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开局大成霸王枪法 > 第101章 没有美人,也有连环计

第101章 没有美人,也有连环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快,叫所有人都出去。”

    司徒王允扯着嗓子,把小阁四周所有下人婢女都驱赶远离,才探着身子邀请蔡邕入内。

    蔡邕手里拿着苏晨刚写的诗作,一头雾水跟了进去。此般诗作明显带着对董卓的愤恨,他默写出来,也只敢跟一心扶汉的王允分享,所以才来突然拜会。

    “司徒大人这是何意?”王允小心谨慎地合上房门,蔡邕直抒胸臆道。

    砰!

    王允突然跪在蔡邕面前,老泪纵横道:“昔年你被董卓强召为官,我小人之心认为大人要行助贼之事,才刻意刁难让你入狱,还望海涵。”

    昔日,蔡邕在洛阳蔡府门前曾对苏晨说,他刚刚出狱,家中不便待客,想是确属实情。

    “司徒大人说的哪里话?快快请起。”蔡邕还真没把这当回事,想来这点小事不该让王允犹记在心才对。

    王允坚决不起,继续道:“蔡大人若怀恨在心,子师可长跪谢罪。”

    “司徒大人一心扶汉,伯喈从未心生记恨。”见王允不起,蔡邕连忙同跪,二人官阶差距巨大,如此这般不合规矩。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说着,两人相互搀扶起身。

    不曾落座,王允指着那诗篇,声音颤抖:“此诗,当真是令婿飞龙所作?”

    “嘿!老朽深感惭愧,确是贤婿即兴而作。”蔡邕一生饱学,对苏晨这种章口就来,还能应景的诗作,赞叹不已,否则也不会拿来跟司徒大人显摆。

    都说子女强,父母面有光,自古以来皆是如此,看着王允佩服的神情,蔡邕心中狂喜。

    “贤婿,果真是那飞龙将军?”王允握住蔡邕的手腕不曾放开,神色激动。

    “确是无疑……”蔡邕很自豪,连忙把苏晨在河东所作所为,以及单手举鼎的事,一一豪迈道来。

    王允也难得耐心十足,逐字细品后,喃喃道:“臣子恨,何时灭——!”

    砰!

    王允无法按捺内心之振奋,言罢又跪道:“我曾说过的那些不敬之言,还请伯喈就此忘却。”

    苏晨破汜水,王允聚会高歌表彰,苏晨讨貂蝉坏他筹谋,又任由董卓迁都而不追,便在群臣聚会期间,说了很多苏晨的坏话。

    “司徒乃性情中人,我自不会传达这些言语。”蔡邕双手扶起王允,对他这女婿是喜欢的不行。

    “往事如尘暂且不提,但飞龙将军既能作出此诗,想来还是憎恶那董贼多一些?”王允也不敢确定苏晨所想,便以言语试探之。

    “子淳曾在卫家作诗大骂公卿门阀没有匡扶之志,多半是错不了。”蔡邕回忆那壮丽的诗篇,当真是解气。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呐!”王允听完整个人兴奋不已,道出了鲜有人知的秘密:“不瞒大人,那曹操刺董,便是我借他七星宝刀。”

    “哦?”

    蔡邕大惊,刚要发表些佩服的言语,又被王允打断:“朝纲崩坏,董贼残暴荒淫,我恨不能食其髓、啖其肉,奈何他有吕布护其左右,无法近身。”

    王允说着,便眉眼一挑看向蔡邕,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苏晨,可战吕布!

    董卓又曾埋宝藏于洛阳,招揽苏晨。

    如此,若苏晨取代吕布地位,再行刺杀之事,易如反掌!

    “此计倒是可行,但子淳那边,我不确定他的心思。”蔡邕并不想让苏晨行此险事,好不容易得个贤婿,就拿来刺杀董卓?无论成功或是失败,都很难安身立命。

    “蔡大人!如今天下乱作一团,我等汉室旧臣当担此匡扶大志。”王允再拜,好好的眼泪又彪出来了,至少也是国家一级演员,“如今要救这汉室江山,非飞龙将军不可。”

    “那我便试试,但是否应允,全凭子淳定夺。”蔡邕从苏晨诗词中解读出些许信息,准备应下。

    “蔡大人只管将话带到,我在府中等候飞龙将军。”

    王允要密会苏晨,请蔡邕传话。

    至于苏晨会不会来?他心中略有计较,既然讨走了他准备施展连环计的美人,也算是有一层关系,不过这件事,他没告诉蔡邕。

    “好!”蔡邕长吁一口气,推门离开。

    ……

    ……

    “琰儿,为父有事跟你师兄商量!”

    回到蔡府,蔡邕第一时间找到苏晨,爷俩要交交心。蔡琰小嘴一撅,退拜而去。

    蔡邕合上房门回身郑重一拜,将王允所图之事徐徐道来。

    “司徒大人还真是不屈不挠呐。”

    苏晨听的一愣一愣,对王司徒此人徒增一分好感。

    没了貂蝉玩美人连环计,还能顺势而为,打起他的主意。

    “害,此计险绝,稍有不慎……”蔡邕短叹一声,说着还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师父放心,那倒不至于。”

    尚未婚配,蔡邕以师徒礼待之,苏晨亦如此,轻笑道:“就是不知道师父对董卓,如何看待?”

    依苏晨所知,董卓十分敬佩蔡邕,每每喜宴都会让蔡邕于侧抚琴。

    董卓遇刺身亡,千夫所指,也只有蔡邕去给他收拾安葬,后来又在王允府上哭董卓,王允勃然大怒关入大牢,终是死于狱中。

    《后汉书·蔡邕列传卷五十下》有载:邕遂死狱中,允悔,欲止而不及。

    “害——!”蔡邕长吁口气,犹豫不决:“董卓待我不薄,这,这……唉!”

    见蔡邕迟迟不决,苏晨也不催促。

    在他看来,弄死董卓轻而易举,且有了洛阳做根基,所谓后患也不是问题,毕竟无论演义还是正史,董卓死后,这天下都是照常运转。

    但他此行来长安只为迎娶蔡琰,完事还得去长沙护送玉玺。杀董卓没任务奖励,也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苏晨真心不想干这脏活累活。

    除非蔡邕有此意,作为迎娶蔡琰的聘礼,倒也未尝不可。

    就在屋里静悄悄,蔡邕左右为难之际。

    院子里一阵哀嚎哭天喊地。

    蔡邕出去查探情况,再度归来时,便咬牙切齿下定决心。

    “大火焚烧洛阳在前,坑杀北地降卒在后,视人命如草芥,当诛!”

    “既如此,我便去会一会王司徒。”

    苏晨无奈,岳父大人都发话了,他也只能如此。

    但此过程中,该拿的好处,尚需好生思量。

    【作者题外话】:哦豁,破百章了!

    那么,问题来了。

    真的有人看到这里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