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雄汉重铸 > 第2章 考校

第2章 考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刘安回到房间时,正看到刘备坐在他的书桌前,翻看着他之前看的几本书。这几本书最显眼的便是《孙子兵法》《论语》。

    刘备正看的入神,没有知道他来了,他缓步走入屋内。

    “父亲,孩儿来迟。让父亲久等,请父亲恕罪。”刘安躬身行礼,缓声说道。

    刘备听到刘安的声音,欣然抬头,看向刘安一脸的慈笑。

    刘备:“无碍,为父来看看你。听下人说你刚出去了,见你桌案上放着书,就随手翻看了一会,没有多长时间。”

    刘备看着刘安,又说道:“我听下人说,你整整看了一早上的书。”

    刘备关切的说道:“你大病初愈,应该好好休息才是,不必太着急学业。”

    刘安微笑说道:“父亲请放心,孩儿已经痊愈了。只是整日坐在房中,无事可做,正好可以温习一下典籍。刚才是看的有些累了,才到庭院中走了走。”

    刘备笑容不减,指了指才放到桌上的书,问道:“为父看你在书本上,做了许多标注,《孙子》、《论语》这些书可曾读通了?”

    刘备虽然对原主极为疼爱,但对学业这一块是从不马虎的。徐庶在的时候,刘备就让他担任着刘安的首席老师。刘安听到刘备的话就知道,他是想要考校一下自己。

    “回父亲,孩儿只是粗略的将这些书看通了一遍,在书上简单作了一些自己的理解,请父亲指正。”刘安只谦逊的答道。

    “哦?”刘备闻言来了兴趣。

    “那你给为父讲一讲,《论语》中‘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一句作何解释。”

    刘安略作思索之后,开口答道:“有才德之人,尊重贤者而包容小民大众,赞许善良之人,而怜悯无能之人。”

    刘备听完脸上露出满意之色,接着又问。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又作何解”

    刘安张口就来,回答道:“君子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役使老百姓,老百姓却没有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心;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刘备又象征性拿起《孙子》,问道:“兵法中对于兵事如何评价?”

    刘安没有丝毫不耐,静心答道:“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兵事是国家大事,既要重战,又要慎战。不得不战,又不能好战而伤民。兵法之中,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上策。就是为了不徒增杀戮,止戈为武,以武止戈!”

    刘安一席话落下,刘备眼中满含精光。

    他满含欣慰的放下了手中的书,高兴的看向刘安。这个年纪能对书中之意有如此理解,实属不易。

    再看刘安轻松的回答完之后,神情恬静无波,没有丝毫洋洋得意,刘备更加满意。学不自满,虽愚可有所成,何况才美者。

    刘安没有自得意满,是因为他觉得这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他前世是学的文科,大学学的是历史,对这些古文典籍极为了解。背诵和理解根本不成问题,也幸好原身本就天资聪颖。他就这么简单的回答出来,也不会引起他人怀疑和诧异。

    “那些教书先生在来见过你之后,都说你可以自行学习了。对此我当时还有所考虑的。”

    “但今天看来那些先生说的也对,我儿不但天资聪颖,更是自律敏学。

    安儿,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之前,你就自行学习吧。儒法道这三家都可以学习,没有老师在旁督促就更要严于律己,为父也会时常来检查的。”

    “你不是研究学业的儒生,为父不要求你研究透经史子集。书可以不精,但知识不可不博呀!”刘备谆谆教诲道。

    “请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严于律己,将父亲的教诲铭记于心。”刘安道。

    刘备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文学作品,但代表他就是我点墨不通。关羽都能夜读春秋,张飞精于书法画。刘备自然不简单,他年少时拜于大儒郑玄门下学习。刘备显然是学习不好的那一派人,但论成就的话,他可能是同期门下成就最大的。因为论级影响恐怕没有比开国之君更显著,给更巨大的成就了。

    这又直接说明了一个奇怪的道理,学习好的人不一定成就就大,学习不好的人也不一定就一事无成。

    刘备起身走到卧榻处坐下,他让刘安也在他对面坐下。

    “本来元直是你最好的老师人选,但为人子,他又不得不走。”说到徐庶,刘备面露惋惜之色,心中难掩伤感。

    他一生漂泊零落,强敌在侧,好不容易才有的,根据之地也随波东流而去。武,他有关张赵,都是万人敌。他唯独缺的就是一个谋主,能帮他出谋划策,指导方向的人。

    当初得了徐庶之后,他才能击破曹仁,攻占樊城之地,让这个垂死的势力重新焕发出些生机。

    可苍天就像要跟他刘备作对一样,又让徐元直离他而去,去的还是他一生之大敌曹操那里!

    他此生志向坚韧,屡屡受挫而不改心中志向,但多年的失败经历,再加上这一次的打击,让他的豪迈锐气也不由得收敛。

    刘安看着他老爹伤感惆怅的神情,也表示理解。有人说刘备以眼泪获得了江山,有人说他是假仁义。

    可他觉得这是不对的,你能想象一个中年男人,从基层艰苦创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人到中年还没有一块儿完全属于自己的根据之地。

    为什么哭?刘备这样的遭遇,他也只是伤感自我,哀伤痛哭。可他心中一刻也没有想过放弃,屡败屡战,再败再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刘备的顽强生命力可比小强强多了。

    他假仁义,可他确实对百姓很好。他礼贤下士收拢人心,可谁又能明白他渴望人才来辅助自己的强烈渴望呢?

    当他看到曹操身边那么多谋臣能将的时候,也曾深深的羡慕吧。

    见自己老爹提到徐庶之后,就心情低落,刘安开口安慰道:“父亲,您不必伤怀。徐先生的走,谁也不能预料,这也是忠孝难以两全。”

    刘备听着刘安的话,伤感的神情收敛了一些。

    “徐先生走之前,孩儿曾与他见过一面。孩儿劝他,北上之后不一定就能保母亲安危,但他心急如焚,去意不可更改。他最后对孩儿说了一句话,他虽入曹营,但心在汉室,绝不向曹操献一策,进一言。”

    “元直,待我恩义深重啊!”刘备感叹道。

    “父亲,您不缺猛将,二叔,三叔,还有子龙叔叔,都是当世猛将。您唯独缺的就是像徐先生这样的顶级谋士,为您出谋划策。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您只有武,而没有文,怎么能成就大事呢?”

    听到刘安的见解,刘备神情微动。

    “徐先生在走之前,不是向您推荐了卧龙先生吗?父亲您没有前往寻访?”刘安问道。

    “元直所荐,我怎能不上心。为父前几日已经带着你二叔三叔去卧龙岗拜见过卧龙先生了。”

    “可惜,卧龙先生并不在家,为父只能无功而返了。”刘备颇为失落的说道。

    “父亲,您真的相信卧龙先生不在吗?”刘安突然说道。

    刘备闻言,蓦然转头看向刘安,在刘安的目光中他看到了深意。

    “安儿,你是说,卧龙先生是有意不见为父?”刘备诧异道。

    “卧龙先生是名人隐士,父亲年前去拜访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卧龙先生既然隐居在卧龙岗,肯定是不会轻易出仕的。对你父亲您的拜访肯定是要试探一番,看看你是不是真心诚意的想要请他出山?”

    “安儿,这一点为父是猜到了几分的?但卧龙先生究竟需要为父拿出怎样的诚意呢?”

    刘安笑了笑说道:“这就是需要考验父亲您的毅力和诚心了。”

    刘备闻言一笑,微微指了指刘安,笑言道:“你这孩子,机灵古怪的。”

    刘备转念又说道:“确实,卧龙先生既然有意考验为父,必然身怀大才,想要求取大才,怎能怕波折呢!”

    刘备果然是刘备,一些小小挫折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他是没落皇族,家道中落,早已经没有了上位者的优越感。根本没有一如袁氏那样,四世三公的大家族出身的袁绍和袁术,看中出身,放不下身段。

    在刘备的认知里,只要能够成功,一切方式和行动都是值得的。

    刘备打定主意之后,突然笑意盈盈的看向刘安。这让刘安有些不知所措,他老爹这副表情是想要干嘛?

    只听刘备说道:“安儿,为父打算三日之后,再去卧龙岗拜访卧龙先生。到时候你跟为父一起去。”

    刘安才思敏捷,天资聪颖,带着他去在卧龙先生面前也能增加一些好感。刘备心中是这样打算的。

    “这?”刘安闻言一愣,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三顾茅庐,他老爹才去了一次,这一次去肯定也是会扑空的,他是很不想去白费力气啊!

    “怎么?安儿,你不想跟为父一起去吗?”刘备问道。

    刘安闻言从走神中反应过来,忙答道:“没有”

    “孩儿,愿与父亲一同前往。”

    刘备满意的笑了,道:“好,到时候我会让人来通知你的。”

    地盘虽然不大,但刘备每天也是有很多神情的。与刘安待了一会之后,刘备就走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