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原来是个老熟人
坟地里,万家众鬼齐刷刷看向胡巧巧,这位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狐仙姐姐,你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狐仙姐姐摆出最美的神情,就连眨眼睛的样子都是美不胜收,可就是一言不发。
万家众鬼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来。
他们早就断了投胎转世的心思,是天师和狐仙的到来,才让他们动了送孩子们去投胎的念头。
哪怕这些孩子投胎转世后忘记前尘,哪怕世间再无万家,他们也心甘情愿。
这些孩子早已不是他们的希望,而是他们的执念。
就在此时,美丽的狐仙小姐姐终于开口了:“哪几个孩子?”
二叔公大喜过望,连忙叫了几个孩子出来。
胡巧巧数了数,总共是五个,最大的十一岁,余下四个两个九岁,两个八岁,还有一个死时只有七岁。
“五个?”胡巧巧问道。
二叔公心中一沉,这是嫌太多了?
他的目光在五个孩子身上扫来扫去,无论哪一个,他也舍不得去掉。
五个都是好孩子,若是他们没有生在万家,也会有美好的人生,可惜,他们却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
胡巧巧微微一笑,原来这位二叔公误会了她的意思。
“我是说,只有这五个吗?不增加了吗?”胡巧巧问道。
万家众鬼傻了!
二叔公嘴唇翕翕,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天师同意了?”
胡巧巧点点头:“五个也行,不过还可以再增加几个。”
二叔公大喜,其他人正是喜出望外,胡巧巧刚好又收到沈凝的传音,适时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他们来世与万家毫无关系,无论建功立业,还是犯奸作科,都与万家无关,哪怕他们来世成材,也是别人家的材,不是万家的,他们喝了孟婆汤,便会忘记前尘往事,在此地,与你们相依为命的一百多年,他们也不会记起分毫,他们去投胎,转世为人,可你们却依然是孤魂野鬼,没有供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于这荒野之中受苦。
这是一项没有回报的投资,你们可要想好了,值不值?”
胡巧巧以为他们会迟疑,会伤痛,至少也要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一番,可是胡巧巧能洞悉人心,却还是想错了。
万家众鬼几乎是异口同声:“我们愿意,我们不求他们给我们供奉,我们只想让他们再世为生,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沈凝盘膝而坐,她虽然闭着眼睛,但是坟地里发生的事,全部在她的脑海中呈现出来。
她的嘴角弯了弯,万家众鬼没有令她失望。
她对胡巧巧说道:“告诉他们,万家众鬼皆可入地府,该受罚的受罚,该轮回的去轮回,问他们可愿意去受油锅之苦?”
胡巧巧把沈凝的话重复了一遍,万家众鬼大吃一惊,他们能入地府了吗?
包括二叔公在内,万家还有几只穿着官服的鬼,他们从众鬼中走出来,转过身面对着自己的族人:“有罪的是我们,是我们连累了大家,若是能用我们,来换得族人的新生,我们心甘情愿!”
“对,我们愿意,我们愿意!”
万家的人,活着的时候,各个房头也有勾心斗角,可是经过这一百多年暗无天日的日子,再看过去的那些事,他们只觉得好笑。
当年那么好的时光,他们全都用在了斗来斗去上面,一家人齐齐整整不是比什么都好啊,斗什么呢,有什么好斗的。
如果能以自己的魂飞魄散换来家人的新生,他们求之不得。
另一头的沈凝正在看着这一切,她对胡巧巧说道:“告诉他们,把那对师徒的事情原原本本说出来,我送他们入地府。”
胡巧巧再次出现在沈凝面前时,她挥挥衣袖,两个女子的影像便出现在沈凝面前。
沈凝羡慕不已,胡巧巧可是精进了不少啊,她刚刚认识胡巧巧时,可没有这本事。
沈凝并不知道,胡巧巧能够在短时间内更进一步,其实是沾了她的光。
否则,胡巧巧为何住在沈家不走了?她的腿早就好了,为啥不找个灵气充沛的山林去修炼,反而天天都和沈凝在一起?
还不是因为天师身上的功德正气。
沈凝练功时,胡巧巧也练功,沈凝身上散发出来的灵气,青烟和独荒受用一点点,就能提升鬼力,更别说是能够融会贯通的化形期大妖胡巧巧了。
而沈凝,乐于看到胡巧巧有出息。
她是人,胡巧巧是妖,可只要胡巧巧不害人,不吃人,不用人来修炼,沈凝是不会多管闲事的,天师斩妖伏魔,可若是什么妖都要斩一斩,那其实是有损功德的事。
所以现在,沈凝看到胡巧巧本事精进,她在羡慕的同时,也为胡巧巧高兴。
这大妖,是她姐们儿!
不过,还有一件让沈凝高兴的事,那就是这对师徒里的师父,她见过!
谁啊,就是那位打不过就跑的仙姑啊!
而那个徒弟,却并非是阿花或者阿药,原来这位仙姑不是只有两个徒弟,至少还有一个。
别说,这些日子,沈凝偶尔想起那位仙姑来,还挺想念的。
那位仙姑不但
认识独眼老道,而且还给苏允之和钟千鸾设了一处道场,供奉了大几十年,让苏允之和钟千鸾的灵识至今未断。
而那日,沈凝有足够的把握,趁着仙姑受伤把她打得魂飞魄散。
却没想到,仙姑最后利用血符咒还是逃走了。
沈凝如何会甘心,她嘴上什么都没说,其实已经思念仙姑好久了。
有本事就一直躲着,千万别让沈小天师撞上,否则,一定把她拍得魂飞魄散。
二叔公既然能和沈凝讲条件,自是因为他不但记得这对师徒的容貌,他还知道一件事。
他在生前,曾经见过这位师父,也就是那位仙姑。
二叔公的生前,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而二叔父见到那位仙姑时,仙姑就是她徒弟这个年纪,十七八岁的样子,拿一柄拂尘,跟在一名年轻道士身边。
那位年轻道士,生得唇红齿白,面如冠玉,俊雅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