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最美妙的穿越之旅(一)
恭喜你,穿越者。
因为你穿越到了最好的时代!
在古代,99的人口都是农民。
所以,如果你穿越回到古代,大概率也是个苦逼的庄稼汉,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田生活。
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没有人人平等、吃饱喝足的世外桃源,有的只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虽然你像蜜蜂一样勤劳,但要维持一家人的口粮还是不容易的,这是因为古代拥有各种繁重的税赋。
其中负担最重的两个税种:
一,人头税。
人头税,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人头来纳税。所以,如果你像刘邦一样,不干农活整天瞎浪,大吃大喝勾搭良家妇女,又没有一位好大哥补贴家用,那么不好意思,即使你当神仙不吃饭,你还是会欠政府一身债。
什么,没粮交税?
抓起来,送去做苦力。
在刘邦执政时期,人头税是这样计算的:
根据《汉仪注》记载,15到56岁的劳动力,人头税大概是每人每年缴纳120钱。7到14岁的孩子,人头税则减少为每年缴纳20钱。
不管你耕不耕田,种不种地,只要是人,就得依法纳税。否则,你将成为大汉的不良公民,狱警将把你打入大牢,让你吃上不好吃的牢饭。
二,农业税。
在秦代,农业税的征收为十税一。到刘邦执政时期,统一征收为十五税一,也就是,这亩地产出的农作物你要缴纳十五分之一给政府。
由此可见,农民的税负是很重的。
靠一亩三分地,一年到头,没有外卖可以送,没有滴滴可以跑,即使你像蜜蜂一样勤劳,维持生计还是很难的。
要是遇到蝗灾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家中又没有余粮,你就只能活活饿死了。
但是,如果你有幸穿越到文帝时代,那么,你的生活将会会富足得多。
刘恒执政期间,出台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首先,人头税大幅减少。
文帝时期,人头税由120钱调整到40钱。农业税更是调整到三十税一,而且有足足十三年的时间,不需要你缴纳一毛钱的农业税。
现在,只要你辛勤劳作,不偷懒基本就能吃饱饭。
因为田里产的农作物都能归你所有,在封建年代,这样的政策好到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皇恩浩荡。
也许你想象不出来,刘恒免去农业税的政策到底有多么伟大?
在现代社会,我们国家免除农业税是在2006年,到现在还不足20年,也即是在十多年前,我们的农民兄弟依然还要缴纳这一存在了上千年的税种。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征收农业税的时间,就会有税务的人上门来收粮,缴纳依然采用了最古老的方法——交公粮,因此,这一纳税的义务也被人们称作交公粮。
虽然交公粮这一古老的纳税行为已经永久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却又匪夷所思成为了所有男同胞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变成专有名词永久保留了下来。
但要注意,我们减免农业税的背景和汉文帝减免农业税的背景是大大不同的。
在2006年,我们国家的农业税所占政府的税收比例已经大幅下降,据统计,2004年的农业税占政府的税收比例已经不足1。
然而在汉代,农业税却是汉朝政府最大的税收来源,它的地位类似于今天的增值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那个年代除了农业其他的产业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不仅在我们国家,在世界上不少的地区,增值税都是第一大的税收来源。
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把财政最大的一块收入全部减免,那么政府将不可避免出现一个情况——立马瘫痪。
没有了钱,政府也寸步难行。
减免最大的一块税收,政府还能过得滋润,老百姓也能生活富足,这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共赢局面,是怎么做到的?
要知道这样的经济现象,在现代都没有案例,所以这真是一个经济史上的伟大奇迹。
让我们记住,2000年前,有人做到了这一伟大的创举,他就是本篇的主人公——千古明君的汉文帝刘恒。
而且,这一伟大的经济奇迹竟整整持续了十三年之久。
之所以这项政策能起作用,还没使汉政府的收支崩溃,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刘恒执政时期,没有大规模的战争,政府支出大幅减少,这时候的汉政府是一个典型的小政府,支出非常小,不需要很大的收入就能维持财政的收支平衡。
二,通过减免农业税,老百姓留下的口粮逐年增加,人口逐年增长,又反过来给政府带来了更多的人头税收入,形成了良好的正反馈。
三,文帝为了鼓励社会经济发展,放开了许多行业经商限制,甚至又重新放开私人铸币,商业的繁荣又给政府带来了商业税,部分弥补了减免农业税的损失。
四:买爵。买爵在刘盈篇已经写过了,政府通过卖爵获得收入,民众通过买爵位提高身份地位,获得犯罪减免甚至是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