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开局大成霸王枪法 > 第133章 争先恐后,定长沙

第133章 争先恐后,定长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话音落,荀彧心中一震。

    若非奉孝出言提醒,他全然未曾察觉身处极度危险之中!

    苏晨即已得戏志才,为何还要来颍川寻他?

    “我先声明,公子来此拜访,跟我没关系!”

    戏志才抢先一步撇清关系,免得二人误以为是他特意带苏晨来此。

    同乡、同窗情谊尚在,略施小计捉弄对方一番还行。

    用这种办法排除异己,非大丈夫所为。

    场间突然安静,荀彧看向郭嘉又看向苏晨,等着最后的答案。

    “哈哈!奉孝思维天马行空,果然不愧才策奇佐的能人,”

    苏晨大笑一声,想了想道:“二位智略超群,既然已看出我之心思,我也不再卖关子了。只跟二位如此说吧,与你们为敌,令我寝食难安,如果愿意投效最好不过。”

    不待两个做出回应,戏志才率先赞赏道:“此二人智计超群不再忠之下,若公子就这般放任他俩离去,忠不免会有所失望。”

    苏晨欣慰一笑不再言语,等着二人决策。

    “已在公子翁中,还能如何选择?”郭嘉无奈摇头道,他是有些生气,更多是气戏志才在凉亭激离他,错失了投效苏晨的最好机会。

    “嘿嘿嘿,能投效公子,文若荣幸之至。”

    郭嘉都表态了,荀彧还能怎么办,不过他有些郁闷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如果,我坚决不允,公子真能杀了我?”

    “哈哈!”苏晨开怀而笑:“必然不会!若两位不能为我所用,我还有更好的安排!”

    两位汉末名仕,苏晨怎么舍得杀。

    即便是迫不得已,也会好吃好喝供着。

    “哦?文若愿闻其详。”荀彧郑重一拜,对这个安排很感兴趣。

    苏晨点头,侃侃道:“等我回去洛阳要重开太学府,到时候这老师空缺极多,颍川书院乃是私塾,诸位即是读书人,想来是极其乐意的。”

    其实苏晨也就是这么一说。

    他要办的太学,跟这个时代的意义上的太学,完全不同。

    到时候,他们这些所谓颍川名仕。

    当老师之前,还得先跟着他当学生。

    不过这种说法,已经足够让三人动心。

    “哈哈哈……”

    众人闻言大笑不止。

    这个安排,很合他们的胃口。

    但如今乱世,饱学之士志在平天下。

    教书育人,还得等到天下太平时。

    郭嘉正了正色:“不知主公此去长沙,有何打算?”

    “并无打算。”

    苏晨实话实说,他的一切行为都得向任务看齐。

    何况,现在三国最强智囊团就在眼前坐着,还需要他伤脑筋?

    “没打算好啊。”戏志才摇了摇空酒壶,侧首看向苏晨说道:“我且为主公献一计,解长沙危局。”

    苏晨回看过去静待下文,郭嘉有些意外的抢过话茬道:“奉孝也有一计,可破敌为先!”

    “呵呵,文若也有一计,可顺势而为。”荀彧迈出一步,含笑道。

    “哈哈哈!”

    即便苏晨对接下来的情况有所猜测,但真正到来时的那种豪迈,才真叫个酣畅淋漓。

    有如此智囊团,只为保下长沙,属实暴殄天物。

    “还是文若说吧,我相信各位的计策,都足以解除长沙危局。志才就别说了,你说了也没酒喝。”

    应机而谋,王佐之才,苏晨很想听听他的计策。

    “那我就当仁不让了……”

    荀彧迈出一步,朗声道:“荆州刘表无四方之志,若非孙文台非要报半路拦截之仇,也不会大动干戈劳民伤财过江讨伐,想要让他止戈,只需劝说孙坚服软即可,毕竟其背后还站着袁术。

    但……那江东猛虎性格豪迈,言出必行,已经打到这种程度,必不能咽下这口气。

    此二人已是形同水火,一个仗势欺人,一个不愿服输。

    若是由公子出面劝说,孙坚即便允了,也会犹记在心。何况孙坚乃公子故交,劝或不劝,都会失了情分。

    扬州刺史刘繇,所丢的城池尽归袁术之手。

    他之所以打孙坚,主要原因还是惹不起袁术。

    分析到这里,破局的关键就只能是那贪得无厌的冢中枯骨,袁公路。

    袁术此人小肚鸡肠,他拿别人的应该拿,别人拿他的,乃是万万不能。

    所以,咱们只需告诉袁术。

    孙坚丢长沙后,他将独自面对刘繇、刘表两大军团。

    留着孙坚,反而能在三者之间留个缓冲地带。

    即便袁术再无能,也能明白此间道理。”

    苏晨看向赵云张辽,纷纷点头。

    这思路清晰的出奇,把参与其中的四大集团分析的很彻底。

    谁得到了什么,谁失去了什么。

    各方与各方之间的沟壑是什么。

    以及最后的关键节点!

    是确切的做法,只需言语两句,即可化解危机。

    南阳袁术,不愧是四世三公。

    昏庸成他这样,依然有不少人忌惮,让他从中渔利。

    “文若策如其人,四平八稳,中规中矩!”

    正在大家思索荀彧计策周密之际,郭嘉轻笑一声点评道。

    言语间都是些好词,却又有一份奚落的意思。

    苏晨作为领导,自然是乐得他们如此,便保持沉默。

    戏志才闻着空酒壶,一副意犹未尽的做派,同样没打算发言。

    郭嘉见已经吸引到大家的注意,才缓缓说道:“文若分析的很全面,我也不再鳌述,在此基础上,想要达成解救长沙的目的,不难!

    我之计策,不但可以解孙坚之困,还能反咬袁术一口!”

    “哦!?呵呵。”

    苏晨兴致盎然。

    如今他穿越者的红利,所剩无几。

    孙坚没有在和刘表的战争中战死,历史走向完全脱离轨道。

    即便是苏晨,也没有太好的注意,解长沙困局。

    或者说,他去了也只能靠武力威慑。

    “劝孙坚放弃长沙!”

    郭嘉开口,掷地有声!

    “什么!?”

    荀彧闻言一愣,张辽忍不住开口道:“长沙乃乌程侯根基所在,被封太守以来励精图治,民心所向,即便面对此等危险,也未曾听说有百姓弃城而逃,可谓军民一心!”

    赵云张辽很赞同荀彧的看法。

    能做到军民一心,守城事半功倍。

    怎能弃城而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