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朝二三事儿 > 第1章 梦回少年

第1章 梦回少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公元前195年4月24日的夜晚,黯淡无光的夜空,突然划过一颗红彤彤的火球。

    黑暗大地出现了耀眼的光芒。

    长乐宫中。

    一位老人虚弱躺在床上,已病入膏肓,这些天不停咳嗽几乎要了他的命,使他无法入睡。

    不过这一夜,他睡得出奇的香,乃至梦都是甜的。

    恍惚中回到了少年

    “生了,是个男孩!”刘家宅子里,传出来一声婴儿啼,这片土地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生命。

    听到孩子的哭声,男人急忙冲进屋内,看着他刚出生的儿子。

    奇怪,孩子的左腿上怎么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男人一边轻摸孩子的小腿,一边仔细翻看,这个男人叫刘执嘉,是一个地道的农民。

    这是他第四个儿子,两年前,他第三个儿子出生后不幸夭折。

    刘执嘉很快发现,不管是用布来擦还是拿水来洗,这团黑东西怎么都擦不去也洗不掉。

    “哦,原来是一团黑痣。”

    黑痣长满在儿子的左腿上,密密麻麻的。

    这团黑痣是这个男孩的标志,伴随他走过了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时也是辉煌灿烂的一生。

    刘执嘉给儿子取了个名字,叫刘季。

    “季”是伯仲叔季的季,伯仲叔季也就是一二三四的意思。

    所以刘季,也可以说是刘四,但由于刘季排行老三,所以村里人一般管刘季叫刘三。

    刘执嘉没有念过书,在他看来,不管是叫刘三还是刘四,这这辈子都是耕田命,有什么区别呢?

    说起来也很凑巧,隔壁邻居有户姓卢的人家,当天也有个儿子出生,名字叫卢绾。

    同年同日生的刘季和卢绾注定有许多未解的缘分。

    他们的童年是一起度过的,一起抓泥鳅,一起放风筝,一起读书和一起欺负女同学。

    他们还会一起经历许多事,最后二人甚至反目成仇。

    但是不管怎么样,卢绾是刘季这辈子最要好的朋友,没有之一。

    在我们这年代,孩子们都喜欢追星,在古代,刘季也不例外,他也有自己的偶像。

    刘季的偶像既不是娱乐圈的刘德华,也不是体育界的詹姆斯,而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

    刘季从小喜欢听人说故事,在大人那里他听说过一个关于信陵君的故事——窃符救赵。

    这故事十分曲折离奇,虽然听了无数次,但每次刘季都听得入了神。

    从此,刘季便把信陵君当成了一生的偶像,暗暗发誓要成为偶像一样的成功人士。

    为了见偶像一面,刘季曾经去朝圣,他独自一人去了一个地方,这里是信陵君的户口所在地——大梁。

    刘季在大梁开始了追寻偶像之旅,去了一切有关信陵君的地方——偶像的故居,偶像流连过的青楼,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终于有人指着远处的一座大山,说信陵君已经搬到了那座山上,于是刘季迫不及待地爬上山去,到达山顶,终于圆了他的梦——看到了偶像的墓碑。

    没想到和偶像已是人鬼殊途,刘季很伤心难过,失意的刘季在大梁瞎晃悠起来,然后他结识了一个人,此人名叫张耳。

    张耳曾是信陵君的门客,也将是刘季未来的得力干将之一。

    时光转瞬即逝,一转眼刘季成年了。

    刘季长成了血气方刚的少年,但他的父亲已经老了,村里人管他的父亲叫刘太公,所以接下来我们也这样称呼他。

    但他父子二人的关系很僵,因为刘季很懒,不干农活,在古代,农业生产是重中之重的大事,不干农活就相当于失业,失业就等于没饭吃。

    不过好在,虽然刘季不干农活,但他的二哥却是一把干农活的好手。

    他起早摸黑,早出晚归,汗滴禾下土,粒粒皆幸苦,总算勉强维持了一家人的口粮。

    刘太公经常骂刘季,望他积极向二哥学习,多从事家庭生产作业,少整些胡里胡哨的东西。

    刘季口头上唯唯诺诺,私底下屡教不改,父子水火不容,常僵到吃饭时大眼瞪小眼——刘季每夹一个菜,刘太公就瞪一眼,刘季自然要瞪回去的。

    儿子太懒,刘太公看不下去了,于是拿了多年积蓄给他捐了个小官——亭长。

    严格来说,亭长不能算作官,是吏——专门负责给官府办事跑腿的编外人员。

    儿子当上亭长,虽然没有编制,但怎么也是国家公职人员了,不求你为人民服务,至少做个人吧。

    结果让刘太公大失所望——除了不干好事之外,调戏良家妇女之类的坏事,刘季自然要干的。

    附近村里有个姓曹的寡妇,姿色美艳死了老公,刘季当上亭长后,借着亭长的身份经常去曹寡妇的家里指导工作。

    一来二去

    曹寡妇地府里的老公头上莫名其妙多了顶帽子。

    村里的人睁只眼闭只眼,无奈曹寡妇的肚子太争气,一天天鼓了起来。

    此事在当地家喻户晓,成了邻居们的饭后谈资,把刘太公气得差点咽了过去。

    经常在外鬼混,好处也不是没有。

    比如,从小混迹社会的刘季就十分擅长搞人际关系,低至社会三无人员,高至公安干警、县长秘书,竟然和他都能合得来。

    刘季在沛县交了许多朋友,比较有名的有几位:萧何,曹参,樊哙,周勃。

    这些人都是将来鼎鼎的大人物,也将在他未来的人生事业中帮到他。

    其中卖狗肉的樊哙和刘季的关系尤其要好。

    好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刘季常去樊哙的店里赊账,赊账赊账,赊完结账,一年到头狗肉哗哗出去,银子一分没有。

    从此,一看见刘季从店门口路过,樊哙吓得像小贩看到城管——立马关门。

    成家立业,是我们这方土地的执念。

    眼看刘季三十好几老婆还没讨到,那死了老公的曹寡妇自然是作不得数的,刘太公很替他着急。

    不过,刘季的好运气就要来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