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零丁洋里叹零丁
赵昺的话令人动容,同时也把众人的情绪调动起来。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由郭守敬和李广利主持的大宋皇家科学院对于火帽的研究仍然毫无进展。即使赵昺把方法告诉了他们,研究工作仍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真是应验了那句古话:“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火器的重大突破和质的飞跃尚未实现,这意味着一旦再次遭遇雨战,赵昺的宋军仍然不得不使用冷兵器进行肉搏。
这种情况并不符合赵昺的理论。
对于进展缓慢的火帽,赵昺除了鼓励一番,也是毫无办法,只能慢慢等待着。
或许明天就会有好消息呢,赵昺在心里面安慰自己。
好在李恩这小子还是挺用心的,不管是冷兵器还是各式火器,昌江制造局那边库存都很丰足。
赵昺高兴之余,又给这小子升了官职,不过也就是名誉上的虚职。
虽然是个虚职,但毕竟有了更好一点的待遇。
李恩的发迹让宫中的小太监们眼馋不已。这些小太监们人人摩拳擦掌,恪尽职守,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有朝一日也能得到官家的赏识。
如今,上升的通道已经打开。那些大太监们,比如李邦宁,则开始用心调教手下的太监,希望自己的干儿子们有朝一日也能出人头地。
“鉴于此次大战,我朝伤亡惨重,朕决定在广南东路招募新兵。”赵昺说道。
“官家圣明,我朝兵马原本不过五六万人,此次大战除了水师兵马损失不大之外,其余各部损失皆在三成以上,可以说元气大伤,故而我朝亟待补充兵员。”作为武将之首的文天祥率先表态道。
“文丞相所言极是,臣复议!况且我朝原本各部定额两万人马,但我朝因为特殊情况,一直未能满编,臣以为当趁此良机让各部满编满员才是。”张世杰也出班奏道。
“张将军说的对,如果不是我朝兵马不足,这一次阿术那小子又岂能逃脱得了。”
“不错,老夫也是这么认为。我朝力战之下却不能对蒙元形成有效包围,实在是一大短板。”
朝臣们互相小声交谈着,说着自己的看法。
“官家圣明!臣等复议!”赵与珞、陆秀夫等人纷纷支持赵昺的建议。
大殿之内的重臣都表示支持了,站在外面晒着太阳的小官们自然也没有意见的。
这些低级别的官员不但没意见,反而都盼望着早点结束早朝,好到衙门里喝杯凉茶,凉快一下。
赵昺看着外面晒着太阳,一头大汗的官员们,也是无奈得很。千余年形成的规矩,朕也没有办法哈,你们就先忍忍吧。
看着门外,突然想起了宣统皇帝即位的时候,小娃娃大哭大闹,旁边有人(摄政王载沣)不停地安抚着宣统小皇帝:“快完了,快完咯。”
果然,大清国真完了,真是个人才啊。
“这样吧,趁这个机会,文丞相、张将军、大举,你们每人先招满三万人。这样再加上锦衣卫,朕就能有十万陆军。至于说海军,苏卿、谢卿,你们二位还是先暂定两万人吧。”赵昺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样算下来赵昺差不多能有十五万大军,单纯的守住翔龙府当没有什么问题。
最大的问题还是钱粮,养兵花费的钱粮那是相当大的。
唐朝采用的是府兵制,宋朝是募兵制,明朝是卫所制。
赵昺并不想改变宋朝采用的这种制度。
明朝卫所制是借鉴了唐朝的府兵制。战事为兵,闲时种地,自给自足,朝廷不用花钱,便可以养百万雄兵。
卫所制前期还行,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粮食大权逐渐旁落,税收不上来,手中又没有了粮食,以至于一个比一个穷。
募兵制简单来说就是招募士兵,想当兵就去报名参军,选拔通过之后直接吃皇粮。抛开了朝廷的腐败等因素,采用募兵制招募的士兵其战斗力相对来说更强一些。
“嘶,十五万大军!”听了赵昺的宣布,下面又是一片议论声,足足增加了十万。
只要不是下雨天,可以想象一下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得有多么强悍。
“官家圣明!臣等附议!”对于赵昺的决定,朝臣们再一次的全部赞成。
特别是这些武将们,谁不希望自己的兵更多一些。
不光是武将,那些文官们也都希望朝廷兵强马壮,因为只有兵强马壮才能收复更多的失地。
这地盘多了,需要的“官”儿就多了,而且说不定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也会再往上升一升。
封妻荫子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哪怕后世,谁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有出息。古往今来都一样的道理。
紧接着,赵昺对大宋军队的各级将领也稍微做了一些改变。
任命吴希奭、熊桂、陈桂龙、谢明、张唐为各军副军长,仍统领原本部兵马。
同时临时决定成立大宋第四陆军和第五陆军,分别任命邹沨为第四军军长,江钲所率领的锦衣卫视为第五军。
由于第五军比较特殊,其成员均为锦衣卫,所以赵昺的第五军仍隶属于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管辖。
临时成立的第四军和第五军编制暂时定为一万人。
同时任命武垒为锦衣卫千户,仍然负责赵昺的日常护卫工作。
我们的单刀护卫终于升官了,这也是赵昺对其一年来,特别是在观音山之战中的所表现出来的忠诚勇敢的一种肯定。
至于说留守琼州的人员,人家也是尽心尽力的,不能太厚此薄彼了,要不然这些人会有情绪的。
所以赵昺对于这些人也给予了一定的封赏。赵昺时隔近三个月之久的又一次早朝就在这种一片谢恩声中结束了。
大宋祥兴二年九月初。
赵昺率领庞大的船队从琼州出发,跨过海峡,一路向北行驶着。
经过几天的航行,进入井澳海域,再往前就是著名的零丁洋(又做伶仃洋)了。
井澳就是后世广东珠海西南珠江口外大横琴岛深井附近海湾。
两年前赵昺的哥哥宋端宗赵昰在这里意外落海,虽然获救但也因此落下疾患,最终病逝。
零丁洋这片位于珠江口,只有两千平方公里的呈喇叭形状的海域,因为文天祥而闻名天下。
可以说华夏人人皆知的存在。
零丁洋也是华夏南方海域的一道防线。后世著名的虎门大桥就建在这里,连接虎门和南沙。
“丞相,这一片海域要多设炮台,增加海防,切不可犯了鞑子的错误。”赵昺指着后面的井澳一带和眼前的零丁洋说道。
赵昺所说的鞑子所犯的错误指的是水路基本不设防,以至于数月前大宋两支海军可以在珠江水域随意横行,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