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卖鱼祥
对面的几人没想到陈焕升的身手这么好,顿了一下,但听到他的挑衅,也摩拳擦掌挽起袖子想要上前。
中间的汉子却把手一横,拦住了他们。
见老大出手阻止,其余三人停了下来,但还是对着陈焕升怒目而视。
“小兄弟,出手够利索的,怎么称呼。”由于有些担心歪嘴,大汉的语气听起来很客气。
听出对方态度的转变,陈焕升心里不禁对汉子生出了一丝好感,因为他对待身边的人,并不像印象里的狱霸对待其他犯人,这种关切更像是对待自己的兄弟。
虽然这样想着,但脸上却没有表现,“没别的事,我要睡了。”
陈焕升没有理会大汉的询问,用力地伸了个懒腰,作势就要躺下,毕竟被莫名其妙地带到这里,他需要理理头绪。
“因为什么事进来的。”大汉似乎并不打算就这样结束,还在继续着话题。
“不知道。”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挑衅的意味,但陈焕升说的却是实话,这也正是他想搞明白的问题。
原以为对方会被他再次激怒,谁料汉子却微微一笑,故意顿了一下然后说道,“我知道。”
陈焕升一愣,随即把脚从歪嘴身上挪走,身子微微前倾,没有说话,但传达出来的信号却很明确。
汉子不慌不忙,看了眼身边的人,然后用下巴指了指歪嘴,示意把人扶过来。
陈焕升并没有阻止,因为他知道,这就是交换的条件。
看到歪嘴被扶到了床上,被自己人好像抽嘴巴一样打了几下,渐渐苏醒过来后,大汉这才继续说道,“小兄弟,如果我没猜错,你是被人抓了顶包。”
听到这个词,陈焕升微微皱了皱眉。
“嘿嘿。”看到陈焕升一脸疑惑,大汉笑了笑,“你应该听过三合会吧?”
至此,结合着记忆里对这段历史的了解,陈焕升一下子全都明白了。
香江社团的历史溯源,便要从清代的洪门说起。清朝雍正年间,一伙人主张“反清复明”,成立了一个组织,当时这个组织均以“洪”为姓,据说是因为起义当天,反清义士在湖北找了个叫红花亭的地方开会,而众人在祭拜天地和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的时候,天边出现红光,“红”与“洪”同音,故称“洪门”。
到了乾隆年间,洪门改称“三合会”,取天时地利人和“三合”之意。在1845年,英吉利殖民政府发现港岛境内有来自内地的三合会组织成员活动,于是立法打击三合会成员,同时开设悬赏,导致当时的警察为了自己的腰包,偶尔会抓一些无辜的人来顶替。
陈焕升眯了眯眸,脑海中出现了刚刚常宽和印度人警察之间眉来眼去的画面。
搜索这一世的记忆,陈焕升想起来,前几天自己在码头上与人发生争执,双方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很自然就动了手,但没想到对方竟是常宽的远房亲戚。
常宽自然是不肯善罢甘休的,本想借机会讹诈一笔,但却被前来码头点货的利源商行老板高景仁撞见,高老板见打架的两人都没有大碍,便大事化小,和平地处理了此事,并告诫双方都不要再追究。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常宽却因此暗自憋了一口气。不仅三天两头的找自己麻烦,今天竟然使出这样卑鄙的手段,勾结警察污蔑自己是三合会成员。
陈焕升想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也不再纠结,毕竟现在就算在心里把常宽的祖宗十八代都咒骂一遍也于事无补,还不如留点精力想想怎么从这里出去。
看着眼前正饶有兴致盯着自己的大汉,陈焕升突然想起了些什么,随即微微一笑。
“既然你们也出现在这里,那咱们算是同命相连?”
大汉一愣,“你什么意思?”
“大家都是被抓顶包才来到这里的,你们不过早来几日,还想充当前辈么?”陈焕升说完,向后靠了靠,用一个比较舒服的姿势倚在了床边。
“你怎么……”话还没说完,大汉便停了下来,但即便如此,却也证明了陈焕升的猜测。
他本想借这个话题占据主动,吊吊陈焕升的胃口。没想到陈焕升却凭借极少的信息量就猜到己方众人被关进来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反而弄的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其实这并不难猜,以陈焕升两世的阅历,加上对历史的了解,很容易想到抓顶包的人都被关在一起。而刚刚大汉的问法,更是暴露的关键点,正常刚进监狱的人,都会被问是因为什么进来,或偷或抢或杀人,而大汉居然道出了原因,这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懂。
陈焕升此时没有调侃的心情,直接问道,“你们进来多久了?”
“差不多半年了。”
大汉说完后怔了一下,有些想不通,为何陈焕升一问自己就赶紧回答了,明明只有十七八岁的年纪,但身上却散发出一种威势,令他完全占据了两人对话的主动。
“你叫什么名字?”陈焕升没有注意大汉的表情,继续问道。
“这是我们祥哥。”还没等大汉说话,他旁边的一个小弟便插嘴道。
大汉扬了扬头,微微抱拳道,“我叫林永祥,在码头边做点卖鱼的小生意,人们都叫我卖鱼祥。”
听到大汉的自我介绍,陈焕升本来微眯着的双眸一下子睁开。
“你是东莞人?”
“怎么?你听说过我?”看到陈焕升的反应,林永祥以为自己在江湖上已经小有名气,眉宇间露出些许得意的神色。
陈焕升确实听说过“卖鱼祥”这个名号,只不过不是在这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