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汉军的内讧
“魏延谋反,罪不容诛!给我杀!”
杨仪高举长剑,又一队兵士义愤填膺,嗷嗷叫着杀出阵列。【】
包围圈中,魏延所部仅剩三十余人,兵疲马乏,纵然奋力拼杀,仍在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三军阵前,杨仪缓缓收起长剑,嘴角露着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的左侧,费祎面色凝重,欲言又止。
他的右侧,姜维紧握长枪,牙关紧咬。
这场围歼战的胜负,不会有悬念——汉国的最后一员猛将,很快就会死于乱军之中。
“救,还是不救?”
姜维深吸口气,不停地询问自己。
没人会知道,最近的一个月来,他每日都在浑浑噩噩,战战兢兢。
姜维!姜维!
一觉醒来,怎就穿越成了姜维?
唉!死定了!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再过几年,自己将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先后策动十一次北伐,无功而返。
因为劳民伤财,朝野上下怨声载道,被迫躲往沓中屯田。
紧接着,邓艾大军奇袭阴平,朝野震动,后主刘禅开城投降。
为了汉室江山“幽而复明”,两鬓苍苍的自己“一计害三贤”,死后还被魏军“剖肝取胆”。
据说,“胆如斗大”。
想起自己创造的成语,姜维只能摇头苦笑。
苦笑的同时,又是一阵哆嗦。
从历史的轨迹来看,自己的命运与汉国的国运紧密相连——想改变被人“剖肝取胆”的命运,就得改变蜀汉的命运。
然而,这可能么?
在后世,不少的学者和网友都说,汉国应该养精蓄锐,等到兵强马壮再与魏国争夺天下,不该劳民伤财连年北伐。
这话看似有道理,但汉国真敢“养精蓄锐”,恐怕会亡得更快——汉国在养精蓄锐,魏国就没有养精蓄锐?
这就好比打游戏,在“大汉十三矿”的地图上,“魏国”已经占了八个矿,而“汉国”只有一个。
因为“矿”的数量不同,在资源采集、建造升级和暴兵速度方面,“魏国”始终是“汉国”的好几倍。
在这种形势下,“汉国”绝不敢打持久战,只能不停地袭扰,尽量延缓“魏国”的发展速度,才有机会多拖几个回合。
更要命的是,十几个“回合”之后,“汉国”还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
届时,姜维只能兼军师、统帅、大将、参谋等等职务于一身,纵有冲天之志却独木难支。
想以常规的办法打赢魏国,基本不太可能。
碌碌无为,坐等魏国入侵,又不太甘心。
呃……
魏延那家伙,果然是猛将!
纵然年过五旬,身陷重围却沉着冷静,大刀左劈右砍,身旁尸积如山。
马岱眉头微皱,扬起大刀,拍马上前。
姜维知道,魏延很快就会被斩首。
然后,杨仪将踩着他的首级,大骂,“庸奴!还能作恶否?”
不!不行!
姜维没再多想,紧夹马肚,猛追上去。
“住手!住手!”
听到姜维的号令,众将士虽有不解,却也停止了进攻。
包围圈中,魏延吐出一口血水,紧握大刀勉强支撑身体,警惕地戒备着。
他的身旁,魏容和魏昌满身是血,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姜维!”杨仪拍马赶到,双眼既愤怒又疑惑,“我诛杀反贼魏延,你何故阻挠?”
“杨长史,这话从何说起?”
姜维明知故问,气得杨仪脸色铁青:“魏延不听号令,烧绝栈道,阻我大军归路,这还不是谋反?”
“谋反?”姜维装作大惊,疑惑地上前几步,“杨长史,你这顶帽子,扣得也太大了吧?”
说完,淡然一笑,向费祎和马岱拱手致意,再将目光转向杨仪:
“杨长史,魏将军真要阻你归路,你的大军能到南谷口?
“依我看来,魏将军烧绝栈道,是阻止魏军的追击,对吧?”
这番狡辩,气得杨仪浑身直抖,一时间竟无法反驳。
包围圈中,魏延见姜维帮自己说话,自然是惊喜交加,目光中充满了感激。
其实,军中将领早就知道:魏延跟杨仪积怨已久,几乎是水火不容。
长久以来,只因诸葛亮和费祎从中劝解,这才相安无事。
如今,杨仪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众将虽有不服,却也没说什么。
但这种事,魏延不能忍。
一个小小的丞相府长史,竟敢向征西大将军发号施令,他凭什么?
盛怒之下,魏延动了杀机——烧绝线道的同时,抢先给刘禅送去奏表,谎称杨仪谋反。
如果杨仪因为道路受阻,没能及时返回汉中,他的“谋反”之事就坐实了。
没料到,杨仪在姜维的指引下,从槎山小道绕过烧毁的栈道,抢在魏延之前赶到南谷口。
此时的杨仪,也动了杀机——既然魏延不听号令在先,烧毁栈道在后,正好给他扣上谋反的帽子。
所以说,历史上的魏延并没有谋反。
他的死,只是是汉军的内讧。
先前两军阵前,杨仪只用简单的几句话,就把魏延彻底激怒,还扬言亲手杀了杨仪。
而全军将士,都选择了站在杨仪这边——魏延恃才傲物,心高气傲,很不讨人喜欢。
于是,就发生了两军相残的一幕。
本来,马岱杀出,魏延必死。
杨仪眼看就要事成,却不想,半路杀出个姜维。
若论军职,姜维的“中监军征西将军”,说话没多少分量。
但是,若论丞相府中的职务,姜维就跟杨仪不相上下了。
两人意见相左,让众将很是为难。
正在僵持,姜维冷哼一声:“杨长史,丞相的遗命,你应该没忘吧?”
“姜维!你……你这是什么意思?”杨仪沉不住气了,赶紧转移话题,“姜将军,丞相对你寄予厚望,何故是非不分,反助逆贼?”
面对质问,姜维懒得解释太多。
环视众将,高声说道:“丞相遗命:大军退却之时,魏延断后,本将次之;若是魏延不从,军便自发!”
说完,转向费祎,目光如炬,“费司马,我可有说错?”
“呃……这个嘛……”
面对扔来的“皮球”,费祎很是为难,瞥了瞥身旁的杨仪,“呃……丞相临终之时,确实是这样安排的……”
这话一出,众将无不面面相觑。
诸葛亮临终之时,只有丞相府的姜维、费祎和杨仪在场。
由此看来,魏延没有留下断后,最多是不顾大局,算不上谋反。
诸葛亮的遗命,谁也不敢违背。
“呃……魏将军,刚才……多有得罪……”
马岱郑重地拱手致歉,大手一挥,撤去了围困兵马。
“哼!咱们走着瞧!”
杨仪愤愤地瞪了魏延和姜维一眼,拍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