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楼老太太 > 调!教!呆二爷

调!教!呆二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石梅日日仔细查阅朝廷邸报, 看到燕候上阵,林如海忽然三级跳, 官居四品, 就知道, 盐务新政要开始动真格了。

    六月, 锦衣卫开始四处抄家抓人。户部与吏部三成官员落马。

    锦衣卫上锁拿封门,根本不说缘由。

    石梅怀疑此事跟江南盐务有关, 一边让金山去各处茶楼饭庄探听,一边招了贾政前来。

    结果, 贾政对朝局一无所知。

    他说:“母亲问这些做什么,跟咱们家并无关系呢。”

    石梅蹙眉:“做生意也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工部虽是清水衙门,你也不能埋头一味琢磨土木机, 总要知道一下朝廷动向, 知道什么人不能见,什么宴席不能吃吧?”

    贾政脸一红, 拱手:“既然如此, 儿子这就使人去问。”

    石梅道:“能够使人去问,我何须通知你?

    家里能使唤的人还少吗?

    我询问你, 是因为你每日去朝廷点卯,想听听的别的官员怎么议论。

    你别忘了, 你兄长与妹夫都在江南,朝局上有关江南的消息,你难道不应该打听打听,还要我这个娘亲自吩咐?“

    闻听这话, 贾政心神震动。

    是啊,兄长走了几个月了,他竟然从未关心过兄长。

    贾政甚是惭愧,额头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儿子这就去跟敬大哥商议一下。“

    石梅泄气,贾敬知道的事情,何须通过贾政。

    石梅叹气:“你去王家跟你舅兄打听一下。“

    贾赦不敢往家里送信,怕被人拦截,王家应该有渠道。

    石梅不知道上个月的圣旨,跟贾赦有没有关系。

    燕候现身,说明江南情况紧张,嘉和帝连儿子都祭出来了。

    家政去了一趟王家,带回来贾赦在江南纨绔成性,吃酒逛街购物,并把军队当成家生子儿,拉着在京杭运河里四处观景游逛,捞鱼。

    贾赦经常做全鱼宴宴客。

    石梅反而安心了。

    当晚,石梅让贾珠去梦坡斋翻找了贾代善的书墙,果然找到了大月朝疆域图。还有十八省府地域图册。

    贾珠就问:“祖母您需要哪一个省府的疆域图?”

    贾琏比贾珠还要通透。

    一下子把将江南五省的地图划拉出来:“祖母,您是不是想看我爹与姑父在什么地方啊?

    孙儿知道,这里,这里是京杭运河的起始杭州,我爹就在这杭州城里做参将。

    从杭州坐船到苏州一天一夜足够了,

    继续前行,就到扬州,姑父就在扬州任盐道……”

    贾琮就趴在桌上找图标:“这是我爹,这是我姑父……”

    贾蓉也混着嚷嚷:“我爹,我姑父……”

    贾琮就拧贾蓉耳朵:“又胡说,是你大祖父,姑祖父……”

    贾珠就问:“您要下江南?”

    石梅道:“我下什么江南,就是看看。”

    京都的气氛忽然低迷起来。

    从前每个月总有三五家请客吃酒,起了七月,整个京都鸦雀不闻。

    石梅的心情也跟着低迷,心里总不安神。

    七月半,石梅带着张氏几个孩子去祠堂祭祖,仙道三牲供奉祖宗。

    石梅婆媳虔诚三跪九叩,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儿孙顺遂。

    然后,婆媳积极的投入到准备中秋节的准备活动。

    中秋夜,石梅带着荣宁两府,举行了盛大祭祀月神仪式。

    为的就是给远在他乡的亲人祈福。

    八月十五,帝后照旧没有举办庆典。却给王公大臣人家都赏赐了节礼。

    林家荣府都得到了如同王公府邸一般的赏赐。

    各色时令水果十二篮子,最为稀罕是云贵来的荔枝。

    各色美食十二品。

    水果好说,各处分一分。

    赏赐的御膳,简直没法子吃了。

    东坡肉一大碗,血肠,大肥肠,小肥肠、肚片各一碗,鸡鸭鹅鱼各一只。

    御膳房知道是赏赐的菜肴,都是盐水一煮就罢了。

    御赐膳食吃的不是滋味,吃的是这份荣宠。

    吃不了,还不能丢给奴才,这是大不敬。

    石梅就设宴,让贾珠贾琏贾琮做东,宴请私塾先生与八名伴读,再有白锦堂。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这肉菜被李先生带着八名小子,还有白锦堂一口气干掉了。

    贾敏的赏赐也是这么着,婆媳两个哪里吃得了。

    然后,贾敏再次摆宴,宴请娘家人。

    八名伴读都是贾敏的侄子辈,然后,连带贾珠贾琏贾琮还有个贾蓉白锦堂,浩浩荡荡一群吃货,又去林家吃了一餐。

    然后,走的时候,人人手里还拧了一份水果,外带四颗状元及第的金锞子。

    林母不喜欢别人,就喜欢这种半大小子,又会吃,又会说,长得一个个俊俏白净,翩翩人才。

    这一 高兴把孙子抱出来,跟各位表兄见面。

    贾蓉恭敬的给这个小表叔作揖:“侄儿给小表叔请安,小表叔百岁千秋!”

    百岁千秋是贾蓉打喷嚏的时候,他祖母说

    的话。

    他词语贫乏,竟然灵活一动,用来请安。

    林母听了十分高兴,又摸了个荷包给贾蓉。

    贾蓉一个人是重孙辈,几位叔叔谁也不会嫉妒他。

    石梅给贾敏的礼物却是自家后山翠微山的果木出品,栽种了两年,初次挂果的枣儿、桃儿,苹果,莲蓬,石榴,葡萄。

    全部是硕果累累的品种。

    贾敏只管好吃,林母就喜欢这个意境:多子多孙。

    林母觉得石梅除了眼高于顶,瞧不起人,睚眦必报之外,还有一个不令人讨厌的好处,就是很有眼力,知道如何送礼。

    为了表达对亲家母史老太君的感谢,林母送给石梅的礼物也是这些多子的品种

    林家不缺银钱,缺的就是人气。

    贾政经过上一次的教训,休沐时节,就会买点礼物去王家走一遭,跟王家保持友好的往来。

    旬日里同僚请客也不光是埋头吃喝,偷偷的注意各人说了些什么。

    然后,用这些外面的消息去跟贾敬讨论,两兄弟觉得有猫腻,贾敬便去四王八公家里走动一下。

    贾政就去王家走一趟。

    之后,得到的消息就会汇总到是石梅手里。

    王子腾与四王八公的消息要比荣宁二府灵通。

    贾赦不敢写在家信里的东西,这些地方就会透露一二。

    石梅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贾赦与林如海燕候三剑合璧。

    哪个盐商给燕候林如海捣乱,阻拦新政,就由燕候下令,贾赦派兵围府。

    凡是阻拦盐票分销的盐商,立刻追逼帑息。

    限时偿还,否则抄家抵债。

    石梅得到这个消息,即刻给贾赦写了家信。

    除了告诉贾赦,家里一切都好,陛下八月节赏赐了什么东西,你一定要好生当差,不要辜负圣恩云云。

    这些被嘉和帝看了偷着乐的话写完了。

    再写家里的事情。

    为娘我身体很好,每日攀登翠微山,能吃能喝,夜能安睡,能管中馈,能抱孙子。

    儿媳妇甚贤孝,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教得了儿郎。

    孙子们个个都很乖巧懂事,读书上进,练武不辍。

    (特注,荣府外务,有珠儿琏儿与政儿一起打理。

    其实是贾珠贾琏占大头。

    贾政就是个挂了招牌的甩手主官。)

    故,吾儿安心政务,无需挂怀。

    石梅最后写道:为娘唯一担忧,吾儿而立之年,承蒙圣恩,贵为三品。

    娘恐尔年轻气盛,处世急躁,刚愎自用。

    再次切切叮嘱,望谨记!

    望吾儿执法之时能够恭听前辈指教,听取同僚劝告,更能体谅百姓不易。

    律法森严,无外人情。

    盼吾儿遵循天理人和,勿伤阴骘。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希赦儿切勿牵连无辜妇孺!

    切记,切记!

    为了让贾赦感受到家庭的氛围,

    明白自己肩上挑着一家人的脑袋。

    石梅决定让全家写信。

    因张氏另外有信,也不攀扯她。

    只让贾珠贾琮给他们父亲一人写上几句话。

    贾琏写道:儿子现在正在学习论语,能耍三十斤的抢,举得起六十斤的戟。可以背着五十斤的大米爬上翠微山。

    眼下正教导琮儿弟弟临帖。

    琮儿弟弟弟子规会被能写了,三字经也背完了,正在默写。

    百家姓也背完了,正在抄写。

    眼下正在学习千家诗,还有祖母不知的功课,笠翁对韵。

    璋儿弟弟长了两斤,胳膊腿儿藕节一般,祖母说,要给他节食。

    长得太胖影响智力。

    不过爹爹您放心,璋儿很聪明,一旦都不笨。

    贾琮就写:爹爹,我表现可好了,按时起床,按时练功读书,祖母母亲哥哥们都夸赞我呢。

    璋儿弟弟也喜欢我。

    爹爹什么时候回京,给我带好吃的东西哟!

    还有,还有,儿子想要一块哥哥那样子的西洋怀表,还有竹根挖的玩具,上回买的儿子送给璋儿与蓉儿了。

    哦哦,爹爹不知道吧?

    蓉儿如今成了咱们家得了。

    至于为什么呢?

    儿子也说不清楚呢,您自个回来就知道了。

    还有,蓉儿如今个璋儿好着呢,天天盯着奶娘给璋儿换尿布呢。

    还有,赏赐您给儿子买的鹦鹉会学舌了。

    上回金山送给儿子的岩鹰,前儿抓了一只野鸡回来。

    哇,翅膀五颜六色,头上生了红色冠子。

    尾巴好长好长,活脱脱就是一直凤凰。

    元儿姐姐很生气,觉得岩鹰暴殄天物。

    关着岩鹰饿了一天的肚子。

    不过祖母说了,金鸡能够救活,若是再抓一只回来,或许能够生下好多好多的小凤凰了。

    元儿姐姐正在考虑,要不要让岩鹰再去找一只鸟儿回来。

    ……

    石梅一看,贾琮这个样子,只怕要写到翠微山上的鸽子生蛋,哪只鸽子蛋儿大,那只鸽子蛋儿花。

    石梅就道:“就到这儿吧,弟弟还要写呢,你这一张纸都写完了。”

    璋儿不会写字,石梅就让张氏把璋儿的小脚丫子印上了。

    如此,贾赦一旦性子暴躁,这些记忆,或许能够抑制一二。

    让他将心比心,执法的时候,宽松一些,尽量给人留下一定的余地。

    石梅写好信件,让贾琏直接托付给驿站,走官路。

    一份托付给王子腾,用信鸽,提前送往江南。

    石梅之所以要用王家的信鸽,就是看在信鸽速度比驿站快。

    没有用自家的信鸽,乃因为当前非常时刻,怕被嘉和帝潜伏在南京的通政司暗探发现踪迹。

    而王家的信鸽,几乎在嘉和帝面前过了明路。

    石梅敢用驿站寄信,就不怕嘉和帝偷看。

    石梅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贾赦能够早日看到信件,少造杀孽。

    虽然这些话,在贾赦处理王秀华的时候就说过,只怕贾赦得意忘形。

    九月初九,荣宁二府再次祭祖。

    这次多了贾敬杨氏夫妻两个。

    贾敬夫妻向列祖列宗虔诚祷告,贾珍跟着白将军去边疆巡边去了。

    这个时候,正是草原鞑子疯狂过界打草谷的时节。

    这昭示着会流血牺牲。

    贾珍不得不去。

    他老丈人,舅兄老婆都要去。

    他不去,即刻就要出局。

    为了老婆,这个小子也是拼了。

    贾敬心里是既高兴,又担忧。

    虽然父子关系有些紧张,却是唯一的儿子,损失不起啊。

    九月中旬,石梅收到了贾赦的回信,除了高些母亲,夸赞了贾珠贾琮。

    然后给母亲回了几句: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律法森严,无外人情。

    遵循天理,勿伤阴骘。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执法如山,勿牵无辜之妇孺!

    母亲教诲,儿子时刻铭记在心,绝不会辜负母亲苦心教训!

    不孝儿,赦!

    敬上!

    石梅一看这回信,心里停当了。

    贾赦这人石梅已经逐渐摸准了他的脉搏,要么固执己见,抵死不认。

    只要是认了的事情,再不会反悔。

    石梅这里暗地放心。

    贾政如今在贾敬的提携下,时不时出去应酬一二,金山都报给石梅,都是一般工部的同僚,并无什么不妥。

    金山还告诉石梅,贾政似乎对于朝廷修葺盛京的祖庙没让他参加,十分郁闷,觉得怀才不遇。

    毕竟,他的老师山子野可是有名的建筑大家。

    觉得尚书打压新人。

    其实,贾政也是误会了尚书大人。

    最近五年,朝廷都没有修建任何的建筑,工部是清水衙门,唯一的外水就是建筑工程。

    五年没得建筑工程,大家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这一次维修盛京奉先殿,不过是挪用了一处荒郊的北苑。据说曾经是一位是失宠妃嫔的冷宫。

    想着下次修建院子或者宫殿,再给补充回去。

    贾政的德行大家有目共睹,这样的缺德事情,怎么敢让他知道?

    他等着分润好处不就得了。

    贾政如今的地位,谁也不敢揩他的油水。

    他那个兄长,据说连镇国公的公子都敢打,打了还没事儿的主儿。

    谁敢惹?

    石梅一听贾政手痒想要修建园子。这倒巧了。

    石梅正想把翠微山的山道好好整修一番。

    凿出有花纹的石板阶梯,两边做出稳固的扶手,在弯路上打造亭台桌凳,供游人累了休息饮水。

    这条路需要的材料,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山上有石头,林间有柞木,也不话费什么银子。

    不算是大兴土木。

    如此,贾政手痒解决了,家里的山道也修建了。

    石梅遂招来贾政商议。

    贾政如今在工部无所事事,闻听母亲吩咐,虽然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了,还是答应了。

    石梅遂给贾政一千银子的工费,。

    表示这是设计费与匠人的工费与生活费。

    贾政坚决辞了:“儿子在府里领着月例分红,这道路是母亲晨练的道路,儿子一家也占用了。

    儿子如今也有这个能力,再让母亲出银子,不说兄长看轻了我,我自己也没脸见人了。”

    石梅见他说的恳切,收回了银子交给张氏收归公中。

    得让张氏知道,贾政占了兄嫂的便宜,却是知道好歹的主儿。

    张氏这边也是坚持要给银子:“分家是母亲的决议,儿媳也同意,并无半点意见。

    叔叔如今两房妻妾,还有子女,咱们不过是眼下艰难点,过几年就会好转,再不能占叔叔的私房钱。”

    石梅颔首:“我知道你是个贤惠的。

    不过,政儿说了,这是孝敬我。

    他们家自己也要用,山顶还休了别墅,他修条路,也不是没银子,活该尽些心意。

    再者说,元儿多半跟着你,将来还要你带着她出门应酬,难道也要给你算银子?”

    张氏忙道:“这怎么会呢,儿媳不说本身就喜欢元丫头,就凭着她跟琏儿血脉相连,儿媳应当应分。”

    石梅道:“这就对了嘛,兄弟之间,就该你帮我,我帮帮你,才能和气。”

    张氏颔首:“儿媳记下了。”

    张氏知道,这是婆婆替二叔向自己买好。

    其实,她不用婆婆这样用心,只说琮儿一命,王公人家暗害了多少人。

    就冲这一点,她再不会违拗婆婆之意。

    之后,贾政每日下衙,开始带人在后山丈量取线,山子野也在中间。

    石梅每日早晨登山,都会观察进度。发现山子野对于园林修建很有心得。

    选择路径都会特意拐到悬崖边,或者陡坎旁边,这样沿路就可以观看远处的风景。

    但是,石梅不希望这种风光在险峰的调调,石梅修建这条路是为了将来带着孙子孙女们登山。

    这日午时,石梅找了贾政说了自己的见解。

    “石板路要建在平坦而宽阔的地方,要尽量取大弯道,减缓陡坡,有利益孩子与老人攀登锻炼。若是想要观看风景,可在险要之处修建观景亭,但是,观景亭周边一定打造护栏,预防万一。”

    贾政道:“儿子这就去跟师傅商议!”

    石梅道:“我不是建议,我是要求,希望你采纳。否则,就不要修建了!”

    翌日,石梅再去登山,发现路线图改了。

    贾赦手下的泥瓦工重新取了山道路线,改成了盘山路。

    这一年的十月。

    甄贵妃忽然病了,听说十分凶险。

    王公贵胄都递牌子进宫探病。

    石梅与杨氏张氏婆媳们也递了牌子进宫探病。

    这一次见面,石梅吓了一跳,正月间还如花似玉的甄贵妃,忽然间双眼塌陷,瘦的不成样子,似乎风吹吹就会飘飞而去。

    石梅上前说话的时候,甄贵妃忽然拉住了石梅的手,说道:“姐姐,放过我们吧,不然,我们也就顾不得了。”

    石梅大惊之下反手握住了甄贵妃的脉搏,发现,甄贵妃其实生理上没有病症,她只是饿了。

    甄贵妃绝食了?

    为什么呢?

    石梅半蹬行礼,说道:“娘娘这话臣妇听不懂,娘娘是君,臣妇是臣,这一句姐姐臣妇当不起。

    娘娘如今是皇家人,陛下是娘娘的亲人,娘娘有什么事儿尽管求陛下。

    这个天下没有陛下办不了的事情,很不必求外人。”

    石梅带着杨氏张氏出了永寿宫,去了皇后的翊坤宫。

    皇后依然气色很好,面如满月,没有生育的身材很是匀称,只是眼角增添了几丝皱纹,法令纹更深了。

    皇后说道:“国公夫人探望了贵妃来了?”

    石梅颔首:“启禀皇后娘娘,臣妇刚从永寿宫来。”

    皇后忽然一笑:“唉,这天下的事情谁能说得清呢?

    当初我娘家被株连,满门抄斩。

    她是天天到我这里来说风凉话,几次问我索要凤印。

    只是她却不明白,凤印不是我想给就给,也不是她想要就能要呢。

    甄贵妃就是自视甚高,以为她是不同的。

    却忘记了,陛下虽然念旧,这宫里虽然最近三年再没采选秀女。

    但是,比她年轻标致不知凡几。”

    石梅试种面带微笑,眼观鼻鼻观心,一句话也不接口。

    皇后说了半晌,摆手:“罢了,我也是待在这功力闷得慌,国公夫人不知道吧,如今宫里换了傅贤妃协管内宫。

    国公夫人进宫了来,还是要去拜见一下才好。

    今后这功勋人家婚嫁之事,只怕要找她斡旋了。”

    石梅看眼杨氏。

    杨氏微微摇头,她生病多年,咋然之间,也想不起是哪位娘娘。

    皇后一笑:“怪的说荣府二爷不善钻营。

    这位新获宠傅贤妃的哥哥,正是翰林院傅大学士。

    这傅大学士正是去年春闱的主考官。”

    作者有话要说:  银河星爆 评论: 《红楼老太太》 打分:2 发表时间:2019-09-19 14:18:15 所评章节:14

    贾政:遥看是媳妇,近看像我爹。

    烛下相对竟无言,满心敬畏不敢亵。

    嘿嘿:

    觉得这个评论很有趣,搬出来大家共赏析!!!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