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丁山:“没有。”
许诺的笔录本上写了满满得几页,听见丁山这么轻易地认罪,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心里居然没有一丝开心的情绪。
她写完笔录,拿着本子走到丁山面前,让他签字。
“你看一下,如果没有异议的话,签字按指印。”
丁山看都没看,直接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许诺拿起笔录本,刚转身,身后传来丁山的声音,“你妈妈,她还好吗?”
许诺的心好像被一根尖锐的针刺穿了。
她好像突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不高兴。
整个案件水落石出,丁山是因为冯勇查《荷花图》的案子,惨遭非命,陈澜是丁山的杀手,他们之间是利益关系。
那么沈芳晴呢?整个案件里面,最无辜的就是沈芳晴了。
就是因为识人不清,跟一个隐藏很深的犯罪分子结了婚,就要这样死于非命吗?
到头来,沈芳晴什么都没有得到,没有钱,没有权,也没了命。
许诺回头,眼神直勾勾地看着丁山,满目怒气,“为什么是我妈妈,你为什么选择她?”
丁山无力地趴在审讯椅前面的小桌子上,双手带着冰冷的手铐。
“呵呵,我对不起她,她是无辜的,怪只怪她投错了胎,做了沈如海的女儿。”
第72章 72 、不哭
丁山认罪后, 刑警队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将丁山和所有的卷宗移交给了城北分区检察院。由检察院审查起诉。
看着丁山穿着看守所的黄色马甲被带走的那一刻,许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那天审讯结束后, 丁山让陆承先出去, 他给许诺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很久远的故事。
1977年, 国家刚刚恢复高考,下乡知青回城, 故事的男主角十六岁的时候响应国家政策到嘉林这座小城市下乡插队, 男主角是书香门第,下乡期间也不忘学习, 恢复高考后,一举考上了南海大学。
和所有的年代剧的剧情一样, 男主角在下乡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位让他移不开眼睛的清纯少女。
女孩不是下乡的知青, 就是嘉林农村的一名普通村姑,在那个贫瘠的年代, 农村的女孩子是不允许上学的,所以当她看到戴着眼镜,一身书卷气的男主角时, 忽然就羞红了脸。
她们不顾封建礼教的约束,大胆地在一起。
男孩也以为他会在这个农村生活一辈子。
可是, 一夜之间, 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考恢复了, 下乡知青都可以回城高考或者参加工作了。
男孩的父母本是国家干部,平反后, 官复原职, 催促着男孩回城高考。
男孩答应女孩, 等他大学毕业, 就跟父母说明情况,娶她进门。
女孩望着男孩远去的背影,默默流泪。
女孩并没有等来男孩,男孩回了城,念了大学,留校做了老师,娶了父母给她安排的门当户对的大户人家的小姐。他好像早就忘了,在那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还有一个女孩儿在痴痴地等着她。
他更不知道,在他走了之后一个月,女孩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女孩本来没有名字,她的家人都叫她二妮,丁二妮。
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男孩觉得她的名字太土,给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丁静姝。
丁静姝就是丁山的母亲,而故事的男主角就是许诺的姥爷——沈如海。
-
讲完这个故事,丁山就被法警带走了。
许诺呆坐在审讯室里,久久不能平复。
原来这一切的错误,不过都是因为一个情字罢了。
沈如海抛弃了丁山母子。
丁山就害死丁山的女儿。
怪不得,许诺曾经恍惚觉得丁山和沈芳晴脸上某些部位有些相似,她还天真的以为那是夫妻相,现在看来,他们本来就是像的,他们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妹啊
案子告一段落,局里领导考虑到许诺家里发生的巨变,给她和陆承放了几天假,让她处理一下家里的事。
沈芳晴还躺在医院太平间里,没有入土为安,当务之急是要把这些事告诉姥姥姥爷,为沈芳晴举行葬礼。
这么重要的事情,电话里说不清楚,许诺打算去一趟帝都,当面说给沈如海听。
陆承说,要陪她一起去。
临行前,陆承带着许诺来到了位于嘉林城西的公墓,冯勇就安眠在那里。
春寒料峭,晴了一周的天气忽然转阴,竟下起了小雨,二人都穿了黑色制服,隐在这昏暗的天气里。谁都没有打伞任凭这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身上。
不曾想,冯勇的墓前已经有了一束开得正艳的菊花,是谁比他们还早。
其实不用细想就知道,冯勇为人正派,有很多战友和同事仍在挂念着他。
墓碑上的照片,男人身穿制服,眉眼凌厉,没有笑容。
许诺想起初见冯勇的那天,他刚参加完表彰大会回到咖啡馆,说了几句话就又要走,没有一丝的疲累和厌烦,有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意气风发。
陆承蹲下,取出纸巾仔仔细细地把墓碑都擦拭了一遍,一边清理,一边跟冯勇说话。
“舅舅,我带着许诺来看你了,在她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找到了杀害您的凶手,您可以安息了。”
传送门: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