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项梁之死
此时一个人缓缓走上城楼,他举起了白旗:“我就是魏咎,我可以投降,可以自杀,随便你们处决!但是不许伤害我的百姓!”
当天的晚上,魏咎点火自焚。
他的弟弟魏豹以豹子一样的速度奔跑,逃亡到了楚国,楚怀王看他实在可怜,给他数千士兵,把他打发回了魏地。
齐国国王田儋不幸战死后,他的弟弟田荣收拾残兵,逃往至东阿城,但是民工队一路追,把田荣包围在东阿城下。
项梁收到田荣被围的消息后,在楚国内部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会议讨论的内容是要不要出兵援救田荣?
一番讨论下来,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方认为不救,保存自己实力要紧;
一方认为必须救,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齐楚两国唇亡齿寒,如果任由田荣被章邯歼灭,楚国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最后由项梁拍板:必须救,而且是马上救,否则就来不及了。
因为从薛县去往东阿,中间隔着亢父,亢父有重兵把守,是一座坚固的城池。楚军要去东阿救援田荣,就必须先攻取亢父,拔掉这颗钉子,时间非常紧迫。
有人可能会问,绕过亢父直取东阿难道不行吗?当然不行,因为不先打下亢父,有三个问题:
一,在楚军精锐全部出动后,他们的大本营有可能会被亢父城中的秦军偷袭。
二,楚军会陷入两面作战,一旦前方战事不利,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楚军连逃生的路都被堵死。
三,楚军的粮草运输也将面临巨大的隐患。
此时田荣已危在旦夕,楚军是在和时间赛跑。项梁命令刘季军当先锋,马上领兵出征亢父。
刘季手下的曹参部表现神勇,捷足先登,攻下了辕戚,起了一个好头。项梁于是率领楚军主力,直扑亢父,一举歼灭亢父的秦军,拔掉了这颗埋在路上的钉子,解除了大军出征后楚军后方空虚的隐患。
取下亢父后,项梁、项羽、刘季率领楚军主力一路扑向东阿,不久,楚军抵达东阿城下。
楚国的援兵到了,齐军士气大振,齐楚联军对章邯同时发起进攻,一时间,杀声四起,鬼哭狼嚎,章邯大败,往濮阳方向逃跑。
章邯退回到濮阳城里死守,他十分明白眼前楚军士气正旺,必须先避其锋芒,保存实力,静待时机的出现。
刘季和项羽则趁此机会攻城掠地。
他们先去打定陶,没打下,又转而去攻打雍丘,大胜并斩杀了秦将李由。
反秦形势一片大好,项梁面有骄色。人在连续成功后常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忽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
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话除了勉励革命者之外,还在告诫革命者不能放松警惕,必须时刻小心谨慎。
可惜项梁早生了两千年,没有受过孙中山先生的教诲,不过即使他听了也未必能听得进去,因为当时就有一个人这么劝告他。
宋义谏项梁:
“胜利而骄兵者,必败。今天虽然我们暂时胜利,但我们的士兵越来越少,而秦兵越来越多,我十分担心您的安危啊。”
项梁嫌宋义啰里啰嗦,打发他去出使齐国。
宋义在路上遇到齐国派来的使者高陵君,高陵君问宋义:
“宋义兄弟,听说你们楚国的武信君(项梁)百战百胜,打得秦军闻风丧胆,是真的吗?”
宋义回答:
“当然,但是我以为武信君必败,你此行出使楚国,慢慢走可以免于一死,走得快必死无疑。”
高陵君将信讲疑,但还是放慢了脚步。
项梁的名声越大,秦二世派出的士兵越多,章邯的实力就恢复越快。
章邯是个十分耐心的人,这样的人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是不会有动作的,但一旦找到机会,那就是一击必杀。
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章邯发动突袭,攻击定陶,项梁战死。
一代枭雄就这样殒命沙场!
没有任何细节,史记对这场战役的描写只有短短几个字:“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所以,我自己脑补了一个画面:
项梁天天在军中喝酒,似乎已经得到了天下。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骊山工程队吹起反击的号角,数十万民工倾巢而出。
“兄弟们冲啊,取项梁人头者封侯。“章邯说道。
半夜,一帮人冲进项梁的营帐,咔嚓,人头落地!
我把项梁写得太愚蠢了,真实的项梁绝对没有愚蠢到这种地步。
项梁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骄傲,是,也不全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敌我力量太悬殊,而他没有看出来,或者他其实看出来了,但是被暂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
章邯虽然数次失败,但并没有伤筋动骨,而且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物资补充。相反项梁的实力并没有实质增加,他通知盟友伐秦,齐国拒绝出兵。随着秦国援助的士兵逐渐奔赴战场,量变形成质变,敌我双方的实力就会逆转。
这场游戏非常残酷,每个人都只有一条命,没法从头再来。从陈胜到秦嘉再到项梁,这些人一个个把全部筹码带上赌桌,一把压上,全部人都杀红了眼。
赌赢了就吹牛逼,赌输了只能下地狱!
这三个人里面最可惜的是项梁,他也许是有机会统一天下的。
历史没法改写,如果项梁不死,项羽不会成为霸王,项梁能否打赢巨鹿之战?
假如项梁打赢巨鹿之战,刘季敢挑起楚汉战争吗?这些事情在另一个时空也许会发生,没有人会知道答案。
项梁战死的消息传来,士兵惶恐。
刘季和项羽正在进攻陈留,为避免被秦军各个击破,二人决定放弃陈留,率军返回各自的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