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忽然头脑闪过的梦境4
尘烟继续记录着演讲内容:
“我知道中国界的大师不仅是陈薇院士,还有钟南山院士,因为他的帮忙与背后带团队的研究,也有不小成就,有一篇科研报道就可以说明其付出的贡献。”
“此报道来源:原创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2021年全国两会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就提到了疫苗研发。很显然,疫苗已经成为新闻热词。
疫苗除了“热”,还需要“新”。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两会期间获悉,陈薇院士团队、钟南山院士团队均已分别部署新型疫苗的研发工作。
跨界“融合”!
国家纳米中心与陈薇院士团队合作疫苗新型载体
国家纳米中心团队正在和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团队合作进行疫苗新型纳米载体的研发!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中心主任赵宇亮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透露,相关合作已于去年开始,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在纳米颗粒作为载体方面,中国的基础研究位于世界前列。但是过去纳米科研人员与疫苗的研发者之间没有交集。是新冠疫情结束了我们互相之间‘你干你的、我干我的’的这种局面。”赵宇亮说。
一些变革性的新技术改变了很多领域,包括疫苗研制。
例如,已在国外进入紧急使用的mrna新冠疫苗,就是通过人造纳米“蛋壳”(脂质体纳米颗粒lnps)把激发体内抗体的rna带进体内。
国家纳米中心与陈薇院士团队的合作基于双方先前的研究基础,一拍即合。
“ 把纳米技术用于药物输运载体的研究,我们已经有十多年的研究积累。”赵宇亮打了个比方,纳米载体像一辆有导航的汽车,把药物运到指定地点,一方面提高药物的效率,另一方面减少副作用。
陈薇院士团队已经获批有条件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使用腺病毒载体技术,此前获批上市的埃博拉病毒疫苗也使用该技术。“病毒载体和纳米载体有共通之处,例如在大小上,两者都是在100个纳米左右。”赵宇亮说,涉及疫苗设计等方面,陈薇院士团队有着无可比拟的丰富经验。
“以前学科交叉之间存在盲区,例如互相之间并不知道对方的技术或研究进展。国家在不同领域之间怎么打破这个边界或者壁垒,形成充分的交叉、融合,应该是发挥我国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赵宇亮说,把新的技术引入到疫苗研发领域,正在逐步引起重视,希望在“后疫情时代”有更多机制体制方面的探索。
全链条创新!
钟南山院士团队新冠mrna疫苗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计划
就在上周六,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的组织下,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广州锐博生物创始人张必良面向中国的疫苗研发者们进行了新冠mrna疫苗开发生产的项目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