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刘恒的身世
刘恒出生在帝皇之家,是个标准的皇二代,既不用担心吃的,也不用担心穿的,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脑袋会不会搬家。
刘恒排行老四,他的身份决定了这辈子他不可能做皇帝,这种异想天开的事情在梦里面开心一下就好了,在现实中,刘恒并不受父亲刘邦的待见。
这是因为,他的母亲薄姬并不得宠。
几十年前,一位吴国帅哥去了魏国,认识了魏国王族的一位女子,此女名叫魏媪。
两人一见钟情,暗生情愫,所谓暗当然不是指暗恋,而是暗地里偷偷摸摸地干见不得人的事情。
后来,魏媪生下了一名女孩,这名女孩就是刘恒的母亲薄姬。
不久后,天下陷入大乱,六国诸侯纷纷叛秦。
魏媪瞅准机会,把女儿薄姬送入了魏宫,当了魏王豹的女人。
在魏宫中,有一位女神仙,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相面大师许负。
许负看了薄姬的面相,大为惊人。
“此女,将诞下天子。”
从此,许负的言论流传了开来。
魏豹听了许负的科学论断,非常高兴,毕竟自己是薄姬的男人,薄姬倘若能生下天子,那我岂不是天子的爹。
其实人啊,只要成名了,不管县长镇长还是厂长组长,这类所谓相面的言论,大抵都不会少,其本质都是幸存者偏差。
所以非要较真,许负相面薄姬的事情,先不论真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大规模流传出来,应该是在刘恒称帝之后。
否则,以吕雉的胸怀,薄姬母子绝对逃不出她的魔掌。
刘邦斩白蛇,本质是一种造神运动,许负相面薄姬,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作为皇帝,那是万中无一的人中龙凤,不搞点天降神龙之类的传说,怎么忽悠老百姓?
虽然刘恒的皇位是光明正大传承而来,正统上没有人可以挑战他的地位。
但由于他势力羸弱,所以搞点封建迷信不但能增加权威,还可以锦上添花。
总而言之,这些东西我说有就有,你不能证明没有。而且一传十,十传百之后,公鸡都能给你吹成战斗机。
有或者没有,还有那么重要吗?
许负相面的时候,正值楚汉争霸的关键时期,双方在荥阳城相持不下。
魏豹听了许负的论断,自信心爆棚。
看来我魏豹是要当皇帝的人,跟着刘老三有毛前途。
于是,别人身在楚营心在汉,魏豹身在汉营心在楚,于是干脆反了,重归了项羽。
魏豹万万没想到,反叛后皇帝不但没做成,反而被韩信打了个狗血淋头,还成为了曹参的俘虏。
此时,魏豹恨不得把许负碎尸万段,让你丫的胡说八道。
魏豹被抓后,他的后宫成了刘邦的选妃基地,薄姬不知是相貌不出众,还是别的原因,选秀落败,被送到了织室,成为了一名织布女工。
幸运的是,作为帝国的领导,刘邦思想开明,无论男女皆一视同仁,尤其重视女同志。
有一次,刘邦去织室慰问一线织布女工。
在那里,刘邦见到勤劳工作的薄姬,出于挽救妇女脱离苦海的良苦用心,刘邦把她纳入了后宫。
薄姬的命运男神终于来了。
但薄姬高兴没多久,就从高兴变成了失望,不久后,又从失望变成绝望。
刘邦可是大忙人,白天忙战事,夜里忙生产,美女一大堆,多到他自己都记不清名字。
薄姬到后宫一年了,播种机器始终没有光临过她这一亩三分地。
如果不出意外,薄姬的往后余生就是这样度过了:
白天埋头吃饭,夜里抬头望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年老色衰,老死于深宫别院之中。
她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更不要说许负胡说八道的相面,更不会为世人所知。
但是,有两个女人强行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事实证明,这两个女人的嘴真顶用,至少比许大仙那张胡说八道的嘴要强得多。
这两位女子,一位叫管夫人,另一位叫赵子儿。
史书记载,她们两人早年和薄姬相识并交好,三人的结交往事类似于陈胜和小伙伴早年给人耕田的经历。
三人立下了一个共同的誓言:“苟富贵,勿相忘!”(陈胜气得掀翻棺材板,这句话是我的原创。)
作为女子,尤其是古代的女人,除非出生在王侯将相之家,否则博取富贵的出路将只有一条——嫁到王侯将相家去。
正常判断,她们三人都是魏豹的妃子,她们的相识应该是在魏宫中。
魏豹死后,刘邦光临了魏豹的后花园,这三个女人因此同时被纳入了刘邦的后宫。
否则,这三个女人同时交好又同时被刘邦纳入后宫是概率非常低的事件,除非刘邦真的是个大色魔,把全国的漂亮妇女都搜刮了一遍。
不管咋的,反正薄姬的运气来了。
汉四年,刘邦在成皋闲来无事,古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于是,刘邦只能从事屈指可数的某种娱乐。
他把管夫人和赵子儿召来,三人玩起了游戏,游戏玩得正起劲,两位美人突然大笑不止。
刘邦不解,于是问:“两位美人,你们笑什么?说出来,大家一起笑。”
于是,二位美女把她们和薄姬早年的共同约定说了出来。
刘邦突然想起来,似乎是有这么一个女人。
这女人,也真是命苦。
“来人,把薄姬召来。”
薄姬很快来到刘邦的卧室,办事之前,两人有这样一番对话。
“陛下,昨晚我梦到了一条龙,它盘在我的胸前。”
“爱妃,这是一个吉兆,我就是你梦里的那条龙!”
以下,省略若干字。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事实证明,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战场,还能用在生产上。
这一夜,刘邦荷尔蒙爆发,老当益壮,一夜的激情既改变了薄姬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十个月后,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汉文帝,刘恒。
由于薄姬并不受刘邦宠爱,刘恒和刘邦见面屈指可数,所以父子关系自然也很一般。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刘邦对薄姬的冷淡变成了吕雉对薄姬的同情。
同是刘三冷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刘邦死后,吕雉发起了大清算,把刘邦宠幸过的妃子全都软禁起来,薄姬得已躲过一劫。
刘恒八岁的时候,被立为代王,去了荒凉的代地,代国是常年和匈奴交战的地方。
刘恒在代国一呆十多年,这一年,刘恒23岁。
虽然刘恒只有23岁,但他的阅历远不止23岁。
从刘恒进京的路线可以看出,此人心思细腻,绝不一般,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棋手,步步推进,绝不把自己置于险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