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太子之争(一)
但问题也在于刘邦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所以他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吕雉的力量太可怕了。
一旦自己死了,将没有人可以制约吕雉,即使自己能扶刘如意上位,但刘如意能不能如意——如意坐稳皇位,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汉初朝廷的势力,主要分成三派。
一方是以吕雉为代表的外戚,一方是丰沛为代表的革命功勋,还有一方是刘邦分封出去的刘姓诸侯王。
事实上,这么划分也是不对的。因为外戚和丰沛革命元老以及刘姓诸侯王之间的势力盘根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吕家其实也算丰沛的老革命成员。
准确地说,外戚和丰沛的势力完全割裂开来,是在吕雉掌权之后,尤其是在刘盈死了之后。
不过,这些都是将来才会发生的事情,着眼当前的局势,如果刘邦执意要让刘如意继承大位,首先一定要争取革命元老尤其是丰沛功臣集团的支持。
但一句话,难。
为什么难?
因为这帮人从丰沛起家,和吕家的关系千丝万缕。而且,哪怕刘盈再软弱,再无能,再不像刘邦,也是这帮人从小看着长大的。
刘如意是谁?不认识。
即使难,刘邦还是要去尝试的,他表露出了要废掉太子的想法,以此来试探群臣的态度,结果没有任何意外,遭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反对。
刘邦很愤怒。
按理说,刘盈姓刘,刘如意也姓刘,谁当皇帝不是当,刘家的事情与你们何关,你们狗胆也太大了,竟然管得这么宽。
还真的有关,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你家的利益分配,而是关系到全部人利益分配的问题。
说句人话就是,刘盈是我们未来的铁饭碗,谁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饭碗被人砸掉而无动于衷呢?
要不是看在你的拳头最大,我们早就跟你拼命了。
且不说刘盈是嫡长子,就说吕雉,她身体健康,健步如飞,看起来还能活几十年的样子,这要把吕雉得罪了,别说饭碗能不能保住,人头能不能保住估计是个问题。
所以,没有人支持刘如意不仅仅是情感上的问题,还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站队问题,没有人会傻到拿自己的人头来冒险。
而吕雉,她势力虽然庞大,但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一定能确保刘盈继承大统,所以她也很愤怒。
以前吕雉是刘邦的小甜甜,还记得她刚嫁给刘邦的时候,虽不说婚姻有多么幸福,但那时候的刘邦除了在外面和一个寡妇纠缠不清之外,在名义上刘邦也就只有她一个女人。
现在围绕在刘邦身边的女人有一大堆,两只手数都数不过来,尤其是那个年轻貌美的戚夫人,更是得刘邦的欢心。
吕雉对戚夫人有一种刻骨的恨,这种恨扭曲了她的心理,虽然恨,但她太明白,自己已经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虽然牛夫人也很牛,但牛夫人再牛是牛不过牛魔王的。
所以,吕雉一直隐忍不发。
牛夫人就牛夫人吧,只要我这个牛夫人的正牌地位能保住,还有我儿子的太子之位你们不能动,这是我唯一的底线,一旦有人触碰到我的底线,我将跟你拼命。
必须为吕雉说句公道话,她为刘家辛苦了半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最后给刘如意做了嫁衣裳,这样的结果,吕雉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换作任何人,都不可能接受。
所以,面对刘邦的主动进攻,吕雉只能被迫出招了,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刘邦胡作非为下去。
吕雉的哥哥吕泽去找到张良,让张良出谋划策,与其说是出谋划策,不如说是吕泽逼迫张良站队。
“子房,你到底站在哪边?”
张良不是一个喜欢权利争斗的人,刘邦革命成功后,张良很快开启了他的第三个人生阶段,修仙。
所以,张良也很为难哪,刘邦不能得罪,吕雉更不能得罪,你们一家人的事,我一个外人怎么插手?
吕泽听了张良的话,表示不行,你必须表个态,所谓表个态就是你去跟陛下说说太子的好话,他一直以来最听你的话。
张良只能实话实说了,他说事情危急的时候,陛下才会采纳我的建议,现在天下安定了,陛下要做什么,我哪里管得着?
吕泽再次强硬表态:
“你不去跟陛下说好话也行,但你今天必须要给太子出个计谋。”
吕泽这番死缠烂打的变态其实说起来就一个意思,逼迫张良站队到自己这边,防止这么一大号人物倒向了刘如意。
吕泽实在太难缠了,张良就随便出了个计策:
“我听人说有四个人陛下永远都请不到,如果你能请来这四个人辅助太子,一定能让陛下对太子刮目相看。”
张良说的这四人是商山四皓,按史书的记载,这四人是来去影去无踪的世外高人,水平之高犹如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的扫地僧一般。
吕泽于是去派人去请这四位老人,一请就来,反正我是没看出来有多难请,至少没有诸葛亮那么大牌,需要吕泽三顾茅庐。
英布叛乱的时候,刘邦身体不太好,所以他想偷懒一回,打算拜太子刘盈为大将军,让他去征讨英布。
这四位老头还是有些水平的,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坑,假如太子前去平叛,打赢了还好说,假如打败了,太子的地位必定不保。
当然了,这个看法也不是说一定是对的,只能是看人下菜,假如刘盈有李世民的本事,那肯定咔咔开干啊!只不过,刘盈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所以,当然不能去出洋相。
于是,吕后就去劝说刘邦,又是动用了女人的三件套——一哭二闹三上吊。牛夫人的意思是这活牛太子干不了,你这是让他去送死啊,这脏活还得牛魔王你自己来。
刘邦大怒收回了成命,自己领兵出征,太子虽然躲过一劫,但副作用也非常明显。
这不争气的儿子有什么用,什么都等着老子干,也不用指望了,这帝国迟早要败在他手上。
这事后,刘邦换太子的欲望更加强烈。
张良在吕泽的胁迫下,也曾冒死替太子进谏过,但正如张良所说,刘邦显然不不会听他的。
张良这么聪明的人,人家的家事你再说下去就没意思了,反正态度我也表明了,也没有得罪吕雉,从此张良便装病不再插手了。
眼看再这样下去,刘盈的太子位置估计是不保了。
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此人叫叔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