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冉冉升起的希望
杨寿昌一开口,顿时现场就变得鸦雀无声了,就连叶德天、王菊这样的老资格,也只是微笑着向杨老示意。
没办法,人家的江湖地位、学术造诣在这里摆着,众人除了对其教学水平的认可之外,在心里还多了一份敬畏。
因为,作为全华夏第一批考入北大的哲学系老知识分子,杨寿昌素来以才高八斗、不近人情而出名。
就连学界公认敢说敢做的王菊,也曾经被杨老给骂哭过。
今天面对这篇作文,也不知道格外严苛的杨老会是如何评判,众人都很期待。
几秒钟的安静过后,杨寿昌缓缓开口。
“人的体悟和想法,是由人经历过事情之后自行提炼出来的精华,组成了我们认识世界、看待世界的角度。”
杨寿昌并没有直接讲这篇文章的内容,而是从哲学角度进行了分析。
“因此理论上来讲,应该是经历越丰富,认得感悟才能够越深刻。”
“但是这位考生的见解之独到、思想之深刻,实在让我大受震撼!”说到这里,杨寿昌甚至有些激动。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写出好词好句是比较简单的,写出一些有益的个人思考是更好的,但是要写出对历史的认知、对国家的爱戴、对社会的忧思,就十分难能可贵。”
“我以为,这篇文章就做到了这一点!”
“诸君!请随我一同看看这样一个可能还不满十八的学生对前途命运的思考。”
杨寿昌居然是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旁边的王天明见状,立马上前想要搀扶,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可不能有任何闪失。
却未曾想到杨老直接摆了摆手拒绝。
“廉颇虽老,尚能饭也,年轻人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好好坐着听我这个老头子讲上两句,才是对我最大的尊重。”
王天明有些尴尬,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看向了最上座的叶德天。
见他微微颔首,也是让自己坐下,王天明这才慢慢回到座位,同时也更加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本来王天明心里还有些担心自己打的满分太过冲动,直到这时,他才吃下了定心丸——他的眼光没有问题!
见在场所有人都已经正襟危坐,杨寿昌这才再度开口,这是他作为文人的骄傲。
“这个胜利,也许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是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离不开每一个小小的‘我’!”
这里不仅将小我融入了大我,更加有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豪情。
就如同当年雄赳赳气昂昂的人民子弟兵,他们并不知道会不会胜利,他们只知道一定要胜利!
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那场仗如果他们不打,就会需要下一代来打。
杨寿昌的心绪也被牵动,因为他自己的父亲,就曾经是一名奔赴北高丽现场的光荣志愿军,所以就更能理解这种一代接着一代干的豪情和奉献。
“正如树仁先生所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真正让华夏的各行各业,都比外国做得好。
我们的产品比他们的可靠,
我们的街道比他们的干净,
我们的桥比他们结实,
我们的天比他们的更蓝,
我们的水比他们的更清,
我们的脸上有更多的笑容,
还有我们的年轻人,
比他们更有未来,更有希望!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中华家!”
文章结束,杨寿昌的声音有些发颤,嗫嚅着说道。
“曾经我以为在现在的年轻人身上是再也看不到这种情怀,一度对这些自我中心、贪图享乐的年轻人感到失望,
而今天我在这篇文章的作者身上却看到了冉冉升起的希望,看到了那点钟的太阳!”
“因此我认为给予满分,丝毫不为过!”
“他的这种爱国的情感不是建立在空洞的口号之上,也不是来源于莫须有的刻板教育。
而是一种经由悠久历史、前人伟业和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以后,才生出的宝贵的、纯粹的情感。”
“诸君,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还能不能像这个孩子一样如此自豪地表达自己那质朴的爱国之情?
恐怕这个问号是悬在很多人的心中。”
“不过只要我们的社会始终有这样的好苗子在,
我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蝇营狗苟的卖国贼终究会没有存活的市场,
绝大多数人心中的问号,都会变成句号,甚至是一个坚定的感叹号!”
“咚”地一声,杨寿昌竟是将拐杖重重地往地上一杵!
让现场几个有些不以为意的年轻教师猝不及防地吓了一跳。
因为这几位年轻教师尽管专业水平很高,但并没有经历过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所以在情感上也就难以达到像杨寿昌这样强烈的共鸣。
之前在他们的眼中,这篇文章虽说可以称得上是一篇美文佳作,但是终究受限于篇幅,还是有些论证稍显薄弱。
比如,说理论证较多,举例论证较少;比如,举历史事迹多,举实际事例少。
所以在他们几个的心中,这篇作文大概也就是个55-57的水平。
如果要作为满分作文来说,他们还是更加倾向于一些述说岁月静好的散文。
而经过杨寿昌这么一番解读,他们这才认识到自己在看待文章上的局限性,一味重视技巧,忽略了立意才是作文的灵魂!
杨寿昌说完之后就直接坐下了,不过这一次却是接受了王天明的搀扶。
这和上山容易下山难是一个道理,尤其他一把年纪刚刚还站了这么久,腿脚有些不听使唤也就正常。
王天明喜不自胜,杨老平时都只要自己的助理人员搀扶的,今天这样是不是某种程度上就算已经接纳了自己!
那岂不是意味着自己以后也就有机会能接受杨老的指点了!
芜湖,起飞!
“各位还有谁想要发表下意见?”叶德天来回扫视着说道。
尽管杨寿昌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意见,叶德天自己也认为应该给予满分,但也还是必须严格依照流程来进行,否则就会让这篇满分作文蒙上污点,那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三十秒钟过去,并没有其他人开口,叶德天感觉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清了清嗓子,准备宣布结果。
就在这时,有人开了口。
“对于这篇文章,我个人有点想法。”
众人不解,往声音源头望去,发现开口的居然是刚刚还给出了肯定评价的李全球。
叶德天眉头微皱,显然他也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