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明史江湖 > 第68章 暖风熏得游人醉

第68章 暖风熏得游人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西湖的雨渐渐停了下来,影影绰绰的群山像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含情脉脉,凝眸不语,似朵朵出水芙蓉。

    这是一个温柔的宁静的地方,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一个能让人忘记喧嚣和苦恼的地方。

    这种温柔宁静不禁让云瑞产生了一种幻觉“这是自己这前十几年的人生中最惬意的,最恬静的,最能让人感觉舒适的地方,恍惚间这个天地间就只剩下身边的瑾瑜。”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不论是追求刺激的还是渴望宁静的心里都永远有着一片桃花源。

    “喂喂,你想什么呢?傻了啊?”润玉在云瑞的眼前挥手将这个正在沉迷的少年拉回了现实。

    “刚才被眼前的和景色吸引一不小心失神了,姐姐勿怪。”云瑞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

    “这又何怪之有,如此美景如心中没点波澜要不就是心底异常纯粹,要不就是没长心,再就是不懂得欣赏美了。”瑾瑜捂着小嘴笑着说道。

    润玉感觉两人的眼睛都在看着自己才明白过来刚才的话的意思,一跺脚道“不和你们玩了,你们太坏了。”

    “哈哈哈,我们哪里坏了,姐姐明明是在夸你心地纯粹了。”云瑞捧腹大笑道。

    “哼,纯粹?纯粹你们能这么笑,随你们怎么说吧,就算没长心也不是什么坏事,总比每天胡思乱想的好。”润玉反驳道。

    “你们看那个塔是不是传说中的雷峰塔啊?”瑾瑜转移话题道。

    “雷峰塔?是镇压白娘娘的雷峰塔吗?”润玉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白蛇传》的传说,由来已久,白蛇传故事在流传中的内容,大致如下:在宋朝时的镇江市。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白娘娘与许仙多么凄美的爱情啊,法海真可恶,破坏人家的家庭。”润玉愤愤不平的说道。

    “这件事其实法海也是坚持自己人妖不可通婚婚的原则,也算不上可恶吧。”云瑞一本正经的说道。

    “你有没有同情心啊?白娘娘和许仙的爱情多么凄美,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你懂不懂?”润玉据理力争道。

    “这次我站在润玉这边。”瑾瑜一反常态的加入到了讨论中,更一反常态的完全同意了润玉的观点。

    “真搞不懂你们这群女人,难道我哪里说错了吗?”云瑞一脸茫然的说道。

    其实云瑞又岂能懂得这些女孩子的心思,其实每个女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童话世界,都渴望美好的爱情。

    云瑞跟在瑾瑜和润玉后面思索着这两个女孩的神秘心思的时候几人不知不觉间登上了飞来峰,飞来峰上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寺。

    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建于东晋咸和元年,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至此,认为飞来峰是“仙灵所隐”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站在庄严的灵隐寺前,云瑞不禁读出了这幅传世经典的名对。

    瑾瑜也不禁感叹道“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圆满,总会留下无尽的遗憾。万事只求“半称心”,少一些盲目多一点自醒,才能更坦然地面对人生。种“半称心”的生活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态才应该是最健全的生活理想。“半称心”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云瑞听得半昏半醒,正自思考间猛一抬头发现庙门口站着一个宝象庄严的须眉皆白的老和尚。

    “老和尚见三人走来双手合十高宣佛号“阿弥陀佛,老衲灵隐寺主持明镜,夜观天象紫薇星落于此地,特在此迎接贵客。”

    此言一出云瑞三人顿感意外,看了看左右无人方确定老和尚是和自己几人讲话。

    瑾瑜也忙双手合十道“后学晚辈怎敢当大师如此厚待,实在惭愧。”

    明镜大师道“几位施主清逸脱俗,深具慧根,老衲也是有几十年没见过这样的人中龙凤了,快,里面请。”

    云瑞虽不是佛教徒但是歪礼数上也是极尽周全,出自静思别院瑾瑜则不同,在明镜大师的亲自引领下虔诚的跪拜一番之后几人才随明镜大师进入禅室。

    小沙弥奉茶之后,明镜大师盯着云瑞道“施主近来杀意太强,还请保持灵台清明,以免多造杀孽有违天和。”

    云瑞闻言大惊,这个大和尚看来定非简单之人,不止深通佛法,看来术数星象无所不知。“近来晚辈确实多伤人命,自己也心中常有悔恨,但是有时竟不受控制,还望大师慈悲指点。”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施主深具慧根,仔细想想应该能想通,自然也会有克制。”明镜大师笑容可掬的说道。

    “大师的意思是弟子应紧守灵台,不畏外物,更不应被其他的人或者事影响?”云瑞试探的问道。

    “善哉,善哉。知易行难,施主还请珍重。”明镜大师说道。

    正是人生一半听于我,另外一半归自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