也不怪胡嫣然恼火。

    说起来, 也是薛王氏脸皮足够厚了。

    明知道贾政跟王氏析产别居了;

    明知其贾政不喜欢他们一家人。

    贾政都那样当面下了她们母女的面子,她竟然还要住在妹夫家里。

    这样的脸厚,贾政也是没法子了。

    薛王氏进驻一旦挑唆,王氏找茬子责骂王淑华的时候就多了。

    贾政生气了,将王氏与他的居所的槅门钉上了。

    腊月二十三,衙门封印。

    贾政却越发忙碌起来, 都变成御前司茶了。

    如今造办处的钟表已经买到高丽国,乌冬,南越这些和周边附属国。

    每年都有百万两的进账。

    这些都是皇帝的私产。

    皇帝年年拿钱救灾,私库赏赐,库房的银子还是堆山填海。

    当然,贾政跟着也富裕起来。

    如今再不眼红哥哥的功勋田了。

    功勋田每年也不过四五万的出息。

    他如今每年也有五六万收入。

    这也是为何他三进宅子随手丢给儿子,一点也不心疼的原因。

    贾政自己忙碌,又怕宝玉被薛家人带坏了,遂将宝玉拘管在翠微山书斋读书。

    宝玉小孩子心性,爱热闹。

    翠微山上虽然温暖如春。

    但是,只有一个垂垂老矣的山子野,还有一些只知道之乎者也的客卿。

    宝玉不爱跟他们玩。

    又因为惦记薛宝钗与薛宝琴的温柔体贴,竟然乘着贾政上朝,山子野老迈,在小厮茗烟,雨墨的遮掩下,偷偷逃跑了。

    宝玉一回到二房,胡嫣然就得了信。她马上让赵国基给贾珠送信。

    结果贾珠不在工部,恰好被贾政回家碰见,顿时大怒。

    贾政亲自追到王氏屋里,当着王氏的面,亲手把宝玉打了二十板子,屁股打得稀烂。

    贾政还当着薛王氏与王氏责骂宝玉:“与其让你将来变成个眠花宿柳的纨绔膏粱,不如我先打死你。免得丢了列祖列宗的颜面。”

    石梅得知宝玉只是皮肉伤,觉得宝玉合该受到教训,遂没出面,而是派人通知了贾珠与元春。

    对付王氏与薛家,贾政与贾珠都不及元春。

    事关宝玉,元春不会客气。

    贾珠气得浑身颤栗,看了宝玉,知道无性命之忧,这才看向一旁哭泣的王氏:“这下您满意了?儿子通读经史子集,也通读了名人传记,儿子只听说孟母三迁,再没听过您这种……”

    王氏很委屈:“怎么冲我?”

    贾珠再不理睬,抱了宝玉去了荣庆堂。

    元春看见宝玉被打成这样,心里都疼化了。

    宝玉可是她从小抱着长大,启蒙读书,都是她一手包办。

    如今长到十三岁,进了国子监,前程大有可为。

    结果却被自己的母亲坑害了。

    元春泪水止不住,吃人的心都有了。

    石梅拍拍她:“伤势无妨!”

    元春明白,祖母担心薛家纠缠。

    元春气呼呼去了二房。

    她不好教训薛王氏,逮住薛宝钗姐妹劈头盖脸一顿教训。

    贾元春的嘴巴可是毒辣:“男女七岁不同席,你们这样与十五六岁的男子同屋而居,同炕而坐,拉拉扯扯,肢体接触,将来还想嫁人?

    宝玉娶亲,也只能娶一个吧?

    你们姊妹俩是个什么意思?

    我听说宝钗妹妹还要教导宝玉读书。

    还以为是饱读诗书,知书达理的女子,却原来就是这种水准?“

    薛宝钗与薛宝琴都嘤嘤嘤哭了。

    薛姨妈气得吐血,却不敢对嘴,忙着安慰女儿。

    贾元春这里便单挑薛蝌:“你也是做兄长的人,既然是护送妹妹进京成婚。

    梅翰林家都在京都,为何不上门投奔,商议亲事,却来这不相干的贾府借居?借居也罢了,闹成这个样子,很好看吗?难道不怕梅家因此悔婚?”

    薛蝌不及薛潘无赖,被元春一通责骂,脸红耳赤,觉得妹妹实在有点不检点。

    但是,薛蝌却要维护妹妹:“大姑娘好没道理,我妹妹进京来寻亲,是二太太非要认我妹妹宝琴做义女。

    我一直反对妹妹住在这里,觉得不方便。

    二太太却说,既然认了干亲,就是兄妹,有什么好避讳?

    我妹妹既然住在干娘家里,跟义兄会面,也在清理之中,怎么到了大姑奶奶嘴里,就变成这等不堪?”

    元春道:“义兄义妹就能行动坐卧在一处,拉拉扯扯不避嫌了?

    我们荣府嫡亲姐妹兄弟之间,平日见面也是以礼相待,也不许拉拉扯扯呢?

    既然说是义妹,我这个大姐姐合该教导她一些规矩,免得她出去丢脸。”

    王氏争不过贾珠,去追贾政,却被贾政赶出来。

    得知元春来了,便跑来跟元春赌狠:“你一个出嫁女,回家来耍的什么威风?我家里轮不到你说话。”

    元春气恼极了:“母亲可知,这里是哪里?

    这里是贾府,是我的娘家!

    薛家人都能登堂入室,教导贾氏的子孙,我这个贾氏女怎么就没资格说话了?

    母亲真要闹得人神共愤,众人厌弃吗?

    您知道这些年,哥哥为了您担负多少责任?

    宁府珍大哥的教训就在眼前。

    一个杨老婆子,一个杨晴儿,闹得敬大伯这个两榜进士,做了一个五品官儿,二十几年都没升迁过。

    闹得宁府祖孙三代父子失和。

    您也想让哥哥变成第二个敬大伯?

    珍大哥科举不成,还可以走行伍出仕,去漠北剿匪,跟鞑子干仗。

    宝玉那个身子骨,一旦丧失了科举的资格,他能去漠北挣前程吗?

    您把自己毁了还不够吗,还要把儿子都毁了?

    您如今儿子孙子都有了,兄嫂也孝顺,您还不满足,您倒是告诉我们,您到底想要怎么样呢?“

    王氏气得嘴唇哆嗦:“你这个孽障,不孝女……”

    元春冷眸逼视薛王氏母女。

    薛宝钗母女来看热闹,却没想到贾元春这么凶残,王氏也被她气得哑口无言。

    薛宝钗待要搀扶薛王氏躲避。

    却被胡嫣然拦住了去路。

    元春笑看薛宝钗:“宝钗妹妹既然想要教书育人,我们荣府却不需要。

    我倒是觉得,如今薛蟠在漠北,需要有个人耳提面命,盯着他成人成才。

    妹妹这么知书达理,这么贤惠,贤惠到想要惠及我贾府,不如自扫门前雪吧!

    妹妹上收拾行李,前往漠北,既能一家人团聚,也能辅助兄长成人成才。

    妹妹还能博得个贤惠的名声,岂不是三全其美?”

    薛宝钗十分聪明,知道这个时候跟贾元春吵嚷,只会更加被动,故而缩着脑袋不做声。

    元春转而笑看薛王氏:“薛姨妈一项聪明,怎么这一回就失算了?

    宝玉身上一没有爵位,二没有家产。

    有的不过是母亲的一份陪嫁。

    我们兄妹不要,都给他,与薛家的财富比起来,也不过九牛一毛尔。

    宝玉是一星半点也帮不上薛家。

    京都人家大多看中门第,如今薛蟠的凶名,在京都如雷贯耳。

    宝钗妹妹在京都,不可能说到好亲。

    亲戚间谁没个争执的时候,动不动就杀人,这种亲戚谁敢要?

    除非您肯将就贾氏族人里那些行伍中人。

    他们或许不怕薛蟠,您再多出三五万的嫁妆,族人看在钱的份上,愿意迎娶也不定。“

    薛王氏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薛宝钗颤声喊道:“我不要……”

    贾元春道:“这个妹妹不喜欢,还有一个办法。

    宝钗妹妹你索性在京都坏了名声,说不到好人家,不如听我的劝,去漠北陪伴薛蟠兄弟。

    一来可以敦促薛蟠上进。

    二来,行伍之人杀伐决断,不会在乎姑娘有个杀人的兄长。

    如此一来,宝钗妹妹有了归宿,薛蟠兄弟也有人照顾。

    宁府的珍大哥不是这么干的吗?

    如今他找了个将军做岳父,自己也混成五品。

    方才我娘也说了,我是个出嫁女。

    是啊,姑娘再能干,也不能顶门立户,总要出嫁。

    宝钗妹妹再能干,薛家的门户还是要薛蟠兄弟顶起来。

    姨母,您说呢?”

    薛王氏不由看了宝钗一眼。

    薛宝钗的容貌跟元春不相上下,表姐妹还有三分相似。

    薛王氏原本就是想要把宝钗许给宝玉,给薛蟠找个依靠,保住家里铺面。

    如今贾府撕破脸,也不要宝钗。

    宝钗这样聪明,这样标致,难道缺了姓贾的就嫁不出去了?

    元春的话虽然不怀好意,却是给薛王氏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儿子发配了,她在京都报仇无望,活着还有什么趣儿?

    不如就带着宝钗宝琴去漠北,找门路结亲。

    两个丫头还不能换回一个薛蟠?

    这也是薛王氏蠢,被元春几句话带沟

    里去了。

    王子腾巡察天下兵马,漠北的将官,谁不买他的帐?

    山高皇帝远,薛蟠改造没改造,谁知道?

    元春气愤愤的说了一车话,拉着胡嫣然去了荣庆堂。

    这个时候,太医已经来了,主要是开了活血化瘀的药。

    宝玉屁股都破皮出血了,肿得老高,腿杆子也挨了板子,青青紫紫,怪吓人。

    石梅替他疏通了经络,好在骨头没有断。

    躺上半个月就能起床了。

    这一个年节,荣府虽然喜事连连,却因为薛家的闹腾,心里都有些腌臜。

    这日除夕。

    荣宁二府祭祖。

    贾赦贾政贾珠贾琏照例缺席,都在宫里执勤。

    除夕夜要守岁,石梅便叫了王淑华与胡嫣然母子到荣庆堂守岁。

    薛王氏一家依然赖在二房。

    梅家的二爷,水灵的二舅舅,除夕的傍晚,忽然上门,拿着薛宝琴母亲的亲笔信件,将薛蝌与薛宝琴接回梅府过年去了。

    却是薛宝琴的母亲病得奄奄一息,在家里无人照管。

    梅二爷的长随拿着梅二爷的帖子,请了当地致仕的太医谭太医替她诊脉。

    三服药已经大有起色。

    这封书信是鸽哨传回。

    薛宝琴的母亲李氏写信,让薛宝琴兄妹相信梅二爷,暂去梅家借宿。

    她开年以后收拾家产,就上京与他兄妹汇合。

    石梅也疑惑了,这到底是有没有没亲事呢?

    正月初六,贾赦贾政几个回家。

    两兄弟来荣庆堂磕头拜年。

    贾赦告诉石梅一件事:“陛下身子越发虚弱了,看着奏折就能睡着。

    如今身边已经没有娘娘伺候,陛下不信任何人,燕候的母亲被接进宫去了,专门在养心殿伺候陛下的汤药。”

    改朝换代,哪怕是父死子继,也会流血牺牲。

    贾赦这般依附燕候,其实就是依附皇孙。

    眼下看似是四皇子盟友,一旦利益相左,翻脸就可能成为仇寇。

    石梅挥手,带着两个儿子进了密室。

    石梅还打了个灵气隔绝罩,这才问道:“陛下不成了?”

    贾赦摇头:“太医说暂时不会,但是,不能再操心劳力了。”

    石梅道:“陛下不是让大皇子四皇子兼国了?”

    贾赦道:“陛下还是放不下,掌握着玉玺呢,许多重大事情,还是需要陛下亲自过目,才能决断。”

    石梅道:“陛下如何应对呢?”

    贾赦道:“陛下没有御旨,只是内外传达的人变成了皇孙。

    四皇子不奉召,根本不能见到陛下。

    任何人主动求见,都被打回。”

    石梅道:“陛下这是为了抬高水阳的身份,难道是为了学习前朝?”

    贾赦摇头:“这几日朝堂的气氛十分凝重,四皇子的脸色很不好。”

    肯定不能好!

    水阳毕竟不是亲生儿子。

    宠爱皇孙水阳,却不一定就是宠爱四皇子。

    四皇子心情能好?

    石梅问道:“皇孙十一岁了,你们说,陛下会不会禅位?”

    贾赦贾政俱皆失声惊叫:“禅位?”

    石梅颔首:“对,乘着他在位,禅位之后,摁住新皇的脑袋,让他册封太子?”

    贾赦思忖片刻颔首:“很有可能!

    这几天,陛下不仅接了武王太妃进宫,四位阁老也时不时奉召。

    燕侯也屡屡奉召进宫。

    很显然,陛下在安排大事,却把四皇子与大皇子排斥在外。”

    石梅忽然说道:“赦儿,你这些天白日在家,夜半就回奉圣军,将军令随身携带。

    政儿,再去养心殿,不要轻易往陛下跟前凑,尤其是嘴巴要牢靠些。

    咱们今日的话,出去之后一个字也不能漏。

    这关系到你我的人头,关系到全家上下,甚至全族上下的性命。”

    贾政唬得不轻,忙着拱手:“儿子记住了,再不会多嘴半字。”

    石梅看向贾赦:“这话,燕候面前也不能漏。”

    贾赦躬身应了:“母亲安心。”

    然后,贾琏等着他父亲二叔出了荣庆堂,这才前来请安。

    然后,贾琏明确的告诉祖母:“陛下决定于上元节叫大起,禅位于醇亲王。

    立水阳为新朝太子。”

    石梅道:“你岳父呢?”

    贾琏道:“岳父为大将军,正一品。“

    大将军掌管虎符,可调集天下兵马。

    虎符一般掌握在帝王手里,战争时期才会由大将军掌握。

    陛下很可能会把虎符给燕候,用以节制四皇子,防止他卸磨杀驴。

    石梅光是这么想一圈就累得慌。

    嘉和帝算计来算计去,竟然没短命,还活到八十多岁。

    真是命大!

    石梅犹豫再三,正月进献给陛下的早茶,石梅渡了灵气。

    怎么也要让嘉和帝好好生生辅助太子几年。等太子有了一定的威信,上皇再崩也无所谓了。

    正月十五,上元节。

    陛下叫大起,文武百官齐齐汇集乾清门。

    首选是首辅杜阁老作赋,赞美嘉和帝御宇六十年的功勋。

    然后,宣布禅位诏书。

    ……

    人品贵重,身肖朕躬……

    ……禅位与醇亲王……

    然后,醇亲王当殿穿上黄袍。

    醇正帝给嘉和帝磕头后,登基为帝,改元醇正。

    这一日,大皇子,元旦日刚放出来的五皇子,十三皇子,病重的九皇子,十皇子,十四皇子,都前来听政。

    皇子皇孙,亲王大臣,三拜九叩,三呼万岁。

    然后,醇正帝宣读了即位后的第一道诏书:自古帝王继天立极……

    必建立元储……

    嫡子水阳,日表英奇……

    兹遵太上皇圣命,立为皇太子……

    水阳身着明黄蟒袍,给上皇新皇磕头之后,挨着醇正帝站着了。

    然后,满朝文武,再次三拜九叩。

    不过这次喊的是千岁千千岁。

    这一下,大月朝有了两位万岁,一位千岁了。

    然后,就是繁琐的仪式,敬告天地祖宗。

    石梅这日得了消息,一早让人租赁午门前一条胡同口的宅子。

    当晚,老少三代皇帝要在城门楼上撒龙钱。

    这个宅子,就是为了她们隐藏车马等候所用。

    石梅迎春惜春探春都换了儒生袍子。

    张氏跟水灵叶筠胡嫣然坐着轿子。

    贾珠贾琏贾琮贾璋几个便护轿,大家伙子一起出门过桥走病。

    张氏一再央求石梅坐轿子,这样安全。

    石梅道:“我坐轿子出游,人家还不嫌弃我老天拔地?

    我跟孩子们一起,不显山不露水,多好啊。安心,等下我抢了龙钱,肯定给你一把。”

    张氏:……

    叶筠还没怀上,张氏水灵胡嫣然带着她去城门楼上摸门钉。

    戌时正刻。

    嘉和帝祖孙三人出现在城门楼上。

    嘉和帝首先发表一通演说。

    似乎是因为今后再不能临门听证,他声音格外洪亮。

    广场上的百姓激动地匍匐在地,三拜九叩。

    石梅知道有这一招。

    一家子藏在租赁的胡同里。

    她在金銮殿上也不愿意磕头,别说这里是雪窝子。

    嘉和帝演讲完毕,开始撒钱。

    石梅才合着贾珠贾琏贾琮几个窜出去抢钱。

    石梅也不要嘉和帝与醇正帝的铜钱。

    她挤到水阳的脚下,接了几把水阳撒出来的铜钱。

    数了数有三十几枚,也就罢了。

    这是未来皇帝的福泽,也让别人沾一点。

    石梅回来后,把铜钱分给水灵、叶筠、胡嫣然,再有迎春惜春几个。

    “收好了,这可是太子亲手所赐。”

    石梅给了水灵、嫣然,叶筠,每人五枚:“五子登科啊!”

    三人都娇羞的道谢,然后很慎重的装进荷包里。

    这铜钱可是沾了龙气,今后可以给孩子作为贴身的护身符。

    石梅也给张氏五枚,随便她给谁。

    又给迎春惜春迎春每人两枚。

    这样可以做成鸳鸯佩,剩下的还有十二枚,石梅准备送给宁府的余氏许氏,再有贾珣、贾珃、贾瑕,贾琛,贾珪几个的媳妇。

    石梅这一日回家,睡的舒心极了。

    她今日开了天眼,看了水阳。

    水阳头上一条小金龙,昂首摆尾,活力四射。

    反之,嘉和帝与醇正帝头顶的龙气里的金龙,却有些恹恹思睡。

    这说明,上天已经接纳了嘉和帝的安排,默认水阳为人间帝王。

    石梅十分高兴。

    天道默认的帝王,一般人再不能撼动了。

    除非帝王令!

    翌日,正月十六。

    贾府来了奇怪的客人。

    金大前来通禀石梅,说话有些吞吞吐吐:“老太太,外面来了一僧二道,指名道姓,要找老太太。”

    一僧二道?

    不是一僧一道吗?

    石梅确认:“他们找荣府当家人?或者是什么哥儿?”

    金大道:“不是,他们要找荣国府老太太。”

    石梅神识外放,听那唠叨叨:“英莲,是你吗?”

    石梅笑道:“带他们去倒座房等候。”

    金大道:“您真早要见他们?”

    作者有话要说:  注明:圣旨立太子立皇帝的词语,非原创,来自百度。

    感谢在2019-11-23 12:20:32~2019-11-23 22:50: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泡沫 10瓶;谁染月色薄凉意 2瓶;轻易不评论、会画画就好了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