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我在古代当国师27
她就这样看着太阳一点点升起,驱散身边的迷雾。
天亮了,谢知秋又骑上了那匹马开始赶路。
她赶路的速度很快,还带着清晨朝露的寒气凌冽的风刮在脸上,如刀子般吹着她脸上的水痕。
很疼,却也让她更加清醒。
她在九曲大陆的修真界名声并不好。
是因为她早年间的处事手段,还是因为凌霄宗只有她一个女子掌权?
她不知道。
但她有反骨,所以她才会扶持林尽上位,并我行我素地定下规矩:凌霄宗掌门只能女子来做。
她不在乎下一届掌门是男是女,她就是要那些人看不惯而生气,就是要那些人抓心挠肝的难受。
那些人对她的不尊重自然带着恶意的审视,或是卑劣下作的手段。
可他们都知道谢知秋是个多狠心的人,不敢触及她的底线。
谢知秋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对这种事如此反感,也深感恶心。
高强度的赶路对谢知秋没有什么感觉,她的心里被各种复杂繁琐的想法占据。
可是马儿受不了,谢知秋只好赶到最近的驿站换马。
驿站的人显然比昨夜那个小兵老实,迅速通过谢知秋身上的官服判断出这绝不是自己能得罪的人。
可看到谢知秋的脸,又不确定想要试探她的身份。
谢知秋没有给他机会,一剑劈开了一旁的桌椅,把人吓得不行,立刻乖乖牵出驿站最好的马来。
谢知秋骑上马,感受得到马儿的活力。
果然还是直接点的手段才好用,她这样想着。
出驿站前,她问了守驿站的人江南受灾的方向。
按照那人指的路,谢知秋果然逐渐接近灾区。
看来放的那颗金锭子没错。
途中又换了几匹马,换完接着赶路。
说是日夜兼程才贴切些。
越接近目的地,谢知秋明显感觉到流民的数量增多。
谢知秋本想拦人问路,但周围的人无一不是行色匆匆着急赶路的样子。
一连拦几个人都被匆匆躲过。
谢知秋隐隐听到路人略带着口音的话:“林家二小姐又开设粥棚了?”
“快点快点!”
谢知秋牵着马跟着人群走,很快到了城门外。
门口搭建着一个简陋的粥棚,负责施粥的都是青壮年,看穿着打扮像是某府的家丁。
谢知秋在一旁经过时,看到端着碗去的人回来的碗中都是冒出尖尖的。
谢知秋没有多做停留,她直接赶去了南城官府。
官府的大门很气派,通行的道路也修筑得极为宽敞。
南城的县令似乎早就收到了谢知秋要来的消息,见到她时欣喜若狂。
“国师大人您终于来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您盼来了!太好了!!”
谢知秋其实并不知道赈灾流程,反正她本来也不会循规蹈矩的。
“您贵姓是?”
县令笑靥如花:“国师大人客气,小的姓林。”
谢知秋想到外面的粥棚:“城门外的粥棚是林大人家的女眷开设的吗?”
林县令没想谢知秋刚上任就知道这种小事,不过这对他来说本来就是好事。
“国师大人见笑了,我家小女儿见那些流民实在可怜特意拿自己的私房钱来买米施粥,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谢知秋了然点点头。
“不知现在灾情如何?”
林县令连忙做出邀请状:“此事说来话长,还请国师大人移步详谈。”
下人识趣上来牵走谢知秋的马。
二人到了林县令的书房详谈。
林县令指着地图给谢知秋讲解:“今年的水难实在厉害得吓人,这些年修筑的工事起到很大的作用。”
手指跟着讲解的内容移动到相应的地点:“周边的村庄都遭了难,庄稼也抢救不过来,都烂在地里了。”
“南边已经有好几个村庄被水淹没了。房子都被冲走。”
“流民现在越来越多,水田里的水疏不出去,县城里也没有多少存粮了,怕是坚持不了很久。”
他这么东一句西一句的,讲的谢知秋有点迷糊,还好大致意思她听懂了。
谢知秋沉思一会儿:“谢某听着还有些不解,还请林大人帮忙指点迷津。”
林县令拱手:“国师大人客气。”
“第一,现在水灾停了吗?还有那些地方有洪涝?”
要是水灾不停,怎么治灾都没有用。
“第二,现在难民大多都在哪里?会不会引发冲突伤害其他百姓?可有安排人来维持秩序?人手还够不够?”
流民现在都饿得急眼,万一暴起挑起争端有没有人能治的了他们?
“第三,运送物资的车队最多还要七天,粮食能不能够撑到那个时候?”
总不能粮食运来了,人都饿死了吧?
“第四,遭水难去世的人的尸体在哪里?现在幸存的人可有人发高热持久不退烧的?统统集合起来。”
这种天灾面前,最可怕的就是灾难过后的瘟疫,要是真的是疫疾,那可就麻烦了。
谢知秋曾经在九曲大陆帮忙止水之后看到瘟疫肆虐,发了高热得了病症的人救回来寥寥无几。
他们得早做预防。
林县令没想到谢知秋能想得这么详尽,心中不由得有些佩服,难怪上面那位要他全权听命于她。
“是,大人考虑得周全,医官大夫早就准备好了,只是现在人流混乱,一时怕是难以聚集齐所有流民。”
谢知秋有些不懂:“有些流民原本有地,难道还能不要了家宅土地去流浪吗?”
林县令给她解释:“洪水裹挟着石块沙土什么杂七杂八的一滚过来,别说是人了,连房子都能卷走,有的连地基都没了,要房子有什么用。”
“再说那些土地,别说庄稼被泡烂了,现在遭了洪水的田里都是碎石木头,有的还飘着尸体,谁敢在那守着,谁说得准下一场洪水什么时候来?还来不来?”
林县令一边说着一边叹气,这场灾来的太不是时候了,过几个月就是采收的季节,这么一场灾闹过来,百姓今年几乎颗粒无收,这要人如何过冬?
听他这么一解释,谢知秋也理解了其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