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开仓放粮,意外来信
“大哥!”
清晨,赵云从城门赶来出现在蔡府别院,隔着门轻声说。
“粮食拉来了?”
“拉来了!”
本还有些困意的苏晨一个跟头翻身起来,连忙踏着拖鞋打开门。
“大哥你看。”
赵云从怀中取出几本书册,正是苏晨命司马懿为太守后向四周求购粮草的账本!
“好,居然有这么多。”
账本记载的很清楚,苏晨接过快速翻阅查看,一脸兴奋难掩。
“数量是够了,就是价钱有点贵,银钱比原先多花了不少。”赵云说着隐隐有些怒意,却也无可奈何。
“无妨!咱们不差钱,这世道能买到粮食就算不错了。”苏晨轻笑,表示花钱不是问题。
“大哥你到底细看了没?”
赵云闻言又气一分:“从开始收购粮食到结束,价钱翻了十倍有余!”
“哦?这是为何?”苏晨是真没看价钱,只做做样子翻到最后一页看了总数。
“还能有什么原因,这司隶地界能操控的粮价的也就河东卫氏了。”赵云说着,明显加重了河东卫氏几个字的腔调。
“门阀世家啊!”苏晨了然,这些大汉的蛀虫,国难财都敢发,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大哥不生气么?”赵云很意外苏晨的表现,接连涨价明显是有意针对他们。
“有什么好气的,别人手中有粮,咱们又是刚需出手大方,自然坐地起价。”苏晨安慰赵云,示意这很正常。
“哼,大哥你是没看见他们那嚣张劲儿,阿苟付完钱都还得我们自己运送回来!”赵云是越想越气,语调又拔高一筹。
“确实有些过分!不包邮也就算了,还嚣张?”
“大哥,包邮是什么意思?”
“额——!就是押送过来的意思,是我家乡的俚语。”苏晨连忙解释,倒也不怕泄露什么,就是感觉有些怪怪的。
“哦!”
“走,去看看!”
苏晨也没准备换衣服,伸手将貂蝉递出的披风一挂,风风火火赶去。
这些粮食来之不易,必须要好好加以利用。
“大哥,咱们不如用这些粮食征兵,去把那河东卫氏敲打一番,否则日后买粮还得仰人鼻息。”赵云心头之火难泄,便建议道。
涨价也就算了,还傲气的没边,着实令人生厌。
“不用管他们,这些粮食都得用来赈济灾民。”苏晨走的很快,言语干练。
“不是吧,大哥!”赵云大惊,这个答案明显跟他想的不同。
敲打一番卫家,找回之前的亏损,再去开仓放粮也无不可。
“别大惊小怪的。”苏晨说着拍了拍赵云肩膀:“别人的粮食也是用手种的,何况在商言商,并无不妥,咱们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大哥居然还有此仁德之心,弟甚是佩服。”
适逢乱世,贼兵跟官府无异,能抢粮,谁还种田?
苏晨此番话中的思想,实乃当世罕见。
“别别别!”苏晨连忙打断:“我做这些,也只是为了自己而已。”
“此话怎讲?”赵云本还想跪拜一番,却又愣住。
“额——!这么说吧,你那些嫂子,总得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洛阳也得有人住才是城邦,灾民都饿死了或者跑了,谁来干活修复皇宫?”苏晨解释道。
“原来如此。”赵云做恍然大悟状:“带着家眷东征西伐,确实不便。”
“想什么呢,咱们就真的只是游侠儿,那里有不平,必当助之。”苏晨嘿嘿一笑。
他总觉得卖命人这个“自称”不太好听,便改了个说辞,毕竟他这个大挂比,可没那么容易死。
赵云对苏晨事迹已然了解,顺着话茬问道:“那传国玉玺,咱们何时启程?”
“差不多就这几日,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苏晨说完又想起一事,连忙吩咐:“哦对了,你去将司马懿叫来,这事得他负责运作。”
不一会儿。
在苏晨指导思想,司马懿反复精算后。
有兵卒在洛阳城各处张榜,人群围拢,热议纷纷。
“这叫什么开仓放粮啊?”
“这新太守是什么意思,古来就没这么放粮赈灾的。”
“太守大人愿意自掏腰包应急,已经算不错了,反正我这就去领来。”
“是啊,这所谓交粮周期挺长的,只要我们日夜劳作,定能存够钱粮归还本粮。”
“太守大人说了,这是完全自愿的,又没人逼你。我家被董贼洗劫一空,锅都揭不开,这粮我领了!”
“我家世代经商,还没见过这种收息的方式,我倒要看看他会不会赔个底儿掉——!”
“……”
有人肚子饿,二话不说就去领了。
有人还有余粮,暂时选择观望。
也有商人摸出些许门道,带人领了很多,准备看新太守的笑话。
总之。
苏晨这跨时代的经营理念,是让大家耳目一新的。
免费给粮,划定时间计算利息,若不按要求归还,重罚可致死罪。
苏晨完全就是借鉴信用卡的思路……
本来,这种以“信用”为根基的经营方式放在三国十分突兀。
但如今洛阳大火,有能力跑的早就跑了,剩下的全是有情怀的土著,死都要死在洛阳的那种。
同时,周遭空地多了,人人又能多分到一些,更不愿意离开。
人留住了,信用的问题便可以让他们慢慢适应。
毕竟苏晨本意就是放粮,用出此招,不想滋生出懒汉蛀虫而已。
有能力,有干劲,就去免费领粮,种田慢慢还。
想躺平?咱也不追着给你粮吃。
“公子这法子很新颖,比免费放粮好多了。”
司马懿虽目光空洞,但在苏晨的影响下,话也变的多了起来。
看到阿苟的变化,苏晨还是很高兴的,一巴掌拍过去给他打了个战栗:“多招人算好账,日后还得调整利率,咱们不能吃亏的。”
看着苏晨离去前略带邪性的笑,司马懿又恍惚了:咱们真不是变个法子开仓放粮?
何况,买粮食这些钱,本就是董卓搜刮当地豪阀的啊——!
不待他多想,忽然小吏连滚带爬跑来禀告。
“禀告将军,长安密信,说是有关蔡琰。”