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复兴汉室,从救下魏延开始 > 第97章 无本生意

第97章 无本生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将军府里,诸葛果早就料到有人蹭吃蹭喝,所以早有准备。【】

    六口大釜一字排开,木柴配菜,烧火挑水,搬桌搬凳,家奴家将忙得不亦乐乎。

    定睛一看,挽起衣袖,操起大刀,正在杀猪分肉的人,竟然是杨兰!

    大刀上下翻飞,那个熟练程度,恐怕无人能及!

    诸葛果,则在一旁指指点点,指挥着奴婢把内脏分开。

    从两人的表情来看,完全没有打架痕迹。

    “夫君,还愣着干嘛?赶紧洗个澡,换身衣服,准备陪客人啊!”

    说话的人,正是诸葛果,“还有,看看谁还没到,赶紧派人去请!”

    接过小翠递来的衣物,姜维仍像活在梦中,不敢相信眼前的和谐。

    走出一段又回过头,基本确定,两人应该没有打架。

    对哦,这种家事,她们不会在外人面前表露出来,特别是诸葛果。

    最夸张的是,今日的全猪宴,配酒全是新酿的“水井坊”,众将无不赞赏。

    从正午一直吃到晚上,这才七倒八歪地散去。

    临走时,还把酒窑搬了个空。

    直到这时,姜维终于有时间,可以抱抱年幼的小女儿。

    见三人并肩而来,心头猛然一紧。

    “夫君!”

    诸葛果欲言又止,姜维越发紧张。

    料想她要提“谁是妻谁是妾”的问题,忐忑躲避着几人目光。

    “夫君,去年临走时,你预起的几个名字,妾身跟妹妹商议许久,都觉得不太好听。”

    呵!原来是这事儿!

    姜维稍稍松口气,“果儿,你学识渊博,要不,你帮忙起一个?”

    “呃……妾身苦思半日,总觉得“蔓姝”这名字挺好。不如,小女就叫静姝?”

    “静……静姝?”

    “古语有云:女之美者曰姝,士之美者亦曰姝。至于“静”字……是因为……她太吵了,希望长大后能恬静一点。”

    “可是,我没感觉她吵呢,一直不哭不闹的,挺乖呢!”

    “夫君!你是没见她吵的时候!”

    说起这事,柳沅脸色大变,“特别是前两个月,每到晚上就哭闹不止,声音特别大,吵得全府上下鸡犬不宁呢!”

    “哦……其实,静姝这名字挺好的!”姜维嘿嘿一笑,轻抚着女儿胖嘟嘟的小脸:

    “静姝啊,以后不要太吵哦!若是吵得母亲不高兴,会把你扔到城外喂狼哦!”

    说话时,姜维故意加重了“母亲”二字。

    眼角余光,瞥着杨兰与诸葛果。

    这个时代,妾室所生的儿女,都管正妻叫“母亲”。

    可惜的是,小女儿才半岁,根本就不会说话,不知她管谁叫娘。

    从半日的观察来看,一直是几名侍婢在帮忙照顾,只有喂奶或者哭闹的时候,才会去找柳沅。

    而侍婢的言语中,没听出小女儿管谁叫娘。

    对了,姜蔓姝……好像称杨兰为“母亲”,称诸葛果与柳沅,则是“二姨”与“三姨”。

    杨兰比诸葛果大一岁,更比柳沅大好几岁,如果是后世,这样的称呼很正常。

    但好像,杨兰跟诸葛果又在互称“姐姐”。

    这种混乱的叫法,着实让人懵圈。

    更要命的是,三人全都神色淡然,看不出她们如何“论资排辈”。

    反正,三人越是平静,越是不提此事,姜维就越发忐忑。

    “夫君!”

    诸葛果再一次欲言又止,姜维的心咯噔一跳。

    小翠很会察言观色,知道几人有事相商,赶紧接过静姝。

    可是,刚刚接过,这妮子马上就大哭大闹。

    “唉!可能又饿了,妾身带她去喂奶。”柳沅二话不说,抱着静姝匆匆离开。

    “呃……夫君跟姐姐有事相量,妹妹没带孩子的经验,妾身去帮帮忙!”

    疯疯火火中,杨兰也离开了,只留下诸葛果。

    姜维咬咬牙,正要询问此事,诸葛果却抢先说话了。

    “妾身觉得……滞留在汉中的百姓,可以迁到广汉郡。

    “妾身的意思是,广汉郡与东广汉郡,合并为一个郡。”

    提到“两郡合并”,姜维猛然意识到不对劲儿:“果儿,这不你的意思吧?”

    “没错!前几天,皇后跟妾身提过这事。

    “如今的大汉,只有广汉郡与东广汉郡有足够的土地,也只有这两郡可以马上安置百姓。

    “皇后的意思是,合并之后的广汉郡,由你做郡守……”

    “果儿!你没答应吧?”姜维实在无语,“郡守也就两千斛俸禄,亏大了!”

    “没,暂时没有。”

    诸葛果嘴里说着“没有”,却能明显察觉她的焦虑。

    不必说,为了安置那批百姓,皇后给她做了不少的工作。

    如果拿诸葛亮的清正廉洁去“压”她,她还真不好拒绝。

    特么的,广汉郡的五十多万亩土地,是自己花了二百万铢修沟修渠新垦的,全都是自己的!

    滞留汉中的四万多人,如果是奴隶,众文武必会抢得头破血流。

    可偏偏,他们是“庶人”。

    给他们分田分地,免税三年,刘禅赚足了民心,吃亏的却是自己!

    真以为自己是外来的,好欺负是不?

    “夫君,皇后的意思是……如果打通洛水与涪水,两郡必能新增几百万亩的土地。到时候,那些土地全是咱们的……”

    这话一出,姜维又有些犹豫。

    确实,相距八十里的洛水与涪水,都是南北流向。

    如果把两水横向打通,新增土地何止千万!

    仔细一想,好像,郡守也不错呢?

    首先,一郡之中,除了郡守、都尉和郡丞由朝廷任命,其余属吏都是郡守自主选用。

    也就是说,郡守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或自己的喜好,近乎任性地选用、提拔或者罢黜郡中官吏。

    再者,一郡之中的刑狱诉讼,郡守就是“最高行政长官”,拥有绝对的决断权与解释权。

    最重要的是,郡内的财政支配、军队招募与训练,郡守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郡守,几乎就是个“土皇帝”。

    就如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一大半的“诸侯”都是郡守出身。

    而且,两郡紧邻成都平原,只要有足够的田地,很容易就能引来更多百姓的定居。

    这个时代,人口就是生产力,人口就是财富。

    郡守!郡守!

    这样的好事儿,让人没法拒绝。

    刘禅那家伙,只是任命个郡守,就轻松解决四万多百姓的安置,真会做无本生意!

    如此聪明,谁还敢说他是昏君?

    没错,这种好事,完全可以答应。

    不过嘛,还得跟刘禅谈几个条件,嘿嘿!

    注意到姜维的脸色变化,诸葛果试探着问道:“夫君,你……同意了?”

    “在保证朝廷税赋足额缴纳的情况下,如果陛下允许百姓自由迁徙,我可以同意。”

    “让百姓自由迁徙?

    “妾身以为,陛下那边没有问题。问题是,其他各郡的郡守,估计不会同意。”

    “嗯!确实是个问题,还得想想办法才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