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感染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刘尊荣在这苍茫一片的天空之中,一瞬间感觉到了名为无敌的寂寞感。
为了排解心中的这份寂寥感,刘尊荣的大脑花了一秒钟便又为自己找到了下一个人生目标,那就是征服全世界,要问为什么?这逻辑不是很直白吗?好不容易成为了地球最强生物,如果不去征服世界干一番大事业岂不是会显得很浪费才能。
说到如何征服世界?
1939年的地球是一个表面积509亿平方公里,拥有约150万种动物和50万种植物,63个国家,26亿人口的固态行星。
这么大的表面积和这么多的动植物种类,还有这么多的国家和人口,如果光靠武力一个个打过去,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哪怕是究极生物也会非常的难以执行,所以必须要换一个省时省力的方法。
‘换一个什么方法好呢?什么方法最省时省力呢?’时速十五米每秒的气流吹过刘尊荣的身躯,这使得他的心头突然冒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征服世界最轻松的办法当然是要用毒啊,准确的来说是要用微生物啊,只要我在这平流层多释放些细菌,病毒和孢子,大气环流就会自动的将这些微生物给带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不了一年整个世界都会被我给彻底感染。”就连刘尊荣自己都为自己的这个奇思妙想给拍案叫绝,连连惊呼自己简直就是个天才。
说干就干,刘尊荣的身体之上瞬间就喷射出一大片七彩氤氲雾气,看上去十分的梦幻美丽。
然而这片梦幻之中却是包含了数以万亿计的致命微生物,有天花、艾滋、梅毒、埃博拉、沙门氏菌、肉毒杆菌、曲霉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疱疹、狂犬、乙肝
1939年二月,德国柏林,原本繁华热闹,充满着富人们欢声笑语的富饶城市此时已经变了样,地面和建筑表面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菌毯,街道上浓烟四起,到处都是人们的尖叫和哭泣声,还有时不时响起的枪声和火炮声。
街道上充斥着成千上万长相怪异的人形和非人形的怪物,这些怪物有的浑身脓疮,有的身上覆盖着颜色各异的菌毯,有的三头六臂,有的皮肤脱落暴露出血管肌肉,有的头上没有五官只剩一个裸露在外的大脑,有的浑身长满眼珠
这些异形的怪物会无差别的攻击任何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活物,一旦被他们给伤害到,哪怕只是破了一层皮,连血都没有渗出,也会在几个小时之内被迅速转换成这些怪物中的一员,至于被划出血的,那就更快了,几分钟之内就会变成新的怪物。
至于这一切灾难的起源,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记得那是一个寻常的清晨,德国的民众日常听着广播中的第三帝国进行曲从睡梦中缓缓苏醒,从收音机里听着帝国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克,他们伟大的元首如何戏耍英国首相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听着这些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德三帝国的民众们不由得发自内心的笑了起来,满足的喝下一大口热乎乎的咖啡,干劲满满的出门工作去了。
然后糟糕的事情开始发生了,毫无预兆的,人们先是皮肤发痒,然后是咳嗽,眼睛干涩,耳鸣,再然后是头晕目眩,精神恍惚,然后便是一个个的倒地陷入了休克之中。
大片的民众生病倒下,导致帝国医院瞬间爆满,同时也因为大片的民众生病倒下,令原本强大无比的帝国机器一瞬间便陷入了停滞状态。
柏林某秘密地下军事基地内,这里是严格按照p4生化实验室的规格所建造的最高防护等级的军事基地。
此处不仅装有30x30纳米的空气过滤网,足以隔离掉9999的病毒和细菌,还拥有独立的供氧系统,进出都要经过紫外线照射,酒精喷洒,过氧化氢喷洒,液氮喷洒等十几道消菌杀毒的程序确保万无一失。
砰,德三帝国的元首狠狠的将拳头砸在实木桌面上,他愤怒的大吼道“是生化袭击,一定是因为我撕毁《慕尼黑协定》非法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所以英国佬和法国佬对我心生怨恨而进行的报复性恐怖袭击,真的是太卑鄙了。”
“通知第三航空队给我对法国地区进行狠狠的轰炸,把这群高卢鸡都给炸成烤鸡,把梅斯,斯特拉斯堡,贝桑松,第戎这些城市都给我炸的稀巴烂。”元首对着坐在桌子左边的德三帝国空军司令施佩勒咆哮着下达了命令。
施佩勒立刻便是起身高举右手应答道“嗨,希特勒。”
元首继而将目光转向坐在桌子右边的德三帝国首席生化学家哈伯问道“查出这次生化袭击的病原体是什么了吗?找到解决方法了吗?什么时候能研制出疫苗?”
元首的这三连发问问的哈伯摸了摸光头上的冷汗,回想到他在显微镜看到的那些种类繁多闻所未闻的病原体时,他就想直接来个扁鹊三连‘治不了,没救了,等死吧。’
哈伯思考着措辞,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元首大人,诉我直言,据我从显微镜之中观察到病原体情况来看,我不觉得这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科技水平能做到的。
因为这里面病原体实在是太多了,它们不是单一的某个种类的细菌或者病毒,而是由上百种细菌病毒复合而成的一个大杂烩,这里面的许多细菌病毒我甚至都闻所未闻啊”
元首却是懒得听这些解释,直接挥手打断哈伯的发言“我不想听这些解释,那是你们科研人员要解决的问题,你就直接了当的告诉我,你们要花多长的时间能研究出疫苗?”
“”哈伯沉默了半晌之后直接了当的说道“这辈子都研究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