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从高考满分作文开始 > 第97章 眼前账与长远账

第97章 眼前账与长远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沪城理工大学行政楼一号会议室内,常委会仍在继续。

    不同于刚才的各抒己见,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最中间的黄晓飞,生怕漏过他的任何一句话。

    “说起来还是最基本的套路,三步走。

    第一步,是什么的问题。从刚刚大家的讨论以及两个bbs帖子的反映来看,留学生特权问题不仅存在,而且非常严重。

    主要表现基本就是三条,‘沪城理工花大价钱买留学生’‘来华留学生超国民待遇’‘来华留学生质量差素质低’。”

    黄晓飞喝了口水,接着往下说道。

    “其实说起来,这种现象并不是我们学校独有。

    鲁东大学曾经推出过为外国留学生配备3个‘异性学伴’的荒唐事。

    武瀚大学的学生在校内公寓给电动车冲天,却被保安问道‘你是哪国人?华夏学生出去’!旁边还赫然贴着‘华夏人不得入内’的规定。

    胡建农林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数次推搡交警,态度极其恶劣,竟然只是被批评教育,连个拘留都没有。

    类似的事件,数不胜数,我也不想再一一列举。

    同志们呐,这是在华夏啊,我们的政策和制度却处处优待这些外国人,一些教职工甚至卑躬屈膝地去讨好这些留学生,不觉得丢脸吗!”

    讲到激动之处,黄晓飞在桌子上重重地一拍,震得连有些人矿泉水瓶都掉到了地上。

    没有任何人敢吱声,黄菊香更是不敢直视黄晓飞。

    “清朝中后期,官员怕洋人。

    把外国人当大爷,却不把本国人当回事。

    这是一种严重的‘自我矮化’!

    在我们沪城理工大学,在对待留学生的问题上,是不是还有这种思想的残留?

    依我来看,恐怕情况不容乐观。

    尽管,他在1949年的时候就已经宣布华夏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但是,在很多人的心中,潜意识里,却始终是跪着的!

    甚至在制定具体招生政策的时候,都是这种‘下跪意识’!

    更严重的是,因为跪久了,如果不是有这么一个bbs的帖子引爆学校舆论,我们的不少老师竟然都把这种‘下跪’政策当成了正常!

    可耻啊,可耻!”

    直接用可耻来形容学校的老师,黄晓飞的话说得可以说是非常重了。

    虽然没有具体点到名字,但是不少人脸红心跳、忐忑不安,在这个会议室里如坐针毡。

    因为尽管他们不具体负责留学生相关的工作,但是之前还真的就把这种留学生的特权政策当做了正常,此时无比汗颜。

    而分管留学生工作的黄菊香,则是已经汗透了整个后背,两条腿也开始有些发晃。

    沪城理工的留学生政策,与他有直接关联。

    当初因为沪城理工在国际上的排名始终上不去,在前任党委书记的授意下,他开始效仿其他学校,研究出一系列的“招生优惠”政策。

    门槛低、奖学金高、毕业容易,留学生自然都愿意过来了。

    沪城理工的国际名誉也因此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当时黄菊香是很以这项工作自傲的,毕竟他让学校的泰晤士排名整整提升了31位之多。

    但是现在,他恨不得自己从未有过这样的“丰功伟绩”。

    黄菊香感觉自己头上这顶帽子摇摇欲坠,在这里坐的每一分钟都无比煎熬。

    稍微顿了顿之后,黄晓飞接着讲道:“第二步,为什么的问题?”

    “这里有两个为什么。

    第一个为什么,是学生为什么会对留学生有这么大的意见。

    是因为不公平啊!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在座各位肯定都听过,但是不能熟视无睹。

    留学生受到优待,是‘国际惯例’吗?

    是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尝试吗?

    我可以肯定的说,不是!

    华夏留学生到欧美留学,受到的是什么待遇?

    也有我们这样的额外优待吗?

    长志同志,你是有过留学经历的,不妨和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下。”

    突然被点将,马长志有些错愕,但也没有什么犹豫,他本身就有一肚子的意见要说!

    他打开自己面前的话筒,果断开口:“既然晓飞书记点了我的将,我就讲一讲自己的所见所闻。

    华夏留学生到欧美去读书,是绝对没有任何优待的。

    不仅如此,还需要交纳高昂的学费,动辄几十万,可以说家境不够殷实的同学,就可以断了这个念头。

    能够享受到学校全额奖学金的,只是极为优秀的少数人而已,条件比起欧美本国学生要严格得多。

    至于那些宿舍、生活方面‘高人一等’的超国民待遇,更是天方夜谭。”

    黄晓飞:“第二个为什么,是为什么学生会到bbs上来发泄这种情绪、反映这些情况。

    这两个帖子的回复数,可是比我们的官方公告要多得多啊!

    我们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当正视这些来自学生的不满情绪。

    这些不满无关民族主义,而是实质上反映了对机会平等的诉求。

    华夏学子要想读个大学,想读个像沪城理工这样的好大学,是很不容易的。

    他们十二年寒窗苦读,流下无数的泪和汗之后,才得以欢欢喜喜地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却发现别国的留学生只需要一身皮肤就足够了,还能享受各种各样的优待。

    而且处处还要受到这些明明不如他们的留学生欺负,向学校的有关部门反映,迎来的却是一句‘我们不便处理’。

    你们都扪心自问一下,如果换做是你,受到了这样的委屈,心里会怎么想?

    我们还怎么寄希望于这些学生能热爱自己的母校?愿意建设自己的母校?

    国际影响力固然重要,但是绝对不是通过这种卑躬屈膝的方式来获得。

    同志们,我们要算长远账,不能只算眼前账啊!”

    黄晓飞的语气中,七分责问加上三分诚恳,每个字都重重地叩击在了这些人的心头。

    “好了,问责的话我也不想多说,我们现在开始研究第三步,怎么办的问题。”

    他把头转向了黄菊香的方向:“菊香同志,这是你的分管领域,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