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真过分【求鲜花第章 评论票】
不用解释,他也知道这是为什么。
当初的元朝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疯狂盘剥各地百姓,哪有时间在全国找玉米?
更别提把玉米这种的高产农作物普及下去。
朱元璋心中给元朝彻底判了死刑!
“好啊,不但咱的亲人是你害的,全天下当时饿死的百姓也全是你们引起的祸端。”
他抬头望向北边草原位置。
眼中几乎喷出火焰。
该死的北元余孽,必须赶尽杀绝!
愤怒过后。
他思考起一件事。
上次番薯在国外,他没发现有情可原。
这次的玉米分明就在国内,他怎么一点消息也没听说?
不然,他早把这种农作物普及到全国各地。
难道被北元余孽给带走了?
故意不给大明留下这种粮食?
朱元璋感觉自己的推测很合理。
这时朱标来到他身边,说道:“父皇,这元朝统治者当真可恶,让人恨得牙痒痒,只是儿臣以为,还是先在国内找到玉米,才是头等大事。”
他生于战乱年间。
自幼便不喜欢看到有人死在自己面前。
如今大明刚刚建国不久,元朝留下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干净。
整个国内一片萧条。
不久前,他随父皇一起巡视扬州,可看到了极其痛心的一幕。
整个扬州别说活人,就是活物都几乎不存在。
“重八,老大说得对,你也别气坏了身子。”马皇后倒了杯水走过来。
朱元璋压下心中怒火。
一口把杯中茶水倒进肚子里。
“对,标儿说得对,咱要先把玉米找到,之后再找元朝算账。”
“来人呐。”
“传朕口谕,在全国给咱把玉米找出来,谁要敢私藏,诛九族!”
太监立刻把朱元璋说的话记录下来。
圣旨不需要更改,直接就能下发到全国各地。
反正老百姓们也习惯了。
这位爷每次的圣旨都是白话文,谁都能听懂,也省事。
“这光幕真是好东西,全国老百姓估计都看到了,咱估摸着,要不了几天,就能把玉米找出来。”
朱元璋喃喃一句。
俨然一副,把光幕当成明朝国宝的态度。
两天后。
一名老汉捧着一个木盆,在应天府前嚷嚷着要见当今陛下。
侍卫起初没当回事,只想把人赶走,别堵在门口影响交通。
可老伯的一句话,让侍卫打起十二分精神。
连忙把人带到皇宫。
龙椅上的朱元璋,正在训斥群臣。
“咱算是瞎了眼,选了你们这批大臣,一株玉米找了两天,也没个动静。”
“咱想问问,要你们何用啊?”
台下大臣敢怒不敢言。
“报!玉米找到了,陛下。”一名侍卫火急火燎地冲进大殿。
正骂得起劲的朱元璋,激动地站起身。
“快,让人进来。”
很快,一名老汉局促地走进大殿内。
他跪拜的时候依然不敢将手中的木盆放下,“草民见过陛下。”
“哦,快快起来,这就是玉米,和咱说说你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朱元璋来到老伯身前,把人扶起来,好奇问道。
“草民干农活,在沟边发现的,俺看了天上的光幕,记得玉米长啥样,就把它连根挖出来了。”
他发现玉米后,没有耽搁,直接出发赶往京城。
朱元璋心中大喜,“好啊,老伯你是咱大明的功臣。”
“来人呐,赏白银百两,派马车给老伯安全送回家。”
吩咐完。
他又把目光看向老伯,有些愧疚道:“老伯,大明穷,只给百两银子你别嫌少。”
这话可把老伯吓了一跳。
他赶紧回道:“不嫌少,俺不嫌少,这些钱够买一套大宅子,给几个儿子娶媳妇了。”
朱元璋看着朴实的老伯,心中感慨万千。
如果自己老爹还活着,他的愿望估计也是这么简单。
可就算这样,元朝还是不同意,硬生生收税收到几百年后,把人给逼死了!
送走老伯。
朱元璋打量地上的玉米。
他怎么感觉,这一株看起来十分纤细,半死不活的样子。
没有先前光幕科普的那般粗壮。
又过去几日。
从全国各地,接着送来几株玉米苗。
皇宫后花园。
朱元璋盯着种进土里的6株玉米,暗自咂舌。
“妹子,你说能长出来玉米吗?”
不怪他有这种想法,实在是地里的玉米品相不佳。
“我可不知道,你别问我。”马皇后可不敢担保,“我啊,只能尽力照看,能不能长出玉米,谁也不清楚。”
老朱急躁地在花园里走来走去。
百姓们能不能吃饱饭,就指望它们呢。
马皇后被弄得心烦,安慰道:“你也别操心太多,光幕中教了农家肥的制作方法,多给它们施肥,肯定能长得不错。”
“还有选种的方法,到时候长出来玉米。”
“把好种子挑出来,培育几年,肯定比现在强得多。”
朱元璋经过找玉米这件事。
深刻认识到,情报对于一个国家有多重要。
玉米这么好的农作物都能被埋没。
他准备成立一个情报组织。
名字都想好了。
就叫锦衣卫。
专门负责调查国内外情报,还有监察百官的举动。
众官员听到消息,直接傻了。
你调查情报就调查情报,我们肯定不说什么,可为什么连我们也要被调查!!?
真是茅坑里跳高————过分了!
他们还不知道。
属于大明朝官员的噩梦就此开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