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当爷爷愿意催
定王府梧桐院
“王妃,你幼时离京,除了你我的婚约,给你带去了莫大困扰这个原因外,可有避开永宁伯夫人之意?”
“你是想问我那继母可曾加害过我是吧?
“那我非常肯定地告诉你,不曾。我离京,跟你,跟继母都没关系,我只是想去陪陪外公,还有,想去天渡山找外公习武。”
所以萧君昊,切莫脑补揽责。
今日,萧君昊回府比往日稍稍早了那么一些,一进定王府大门就直奔梧桐院。
而彼时,云悠然都还未从医馆返回呢。
云悠然收到的消息,萧君昊自然也收到了。
他听到定边侯府内幕的第一反应便是,同样生活在继母“照拂”下的王妃,幼年离京,其中固然有满城流言相逼的成分在,但是否更多的是因被继母薄待之故呢?
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萧君昊就想去医馆找他家王妃问问。
可他更清楚,王妃不喜欢张扬,肯定不愿意看到他出现在医馆,故,愣是耐着性子等到王妃快回府时才返回。
王妃既如此说,那永宁伯夫人应该是真的未曾苛待过她,还好。
但要说王妃离京跟他,跟赐婚完全没有关系,萧君昊觉得不大可能。
否则,为何王妃迟不走早不走,非得在父皇的赐婚圣旨颁下,满城风雨,春节将至之时,冒着严寒离京?
还一去就是六年。
王妃这么说,是不想他负疚吧?可王妃越是如此,他越觉亏欠王妃良多,不知该如何做才能弥补一二。
见萧君昊眉头越锁越紧,明显没太相信她所说的,云悠然再次道:
“萧君昊,当年离京之事真跟你无关,你是专为此来的?”若是如此,那话已说清,定王殿下,是否该回你的凝晖院了?
这段时间,因为要跟着云悠然学一些东西,萧君昊几乎每日都到。
萧君昊一来,花侧妃和宫、陶两位庶妃齐刷刷影子都不冒一下,好几日不见,云悠然还怪想她们的。
若得到萧君昊离开梧桐院的消息,见天色尚早,美人们说不定还能过来溜达一圈呢。
“是,也不是。”想来问问这个问题是真的,想见你也是真的。
萧君昊觉得,梧桐院似乎有了魔力般,近段时间每每回府,他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往这边来。
想想他跟王妃大婚已一年有余,以前,他为何能忍住不常过来?
是以前的自己不正常,还是现在的他不正常,萧君昊已然分不清,反正,现在的他,一有空余时间,就总想待在王妃身边。
可显然,王妃待他这个夫君,貌似朋友之谊的成分更多些。至于男女之情……
萧君昊很认真地看向了懒懒坐在窗口软榻上的王妃,巧的是,手执茶盏的王妃,正好也向着他看了过来。
“怎么了?有什么需要我帮你解惑的吗?”
觉得萧君昊看向她的目光中,隐含着几多找寻答案的意味,云悠然直接开问了。
萧君昊表示,他想要王妃解惑的地方多了去了。只是,有些问题,没法直白地问,只能自己慢慢去体会,或者自己去争取。
没从王妃眼里看出哪怕一丝对他的情感波动,萧君昊心底掠过阵阵失落,收拾了一下心情,他故作轻松地道:
“没什么,就是想问问王妃今晚想吃什么,要不要出去吃?”
“出去吃?还是算了吧。不过你若想去,就去吧,反正还早呢。”
已回到了这深宅大院,若非必要,云悠然是半点都不想再出门,实在是出个门颇有些麻烦。
何况,王府的厨子,梧桐院的厨子和春雨她们都极擅长厨艺,她只需等着享用美食就好。
如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日子,若还不满足,老天怕是都会看不下去吧?
她可不想被老天给再嫉妒一回,且,她对吃,原就没太大追求。
再说了,空间里还有极美味的灵果补充,她才不要只为了去吃点东西,就折腾来折腾去的专门出府呢。
“王妃既不想去,那就不去了。对了,这些时日你教给我的,我已禀明了父皇……”
“等等,这次你没跟陛下提到我吧?”上次答应的好好的,在皇帝跟前,转眼就把她给卖了的,可不就是这位定王殿下么?
“没,这次真没提你。”
他父皇很喜欢王妃教给他的那些简单易学,关键是非常实用的东西,特意问他从哪里学来的,他都没说。
只因王妃曾一再跟他说,这次,绝不可透露。
萧君昊觉得,在将那些知识推广开之前,还是先在他父皇那里报个备的好。
届时,由父皇下令,推广地能更快,也更名正言顺些。
若只他来牵头,极容易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他可不想跟太子或者有意于储位之争的兄弟们之间生出不必要的嫌隙或者误会来。
虽说有些事,不是你不想让其发生它就不会发生,更多的,是避无可避,但,能避还是得避着点。
对云悠然而言,只要萧君昊没有告诉别人是从她这儿学的,其他,萧君昊想怎么做都随他。
事实证明,自上而下的推动,往往比自下而上要容易的多。
皇帝陛下发了话,又是十分简单又有趣的知识,众人的学习热情极高,没多久第一轮的普及顺利完成。
接下来,只消往京城周边覆盖就是。
西林坊鸣翠楼
“太子殿下,这次,定王又立了大功。”
定王殿下所给出的那些符号、数字等,算是文字、句读演变史上的一次非常大的革新,意义绝对非凡。
可为何这样的功劳并非太子殿下立下的呢?
至于从何处得来,定王殿下竟怎么都不肯透露,说明其背后有高人,而这位高人还极其不一般。
定王和定王妃屡立奇功,眼看着陛下越来越重视这两位,太子近臣就有些坐不住了。
这不,太子的大舅子,太师府嫡长公子项桓峻虽用的陈述语气,但其中的提醒意味不要太浓。
坐不住的,又何止太子身边的人?
不过,储君到底是储君,看人的眼光倒是十分独到,尽管大舅子意有所指,然,他却只淡然重复似的道:“五弟这次是立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