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曲有误,周郎顾
进入书房,陆逊正在喝茶。
看到张明,陆逊连忙起身行礼。
张明连忙摆手,他看着陆逊那一袭褶皱的青衫,和明显仓促打理的发髻,心头也是颇有些过意不去。
虽说陆逊的能力,和当初的诸葛亮相比都不遑多让,但是这么多工作全部压在这个不过十八岁的年轻人身上,唤醒了张明残存的良知。
刚准备开口勉励,并赞扬陆逊几句,不想陆逊率先说道:
“军师还是当保重身体,莫要太过操劳才是。”
张明一愣,心想这都能看出来?
不禁苦笑,一时也有些尴尬,不知该如何解释。
结果陆逊又道:
“我观军师似乎有些倦色,目下微微发黑,怕是连续多日熬夜吧?”
张明顿时一怔,这孩子什么都懂,自己倒不好解释了。
只能讪讪一笑,不料陆逊接着说道:
“军师若是信得过逊,不妨多安排些公务给逊,逊愿为军师分担一二。”
“军师健康关乎主公根本,切不可日日熬夜处理公务,还是要好好休息,保重身体才是。”
“逊今日才知,军师为何更愿在家处理公务,想必是不愿让我等担忧,但请军师听逊一言,切不可再如此劳累。”
看陆逊一脸认真的模样,张明确认了,他还是个孩子。
也好也好。
张明立刻露出一副悲天悯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模样。
“伯言放心,公瑾不是已经来信,忙过这一阵后,我一定好好休息。”
“倒是伯言,切莫忘记,有空之时,务必多去鹿门书院旁听。”
“其他学院倒也无妨,战术学院的课业,一定要按时完成才行。”
张明的叮嘱,让陆逊露出了感激之色,连忙一口答应下来。
自从来到襄阳,所见到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震惊。
毫不夸张地说,襄阳至少领先吴县五十年,尤其是这鹿门书院。
张明一开始让陆逊去书院旁听的时候,他还有些不屑,可当他真的在书院内的战术学院旁听了一节课后,就被水镜先生所讲战例深深吸引。
一问才知,这个战例竟然是张明提供,说是西方两个大国间的一个经典战役。
触类旁通之下,让陆逊收获良多。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陆逊震撼的,是吕蒙的变化。
在吴县时,陆逊就认识吕蒙,对吕蒙的评价,不过是有些武勇,却没什么学问的莽夫。
结果,这吕蒙投降后,就被张明送来襄阳,强制入鹿门书院学习,不过三个月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前几日陆逊路上偶遇吕蒙,吕蒙便邀请陆逊去一旁的茶肆聊天。
陆逊本想拒绝,但想到毕竟都是从江东来了,又都在刘备麾下任职,便答应了,其实心里很瞧不起吕蒙,认为和一个武夫没什么好聊的。
然而吕蒙出口成章就算了,竟然还提出了好几条可行性极高的民生政略,以及对天下大势的分析。
这让陆逊忍不住说道:“逊一直以为将军只是武勇,没想到如今学识广博,已经和往昔大不一样。”
“曾经失礼之处,还望将军莫怪。”
吕蒙摆了摆手,笑道:“伯言直爽,不过士别三日,就应该刮目相待嘛!”
由此,陆逊不仅和吕蒙关系紧密了许多,对鹿门书院也更加重视。
尤其是,陆逊清楚,现在的鹿门书院,是按照张明的想法升级改造而成的,对张明,陆逊更加敬佩。
在陆逊陷入回忆的时候,张明已经看完了周瑜来信。
对周瑜的安排,张明暗暗点首,三人相互协作,但又互不干扰,的确能够将三人的才智充分发挥。
如此一来,也让张明万分好奇。
周瑜,诸葛亮,庞统这样的三叉戟,究竟能够发挥出怎样的威力。
不过有一点张明相信,和他们对上的曹军,死定了!
恰在此时,管家在门外禀报。
“大人,糜大人至。”
张明收起周瑜书信,清了清嗓子。
“子仲来了吗,快快请进。”
说着,亲自往书房门口迎去,陆逊也是结束了回忆,连忙起身恭候。
下一秒,糜竺走入书房。
作为刘备的财务总管,和张明当初刚刚投效刘备的时候不同,现在的糜竺,不再是倒贴家业来支持刘备,而是已经将糜家的生意,做到了整个大汉天下,甚至在张明授意下,已经开始朝西域拓展。
而糜竺本人,也是已经开始发福,和当初的瘦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糜竺的商业能力,却愈发的厉害。
张明知道,这是因为钱越来越多,接触的事越来越大,眼界越来越广的缘故。
最重要的一点,是糜竺对刘备绝对忠心,因此接下来的事情,交给糜竺去办,绝对可靠!
“子仲啊,快坐。”
张明满面笑容地拉着糜竺坐下。
糜竺也是连忙谦让,他现在能够过得这么舒心,真的是全靠张明。
不管是三才酒还是月英纸,都已经让他赚得盆满钵满了。
他知道张明找他肯定是有要事,也不啰嗦,连忙表态。
“知汉叫我来,可是有事吩咐?”
张明闻言笑着说道:“吩咐不敢,不过的确有一件机密要事,需要子仲去做。”
一听机密,陆逊便想告辞,不过被张明拦住。
“此事你也一并听一听,之后便由你与子仲对接,定期向我汇报进度便可。”
“大典一事,文举公已召集了不少天下大儒,不能再继续推迟下去了。”
“之后我的重心会转移到编撰大典一事上,我接下来要讲的事情,就有劳子仲和伯言了。”
糜竺瞬间集中精神,他隐隐猜到,张明接下来要讲的事情,恐怕不小。
沉默片刻后,张明缓缓开口:“子仲,我想让你暗中派人,往汝南,陈留,关中等地,大肆收购树木,竹子等制造月英纸所需的原材料。”
糜竺一愣,没有想到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不过他还是有些疑惑,不解道:
“收购材料倒是没有问题,不过知汉啊,仅仅荆州的原材料,好像就足以支撑现在月英纸的产量。”
“要是再收些来,月英纸堆积成山后,恐怕这个价钱也得下跌。”
“到时候,恐怕会赔钱呀。”
糜竺站在生意的角度上,说得的确在理,不过陆逊突然醒悟,脱口而出道:
“军师可是想效衡山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