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在水浒,封疆裂土 > 第14章 奴家姓潘,名做金莲

第14章 奴家姓潘,名做金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六七日过去,武家宅院渐渐变了模样,虽无太多富贵气象,却也规整气派,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了。

    这一日武氏兄弟送走了刘家婆媳,回转路上,武植吞吞吐吐道:“二郎,我是个笨人,现在才醒过神来,要娶了刘大姐,你是不是就得罪了张大户家?”

    “得罪他怎地?”

    武植多年来走街串巷,听得见得多了,对清河县有名有姓的人物都了如指掌。城中百姓第一怕公人,第二怕的就是这些士绅富商,这些人靠着金银铺路,与胥吏沆瀣一气,做过不少欺男霸女、破家夺财的勾当。

    “兄弟,与人结怨总是不好,要不……你找张大户说和说和?”武植思忖道。

    武松立刻摇头,道:“我既然做了本县都头,自当惩恶捉奸,再说,刘大姐与哥哥已有了媒妁之言,就是咱们家的人,谁都欺辱不得!”

    武松暗道,我这个哥哥可真是老实窝囊,被人打断了胳膊还说这种话。他心中其实早有打算,虽然此刻哥哥武植活蹦乱跳,但张永富这种恶人,说什么也要想法惩治的。

    “张大户还送了咱那么多银子……”武植低声道。

    武松笑道:“哥哥,家中银子你只管去花,不要管来路。武二既然敢收,那就是光明正大,不该收的银子我不会收,也不做那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买卖!”

    武植本来也没什么见识,听武松如此说,便不再言语。

    送哥哥还家,武松又提着大棍来到李老实的铁匠铺,李老实唤一声“都头”,道:“得知二郎做了都头,我便四处淘换精钢,昨日才备好了十斤。”

    “李伯有心了,我仍是要两把手刀,一柄刀三斤重。”

    “三斤重了,出刀容易,收刀难。”李老实道。

    “武松一身蛮力正无处使,不重。”武松放十两银子在柜上。

    武松临走时又拿了一柄大枪,他心里有盘算,将来上阵杀敌,长短兵器、马上步下都要勤加练习才行,只是暂时没有名师指教,只能凭着一身蛮力瞎琢磨了。

    赶在第一场大雪落下之前,武家的宅院终于修缮完工,约莫三百贯钱花出去,宅院旧貌换了新颜,青砖灰瓦、门窗新漆,连炉灶火炕都重新搭建,武大的新房早早在后院预备出来。

    这日清晨,武松正在院中扫雪,刚清出条路来,门环被人扣响。打开门见到一个生面孔,这人姿态恭谨,见了武松便拜,叫道:“恩公在上,刘让这里有礼了!”

    武松急忙扶起,问道:“贵客哪里来?”

    “在下是刘府管家,奉老爷之命前来拜见恩公,那日若无恩公,吾等都性命难保了!”刘让说完又要施礼,武松拦住,将他请入院中。

    两杯热茶奉上,刘让侧坐椅上,道:“本该早来拜谢恩公,但家主失了爱子,心绪不定,这两日才好些。”

    武松道:“人之常情,武松怎敢见怪?”

    “今日早早登门,唯恐恩公不在家,家主乘轿行得慢些,随后便到。”刘让举止有度,显然刘家家教甚严。

    二人饮了半杯茶,刘耀祖的轿子便到了,轿子刚落地,刘让上前扶刘耀祖下轿,刘耀祖却将刘让拨到一旁,朝着武松便拜。武松早有防备,趋步扶住刘耀祖:“刘兄不必如此。”

    刘耀祖一身肥肉被武松擎住,死活跪不下去,苦笑道:“恩公果然神力。”

    三人进了屋,武松重又奉茶,刘耀祖道:“那日蒙恩公救了全家性命,迟迟未拜谢恩公,耀祖心中有愧。”

    “耀祖兄言重了,遭此大难,任谁都难以镇定,武松生了一身蛮力,能除暴安良便是人生快事,再无他求。”

    刘家代代商贾,看人最是真切,他见武松神色淡然、目光清明,不禁冒出个念头来:武二郎绝非等闲人物!

    “二郎志向高远,耀祖由衷敬佩!”刘耀祖起身施了一礼,又坐下道,“今日前来,除拜谢外还有一事,二郎或许不知,你我先祖还曾是同僚呢!”

    武松颇有些诧异,笑道:“这倒巧了,只怪吾辈不争气,我与耀祖兄早该相识才对。”

    刘耀祖叹道:“的确,只恨相识太晚哪。”

    说完这话,刘耀祖起身做了个“请先行”的手势,道:“恩公请随我来。”

    “耀祖兄这是何意?”武松纳闷,这可是自己家,刘耀祖莫不是糊涂了?

    “二郎随我来,给你看一样东西。”刘耀祖命刘让在前面引路,一直走出了武家的院门。

    沿街行了百十步,来到武家隔壁的另一处宅院门前,刘让取钥匙打开大门,武松随刘耀祖走了进去。这院落大小与武家相仿,建筑却精巧的多。亭台俱全,甬道相衔,连廊曲折,地面石子都铺出梅兰竹菊样式来。

    “先祖曾为本县符宝郎,当年与二郎祖上同时迁入清河,因此做了邻居。”刘耀祖呵呵笑道,“先祖也难料到,百年后,我与二郎能在此叙话。”

    “只因这院落小了些,家祖才另购宅院,这里便闲了下来。我却颇喜爱此处雅致,两年前重新整饬了一遍,无事便来坐一坐。”刘耀祖忽然扯起了武松的手,“今日我将他赠与二郎,莫要推辞。”

    武松始料未及,连忙道:“这可使不得!武家虽粗陋,倒也足够我兄弟住了,不敢夺耀祖兄所爱。”

    刘耀祖殷切道:“二郎,这院落,一来表我谢意,二来留个念想。过了今冬,我举家就要迁到临安了。”

    “这是为何?”武松问道。

    “实不相瞒,家遭大难,不愿居于伤心地。我在南方也有许多买卖,年前就要搬到临安府去了。”

    武松道:“耀祖兄,虽是如此,这么贵重的大礼我也绝不敢受。”

    刘耀祖再三相赠,武松只是不收,这宅院固然极好,只是救人性命便要好处,自己心里不自在。

    刘耀祖摇头苦笑:“二郎,休看轻自己!区区一座宅院算得什么,几年无人居住,破败了也是可惜。他日你飞黄腾达时,或许我仍需你来照拂,到那时,你可莫要不认得我。”

    武松见刘耀祖真心诚意,只得道:“既如此,那就却之不恭了。”

    刘耀祖大喜:“二郎早该痛快些!”

    二人又闲话几句,刘耀祖告辞离去,约好明日去县衙改换房契。

    武松得了一座大宅,于他而言却没什么,只是刘耀祖说起临安,倒令他心中起了些许涟漪,临安六和寺,那可是武松度过余生所在,只是那样的结局,今世绝不会发生了。

    送走了刘耀祖,武松重新回到这院中,慢慢浏览起来。

    这座院子是三进,花园从正门延伸到东边,因此只有西厢房,二进院子是一片平整场地,摆放着石桌石椅,三进院子则是花圃。

    前排正房中家用物事俱全,无论桌椅柜几都制作精良,整个清河县都寻不到这样的上品。大到屏风床榻,小到夜壶手炉,什么都不缺,只需添床被褥就能住人了。

    走到第二排正房,武松逐个屋子看去,行到东耳房时,门忽然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怯生生的美貌女子来。

    女子见了武松一惊,匆匆施礼口称“万福”,武松见了这人不禁一惊,这是水浒还是《聊斋》,明明应该是空房子,怎么就能冒出个大美女来呢?

    武松深吸一口气,镇定下来道:“你是哪个,怎么会在这里?”

    女子轻启朱唇,道:“奴家姓潘,名做金莲,本是张大户家仆役,因主人强逼奴家侍寝,奴家不从,前日被转卖到刘大户家。刘大户叫我守着这宅院,他说从今以后,奴家便是武都头的奴婢,约期十年。官人可是……武都头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