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灾变你不跑路,反手加入救援队? > 第46章 蟹灾应对会议

第46章 蟹灾应对会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会议室沉默片刻后,有参会人员打破沉静。mwannengwu

    “用重装甲坦克碾压的方式行不行,当初在沿海防线上,坦克部队压死不少变异海蟹。”

    “我觉得可以作为一个方向,只是我们的重装坦克够用吗?”

    “可以启用以前换代封存的装备。”

    “这个提议,也不是不行,只是燃油消耗会有点大。”

    “这种方式只在硬化公路上有效,郊外全是田地,效果有限,还要避免被大规模蟹潮围堵,蚁多咬死象。”

    “是啊,碾压的方式在城市里效果更好,郊外不行,我们不可能把郊外地面全部硬化。”

    “还要考虑变异海蟹的酸液问题,这酸液对金属腐蚀性不小,长时间接触很容易造成履带腐蚀,坦克抛锚。”

    会议室内发言的声音逐步火热。

    “各位,说到酸液,我要提一句。”

    一位参会员举手打断讨论声发言:

    “据我们调研团队探查,这些变异生物能吞噬被它们酸液融化后的金属酸液混合物,长时间吞噬会增加其甲壳硬度,防御力远超大型乌龟壳,和薄铁板相当。”

    “这种变异海蟹我们研究院称之为‘铁甲蟹’。”

    “它们的数量在不断增加,127以下口径的武器对它们的杀伤力非常有限。”

    会议室里刚起了议论的苗头,他接着道:

    “包括沿海的变异海蟑螂和变异龙虾都有这种能力,尤其是变异海蟑螂对船舶造成的腐蚀危害不容小视。”

    “会对我们战舰有影响吗?”总指挥道。

    “短时间影响不大,但腐蚀透战舰钢板只是时间问题。”

    “那我们的舰队岂不是成了困兽?”

    “除非能重启船坞保养,不然难逃沉没命运。”

    “战舰大概能支撑多久?”

    “按我们观察到的数据,结合战舰的护甲厚度和水密舱层数,大概10至18年。”

    他顿了顿,“如果变异蟑螂数量增加,坚持的时间更短。”

    嘶——

    会议室传出一片吸气声,议论纷纷,无论是铁甲蟹,还是战舰问题,都如同当头一棒。

    刚才研究院专家说的情况,意味着18年以后,海面上将不会有任何船舶。

    战舰的服役周期一般高达30至50年,正常情况下沉没在海里的战舰需要上百年才会解体。

    船用钢材的性能可不低,按这个数据来看,坦克的履带也坚持不了多久,后勤维护压力很大。

    还有铁甲蟹的防御力,意味着重型装甲坦克无法压碎它们。

    “好了,对重装坦克碾压有建议的,可以回去做个方案交上来,还有其他方案吗?”总指挥敲敲桌子打断参会人员的讨论声。

    “建城墙吧!如果蟹灾继续蔓延,按我们弹药库存,根本挡不住,防线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会议室的众人沉默几秒。

    “我赞成。”

    “我也赞成。”

    “我也赞成,至少要保住重点城市。”

    “对,沿海已经陷落,如果中部城市继续陷落,那后果不堪设想。”

    “我也赞成,虽然工程量很大,但是当下的情况没有更好的办法,无论是转移群众,还是转移物资,还是转移设备都是天大的难题。”

    “对,以城市堡垒为基点,保障生存,逐步清理蟹潮,就算800亿蟹潮全上岸,也要灭掉它们。”

    “我同意,还能将城墙外的地面全部硬化,将重装甲坦克碾压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可以在城墙上加装重型起重设备,像刷墙一样将爬上墙的变异海蟹砸下去。”

    参会人员对建城墙的方案几乎全员通过。

    “同样,对建城墙有建议的,回去做份方案。”总指挥敲桌子道,“还有其他方案吗?”

    “总指挥,各位参会员,大家应该都发现了,我们现役的常规子弹对变异海蟹的杀伤力有限。”

    议会前排的一名长者举手说道:

    “我做过调研,现役的常规子弹,想杀伤一只变异海蟹平均需要5-10枚子弹,甚至更多。”

    “而127以上的弹药几乎可以对蟹潮形成碾压式的贯穿杀伤。”

    “86口径的狙击弹能做到无视甲壳防御一枪一只。”

    “所以我建议加大生产86口径以上武器,甚至主要生产127的武器,全面换装后,我们应对蟹潮会更轻松。”

    “我赞同换装,但是这需要时间,无论是武器设计和还是弹药生产都需要时间,尤其是86的弹药储备量很少,还没有127的弹药多。”

    有参会员提出疑虑,这也是防线上面临的大难题。

    “换装没问题,但大口径子弹后坐力很大,只能车载使用,对搜索任务局限性很大。”

    长者微笑,“其实我的解决方案是外骨骼。”

    “外骨骼?”

    “你们研究的外骨骼能实战了?”

    一时间会议室内瞬间炸开锅。

    “能实战吗?”

    “性能如何?”

    长者淡然道,“能实战,对付蟹潮足矣。”

    他打开随身电脑操作一番后对众人介绍道:

    “我们研发的外骨骼,只是穿上会有点笨重感,不过略微训练后就能熟练驾驶,大部分战术动作都能做。”

    “而且移动速度能达到30多码,对战蟹潮有速度优势。”

    “利用外骨骼,单人就能像操作常规步枪一样轻松手持操控127口径以上的枪械,甚至20的枪械也能手持使用。”

    “所以不需要重新设计枪械,只需要增加大口径枪械和弹药的产量便可。”

    “换装外骨骼后,无论是救援还是防守都容易许多,甚至全面清理蟹潮也不是不可能。”

    长者声音中透出自信。

    这时有人提问,“能批量生产吗?性能如何?”

    “能。”长者回复,“实际上技术早已成熟,是因为能源续航问题才一直拖着。”

    “动力系统我们已经能做到300kg的负重。”

    “我们测试过,标准能源电池能支撑高强度战斗60分钟,低负载巡航移动能维持3小时左右,虽然时间短了些,但只要配上能源后勤车,采用换电方案,应对蟹潮没问题。”

    “还可以增加电池包来提升续航,缺陷就是电池包尺寸不小,会有些臃肿。”

    长者将外骨骼的各项性能投影至会议室大屏上,仔细讲解了一番。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寂静,众人都在思考可行性,全面换装就要进行资源倾斜。

    现阶段因为蟹灾爆发,生产力大打折扣,新建外骨骼生产线,只能削减其他方向的投入。

    “我赞成换装外骨骼,我们装甲车数量太少,大多数战队只能使用皮卡作为火力部署平台,出现不小伤亡。如果换装外骨骼,一辆车的火力能提升5倍,生存力大增。”

    “我也赞成换装,有这火力,搭配上后勤车,深入沿海去救援也没问题,物资转移也有保障。”

    “我也赞同,无论是弹药消耗和防线的战士数量都能有效减少,能抽出人手去救援。”

    “赞同,我看要不武器就配套为127以上的口径的武器吧,铁甲蟹的威胁不容小视。”

    “边境线也危机重重,同样需要布局。”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