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完颜构的乞降书!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用来歌颂保家卫国的战将,当有拖后腿的官员,又有想要投降,贪生怕死的皇帝,南宋的结果可想而知】
【在异族眼里,南宋是可欺辱的羔羊,大金饿了就来咬一口】
【七月初,宗泽将军病逝消息传出,七月底,金太宗下令追击逃亡扬州的完颜构,金军再次南下!】
【江南各地守军望风而逃,金军兵不血刃拿下江南,在投降派的提议下,完颜构逃亡海上】
【危难关头,岳飞、王彦带领各种部队退守,在完颜构继位下,金军第二次大规模南下】
【完颜构逃亡海上,部队指挥交于负责防务的杜充】
【岳飞、王彦多次斡旋,大大小小十余场,大宋挫败金军锐气,岳飞射杀金军将领,由此获得升迁,挫败金军士气】
【负责指挥的杜充在此时下令,选择放弃开封等数十城,选择不战而逃!】
【消息一出,岳飞选择求见杜充,想以此说服杜充抗金,被杜充驳斥】
【杜充下令放弃开封等数十城,军队立刻撤离,大宋岌岌可危,还剩下几支部队孤独抵抗,岳家军粮草也达到边缘,随时都有断粮风险】
【汜水县东,岳家军奉命与金军对峙,在粮草即将用尽,用疑兵之计打败金军,岳家军名声持续扩大】
【前线打的如火如荼,逃亡海上的完颜构坐不住了,想要打大金?先问问我!】
【完颜构非但没有责罚放弃开封等数十城的杜充,还将杜充提拔为右相,派遣使臣送上《致元帅书》,开头第一句:“宋康王赵构谨致书元帅阁下!”】
【屈辱的书信被金军传播,前线动荡,想要以此求和的完颜构也没能达成目的!】
大汉。
刘邦和萧何目瞪口呆,大眼对小眼,不敢置信的看着对方。
“这是皇帝?”刘邦惊呼,“皇帝在写给别国的书信里用‘宋康王赵构’来开头?”
“赵构”萧何无言以对,对于赵构的离谱发言也是不知该怎么评价,“放弃曾经做为国都的开封以及数十城池,还没有被惩罚,或许猜测的都没错,完颜构跟大金有之间有不可告人的勾结。”
想不通!
实在想不通完颜构是怎么想的。
放弃开封数城不加以责罚,还升官了,成为大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一时之间看的呆滞,看不懂完颜构的想法,也看不透完颜构想做什么。
“完颜构不配成为皇帝,北宋覆灭还不如让群起兵乱,起义军称帝也比南宋建立更好。”刘邦微微摇头,“要承认有些时候农民起义军有矛盾,想要登基称帝——难!”
“农民起义军在如何,也不是完颜构能比的,忠心耿耿的大宋将领含恨而终,放弃抵抗的投降派占据绝对上风,大宋早该没了!”
“让朕身在大宋,那才是最佳的机会!金、辽、元都在,乱局才是起义军想见到的。”
萧何微微点头,看不透当前的占据,也看不透身为皇帝的完颜构在没有被威胁,也不用亲身上前线,还要畏畏缩缩的投降。
投降派占据上风,前线战争在取得胜利,甚至有北伐的机会,全都就此被破坏。
破坏的不是别人,是以皇帝为首的投降派。
“要对付金、辽、元,重新建立新的皇朝,可有把握?”刘邦微微眯起眼。
“这长此以往可行。”萧何苦笑道,“陛下,大汉刚建立不久,又经历了韩信、英布之乱,在想开战影响太大。”
“无需建立新的皇朝,只用来打击当下的外敌,1月内能做到何种地步?”刘邦不甘心的看向萧何,“事关大汉的抉择,你要想好在说。”
“难!”
萧何不假思索,沉声道:“钱粮是一部分矛盾,如今的大汉缺少钱粮,各地军队还在休养生息,又要防备时不时就会进攻的匈奴,在想对付外敌,不易!”
刘邦长叹一声,也别无选择。
对比大秦开国之后的强势,大汉在建国后还经历几场大战才暂时安定,那也是暂时的。
要跟金国打一场,要随时做好准备才行,没能做好准备,反而会导致任务失败。
大秦。
扶苏大惊失色:“犯了错还成丞相?”
嬴政为了培养扶苏,也决定给扶苏机会,亲自带在身边培养,他就不信扶苏还能上最离谱榜单。
看着扶苏的反应,阅人无数的嬴政能看出扶苏没有伪装,是真心感到不可思议,心里的疑惑更甚了。
这能排上十大离谱皇帝?
不应该吧!
十大离谱皇帝里完颜构、赵佶都有够离谱的,扶苏看起来也不像是会做出离谱行为的皇帝,为人和善,做事求稳,向来中规中矩。
中规中矩也意味着不会冒险,大秦没有外患,又有精兵强将,旧贵族想让大秦就此覆灭,哪有那么容易。
“扶苏,让你来做,你会如何做?”
嬴政沉下脸,看向扶苏的眼眸格外平静,偏偏扶苏还是听出威胁,感受到身上的疼痛,回忆起军棍狠狠打在身上的痛楚
“孩儿会选择相信前线将军,在后方筹集军粮,倘若谁敢擅自撤退,当斩之用来提振士气。”
嬴政点了点头,淡淡道:“中规中矩的中策。”
扶苏低下头不敢多说。
跟父皇比起来,他也自认太过于平庸,又不得父皇的宠爱,跟亥弟比起来,也不受宠,若不是身上长公子,也不会得到重视。
“中规中矩也无错。”嬴政眼底一片清明,“大秦一统天下,需要一位能让大秦稳定的君主,中规中矩的来处置也无错。”
扶苏瞬间抬起头,不敢置信的看向他,惊喜的应和:“是,父皇!”
蒙武、王翦、李斯若有所思,以往从未见过夸赞扶苏,今日出言夸奖,也让三人思考其中是否有别的考虑。
站在嬴政身边的赵高不自觉皱眉,默默垂下头不敢让其他人看到眼里的波涛汹涌。
他跟扶苏一向不和,扶苏要登基,对他而言是不利的。
大宋。
“赵光义的后代还真有够奇葩,早日将赵光义宰了,才能还大宋一片安宁。”
赵光义从深受皇恩,地位极高的亲王被杀,也在朝中引起风波。
那时赵匡胤才发现毫不犹豫斩杀赵光义的决定有多正确。
他出身军队,从军队打出来,自从确定“重文轻武”以后,大宋也逐渐发生变化,武将的权利在逐渐减少,直到彻底没有兵权。
反观以赵光义为首的文官,不看重武将,文官的地位立刻提升。
凭借着亲王身份,还得到重用的赵光义混的如鱼得水,直到赵光义被杀,还有大臣站出来质问,还在帮赵光义说话。
“赵光义啊赵光义,你死的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