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帝王之气
等嬴政说完,他淡笑地看向了吕不韦,而后转回到话题,“仲父,你觉得寡人刚才的提议如何?”
“成蟜?”吕不韦直接脱口而出,随后慌忙醒悟过来,连忙纠正道:“大王,攻打赵国此事,本没有合适的人选,但或许,由长安君带兵,或许真的可行。”
嬴政皱眉看向吕不韦。
吕不韦此刻已经心怀狡计,他越想越觉得可行。
这次机会太难得了。
善于巧言惑人的吕不韦,早已想好了托词。
“大王,赵国悖逆不道,近日常犯边境,百姓受其苦矣。大王可派长安君领兵征之,以靖边患,保我疆土。”
嬴政闻言,沉吟片刻,“成蟜虽有才,然年少轻狂,可堪大用?”
吕不韦见状,继续进言道:“大王勿忧,长安君虽年少,却心怀壮志,只需加以良将辅之,必能建功立业,不负王命!再者方才大王也言长安君不满现状,大王何不以此为良机,应允长安君?”
嬴政面上还是担忧啊,“伐赵之事,非同小可,需谨慎谋划,以免陷民于水火。”
吕不韦又是说道:“大王圣明!臣已备及详细计划,兵精粮足,只待王命一下,即可出兵,且伐赵之举,亦为振我秦威,使他国畏服,不敢再犯。”
嬴政终于有些松动,他有些为难,良久后,叹息说道:“寡人知晓那赵国乃大秦之患,然成蟜乃寡人之手足,岂可轻出?况且战事一起,生灵涂炭,寡人不忍啊”
听到嬴政这番话,吕不韦是不屑的。
作为一个君王,岂能因为儿女情长兄弟手足之情就变得如此优柔寡断?
所以吕不韦来了一剂猛的,“王上仁慈,然国事当以为重,况且”
吕不韦说到一半,面色有些踌躇。
嬴政见状,沉声问道:“况且如何?”
吕不韦低头,眼睛看着地面,“况且那长安君私下野心勃勃,一直觊觎王位,当年王上即位,民间谣言四起,臣去查探一番以后才得知,这些谣言都是当时还年幼的长安君散发出来的谣言。”
他看着嬴政愣住的神色,继续说道:“此次伐赵,一可震慑那赵国,二可试探长安君的忠心,当属一举两得之计。”
吕不韦言之凿凿,越说越觉得有道理。
嬴政见其情真意切,似为秦国王室着想,遂下定决心,说道:“既如此,那便依吕相之言,命成蟜出兵伐赵。但愿此事能如吕相所言,永除赵国之患,亦试成蟜之忠心。”
吕不韦闻言大喜!
他知道借刀杀人的计划已经成了!只需要那成蟜出征,他有的是办法让他死在外面。
至于那赵国打了胜仗会不会乘胜追击?
肯定是不会的。
赵国敢吗?现在的赵国可以主动出击燕国,但他敢主动出击秦国吗?
秦赵之间双方的实力早已经是不对等的地位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我秦国可以打你,因为我们就算输了也没关系,大不了就还一点土地给你。
更何况这还是一场秦国内政的洗牌计划。
吕不韦笑容满面地离开了。
两人各怀目的。
吕不韦以为的借刀杀人,何尝不是嬴政正在用的手段呢?
甚至今天的嬴政,还让吕不韦放下了对嬴政一丝忌惮的心思。
而目送着吕不韦离开的背影的嬴政,此刻不知在想些什么。
好一会后,他拿起笔,在成蟜的名字下方写着什么。
这期间,他又打开了奏折,那奏折上,竟是关于郑国修建渠道的一些进程。
他认真地写着。
在赵高又一次提醒华阳太后的事情以后,嬴政才放下笔,不慌不忙地起身。
他走出了门,准备去瞧瞧华阳太后又要弄些什么幺蛾子。
成蟜出征伐赵的事情也算是就此定下了。
在现代,大公司在很大的事情上,一般私底下就已经定好了,能拿出来开大会的事情,一般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事。
这种情况啊,在古代其实就已经应验了。
人多了,朝会上众大臣们吵来吵去的,真的能指望一早上就能吵出个结果吗?
先秦时,这种风向其实早就有了,不然为何那秦孝公喜欢私底下与商君探讨很多特别重要的大事?
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嬴政时期。
直到汉武帝时期,明面上才有了内廷和外廷的区别。
外廷摆摆门面,充个样子,让文武百官都有参与感,朝堂上乱哄哄的,才更显得大家为这个国家出力的决心嘛。
但是其实很多重要的问题,皇帝们早都已经心知肚明了。
而内廷呢,就是把重臣和心腹召进宫里开个小会,大家统一定下一个基调,再统一一下话术,以便第二天能在早朝的时候去应付满朝的文武百官。
所以别再杠为什么那君王们做决定的时候都不在朝堂上提出来了。
大事真要这样搞的话,朝堂上吵个三天三夜都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
所以
嬴政和吕不韦打出的名号虽然是伐赵,但是他俩都知道,那只是可以放在台面上的借口罢了。
他们根本没想过成蟜会不会打出一场漂亮的仗出来。
不管是嬴还是输,成蟜的结局早就已经有人为其写好了。
当然,嬴政此刻的脑海里闪过了一个人名。
李牧。
听着吕不韦的描述,也知道这人是个不容小觑的对手。
如果能让那赵国的李牧出手与成蟜交战,那自然是更好的。
此刻,嬴政往华阳太后的方向走去,他边走边沉思,一路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身高将近两米的他,已经发育完全,高大威昂。
走在前面,气势凌人,完全看不出是那种毫无实权的人。
他身上的气质,就合该是一个统管天下的帝王该有的。
或许,咱叫这种气质为帝王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